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9页未读,
继续阅读
【生物】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解析版)
展开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
A. 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B. 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C. 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 血浆pH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细胞核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错误;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C错误;血浆PH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错误。
考点:人体内环境稳态
【名师点睛】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
A. 有无核膜 B. 有无细胞膜 C. 有无核物质 D. 有无细胞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多样性,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异性,意在考查相关知识的识记情况,基础题。
【详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选A。
【点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差异性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差异是有无真正的细胞核。
3.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细胞膜 B. 核酸 C. 细胞质 D. 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病毒及细胞的结构,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但病毒和细胞生物一样都有遗传物质核酸;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选B。
【点睛】病毒有严整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的。
4.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体 D.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学说,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是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细胞学说论证了细胞核生和物体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选C。
【点睛】细胞学说的内容:
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5.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递质经②突触小泡的转运和③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过程,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明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的。
6.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 A 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C. 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 , 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生物圈的物质可以循环往复、重复利用,保证了自给自足,A正确。
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B错误。
E为化石燃料,若对此过度开发利用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C正确;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D正确.
【点睛】CD之间存在双箭头,且其它成分都有箭头指向D,所以D为大气二氧化碳,C为生产者,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E为化石燃料的燃烧.a为光合作用,b为呼吸作用,c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 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是属于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因,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也高,但恢复力的稳定性不一定高,所以C选项错误。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
②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
③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④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
⑤保持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只有两项 B. 只有三项 C. 只有四项 D. 全部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①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常常趋向于稳态,正确。
②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当外界因素影响超过自我调节能力时,稳态会被破坏,正确。
③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正确。
④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由于自我调节作用,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正确。
⑤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保持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确.
选D.
【点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9.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D.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幼苗丙是杂种植株,其体内含有10+8=18条染色体,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丁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36条),丁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可观察到72条染色体,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C错误。戊是人工诱导形成的多倍体,与丁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是一个新物种,该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变异及生物进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0.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 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 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 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 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答案】B
【解析】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所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Ⅱ2、Ⅱ3、Ⅱ4、Ⅱ5都为Aa,而Ⅰ2和Ⅰ4可能是纯合也可能是杂合,A错误;当Ⅱ-1为纯合子,Ⅲ2为1/2Aa,当Ⅲ-1为纯合子,Ⅳ1为1/4Aa,当Ⅲ-4为纯合子,Ⅳ2为2/3×1/2=1/3Aa,Ⅳ1与Ⅳ2婚配子代为1/4×1/3×1/4=1/48.与题意符合,B正确;Ⅱ3、Ⅱ4为Aa,所以Ⅲ3为2/3Aa,1/3AA,C错误;若Ⅳ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 1/4,与题意1/48不符,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
【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B、D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
12.(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艾滋病病人往往死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①过敏反应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病
A. ②③①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常见的免疫调节异常有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自身免疫病: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免疫缺陷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使得人免疫功能低下。
【详解】(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属于②自身免疫病,即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③免疫缺陷,即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①过敏反应,即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因此,以上三个实例分别属于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①过敏反应,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常见的免疫失调症的类型,掌握各种免疫失调症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判断题中各个实例所属的免疫失调症类型。
13.研究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的黄化的豌豆幼苗切段均分为8组,置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茎段的生长量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5
6
7
8
生长素浓度/mol·L-1
0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茎段生长量/mm
0.6
1.1
1.5
2.6
2.1
1.6
0.9
0.4
A. 可以推测,第8组茎段内乙烯的含量高于第4组
B. 实验所用黄化豌豆幼苗的尖端要保持完整,不能损坏
C. 将第6组的培养液稀释一倍,预测茎段生长量约为0.9〜1.6mm
D. 8个组的茎段均有伸长,故本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的浓度,而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对照组茎段生长量为0.6mm,2-7组的茎段长度都比对照组长,第8组茎段长度比对照组低,说明生长素既可以促进生长,又可以抑制生长;此外,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详解】A. 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推测第8组茎段内乙烯的含量高于第4组,A正确;
B. 本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幼苗的尖端等属于无关变量,只要保持相同即可,B错误;
C. 第6组的培养液稀释一倍,则浓度变为0.5×10-4=5×10-5,该浓度介于10-5和10-4之间,因此预测茎段生长量约为1.6〜2.1mm,C错误;
D. 第8组的茎段比第一组短,说明该组茎的生长受到抑制,故本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对选项涉及的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14.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 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 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A正确。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表现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B正确。光照能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但不能使生长素在琼脂块中运输,C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因此两者之间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D错误。
1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a是T淋巴细胞,b是B淋巴细胞,c是浆细胞,d是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d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错误。
1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有单一的靶器官、靶细胞
B. 能够对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
C. 都是含量微少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
D. 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动物激素的调节,以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运用的能力.
【详解】有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如促甲状腺激素,有的激素作用范围广泛,如甲状腺激素、植物生长素等,A错误.
激素的作用是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B错误.
生物体内激素含量很少,但对生命活动有高效的调节功能,C正确.
蛋白质类激素,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而固醇类激素,比如性激素,不需要它们的加工,D错误.
【点睛】激素是由机体活细胞产生的,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7.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
A. 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 B. 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
C. 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 D. 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
【答案】A
【解析】
皮肤和汗腺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皮肤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散热,其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散热,当外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不能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只能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散热,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了解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和汗腺,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18.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乙表示血浆,通常情况下其渗透压高于丁
C. 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丁进行物质交换
D. 丁液中CO2浓度比甲液中的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个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甲是组织液,过程2受阻时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
血浆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B错误.
组织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CO2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从细胞内液向组织液扩散,细胞内液中的浓度比组织液中的高,D正确.
