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解析版)
展开
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期末考试试题
1. 豌豆在自然状况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A.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 B. 豌豆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C. 豌豆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大 D. 豌豆是先开花后传粉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因此其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A正确.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B错误;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便于观察,但这不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C错误;豌豆先授粉后开花,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豌豆在自然状况下是纯种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的( )
A. 遗传因子组成 B. 遗传因子的结构
C. 产生配子的类型 D. 产生配子的比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测交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据此答题.
【详解】测交实验能测定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A不符合题意;测交实验不能测定遗传因子的结构,B符合题意;测交实验可测定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及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的方法,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及应用,明确测交可用来鉴定F1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再准确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
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 )
A. 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故选C。
4. 人类某种遗传病的患者,女性患者约是男性患者的二倍,致病基因可能是( )
A. 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B. 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 D. 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故AB均错;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只有男性才会患病。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患者的数量多于男患者,故C正确,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 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B. 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 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D. 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Ⅰ分裂过程中,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错误。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突变形成的基因r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C错误。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DNA的核苷酸序列不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
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 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答案】C
【解析】
7. 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A. 遗传物质 B. tRNA C. mRNA D. rR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鱼类的遗传物质是DNA,故RNA不可能是遗传物质,故A错误;双尾鱼出现了单尾性状,说明了RNA能影响生物的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出现了单尾性状,故该RNA最可能是mRNA,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8.如下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图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D.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D
【解析】
此细胞内含有四分体,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图形表明,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C正确;图中A与a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9.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单杂合植株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株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株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含有C基因的花粉可育,含有c基因的花粉败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的个体占3/4
B. 茎卷须最长的植株与一茎卷须最短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1/4
C. 基因型为Cc的个体连续自交2次,子代中CC个体占1/4
D. 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基因型共有27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可知,茎卷须中等长度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茎卷须最长的基因型为AaBb;茎卷须最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根据题干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可知,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
【详解】茎卷须最长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中等长度的个体(AaBB、Aabb、AABb、aaBb)占总数的1/2×1/4+1/2×1/4+1/2×1/4+1/2×1/4=1/2,A错误;茎卷须最长的(AaBb)与最短的(AABB、AAbb、aaBB、aabb)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AaBb)个体占1/2×1/2=1/4,B正确;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1次,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一代中CC个体占1/2,Cc个体占1/2,子一代自交,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二代中CC占1/2×1+1/2×1/2=3/4,C错误;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逐对分析可知,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有3×3=9种;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基因型只有CC和Cc两种.因此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9×2=18种,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以致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
10.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双链DNA和双链RNA都有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A错;一种病毒只能含DNA或含RNA,B错;只要是细胞,都有DNA和RNA,C正确;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 DNA,核糖体不含DN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和R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C. 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详解】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A正确;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2.在农作物的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原理依次是 (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互换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 ③①④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④①④ D. ④③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熟练掌握四种育种方法是解题关键:
【详解】在农作物育种上,杂交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染色体变异.
故选:A.
【点睛】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理解育种的原理.
13.枯叶蝶的腹面呈现出鲜艳的黄色,在飞行时格外引人注目,但落在地面时,其颜色和形状却俨然一片枯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枯叶蝶的祖先
A. 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 经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 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经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达尔文把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若仅仅只是人为的保留和淘汰所需类型的生物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详解:达尔文认为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枯叶蝶的体色存在着变异.有的与环境相似,有的与环境差别较大.敌害来临时,体色与环境差别较大的枯叶蝶容易被发现而吃掉,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枯叶蛾腹部黄色,飞行时引人注目,落地却如一片枯叶,不容易被发现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体色与环境一致似枯叶,有的与环境还有差别.敌害再来时,又把体色与环境还有差别的枯叶蝶吃掉,而体色似枯叶的枯叶蝶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综上分析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C。
点睛:正确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的内容,合理解释生物的适应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成为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答案】C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A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是个体,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但也不是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还在发展完善中,C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D正确。
15.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 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 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要消耗ATP
D.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出汗后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血浆的浓度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运动员运动过程体中物质分解加快,产热增多,通过调节作用使机体出汗,增加机体散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所以出汗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B错误;Na+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TP是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由于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 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答案】A
【解析】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不会发生定向运输,随体液运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能够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人体遇冷时,该激素含量会增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下丘脑产生的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血糖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B. TORC2蛋白的开关功能体现了血糖的反馈调节机制
C. 血糖浓度偏低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D. 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使得血糖浓度降低.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说明血糖调节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而实现的,A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则输入的信息和输出的信息相反,体现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血糖浓度偏低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C正确;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升高血糖,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反馈、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8.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和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B.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等,不单单补充水分,A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翻译激素,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直接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只有传出神经核效应器参与,不属于反射,C错误;垂体功能受损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脂质类激素
B. 当人体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液减少
C. 在细胞免疫中,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
D. 当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表明该病原体已突破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A错误;当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尿液减少,B错误;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C错误;当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表明该病原体已突破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Ⅰ为传入神经,Ⅱ为传出神经,伸肌肌群中既有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也受传出神经元的末梢支配,因此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A项正确;脊髓等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可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a处产生兴奋时,其膜电位将由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变为动作电位的内正外负,后又恢复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C项正确;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反射弧模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
21.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由于感染HTLVⅠ病毒引起的,HTLVⅠ病毒的HBZ基因通过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形成有利于病毒生存的环境,并促使T细胞恶性增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浆细胞可识别HTLVⅠ病毒
B. HTLVⅠ病毒可引起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 HBZ基因不会影响到体液免疫过程
D. 促进HBZ基因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致病原因是HTLV-I的HBZ基因表达的产物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特异性免疫过程有利于病毒生存,HTLV-I可以诱发T细胞基因突变而使T细胞发生癌变.
