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汇总)(30份)(Word版)-(1)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汇总)(30份)(Word版)-(1)01
    201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汇总)(30份)(Word版)-(1)02
    201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汇总)(30份)(Word版)-(1)03
    还剩2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汇总)(30份)(Word版)-(1)

    展开
    201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汇总)
    (Word版)(30份)
    目 录
    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3
    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10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16
    海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22
    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29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38
    吉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44
    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51
    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60
    上海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66
    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73
    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81
    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90
    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97
    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05
    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12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22
    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29
    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37
    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41
    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48
    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57
    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67
    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78
    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88
    湖南省长沙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197
    湖北省黄冈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204
    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210
    湖北省襄阳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216
    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222






    2017年福建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75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相对原子量:H 1 N 14 O 16 S 32 Fe 56 Cu 64
    第I卷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可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氢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2.人体缺乏某种元素会导致骨质疏松症,该元素是
    A.铁 B.碘 C.钙 D.锌
    3.中药砒霜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 As2O3),可用于治疗肿瘤。其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3 C.-2 D.+2
    4.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约6.6~7.1) B.胃液(pH约0.8~1.5)
    C.胆汁(pH约6.8~7.4) D.血液(pH约7.35~7.45)
    5.下列四支试管小,铁钉锈蚀最快的是

    6. 欲配制10.0%的NaCI溶液50 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7.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
    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属于有机物 B.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8.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
    9.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休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1℃时,25g甲充分溶解于100g水中,配得甲的饱和溶液
    B. 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溶解、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D.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可析出晶体
    10.常温下,往盛放适量M物质的烧杯中逐渐加入N物质并充分搅拌。右下图横坐标x表示N物质的质量,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物理量(见下表)。下列实验与图像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M
    N
    y
    A

    氧化钙
    溶液的温度
    B

    氢氧化钠
    溶液的pH
    C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氯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
    硫酸铜溶液
    铁粉
    溶液的质量

    第Ⅱ卷
    本卷共6题,共45分。
    11.(5分)
    近期,央视对“用棉花代替肉松制‘肉松饼’”的消息进行辟谣。资料表明:肉松是用动物肌
    肉制作的蓬松絮状肉制品,棉花主要含有植物纤维。
    (1)棉花属于_______(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
    (2)肉松中含量最多的营养素是_______。
    (3)町用燃烧法鉴别肉松与棉花,点燃时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的是_______。
    (4)制作肉松饼使用的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铵(NH4HCO3)。碳酸氢铵中氢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12.(7分)
    农业废弃物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的有机物,如秸秆、蔗渣等。
    (1)农业废弃物经发酵处理可获得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2)闽籍科学家张俐娜发明了一种快速溶解农业废弃物的“神奇溶剂”。该“神奇溶剂”小氢氧
    化钠、尿素和水的质量比为7:12:81。
    ①“神奇溶剂”是一种溶液,其溶质有_______。
    ②某次生产需用到100 kg“神奇溶剂”。现仪川氢氧化钠溶液和尿素来配制,所用的氢氧化钠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③利用该“神奇溶剂”溶解农业废弃物生产的新型纤维素膜,在土壤中能完全降解。利用此
    膜替代普通塑料,可缓解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写一点)。
    13.(6分)
    模型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1)右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x的数值为_______。
    ②“11”指的是_______。
    ③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_______(填离子符号)。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______(填标号)。
    ②从图中可见,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______有关。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________。
    14.(7分)
    右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
    间能发生反应。

    (1)A不可能是______(填标号)。
    a.Mg b.Fe c.Ag d.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______种。
    15.(15分)
    (1)化学小组选用下图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①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b是______。
    ②实验事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写一个),实验时对应的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分别是
    ______(填标号,下同)和______。
    (2)碘化钾(KI)足白色固体,保存不当会被氧化为单质碘(I2)而泛黄变质。化学小组查得以下资
    料:
    I.对于碘化钾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甲:4KI+O2+2CO2= 2K2CO3+2I2
    乙:4KI+O2+2H2O=4KOH+2I2
    Ⅱ.KOH与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
    为探究碘化钾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
    取适量碘化钾固体暴露于空气小一段时间,观察到固体泛黄。往泛黄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①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冈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碘化钾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____。
    [实验2]
    按右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固体无泛黄现象。

    ③据此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实验3]
    按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碘化钾同体无泛黄现象。