【点睛】根据单向循环确定丙为淋巴,又淋巴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最后剩余的丁即为细胞內液,所以甲、乙、丙、丁分别为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內液,
1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
B. 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 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D. 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到后期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相关知识。
【详解】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A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其中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B正确;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可吞噬消化由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即吞噬细胞也发挥作用,C错误;HIV侵入人体时,人体可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摧毁大多数病毒,导致HIV的数量下降,但由于HIV主要破坏T细胞,致使到后期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D正确。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C选项的判断: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是分析的关键。
20.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
B. B和C细胞均由A细胞分化而来,其中C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C. 器官移植中发生排斥反应,该过程中起免疫效应的是D细胞
D. 过敏反应可以在首次接触过敏原,通过①或者②过程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相关内容,要求同学们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和相关细胞的名称与功能。
【详解】②过程表示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参与呈递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A项正确; B(T淋巴细胞)和C细胞(B淋巴细胞)均由A细胞分化而来,其中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项正确;器官移植中发生排斥反应,该过程中起免疫效应的是D细胞(效应T细胞),C项正确;过敏反应发生在已经发生过免疫反应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首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D项错误。
【点睛】器官移植中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由于细胞免疫造成的。
21.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由于玻璃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a直立生长;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所以b向光弯曲生长;琼脂块放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着接触面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所以c背光弯曲生长。综上分析,A、B项错误;图中d,若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只有纸盒的开口朝向光源时,胚芽鞘的尖端才能感受到光的刺激,造成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植株向右弯曲生长,C项错误;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是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②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③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22.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A. 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 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 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 用生长素或其类似物除去稻田双子叶杂草时要使用较高的药剂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圆锥型树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茎背地性生长是由于生长素由于重力作用,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快;除去稻田双子叶杂草是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或其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详解】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生长素高,由于顶端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离顶端越近的芽生长素的浓度越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使树冠多呈圆锥形,A错误;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使刮倒的树木露出地面的根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浓度低;又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根总是向地生长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B错误;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由于单侧光的影响,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生长快,所以总是朝窗外生长,只体现了促进作用,C正确;由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单子叶植物,所以可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或其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 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B. 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C. 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
D. 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答案】D
【解析】
乙烯,能使植物生长减慢,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的是生长素,A错误;细胞分裂素,可以刺激细胞分裂,在扦插时,可用生长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B错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脱落酸是促进落花落果的,C错误;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增高,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特别要记清楚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是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24.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B. 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
C. 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D. 夏季植物体内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置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
【答案】D
【解析】
题图显示,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转化为GA,在短日照条件下转化为ABA,因此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A正确;GA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ABA在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二者都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B正确;GA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二者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C正确;综上分析,夏季植物体内G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受抑制,D错误。
25.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可防止落花落果
B. 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可能产生乙烯
C. 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
D. 不同激素分别调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
【答案】B
【解析】
低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防止落花落果,A错误;苹果、香蕉等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然可以产生乙烯,B正确;植物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能控制植物的生命活动,C错误;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只是以其中一种或者几种为主,D错误。
26. 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
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g酶
B.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
C.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 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突变过程
【答案】C
【解析】
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凡是涉及到DNA和RNA合成或分解的过程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DNA聚合酶、Taq酶、DNA连接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DNA,RNA聚合酶、逆转录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RNA,因此它们都可以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酶可以催化DNA水解,导致磷酸二酯键的断裂,A、B项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产物是蛋白质,PCR中DNA解链是利用高温使连接两条DNA链间的氢键断裂,C项正确;cDNA文库的构建离不开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等的催化,基因突变过程涉及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D项错误。
【考点定位】DNA复制、转录、逆转录、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突变
27.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使用Taq聚合酶
B. 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 过程③可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所有的大肠杆菌
D. 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己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cDNA;过程②表示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④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
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A错误;过程②表示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该过程中解旋是通过高温解链实现的,不需要解旋酶,B错误;过程③可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用CaCl2溶液处理的大肠杆菌(即感受态细胞),C错误;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D正确。
2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 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 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D. 所有活动能力强的生物都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由于单子叶植物蔓生或丛生,从地上部分难以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因此不宜选择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宜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A错误;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B错误;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偶然因素越少,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C正确;不是所有活动能力强的生物都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对于个体数较少的活动能力强的生物,可以采用直接计数,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增长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详解】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资源、空间的关系,A错误;“S”型曲线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先增加后减少为0,B正确;“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关系,C错误;种内如果食物有限,空间有限,而种群数量很多,也就是种群密度过大,竞争会很激烈,会影响增长,所以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D错误;故选B。