【详解】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不具有识别病毒的作用,A错误;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HTLV-I能促使T细胞恶性增殖的机理是诱发T细胞基因突变,B正确;HBZ基因可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T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抑制和T细胞恶性增值,不仅会影响细胞免疫过程,也会影响体液免疫过程,C错误;抑制HBZ基因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细胞癌变的机理,分析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利用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2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B. Na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 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D.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在较简单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详解】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这两种激素含量都会增加,A正确。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是H2CO3/NaHCO3,B错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C正确;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维持体温恒定时耗氧量增加,低温时出汗少,尿量增加,人是恒温动物,酶活性不变,D正确。
23. 胰岛素作用的膜受体具有酶活性,称作受体酪氨酸激酶。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受体酪氨酸激酶,则可能导致细胞摄取血糖速率、血糖水平变化分别为
A. 减缓、过高 B. 减缓、过低
C. 加速、过高 D. 加速、过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受体酪氨酸激酶,则胰岛素不能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不能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分解,导致细胞摄取血糖速率减缓、血糖浓度升高,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4.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若 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B. 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
C. 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⑦来维持体温恒定
D. 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若 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①过程是神经调节,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下丘脑发出的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与肾上腺,不需要通过垂体的作用。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到甲状腺①②③④途径从而 产生较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也可由下丘脑到肾上腺①⑥④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来促进产热,也可直接通过神经调节①⑦来完成。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促使下丘脑产生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通过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考查:本题综合考查了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应激反应。意在综合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表能力。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对无子果实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B.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 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协同作用,使内环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植物、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各种激素对其起作用,不同的激素作用是不同的.激素之间的作用是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了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产生,通过胞吐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了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可诱导靶细胞凋亡,B正确;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不会使膜外电位发生变化.C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作用,它们是相互拮抗作用.使内环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 图甲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像
C. 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D. 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答案】C
【解析】
略
27. 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与其功能相符的是( )
①体温调节中枢 ②分泌抗利尿激素 ③人体渴觉中枢 ④血糖调节中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下丘脑是激素调节的中枢,在肌体稳态的作用有感受、传导兴奋、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抗利尿激素或者促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等功能。人体的感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 下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B. 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 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 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A错误;
B、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正确;
C、神经递质是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与是否兴奋无关,C错误;
D、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突触后膜可能含有Ⅰ部位的结构,D错误.
故选:B.
29.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A
【解析】
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30.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以下生理活动在突触上不会发生的是( )
A. 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 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 ATP的合成和水解 D. 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和特点的考查,梳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的具体过程,分析该过程中发生的生理活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存在膜的融合与转化过程,A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变化,相应的离子通道发生开放或关闭,B不符合题意;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消耗能量,存在ATP的水解和合成过程,C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因此存在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机理和单向性,对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的准确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31.下列关于人体部分细胞及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 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的受体
C. 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是原核细胞。
D. HIV患者最终会丧失特异性免疫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最终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使人死亡.
【详解】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淋巴细胞,A正确;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的受体,当其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时,迅速增殖分化,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但仍然是真核细胞,C错误;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D正确.
32.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 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 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 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答案】D
【解析】
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和感染,标记物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脱落,A正确;标志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则麻雀大约有=46×42÷6=322只,黄鹂大约有=43×36÷9=172只,B正确;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C正确;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D错误。
【点睛】用标记重捕法的应注意: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33.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B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并不是指种群数量的最高值,在某些时候种群数量可能高于环境容纳量,A错误。种群的内源性因素会影响种群数量,但不会直接影响环境容纳量;环境最大容纳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可呈现“J”型增长,不存在环境容纳量,C错误。植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食物丰富的季节,生物的食物充足,环境容纳量最大;冬季食物贫乏,环境容纳量较小,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34. 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识别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
②不同类型的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④群落内的种间关系使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适应性进化
A. 只有一项 B. 只有两项
C. 只有三项 D. 全部正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群落中物种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最简单的测定方法是列出各物种的名录;①对;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②对;优势种在争夺空间和资源上处优势地位,同时对群落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③对;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是参与自然选择的生物因素,对生物进化起重要作用,④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的特征。
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群落的特征。
35.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
B. 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C. 乙物种的基因突变必然会导致甲物种的基因突变
D. 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动物甲和动物乙为非同步性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动物甲的数量多于动物乙,而且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详解】据图分析,动物甲和动物乙为非同步性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动物甲的数量多于动物乙,而且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A正确;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增加,使得乙种群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又减少,B错误;乙物种基因突变与甲物种的基因突变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甲、乙两种群个体数的长期相对稳定,但无法判断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D错误.