【点睛】“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30.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B
【解析】
据图可知,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所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项错误;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N为最大值,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N/2,B项正确;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t2,此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且捕获后种群的增长速率能保持最大,不会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C项错误;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结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曲线图,明确各段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明确t1时种群数量为K/2,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
31.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 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
C. 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
D. 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由于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所以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详解】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甲、丙有相同的食物,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B正确;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甲、丙对乙的进化也起作用,C错误;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2.某生物科研小组调查某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绘制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 随时间的推移物种①逐渐消失,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D. 图中b→c段,物种②的种群密度变为相对稳定与其耐受弱光有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由图可知三个植物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正确;随时间的推移物种①逐渐消失,但随演替进行该群落中的物种种类逐渐增多,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C错误;在b→c段,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可能的原因是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D正确。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一、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
1、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2、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
3、标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1、原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33. 如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作用的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 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 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负相关
D. 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答案】D
【解析】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A项错误;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关,因此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数量都有关,B项错误;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即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项错误;TS值是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原状越快,则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题意中的“x、y与TS的含义”为解题的切入点,抓住图示中的“曲线变化趋势” 这一信息,将其与所学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34.泡菜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他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
A.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 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 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 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种内互助,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体现出的生物关系是种间斗争.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体现出的生物关系是种内斗争。B正确
考点:种间关系
35.如图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 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C. 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 b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再根据a→c,确定a属于生产者,c为消费者,剩下d为分解者,则b应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包括二氧化碳。
【详解】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则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A错误;c1的同化量越大,则流向c2的能量就越多,故B错误;分解者一般是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细菌是原核细胞,而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故C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36.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度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的相关知识点。
3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B
【解析】
蜘蛛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食物来源较多,则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B正确;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生态瓶的容积有限,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齐全,C错误;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捕食,D错误。
【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3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 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不会影响演替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但是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其年龄组成仍然是增长型,B错误;蚜虫、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范围较小,因此它们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
39.甲和乙是两个种群的生物,它们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图显示的是它们在增长过程中Ⅰ、Ⅱ两个时期的自然增长率的值(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的值小于或等于1
B. 时期Ⅰ甲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于乙
C. 时期Ⅱ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大于乙种群
D. 种群迁入后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Ⅰ
【答案】D
【解析】
自然增长率有可能大于1,A错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图中时期Ⅰ两个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还不能推知甲、乙两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相等,B错误;不同种群每个时期实际增加的个体数与自然增长率不成正比,所以不能简单根据甲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大于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来判断两个种群实际的增加数量,C错误;一个种群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之后,总是在最开始一段时期内增长率最大,之后因为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增长率会逐渐减小,所以图中甲、乙种群由于在时期Ⅱ比时期Ⅰ的增长率大,所以种群迁入后应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Ⅰ,D正确。
40.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 第2年来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
C. 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 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D
【解析】
已知L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量,第1年末甲种群的L值约为1,说明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而乙种群的L值等于1.5,说明其种群数量在增加,因此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A正确;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但第2年来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B正确;只要是L值大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L值的内涵,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图中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41.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上 的变化。
【答案】(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外负内正
(4)兴奋 膜电位
【解析】
图1中A内含有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F(肌肉)和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图2中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对于神经纤维来说,处于正常状态时,膜外为正电,膜内为负电,受到刺激时,转变为膜外为负电,膜内为正电。乙酰胆碱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
42.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2)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4)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巳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目前巳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
(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上题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
【答案】(1)捕食和竞争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促性腺激素
(4)240
(5)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6)①绿藻 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②植食性比例高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能量损耗越大,最高营养级可以利用的能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分析题图:图甲中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PH大于8时藻毒素含量低;图乙中鲮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都可以以蓝藻和绿藻为食,可以说明他们之间有竞争关系,鲤鱼还可以以沼虾为食,说明他们之间还存在捕食关系。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垂体提取液中含有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所以如果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其中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其产卵。
(3)从图乙可以看出鲤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有18kg来自藻类,6kg来自小虾,要求消耗藻类能量的最小值,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所以消耗藻类最少为18÷20%+6÷20%÷20%=240kg。
(4)由题意可知,藻类产生的藻毒素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5)①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PH大于8时藻毒素含量低,因此选用绿藻较好;
②鲤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第(3)题中能量的计算,一般来讲要求消耗的植物的量最少,需要按照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且按最短的食物链计算。
43.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是一样的,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一C段时,其对植物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
(6)由图可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两重性 (2). ② (3). D (4). 促进生长 (5).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6). 主动运输 (7). 细胞分裂素 (8). 赤霉素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一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图中曲线①在浓度低时促进作用明显,而曲线②在浓度高时促进作用明显,所以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曲线②,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曲线①。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D左右,此时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双子叶杂草起抑制作用,但对单子叶作物起促进作用。
【详解】(1)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和特点和生长素是一样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2)由题意可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由此可以推出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分析题图曲线可知①对生长素敏感,是双子叶植物,②对生长素较不敏感,是单子叶植物。
(3)分析题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有效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且对单子叶植物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D点。
(4)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一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促进生长。
(5)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6)由图可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对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44. 郑州市内的不少河道在修建初期,河道裁弯取直、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堤岸规划简单化一,使得河道内水体污浊,滨河生态环境和景观单调。后来市政相关部门运用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对一些污染严重的河道进行了改造,时市内河道生态系统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1)河底硬化被拆除、河底生态环境改善后,水生植被、岸坡植被逐渐恢复,河道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改造过程中,人们需要恢复河道的软性河底,在岸坡堆石构筑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的多空隙生存空间,从而加速河道生态的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__________。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和处理能力有限,常有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所以对河道生态系统来说,其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
(2)河道的浅滩区域,生活着挺水植物芦苇、灯心草,浮游植物绿藻、浮萍,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植被恢复后,大量昆虫、鸟类等动物迁徙而来,此外,人们还会放养部分生物进入系统,这些都增加了河道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从而提高了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
(4)某研究小组在河岸对乔木、灌木及草本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同时对某种乔木的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进行了测量和统计,这是为了获得该乔木的_________。
(5)改造后的河道既能蓄洪防旱,岸边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答案】(1)次生演替 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
(2)垂直 阳光
(3)生物种类(物种丰富度或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
(4)年龄结构(组成)
(5)直接和间接
【解析】
(1)由于有原有的土壤和种子等条件,故河道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改造过程中,人们恢复河道的软性河底等可以加速河道生态的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由于有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所以对河道生态系统来说,其能量来源有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
(2)河道的浅滩区域,生活着不同的植物,且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故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降低了种间竞争。
(3)植被恢复后,大量昆虫、鸟类等动物迁徙而来,此外,人们还会放养部分生物进入系统,这些都增加了河道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4)由于随乔木年龄的增长,胸径不断增粗,故通过对某种乔木的胸径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可推测该乔木的年龄结构。
(5)改造后的河道既能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岸边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及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价值:
①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②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③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45.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为: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回答以下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_____(黄色圆粒)。
(2)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3)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yyRr (2). YyRr (3). YyRR或YyRr (4). 2或4 (5). 1:1或1:1:1:1 (6). 黄皱和绿皱 (7). 1:1 (8). 1/4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属于能力层次的考查。
【详解】(1)由于圆粒:皱粒=3:1,所以亲本都是Rr;由于黄色:绿色=1:1,所以亲本是Yy和yy,因此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
(2)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3)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非亲本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纯合子占比例是1/2×1/2=1/4
【点睛】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应逐对分析,结果再组合或相乘;首先根据子代表现型确定亲本基因型,再根据基因型按照分离定律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关系。
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
A. 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B. 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C. 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 血浆pH相对稳定
【答案】A
【解析】
细胞核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A正确;血浆渗透压稳态属于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稳态,B错误;血糖含量相对稳定是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的稳态,C错误;血浆PH稳态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D错误。
考点:人体内环境稳态
【名师点睛】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明显的区别在于( )
A. 有无核膜 B. 有无细胞膜 C. 有无核物质 D. 有无细胞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多样性,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差异性,意在考查相关知识的识记情况,基础题。
【详解】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重要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选A。
【点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结构的差异性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差异是有无真正的细胞核。
3.病毒、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物质或结构是( )
A. 细胞膜 B. 核酸 C. 细胞质 D. 细胞壁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病毒及细胞的结构,属于基本知识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没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壁,但病毒和细胞生物一样都有遗传物质核酸;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选B。
【点睛】病毒有严整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的。
4.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体 D. 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细胞学说,考查细胞学说的内容和意义,是识记水平的考查。
【详解】细胞学说论证了细胞核生和物体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这一学说的建立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并为辩证唯物论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科学依据,选C。
【点睛】细胞学说的内容:
1.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3.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
5.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①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能量
B. 当兴奋传导到③时,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 递质经②的转运和③的主动运输释放至突触间隙
D. 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
【答案】D
【解析】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不消耗能量,不需要结构①线粒体提供能量,A错误;当兴奋传导到③突触前膜时,膜电位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B错误;递质经②突触小泡的转运和③突触前膜的胞吐作用释放至突触间隙,C错误;结构④膜电位的变化是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说明与其选择透过性密切相关,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释放、作用过程,确定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名称,明确神经递质是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的。
6.如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通过碳循环实现碳元素的自给自足
B. A 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各成分间以CO2的形式传递
C. 对E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 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驱动 , 同时又是能量的载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生物圈中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字母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详解】生物圈的物质可以循环往复、重复利用,保证了自给自足,A正确。
A是消费者,C是生产者,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B错误。
E为化石燃料,若对此过度开发利用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产生温室效应,C正确;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是能量的载体,D正确.