36.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
N
(K-N)/K
Sl
20
0.90
S2
50
0.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 (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种群的最大值K=200,则种群数量在S1~S3时,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种群数量在S3点时,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S3~S5时,种群数量增长减慢.
【详解】在种群数量变化的“S”曲线中,环境阻力始终存在,A错误;由图表知,种群增长量最大时为N=100时,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S3,该点时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故防治蝗虫应在S3点之前进行,B正确;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以使种群数量快速增加,C正确;由于种群的K值为200,因此K/2为100,当种群数量为K/2(N=10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据表格数据可知,此时(K—N)/K值为0.50,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37.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_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答案】(1)1/6 终止密码(子)(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序顺序具有多样性,其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每种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序列。
【详解】(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1的基于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中,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1:2,即其中Yyrr占2/3,则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2/3×1/4=1/6。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推知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
(2)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所得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为1:1:1:1,可见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则否认了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的说法。
(4)DNA分自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并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果和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8.1958年F.C.Stewar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新植株,他所配制的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的养料外,还加入了生长素等植物激素。请分析回答。
⑴植物组织培养能够获得成功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⑵有学者认为,生长素(IAA)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经一系列反应,产生图中所示的______等信息分子。信息分子进入细胞核,“唤醒”有关的基因,使其转录形成______。转录产物进入细胞质后,指导蛋白质合成。由此可见,生长素不是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______的信息。
⑶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生长,这是因为生长素能活化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将细胞内的H+以_______方式运输到细胞壁中,使细胞壁变得松弛,束缚力减弱,有利于细胞伸长。实验表明,少量的H+就可使幼嫩细胞的细胞壁变得松弛。因此,与老细胞相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______。
【答案】 (1). 细胞的全能性
(2). IP3
(3). mRNA
(4). 调节代谢(调控)
(5). 主动运输
(6). 敏感(灵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所以花药的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杂种细胞的培养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
脱毒植物苗的取材一般是幼嫩的芽或茎,主要是这些部位不带病毒.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着细胞的发育方向(或分化).培养中必须具备植物激素、无机物(矿质元素)、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详解】(1)植物组织培养能够获得成功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2)生长素(IAA)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经一系列反应,产生图中所示的IP3等信息分子.信息分子进入细胞核,“唤醒”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使其转录形成mRNA.转录产物进入细胞质后,指导蛋白质合成,使细胞恢复分裂能力.由此可见,生长素不是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调控)的信息.
(3)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生长,这是因为生长素能活化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将细胞内的H+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细胞壁中,使细胞壁变得松弛,束缚力减弱,有利于细胞伸长.实验表明,少量的H+就可使幼嫩细胞的细胞壁变得松弛.因此与老细胞相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敏感(灵敏).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以及细胞代谢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模式图的形式呈现,考查了学生分析识图能力,通过题中的新信息,考查学生从试题获取新信息与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39. 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 ,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1)呼吸 下降 (2) 降低 增加 (3)会
【解析】
本题以血糖调节为背景,考查了水平衡调节和渗透压知识。
(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造成 pH 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生成水,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0.如图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通过信息分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两项)等,在体液中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信息交流,途径二: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信息交流。
(3)有科研人员利用免疫调节原理将毒性弱的霍乱菌苗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作为_________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乙图________(填A或B)所示的现象。
(4)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则在此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 (2). 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CO2、H+ (3). 细胞间的接触 (4). 抗原 (5). B (6). 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精神因素使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三种类型:通过信号分子进行;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实现;通过细胞间的结构,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是这三种途径中的前两类:①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途径实现的.分析乙图可知,图A为细胞免疫,图B为体液免疫.
【详解】(1)神经末梢可通过突触前膜可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①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3)毒性弱的霍乱菌苗属于抗原,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乙图B所示的体液免疫现象,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即抗体.
(4)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是因为小鼠发生了二次免疫反应,在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且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由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因此在此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是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神经调节的过程;掌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途径;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区别以及二次免疫的过程等,难度适中.