【点睛】CD之间存在双箭头,且其它成分都有箭头指向D,所以D为大气二氧化碳,C为生产者,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E为化石燃料的燃烧.a为光合作用,b为呼吸作用,c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7.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B. 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稳定性也高
D. 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答案】C
【解析】
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变化是属于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因,自我调节能力强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也高,但恢复力的稳定性不一定高,所以C选项错误。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
②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
③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④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
⑤保持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A. 只有两项 B. 只有三项 C. 只有四项 D. 全部正确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点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①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所以它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常常趋向于稳态,正确。
②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当外界因素影响超过自我调节能力时,稳态会被破坏,正确。
③在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使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正确。
④当生态系统达到最稳定状态时,由于自我调节作用,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消除外来干扰,保持自身的稳定,正确。
⑤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保持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是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正确.
选D.
【点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具有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9.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 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 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D. 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秋水仙素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幼苗丙是杂种植株,其体内含有10+8=18条染色体,秋水仙素处理后的丁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36条),丁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故可观察到72条染色体,B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C错误。戊是人工诱导形成的多倍体,与丁已经产生了生殖隔离,是一个新物种,该新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染色体变异及生物进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0.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为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A. Ⅰ-2和Ⅰ-4必须是纯合子
B. Ⅱ-1、Ⅲ-1和Ⅲ-4必须是纯合子
C. Ⅱ-2、Ⅱ-3、Ⅲ-2和Ⅲ-3必须是杂合子
D. Ⅱ-4、Ⅱ-5、Ⅳ-1和Ⅳ-2必须是杂合子
【答案】B
【解析】
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所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Ⅱ2、Ⅱ3、Ⅱ4、Ⅱ5都为Aa,而Ⅰ2和Ⅰ4可能是纯合也可能是杂合,A错误;当Ⅱ-1为纯合子,Ⅲ2为1/2Aa,当Ⅲ-1为纯合子,Ⅳ1为1/4Aa,当Ⅲ-4为纯合子,Ⅳ2为2/3×1/2=1/3Aa,Ⅳ1与Ⅳ2婚配子代为1/4×1/3×1/4=1/48.与题意符合,B正确;Ⅱ3、Ⅱ4为Aa,所以Ⅲ3为2/3Aa,1/3AA,C错误;若Ⅳ的两个个体都是杂合子,则子代患病的概率是 1/4,与题意1/48不符,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11.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B. 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
C. 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D. 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
【答案】B
【解析】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下降,另外胰岛素是蛋白质,只能注射,不能口服,A正确;膝跳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神经调节中枢位于脊髓,不受大脑皮层控制,B错误;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和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呼吸、心律加快,产热增加等作用。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C正确;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又受激素调节的控制,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也是促胰液素的靶器官,D正确。
【考点定位】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B、D项易错,非条件反射由较低级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而条件反射必须由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胰腺分泌胰液既受神经调节又受激素调节。
12.(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2)艾滋病病人往往死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①过敏反应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病
A. ②③① B. ①③② C. ①②③ D. ③①②
【答案】A
【解析】
【分析】
常见的免疫调节异常有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过敏反应: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自身免疫病:将自身结构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免疫缺陷病: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使得人免疫功能低下。
【详解】(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属于②自身免疫病,即免疫系统过于敏感、反应过强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自己的组织当作外来的成分处理;(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③免疫缺陷,即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属于①过敏反应,即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因此,以上三个实例分别属于②自身免疫病、③免疫缺陷病、①过敏反应,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人类常见的免疫失调症的类型,掌握各种免疫失调症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判断题中各个实例所属的免疫失调症类型。
13.研究人员将生长状况相同的黄化的豌豆幼苗切段均分为8组,置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茎段的生长量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1
2
3
4
5
6
7
8
生长素浓度/mol·L-1
0
10-8
10-7
10-6
10-5
10-4
10-3
10-2
茎段生长量/mm
0.6
1.1
1.5
2.6
2.1
1.6
0.9
0.4
A. 可以推测,第8组茎段内乙烯的含量高于第4组
B. 实验所用黄化豌豆幼苗的尖端要保持完整,不能损坏
C. 将第6组的培养液稀释一倍,预测茎段生长量约为0.9〜1.6mm
D. 8个组的茎段均有伸长,故本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实验的自变量为生长素的浓度,而生长素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对照组茎段生长量为0.6mm,2-7组的茎段长度都比对照组长,第8组茎段长度比对照组低,说明生长素既可以促进生长,又可以抑制生长;此外,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
【详解】A. 生长素能促进乙烯的合成,推测第8组茎段内乙烯的含量高于第4组,A正确;
B. 本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幼苗的尖端等属于无关变量,只要保持相同即可,B错误;
C. 第6组的培养液稀释一倍,则浓度变为0.5×10-4=5×10-5,该浓度介于10-5和10-4之间,因此预测茎段生长量约为1.6〜2.1mm,C错误;
D. 第8组的茎段比第一组短,说明该组茎的生长受到抑制,故本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分析能力,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通过比较、分析对选项涉及的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
14.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 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 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形成的,A正确。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表现在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B正确。光照能使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但不能使生长素在琼脂块中运输,C正确。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因此两者之间通过拮抗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D错误。
15.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的示意图。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a、b、c、d四种免疫细胞中,能迅速增殖分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a是T淋巴细胞,b是B淋巴细胞,c是浆细胞,d是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d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综上所述,D项正确,A、B、C项均错误。
16.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有单一的靶器官、靶细胞
B. 能够对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起催化作用
C. 都是含量微少但有高效的调节功能
D. 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和运输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点是植物激素的作用和动物激素的调节,以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运用的能力.
【详解】有的激素有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如促甲状腺激素,有的激素作用范围广泛,如甲状腺激素、植物生长素等,A错误.
激素的作用是传递信息、调节生命活动,B错误.
生物体内激素含量很少,但对生命活动有高效的调节功能,C正确.
蛋白质类激素,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而固醇类激素,比如性激素,不需要它们的加工,D错误.
【点睛】激素是由机体活细胞产生的,并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17.当人主要依靠出汗维持体温稳定的时候( )
A. 外环境温度一定较高 B. 外环境湿度较大,温度高
C. 此刻体内产热一定多于散热 D. 体温一定会升高较多
【答案】A
【解析】
皮肤和汗腺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皮肤通过辐射、对流和传导的方式直接散热,其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汗腺通过分泌汗液散热,当外环境温度高于体温时,不能通过皮肤直接散热,只能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散热,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了解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和汗腺,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
18.如图表示人体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乙表示血浆,通常情况下其渗透压高于丁
C. 甲通过毛细血管壁与丁进行物质交换
D. 丁液中CO2浓度比甲液中的高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考查内环境的组成,首先要求考生识记人体体液的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能准确判断图中甲、乙、丙和丁所代表的液体的名称;其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内环境个成分的关系,能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详解】甲是组织液,过程2受阻时组织液减少,不会引起组织水肿,A错误
血浆和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B错误.
组织液通过细胞膜与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C错误.
CO2是细胞代谢的产物,从细胞内液向组织液扩散,细胞内液中的浓度比组织液中的高,D正确.