41.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_________。该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池塘内的青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__________。
(2)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答案】 (1). 生态系统 (2). 偏高(大) (3). A
【解析】
【分析】
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阳光.某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在调查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详解】(1)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也含有水、阳光等非生物成分,因此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生态系统.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高(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的种植比率越高,收获种子比率(甲/乙)也越高,所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收获种子比率(甲/乙)为0.37,再按照0.37的种植比率种植,收获种子比率(甲/乙)增大,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最终甲种植物占优势.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群落的演替、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期末考试试题
1. 豌豆在自然状况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
A.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 B. 豌豆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C. 豌豆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大 D. 豌豆是先开花后传粉
【答案】A
【解析】
试题解析: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因此其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A正确.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B错误;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便于观察,但这不是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的原因,C错误;豌豆先授粉后开花,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豌豆在自然状况下是纯种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的( )
A. 遗传因子组成 B. 遗传因子的结构
C. 产生配子的类型 D. 产生配子的比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测交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据此答题.
【详解】测交实验能测定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A不符合题意;测交实验不能测定遗传因子的结构,B符合题意;测交实验可测定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遗传的基本规律及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的方法,要求考生识记测交的概念及应用,明确测交可用来鉴定F1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再准确判断选出正确的答案.
3.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了( )
A. 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B. 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D.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揭示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故选C。
4. 人类某种遗传病的患者,女性患者约是男性患者的二倍,致病基因可能是( )
A. 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B. 隐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C. 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 D. 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男女患病的机会均等,故AB均错;致病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只有男性才会患病。隐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显性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女患者的数量多于男患者,故C正确,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 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B. 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
C. 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突变形成的基因r能遗传给后代
D. 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Ⅰ分裂过程中,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错误。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其突变形成的基因r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C错误。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DNA的核苷酸序列不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 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
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 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答案】C
【解析】
7. 从单尾金鱼卵细胞中提取RNA注入双尾金鱼受精卵中,发育成的双尾金鱼中有一些出现了单尾性状,这些RNA最可能是
A. 遗传物质 B. tRNA C. mRNA D. rR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鱼类的遗传物质是DNA,故RNA不可能是遗传物质,故A错误;双尾鱼出现了单尾性状,说明了RNA能影响生物的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出现了单尾性状,故该RNA最可能是mRNA,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8.如下图所示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
B.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C. 图中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
D. 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D
【解析】
此细胞内含有四分体,为初级精母细胞,A正确;图形表明,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C正确;图中A与a的分离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也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
【考点定位】减数分裂
9.假如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单杂合植株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株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株的茎卷须最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含有C基因的花粉可育,含有c基因的花粉败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茎卷须最长的植株自交,子代中茎卷须中等长度的个体占3/4
B. 茎卷须最长的植株与一茎卷须最短的植株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个体占1/4
C. 基因型为Cc的个体连续自交2次,子代中CC个体占1/4
D. 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该植物种群内对应基因型共有27种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中“某植物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单杂合的茎卷须中等长度,双杂合植物的茎卷须最长,其他纯合植物的茎卷须最短”可知,茎卷须中等长度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茎卷须最长的基因型为AaBb;茎卷须最短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根据题干中“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可知,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
【详解】茎卷须最长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交后代中中等长度的个体(AaBB、Aabb、AABb、aaBb)占总数的1/2×1/4+1/2×1/4+1/2×1/4+1/2×1/4=1/2,A错误;茎卷须最长的(AaBb)与最短的(AABB、AAbb、aaBB、aabb)杂交,子代中茎卷须最长的(AaBb)个体占1/2×1/2=1/4,B正确;基因型为Cc的个体自交1次,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一代中CC个体占1/2,Cc个体占1/2,子一代自交,由于父本只能产生含有C的花粉,子二代中CC占1/2×1+1/2×1/2=3/4,C错误;如果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逐对分析可知,茎卷须的长短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有3×3=9种;花粉是否可育受一对等位基因C-c的控制,含有C的花粉可育、含c的花粉不可育,基因型只有CC和Cc两种.因此该植物种群内对应的基因型有9×2=18种,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有关知识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以致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因此在解答本题时,首先利用分离定律对两对基因逐对考虑,然后再利用乘法法则进行组合.
10.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双链DNA和双链RNA都有碱基对,碱基之间形成氢键,A错;一种病毒只能含DNA或含RNA,B错;只要是细胞,都有DNA和RNA,C正确;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 DNA,核糖体不含DNA,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DNA和R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C. 基因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变异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详解】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普遍存在,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A正确;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当发生基因突变后,出现新的生物体性状往往与环境是不相适应的,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但是有的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2.在农作物的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原理依次是 ( )
①基因突变 ②基因互换 ③基因重组 ④染色体变异
A. ③①④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④①④ D. ④③①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熟练掌握四种育种方法是解题关键:
【详解】在农作物育种上,杂交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染色体变异;单倍体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染色体变异.
故选:A.
【点睛】育种实际上是对遗传基本规律和变异知识的应用,考试中常以某一作物育种为背景,综合考查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和多倍体育种的区别与联系,这部分需要重点理解育种的原理.
13.枯叶蝶的腹面呈现出鲜艳的黄色,在飞行时格外引人注目,但落在地面时,其颜色和形状却俨然一片枯叶。这种现象的形成是由于枯叶蝶的祖先
A. 突变后,经人工选择的结果 B. 经自然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C. 突变后,经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经人工选择后,再突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
分析:达尔文把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若仅仅只是人为的保留和淘汰所需类型的生物的过程叫人工选择。
详解:达尔文认为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枯叶蝶的体色存在着变异.有的与环境相似,有的与环境差别较大.敌害来临时,体色与环境差别较大的枯叶蝶容易被发现而吃掉,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枯叶蛾腹部黄色,飞行时引人注目,落地却如一片枯叶,不容易被发现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枯叶蝶繁殖的后代,有的体色与环境一致似枯叶,有的与环境还有差别.敌害再来时,又把体色与环境还有差别的枯叶蝶吃掉,而体色似枯叶的枯叶蝶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枯叶蝶似枯叶,不易被天敌发现.因此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综上分析可知,本题正确选项为C。
点睛:正确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的内容,合理解释生物的适应性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B.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
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成为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
D.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将自然选择学说与遗传变异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
【答案】C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A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入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是个体,B正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发展了达尔文学说,克服了达尔文学说的局限性,但也不是生物进化的终极理论,还在发展完善中,C错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D正确。
15.运动时汗腺分泌大量汗液,汗液初始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在流经汗腺导管排出体外过程中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B. 出汗不利于体温维持稳定
C. 汗腺导管重吸收Na+需要消耗ATP
D.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减弱
【答案】C
【解析】
由题意可知,出汗后大部分Na+、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血浆的浓度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运动员运动过程体中物质分解加快,产热增多,通过调节作用使机体出汗,增加机体散热,维持体温相对恒定,所以出汗有利于体温维持稳定,B错误;Na+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ATP是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由于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强,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6.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 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 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答案】A
【解析】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不会发生定向运输,随体液运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能够促进有机物氧化分解,增加产热,人体遇冷时,该激素含量会增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下丘脑产生的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具有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的作用,饮水不足,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7.TORC2蛋白与血糖的调节有关,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血糖的调节是通过调节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来实现的
B. TORC2蛋白的开关功能体现了血糖的反馈调节机制
C. 血糖浓度偏低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
D. 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使得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使得血糖浓度降低.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说明血糖调节是通过调节基因表达而实现的,A正确;“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以活化该蛋白从而开启葡萄糖制造基因的表达,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该蛋白也可以促使相关基因关闭”,则输入的信息和输出的信息相反,体现负反馈调节机制,B正确;血糖浓度偏低可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的转化,使得血糖浓度升高,C正确;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均能升高血糖,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表达、反馈、血糖调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18.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和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严重腹泻后只需补充水分就能维持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B.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C. 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D. 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严重腹泻后需要补充水分和无机盐等,不单单补充水分,A错误;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翻译激素,调节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B错误;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直接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只有传出神经核效应器参与,不属于反射,C错误;垂体功能受损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稳态的生理意义、神经和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脂质类激素
B. 当人体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尿液减少
C. 在细胞免疫中,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
D. 当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表明该病原体已突破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
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唯一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饮水).
【详解】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A错误;当人体内环境渗透压上升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尿液减少,B错误;在体液免疫中,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C错误;当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表明该病原体已突破人体第二道免疫防线,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神经调节、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
B. b神经元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a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D. 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属于反射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Ⅰ为传入神经,Ⅱ为传出神经,伸肌肌群中既有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也受传出神经元的末梢支配,因此伸肌肌群内既有感受器也有效应器,A项正确;脊髓等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可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控制,B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若在Ⅰ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a处产生兴奋时,其膜电位将由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变为动作电位的内正外负,后又恢复静息状态的内负外正,C项正确;在Ⅱ处施加刺激引起屈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属于反射,D项错误。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本题以“反射弧模式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反射及其结构基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的掌握情况。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明确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图文结合,进而达到巩固熟记基础知识的目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能准确判断反射弧的各部分组成。
21.成人T细胞白血病是由于感染HTLVⅠ病毒引起的,HTLVⅠ病毒的HBZ基因通过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形成有利于病毒生存的环境,并促使T细胞恶性增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浆细胞可识别HTLVⅠ病毒
B. HTLVⅠ病毒可引起T细胞发生基因突变
C. HBZ基因不会影响到体液免疫过程
D. 促进HBZ基因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成人T细胞白血病的致病原因是HTLV-I的HBZ基因表达的产物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抑制特异性免疫过程有利于病毒生存,HTLV-I可以诱发T细胞基因突变而使T细胞发生癌变.