【点睛】根据单向循环确定丙为淋巴,又淋巴来自于组织液,回到血浆,故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最后剩余的丁即为细胞內液,所以甲、乙、丙、丁分别为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內液,
19.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
B. 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C. 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并没有发挥作用
D. HIV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发挥作用,摧毁大多数病毒,但到后期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等相关知识。
【详解】B细胞和T细胞均为免疫细胞,二者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A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含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其中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B正确;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主要是被记忆细胞识别并作出相应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二次免疫中可吞噬消化由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即吞噬细胞也发挥作用,C错误;HIV侵入人体时,人体可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摧毁大多数病毒,导致HIV的数量下降,但由于HIV主要破坏T细胞,致使到后期T细胞数目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人体免疫能力大部分丧失,D正确。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对C选项的判断:熟记并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是分析的关键。
20.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
B. B和C细胞均由A细胞分化而来,其中C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C. 器官移植中发生排斥反应,该过程中起免疫效应的是D细胞
D. 过敏反应可以在首次接触过敏原,通过①或者②过程发生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相关内容,要求同学们理解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和相关细胞的名称与功能。
【详解】②过程表示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参与呈递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吞噬细胞,A项正确; B(T淋巴细胞)和C细胞(B淋巴细胞)均由A细胞分化而来,其中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项正确;器官移植中发生排斥反应,该过程中起免疫效应的是D细胞(效应T细胞),C项正确;过敏反应发生在已经发生过免疫反应的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首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引起过敏反应,D项错误。
【点睛】器官移植中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由于细胞免疫造成的。
21.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 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 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 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答案】D
【解析】
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由于玻璃片的纵向插入,阻断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得生长素均匀分布,因此a直立生长;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到单侧光的刺激,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侧,所以b向光弯曲生长;琼脂块放置于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左侧,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沿着接触面向下运输,导致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所以c背光弯曲生长。综上分析,A、B项错误;图中d,若固定植株,旋转纸盒,只有纸盒的开口朝向光源时,胚芽鞘的尖端才能感受到光的刺激,造成胚芽鞘左侧生长素的含量高于右侧,植株向右弯曲生长,C项错误;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是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①有生长素的来源则可能生长;②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光部位;③生长素若均匀分布,则直立生长;若分布不均匀,则弯曲生长。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结合图示信息分析与题意就很容易判断出各选项的正确与否。
22.植物生长素具有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的特性。以下哪一现象或应用不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
A. 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
B. 被大风刮倒的树木,其露出地面的根总是向地生长
C. 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总是朝窗外生长
D. 用生长素或其类似物除去稻田双子叶杂草时要使用较高的药剂浓度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圆锥型树冠是顶芽产生生长素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茎背地性生长是由于生长素由于重力作用,使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生长快;除去稻田双子叶杂草是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或其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
【详解】在自然状况下,大型乔木的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生长素高,由于顶端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离顶端越近的芽生长素的浓度越高,这种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使树冠多呈圆锥形,A错误;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横向运输,使刮倒的树木露出地面的根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远地侧浓度低;又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所以根总是向地生长能说明生长素调节具有“两重性”,B错误;置于窗台上的盆栽植物,由于单侧光的影响,背光的一侧生长素浓度高,促进作用大,生长快,所以总是朝窗外生长,只体现了促进作用,C正确;由于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高于单子叶植物,所以可用高浓度的生长素或其类似物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对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 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B. 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C. 果实成熟时,施用脱落酸可促进果实成熟
D. 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答案】D
【解析】
乙烯,能使植物生长减慢,促进叶落和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的是生长素,A错误;细胞分裂素,可以刺激细胞分裂,在扦插时,可用生长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B错误;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脱落酸是促进落花落果的,C错误;赤霉素可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的增高,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特别要记清楚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而生长素是促进果实生长发育。
24.下图是植物体内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B. GA与ABA在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含量不同,但是含量都极低
C. GA与ABA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D. 夏季植物体内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GA置产生增加,生长受抑制
【答案】D
【解析】
题图显示,甲瓦龙酸在长日照条件下转化为GA,在短日照条件下转化为ABA,因此GA与ABA的形成途径相似,都受外界环境的影响,A正确;GA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ABA在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二者都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B正确;GA能促进种子萌发,因此二者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C正确;综上分析,夏季植物体内GA产生量增加,生长加快,冬季ABA产生量增加,生长受抑制,D错误。
25.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浓度生长素溶液可防止落花落果
B. 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可能产生乙烯
C. 植物激素控制植物的所有生命活动
D. 不同激素分别调节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
【答案】B
【解析】
低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防止落花落果,A错误;苹果、香蕉等成熟的果实采摘后仍然可以产生乙烯,B正确;植物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能控制植物的生命活动,C错误;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都是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只是以其中一种或者几种为主,D错误。
26. 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 )
A. RNA聚合酶、逆转录酶、Tag酶
B. DNA聚合酶、DNA连接酶、DNA酶
C. 遗传信息的翻译、PCR中DNA解链
D. cDNA文库的构建、基因突变过程
【答案】C
【解析】
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凡是涉及到DNA和RNA合成或分解的过程都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DNA聚合酶、Taq酶、DNA连接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DNA,RNA聚合酶、逆转录酶所催化形成的产物都是RNA,因此它们都可以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而DNA酶可以催化DNA水解,导致磷酸二酯键的断裂,A、B项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产物是蛋白质,PCR中DNA解链是利用高温使连接两条DNA链间的氢键断裂,C项正确;cDNA文库的构建离不开逆转录酶、DNA连接酶等的催化,基因突变过程涉及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会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D项错误。
【考点定位】DNA复制、转录、逆转录、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突变
27.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使用Taq聚合酶
B. 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 过程③可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所有的大肠杆菌
D. 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己导入受体细胞
【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cDNA;过程②表示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④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
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A错误;过程②表示利用PCR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该过程中解旋是通过高温解链实现的,不需要解旋酶,B错误;过程③可将重组表达质粒导入用CaCl2溶液处理的大肠杆菌(即感受态细胞),C错误;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D正确。
28.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A.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 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 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D. 所有活动能力强的生物都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
【答案】C
【解析】
【分析】
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详解】由于单子叶植物蔓生或丛生,从地上部分难以分辨是一株还是多株。而双子叶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因此不宜选择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宜选择双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A错误;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B错误;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偶然因素越少,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C正确;不是所有活动能力强的生物都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对于个体数较少的活动能力强的生物,可以采用直接计数,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基本特征及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9.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