【详解】浆细胞的功能是产生抗体,不具有识别病毒的作用,A错误;细胞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HTLV-I能促使T细胞恶性增殖的机理是诱发T细胞基因突变,B正确;HBZ基因可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T细胞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T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抑制和T细胞恶性增值,不仅会影响细胞免疫过程,也会影响体液免疫过程,C错误;抑制HBZ基因表达的药物可用于治疗成人T细胞白血病,D错误.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细胞癌变的机理,分析题干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重点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利用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2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当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
B. Na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 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
D.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耗氧量增加,尿量增加,酶活性基本不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动物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在较简单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点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详解】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升高血糖浓度,人体内血糖含量降低时,这两种激素含量都会增加,A正确。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是H2CO3/NaHCO3,B错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在反射弧中,决定兴奋单向传导的结构是突触,C正确;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35℃降至5℃时,维持体温恒定时耗氧量增加,低温时出汗少,尿量增加,人是恒温动物,酶活性不变,D正确。
23. 胰岛素作用的膜受体具有酶活性,称作受体酪氨酸激酶。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受体酪氨酸激酶,则可能导致细胞摄取血糖速率、血糖水平变化分别为
A. 减缓、过高 B. 减缓、过低
C. 加速、过高 D. 加速、过低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如果人体组织细胞膜缺乏受体酪氨酸激酶,则胰岛素不能与膜上的受体结合,因而不能促进血糖的利用和分解,导致细胞摄取血糖速率减缓、血糖浓度升高,故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4. 下图表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正确是
A. 若 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人体通过途径①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
B. 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进行调节来维持血糖恒定
C. 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途径①②③④、①⑥④和①⑦来维持体温恒定
D. 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②使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若 A表示人体处于应激状态,①过程是神经调节,⑥④的调节方式属于体液调节。若A表示血糖浓度过低,下丘脑发出的神经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与肾上腺,不需要通过垂体的作用。若A表示寒冷环境,人体可通过下丘脑垂体到甲状腺①②③④途径从而 产生较多的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也可由下丘脑到肾上腺①⑥④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来促进产热,也可直接通过神经调节①⑦来完成。若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人体可通过①促使下丘脑产生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通过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考查:本题综合考查了血糖调节、体温调节、水盐平衡调节、应激反应。意在综合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考查了学生分析图表能力。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长素对无子果实的成熟起促进作用
B.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C. 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引起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D.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协同作用,使内环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植物、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各种激素对其起作用,不同的激素作用是不同的.激素之间的作用是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了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释放出抗原.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产生,通过胞吐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详解】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激活了靶细胞中的溶酶体酶,可诱导靶细胞凋亡,B正确;甘氨酸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抑制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不会使膜外电位发生变化.C错误;胰岛素具有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血糖作用,它们是相互拮抗作用.使内环境的葡萄糖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6. 下图为神经调节中两个重要的结构模式图,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③内的物质为神经递质,它可以和⑥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B. 图甲为图乙中结构e的局部放大图像
C. 图乙中b受损的情况下,刺激a仍有感觉,但是肌肉不能收缩
D. 图乙中的X所示神经纤维为传入神经
【答案】C
【解析】
略
27. 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与其功能相符的是( )
①体温调节中枢 ②分泌抗利尿激素 ③人体渴觉中枢 ④血糖调节中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下丘脑是激素调节的中枢,在肌体稳态的作用有感受、传导兴奋、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抗利尿激素或者促激素)、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等功能。人体的感觉中枢都在大脑皮层。答案是B。
考点: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 下图表示人体神经元的结构。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
B. 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
C. 只有兴奋时,Ⅲ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D. 突触一般不含有Ⅰ部位的结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可以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但在发生反射时,神经冲动在Ⅱ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单向传导,A错误;
B、神经冲动传到Ⅲ部位时,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B正确;
C、神经递质是细胞中合成的物质,与是否兴奋无关,C错误;
D、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突触后膜可能含有Ⅰ部位的结构,D错误.
故选:B.
29.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 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 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 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答案】A
【解析】
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30.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中,以下生理活动在突触上不会发生的是( )
A. 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 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 ATP的合成和水解 D. 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是对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和特点的考查,梳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的具体过程,分析该过程中发生的生理活动,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详解】神经递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存在膜的融合与转化过程,A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变化,相应的离子通道发生开放或关闭,B不符合题意;神经冲动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消耗能量,存在ATP的水解和合成过程,C不符合题意;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因此存在信号分子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识别和结合,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流动性,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机理和单向性,对于兴奋在突触处传递的过程的准确理解与掌握是解题的关键.
31.下列关于人体部分细胞及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 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的受体
C. 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是原核细胞。
D. HIV患者最终会丧失特异性免疫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第二道防线是吞噬细胞、杀菌物质以及炎症反应,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降低,最终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使人死亡.
【详解】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淋巴细胞,A正确;B细胞的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淋巴因子的受体,当其受到淋巴因子的作用时,迅速增殖分化,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成熟红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但仍然是真核细胞,C错误;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丧失,D正确.
32.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捕获总鸟数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100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102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 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 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 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答案】D
【解析】
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也不能导致其发生疾病和感染,标记物必须保持一定的时间,至少在调查期间不能脱落,A正确;标志重捕法中的相关计算: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则麻雀大约有=46×42÷6=322只,黄鹂大约有=43×36÷9=172只,B正确;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C正确;进行调查的某区域内的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某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数量÷第二次捕获的该种生物的标记个体数量,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分母减小,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大,D错误。
【点睛】用标记重捕法的应注意:①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③不能影响被标志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④标志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根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33.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答案】B
【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并不是指种群数量的最高值,在某些时候种群数量可能高于环境容纳量,A错误。种群的内源性因素会影响种群数量,但不会直接影响环境容纳量;环境最大容纳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环境条件,B正确。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可呈现“J”型增长,不存在环境容纳量,C错误。植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食物丰富的季节,生物的食物充足,环境容纳量最大;冬季食物贫乏,环境容纳量较小,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及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理解能力。
34. 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识别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
②不同类型的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③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
④群落内的种间关系使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适应性进化
A. 只有一项 B. 只有两项
C. 只有三项 D. 全部正确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群落中物种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最简单的测定方法是列出各物种的名录;①对;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②对;优势种在争夺空间和资源上处优势地位,同时对群落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③对;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是参与自然选择的生物因素,对生物进化起重要作用,④对。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的特征。
点评:对此类试题,学生应掌握群落的特征。
35.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
B. 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C. 乙物种的基因突变必然会导致甲物种的基因突变
D. 甲、乙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动物甲和动物乙为非同步性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动物甲的数量多于动物乙,而且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
【详解】据图分析,动物甲和动物乙为非同步性变化,表示捕食关系;动物甲的数量多于动物乙,而且先增加先减少,为被捕食者,乙为捕食者,A正确;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增加,使得乙种群数量增加,则甲的数量又减少,B错误;乙物种基因突变与甲物种的基因突变没有必然联系,C错误;甲、乙两种群个体数的长期相对稳定,但无法判断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否发生改变,D错误.
36.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
N
(K-N)/K
Sl
20
0.90
S2
50
0.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 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 (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种群的最大值K=200,则种群数量在S1~S3时,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种群数量在S3点时,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S3~S5时,种群数量增长减慢.
【详解】在种群数量变化的“S”曲线中,环境阻力始终存在,A错误;由图表知,种群增长量最大时为N=100时,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S3,该点时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故防治蝗虫应在S3点之前进行,B正确;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以使种群数量快速增加,C正确;由于种群的K值为200,因此K/2为100,当种群数量为K/2(N=10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据表格数据可知,此时(K—N)/K值为0.50,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37.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
(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___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_________________。
(2)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比例不为1∶1∶1∶1,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____________种配子。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原因是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基本条件。
(3)格里菲思用于转化实验的肺炎双球菌中,S型菌有SⅠ、SⅡ、SⅢ等多种类型,R型菌是由SⅡ型突变产生。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出现了S型菌。有人认为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但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这种说法。
(4)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该模型用________________解释DNA分子的多样性,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答案】(1)1/6 终止密码(子)(2)4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
(3)SⅢ(4)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碱基互补配对
【解析】
【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其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序顺序具有多样性,其具有特异性的原因是每种DNA分子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序列。
【详解】(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F1的基于型为YyRr,F1自交所得F2中,黄色皱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1:2,即其中Yyrr占2/3,则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yyrr)的个体占2/3×1/4=1/6。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但r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由此可推知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了终止密码子。
(2)测交可用来鉴定某一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摩尔根用灰身长翅(BBVV)与黑身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将F1中雌果蝇与黑身残翅雄果蝇进行测交,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说明F1中雌果蝇产生了4种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测交所得的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不为1:1:1:1,可见该实验结果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说明这两对等位基因不满足该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这一基本条件。
(3)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若利用加热杀死的SⅢ与R型菌混合培养,该实验中出现的S型菌全为SⅢ,则否认了S型菌出现是由于R型菌突变产生的说法。
(4)DNA分自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碱基对排列顺序具有多样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高度精确性保证了DNA遗传信息的稳定传递。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并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过程及实验结果和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38.1958年F.C.Stewar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成新植株,他所配制的培养基中除含有必要的养料外,还加入了生长素等植物激素。请分析回答。
⑴植物组织培养能够获得成功的理论基础是______。
⑵有学者认为,生长素(IAA)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经一系列反应,产生图中所示的______等信息分子。信息分子进入细胞核,“唤醒”有关的基因,使其转录形成______。转录产物进入细胞质后,指导蛋白质合成。由此可见,生长素不是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______的信息。
⑶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生长,这是因为生长素能活化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将细胞内的H+以_______方式运输到细胞壁中,使细胞壁变得松弛,束缚力减弱,有利于细胞伸长。实验表明,少量的H+就可使幼嫩细胞的细胞壁变得松弛。因此,与老细胞相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______。
【答案】 (1). 细胞的全能性
(2). IP3
(3). mRNA
(4). 调节代谢(调控)
(5). 主动运输
(6). 敏感(灵敏)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利用特定的培养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培养成完整植株的过程,所以花药的离体培养、基因工程中的受体细胞的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后杂种细胞的培养以及植物的大量快速繁殖都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是。
脱毒植物苗的取材一般是幼嫩的芽或茎,主要是这些部位不带病毒.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时,两者用量的比例影响着细胞的发育方向(或分化).培养中必须具备植物激素、无机物(矿质元素)、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详解】(1)植物组织培养能够获得成功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2)生长素(IAA)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经一系列反应,产生图中所示的IP3等信息分子.信息分子进入细胞核,“唤醒”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使其转录形成mRNA.转录产物进入细胞质后,指导蛋白质合成,使细胞恢复分裂能力.由此可见,生长素不是直接参与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调控)的信息.