C.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增长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条件: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1)条件:有限的环境中,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竞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详解】由于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资源、空间的关系,A错误;“S”型曲线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先增加后减少为0,B正确;“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关系,C错误;种内如果食物有限,空间有限,而种群数量很多,也就是种群密度过大,竞争会很激烈,会影响增长,所以种群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D错误;故选B。
【点睛】“S”型增长曲线的出现与时间、食物、生活条件、种群密度、天敌等诸多因素有关。本题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属于中档题。
30.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 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答案】B
【解析】
据图可知,在t0-t2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所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A项错误;在t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N为最大值,t1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N/2,B项正确;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t2,此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而且捕获后种群的增长速率能保持最大,不会影响该鱼类资源的再生,C项错误;在t1~t2时间内,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结合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要求考生掌握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能准确分析曲线图,明确各段曲线中种群增长速率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明确t1时种群数量为K/2,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
31.如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 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
C. 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
D. 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由于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所以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
【详解】据图可知,甲与乙、乙与丙具有相同的食物来源,故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甲、丙有相同的食物,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B正确;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甲、丙对乙的进化也起作用,C错误;取食范围越广,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就越强,数量就越稳定,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32.某生物科研小组调查某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绘制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 随时间的推移物种①逐渐消失,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
D. 图中b→c段,物种②的种群密度变为相对稳定与其耐受弱光有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由图可知三个植物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B正确;随时间的推移物种①逐渐消失,但随演替进行该群落中的物种种类逐渐增多,故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C错误;在b→c段,物种②的种群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可能的原因是物种②较能耐受弱光条件,D正确。
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
【名师点睛】一、群落演替的概念、特点和标志:
1、概念: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
2、特点:群落的演替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群落的演替是有规律的或有序的。
3、标志: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二、群落演替的类型:
1、原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受严重破坏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
33. 如图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作用的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来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B. 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 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负相关
D. 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答案】D
【解析】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强弱的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A项错误;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关,因此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数量都有关,B项错误;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大,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即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C项错误;TS值是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值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原状越快,则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以题意中的“x、y与TS的含义”为解题的切入点,抓住图示中的“曲线变化趋势” 这一信息,将其与所学相关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对知识进行整合和迁移。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对有关知识点做到准确记忆并系统、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34.泡菜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他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
A. 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 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 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 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种内互助,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体现出的生物关系是种间斗争.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体现出的生物关系是种内斗争。B正确
考点:种间关系
35.如图a、b、c、d表示某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 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少
C. 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 b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和b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再根据a→c,确定a属于生产者,c为消费者,剩下d为分解者,则b应为非生物物质和能量,包括二氧化碳。
【详解】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则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A错误;c1的同化量越大,则流向c2的能量就越多,故B错误;分解者一般是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细菌是原核细胞,而真菌属于真核细胞,故C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急剧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
36.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 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答案】D
【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度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及演替的相关知识点。
3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B.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
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
D.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
【答案】B
【解析】
蜘蛛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常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A错误;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食物来源较多,则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B正确;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但生态瓶的容积有限,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齐全,C错误;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保护自己免受天敌的捕食,D错误。
【考点定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种群的数量变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名师点睛】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志个体→重捕并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2、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38.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C. 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D.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不会影响演替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属于群落的特征,A错误;种群数量介于K/2和K时,其增长速率在下降,但是种群数量仍然在增加,其年龄组成仍然是增长型,B错误;蚜虫、跳蝻的活动能力较弱、范围较小,因此它们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进行调查,C正确;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错误。
39.甲和乙是两个种群的生物,它们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中。下图显示的是它们在增长过程中Ⅰ、Ⅱ两个时期的自然增长率的值(a>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的值小于或等于1
B. 时期Ⅰ甲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等于乙
C. 时期Ⅱ甲种群增长的个体数大于乙种群
D. 种群迁入后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Ⅰ
【答案】D
【解析】
自然增长率有可能大于1,A错误;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根据图中时期Ⅰ两个种群自然增长率相等还不能推知甲、乙两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相等,B错误;不同种群每个时期实际增加的个体数与自然增长率不成正比,所以不能简单根据甲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大于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来判断两个种群实际的增加数量,C错误;一个种群侵入某相对稳定且气候没有剧烈变化的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之后,总是在最开始一段时期内增长率最大,之后因为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增长率会逐渐减小,所以图中甲、乙种群由于在时期Ⅱ比时期Ⅰ的增长率大,所以种群迁入后应先经历时期Ⅱ再经历时期Ⅰ,D正确。
40.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 第2年来乙种群数最不一定大于甲
C. 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 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答案】D
【解析】
已知L值=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来种群个体数量。种群增长速率是指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量,第1年末甲种群的L值约为1,说明其种群数量基本不变,而乙种群的L值等于1.5,说明其种群数量在增加,因此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A正确;第2年末甲种群的L值小于乙种群,但第2年来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B正确;只要是L值大于1.0,种群的数量就在增加,据此分析图示可知:第3年来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C正确;这4年中,甲种群的L值均为1.5,说明甲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每年增加的数量不相等,D错误。