(3)生长素还能促进细胞生长,这是因为生长素能活化细胞膜上的某种载体蛋白,将细胞内的H+以主动运输方式运输到细胞壁中,使细胞壁变得松弛,束缚力减弱,有利于细胞伸长.实验表明,少量的H+就可使幼嫩细胞的细胞壁变得松弛.因此与老细胞相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反应更为敏感(灵敏).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以及细胞代谢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学科内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模式图的形式呈现,考查了学生分析识图能力,通过题中的新信息,考查学生从试题获取新信息与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39. 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静脉输入一定量的该葡萄糖溶液,葡萄糖溶液的输入对小鼠会有一定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输入的葡萄糖进入细胞,经过氧化分解,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 系统被排出体外,若该气体的排出出现障碍,则会引起细胞外液的PH 。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细胞外液渗透压 ,尿量 ,从而使渗透压恢复到原来水平。
(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填“会”或“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1)呼吸 下降 (2) 降低 增加 (3)会
【解析】
本题以血糖调节为背景,考查了水平衡调节和渗透压知识。
(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内环境,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肺部,通过呼吸系统排出到体外,如果该过程受阻,则细胞外液中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造成 pH 下降。
(2)血浆中的葡萄糖不断进入细胞被利用生成水,血浆中溶质微粒减少,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弱,尿量增多。
(3)细胞内液与细胞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使细胞吸水或失水,导致细胞内液的渗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0.如图示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维持机体稳态离不开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途径一:通过信息分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少两项)等,在体液中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信息交流,途径二:吞噬细胞与T细胞之间是通过__________实现信息交流。
(3)有科研人员利用免疫调节原理将毒性弱的霍乱菌苗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作为_________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乙图________(填A或B)所示的现象。
(4)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则在此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 (2). 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CO2、H+ (3). 细胞间的接触 (4). 抗原 (5). B (6). 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
【解析】
【分析】
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精神因素使T细胞活性下降,导致淋巴因子的分泌量减少,进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能力降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三种类型:通过信号分子进行;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实现;通过细胞间的结构,如高等植物的胞间连丝.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是这三种途径中的前两类:①激素、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接触途径实现的.分析乙图可知,图A为细胞免疫,图B为体液免疫.
【详解】(1)神经末梢可通过突触前膜可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2)动物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途径有两种:①激素、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来实现,②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实现信息交流.吞噬细胞通过细胞间的接触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
(3)毒性弱的霍乱菌苗属于抗原,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乙图B所示的体液免疫现象,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即抗体.
(4)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是因为小鼠发生了二次免疫反应,在二次免疫过程中,记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且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从而由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因此在此免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特异性细胞是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以及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神经调节的过程;掌握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途径;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区别以及二次免疫的过程等,难度适中.
41.某兴趣小组对某池塘及其周围荒地的种群和群落等进行调查,得到如下相关信息,请分析并回答:
(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_________。该兴趣小组用标志重捕法对池塘内的青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则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__________。
(2)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池塘周围有生理特征十分相似的甲乙两种一年生植物,科研人员将两种植物按照不同比例混合播种,对收获的种子进行分析,计算出不同种植比率下收获种子的比率,结果如下表。
种植比率(甲/乙)
0.25
0.67
1.50
4.00
收获种子比率(甲/乙)
0.37
1.45
2.06
8.08
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下列选项中最可能的结果是_________。
A.甲占优势 B.乙占优势 C.两者优势大致相当 D.不能确定
【答案】 (1). 生态系统 (2). 偏高(大) (3). A
【解析】
【分析】
群落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阳光.某一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在调查过程中,多种因素会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
【详解】(1)池塘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也含有水、阳光等非生物成分,因此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池塘属于生态系统.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物容易脱落,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高(大).
(2)由表中数据可知:甲/乙的种植比率越高,收获种子比率(甲/乙)也越高,所以按照0.25的种植比率种植,收获种子比率(甲/乙)为0.37,再按照0.37的种植比率种植,收获种子比率(甲/乙)增大,以后每年将获得的全部种子再混种下去,这样连续种植10年,最终甲种植物占优势.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群落的演替、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