【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L值的内涵,明确横纵坐标的含义以及曲线图中的起点、转折点、终点等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41.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 ,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上 的变化。
【答案】(1)突触 突触后膜
(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反射 大脑皮层
(3)外负内正
(4)兴奋 膜电位
【解析】
图1中A内含有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F(肌肉)和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图2中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对于神经纤维来说,处于正常状态时,膜外为正电,膜内为负电,受到刺激时,转变为膜外为负电,膜内为正电。乙酰胆碱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
42.在某湖泊中绿藻和蓝藻等是鲤鱼及沼虾的食物来源,其中沼虾也是鲤鱼的食物。图甲表示绿藻与蓝藻对N、P的吸收量及pH>8时其体内藻毒素含量的差异,图乙表示不同体长鲤鱼的食性比例。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该湖中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_____。
(2)有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如果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可促进其产卵,这主要是利用脑垂体中的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乙来看,鲤鱼体长在4.2cm时,假设该生态系统中存在鲤鱼、小虾、藻类,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则最少需要藻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
(4)藻类产生的藻毒素在自然界巳知的毒素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二恶英。目前巳被证明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______________发生基因突变。
(5)为了既能获得经济效益又能治理水体污染,先培养藻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元素,再构建食物链快速去除藻类,具体措施:
①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应该选择的较理想藻类是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
②现要投喂鲤鱼去除上题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cm,理由是此时_______。
【答案】(1)捕食和竞争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促性腺激素
(4)240
(5)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6)①绿藻 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②植食性比例高
【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长,能量损耗越大,最高营养级可以利用的能量越少,反之则越多。分析题图:图甲中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PH大于8时藻毒素含量低;图乙中鲮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1)该湖泊中鲤鱼与沼虾都可以以蓝藻和绿藻为食,可以说明他们之间有竞争关系,鲤鱼还可以以沼虾为食,说明他们之间还存在捕食关系。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垂体提取液中含有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所以如果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注入鲤鱼脑垂体提取液,其中的促性腺激素可促进其产卵。
(3)从图乙可以看出鲤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4kg,有18kg来自藻类,6kg来自小虾,要求消耗藻类能量的最小值,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所以消耗藻类最少为18÷20%+6÷20%÷20%=240kg。
(4)由题意可知,藻类产生的藻毒素是肝癌的促癌剂,推测原因可能是藻毒素诱发肝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5)①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绿藻在PH大于8时藻毒素含量低,因此选用绿藻较好;
②鲤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以植物性食物所占比例高,能量利用率也高。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第(3)题中能量的计算,一般来讲要求消耗的植物的量最少,需要按照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且按最短的食物链计算。
43.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与生长素是一样的,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一C段时,其对植物①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是指_________________,其运输方式是________。
(6)由图可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两重性 (2). ② (3). D (4). 促进生长 (5). 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6). 主动运输 (7). 细胞分裂素 (8). 赤霉素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一般情况下,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依次降低;不同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较不敏感,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较敏感。图中曲线①在浓度低时促进作用明显,而曲线②在浓度高时促进作用明显,所以代表单子叶作物的是曲线②,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曲线①。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D左右,此时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对双子叶杂草起抑制作用,但对单子叶作物起促进作用。
【详解】(1)生长素类似物的生理作用和特点和生长素是一样的,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起抑制作用。
(2)由题意可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能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由此可以推出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分析题图曲线可知①对生长素敏感,是双子叶植物,②对生长素较不敏感,是单子叶植物。
(3)分析题图可知,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能有效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且对单子叶植物具有促进作用,因此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D点。
(4)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一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促进生长。
(5)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
(6)由图可知,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促进作用的植物激素还有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对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44. 郑州市内的不少河道在修建初期,河道裁弯取直、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浆砌石等硬质材料、堤岸规划简单化一,使得河道内水体污浊,滨河生态环境和景观单调。后来市政相关部门运用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对一些污染严重的河道进行了改造,时市内河道生态系统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1)河底硬化被拆除、河底生态环境改善后,水生植被、岸坡植被逐渐恢复,河道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属于__________。改造过程中,人们需要恢复河道的软性河底,在岸坡堆石构筑动植物、微生物生存的多空隙生存空间,从而加速河道生态的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__________。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覆盖范围和处理能力有限,常有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所以对河道生态系统来说,其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
(2)河道的浅滩区域,生活着挺水植物芦苇、灯心草,浮游植物绿藻、浮萍,沉水植物黑藻、金鱼藻,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3)植被恢复后,大量昆虫、鸟类等动物迁徙而来,此外,人们还会放养部分生物进入系统,这些都增加了河道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从而提高了系统的__________稳定性。
(4)某研究小组在河岸对乔木、灌木及草本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同时对某种乔木的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进行了测量和统计,这是为了获得该乔木的_________。
(5)改造后的河道既能蓄洪防旱,岸边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价值。
【答案】(1)次生演替 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
(2)垂直 阳光
(3)生物种类(物种丰富度或生物多样性) 抵抗力
(4)年龄结构(组成)
(5)直接和间接
【解析】
(1)由于有原有的土壤和种子等条件,故河道恢复过程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改造过程中,人们恢复河道的软性河底等可以加速河道生态的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由于有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道,所以对河道生态系统来说,其能量来源有太阳能和污水中的有机物。
(2)河道的浅滩区域,生活着不同的植物,且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故体现了群落具有垂直结构,这种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降低了种间竞争。
(3)植被恢复后,大量昆虫、鸟类等动物迁徙而来,此外,人们还会放养部分生物进入系统,这些都增加了河道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4)由于随乔木年龄的增长,胸径不断增粗,故通过对某种乔木的胸径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可推测该乔木的年龄结构。
(5)改造后的河道既能蓄洪防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岸边还兼有旅游观光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考点定位】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及生物多样性
【名师点睛】生物多样性价值:
①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②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③潜在价值,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45.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为:圆粒:皱粒=3:1,黄色:绿色=1:1,回答以下问题:
(1)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绿色圆粒),_____________(黄色圆粒)。
(2)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__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
(3)在F1中,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yyRr (2). YyRr (3). YyRR或YyRr (4). 2或4 (5). 1:1或1:1:1:1 (6). 黄皱和绿皱 (7). 1:1 (8). 1/4
【解析】
【分析】
考点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考查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应用,属于能力层次的考查。
【详解】(1)由于圆粒:皱粒=3:1,所以亲本都是Rr;由于黄色:绿色=1:1,所以亲本是Yy和yy,因此可以判断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黄色圆粒)和yyRr(绿色圆粒).
(2)亲本的基因型为YyRr和yyRr,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YyRR或YyRr.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2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1:1;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YyRr豌豆与绿色皱粒yyrr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4种,数量比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1:1:1:1.
(3)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现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非亲本类型是黄色皱粒和绿色皱粒,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1:1。F1中纯合子占比例是1/2×1/2=1/4
【点睛】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时应逐对分析,结果再组合或相乘;首先根据子代表现型确定亲本基因型,再根据基因型按照分离定律分析子代的表现型及数量关系。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