    查阅文献获知,常温下某些气体和固体反应须在潮湿环境中进行。化学小组据此改进实验,很
    快观察到固体泛黄的现象。
    ④简述化学小组改进实验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⑤根据上述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碘化钾固体泛黄变质是碘化钾与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6.(5分)
    “人工固氮”每年能生产11.9亿吨氨(NH3),反应原理为:
    N2+3H22NH3。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人工固氮”每年固定氮气的质量是多少?
    (2)每年全球“雷电固氮”约能固定0.98亿吨氮气,“人工固氮”固定氮气的质量相当于“雷电
    固氮”的____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C 3.B 4.B 5.D 6.D 7.A 8.A 9.C 10.D
    二、非选择题:共6题,共45分。
    11.(5分) (1)天然 (2)蛋白质 (3)肉松 (4)5:48
    12.(7分)
    (1)CH4+2O2CO2+2H2O
    (2)①氢氧化钠、尿素(或其他合理答案);②(或其他合理答案);③白色污染(或其他合理答案)
    13.(6分)(1)①8;②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或其他合理答案);③Na+
    (2)①BC;②分子种类(或其他合理答案);③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14.(7分)(1)c;(2)Fe2O3+6HCl= 2FeCl3+3H2O;(3)①复分解反应;
    ②2HCl+Ca(OH)2= CaCl2+2H2O(或“2HCl+Ba(OH)2= BaCl2+2H2O”);③3
    15.(15分)(1)①试管 酒精灯
    ②2KMnO4K2MnO4+MnO2+ O2↑(或“2H2O22H2O+O2↑”等其他合理答案);
    A(或“B”)
    说明:气体发生装置与化学方程式相对应才得分:没写化学方程式只填气体发生装置不得分
    D
    (2)①CO2+Ca(OH)2=CaCO3↓+H2O
    ②无法判断K2CO3是按反应甲原理产生,还是按反应乙原理生成的KOH吸收空气中的CO2而产生的(或其他合理答案)
    ③反应乙不是造成碘化钾泛黄的原因(或其他合理答案)
    ④往瓶中再加入少量水(或其他舍理答案)
    ⑤氧气、水和二氧化碳
    16.(5分)(1)9.8亿吨; (2)10

    201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煮鸡蛋 B.小米粥 C.凉拌黄瓜 D.白面馒头
    3.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闻气体气味C.熄灭酒精灯D.稀释浓硫酸
    4.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5.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
    6.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乙和丁 D.丙和丁
    7.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M
    N
    P
    Q
    t1时的质量/g
    51
    9
    3
    17
    t2时的质量/g
    23
    3
    x
    51
    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8.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 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 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 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0.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
    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B.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C.阿基米德﹣﹣﹣杠杆原理:F1l1=F2l2 D.欧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I2Rt
    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
    12.下列四种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石墨 B.干冰
    C.沥青 D.陶瓷
    13.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高温煅烧
    除去碳酸钙中混有的氧化钙
    B
    滴加石蕊溶液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C
    向平行且自由下垂的两张纸中间吹气
    探究气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D
    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
    探究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A.A B.B C.C D.D
    14.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甲:水不能从杯中溢出,说明水和纸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燃火点
    C.丙:温度计示数减小,说明NH4NO3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D.丁:敲击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说明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5.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白炽灯泡
    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
    (1)由于钨的   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   ;
    (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   .
    16.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
    (1)气体a为   ;
    (2)通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
    17.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生活中可以用   区别硬水和软水.
    (2)锰钢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   ,可用于制作钢轨.
    (3)活性炭由于具有很强的   性,可以清除冰箱内的异味.
    (4)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的材料是   (选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5)用下列物质除去油污时,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选填序号).
    A.汽油 B.洗洁精 C.氢氧化钠溶液.
    18.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   ,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检验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   相同,实验现象是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_____   (选择“偏大”、“偏小”或“相等”)
    19.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D都是氧化物,E、F、G都是金属单质,A和G均为红色,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   
    (2)B的一种用途是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E、F、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20题4分,21题7分)
    21.小明在市场看到,鱼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明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与小刚进行了相关探究.
    【查阅资料】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4),常温下,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实验1】小明选用如图所示装置中的   (选填序号)进行过碳酸钠与水的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是氧气,检验方法是   
    【提出问题】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M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
    猜想一:Na2CO3;猜想二:NaOH;猜想三:Na2CO3和NaOH.
    【实验2】小明取溶液M,滴加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认为白色沉淀是CaCO3,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小刚提出质疑,产生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CaCO3,他的理由是:   .
    【实验3】小刚取溶液M,滴加稀HCl,观察到   ,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从而否定了猜想二.Na2CO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4】为进一步确定溶液M中是否含有NaOH,他们向溶质M中滴加CaCl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取上层溶液,加入   ,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无NaOH溶液,猜想一正确.该实验中用CaCl2溶液而不用饱和石灰水,原因是:   .
    【反思拓展】
    (1)根据过碳酸钠的性质,保存时应注意防潮.
    (2)检验A、B两种物质是否同时存在,一定要考虑二者性质的互相干扰问题.

    四、计算应用题(共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2.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共制取氢气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C 4.D 5.B 6.B 7.D 8.B 9.A 10.D 11.C 12.A 13.C 14.B
    二、填空题
    15.(1) 熔、沸点  (2) 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 
    (3) 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 
    16.(1) 氢气  (2) 2H2O2H2↑+O2↑ 
    (3) a、b两管内汇聚气体,气压变大,将水压入中间球形容器中 
    17.(1) 肥皂水  (2) 大  (3) 吸附  (4) 聚乙烯  (5) B 
    18.(1) 烧杯  除去不溶性杂质 
    (2) 滴入澄清石灰水的量  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的石灰水没有变化 
    (3) 偏大 
    19.(1) Fe2O3  (2) 冶炼金属  (3) Fe+CuSO4=FeSO4+Cu  (4) E、G、F 
    三、实验探究题
    21.【实验1】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内,木条燃烧的更旺,证明是氧气 
    【实验2】 氯化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微溶性的氢氧化钙 
    【实验3】 有气泡产生   Na2CO3+2HCl═2NaCl+CO2↑+H2O 
    【实验4】 无色酚酞试液  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无法证明原溶液中否含有氢氧化钠 
    四、计算应用题
    22.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310.2g﹣310.0g=0.2g
    由于金属时足量的,所以酸应该是完全反应
    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
    2017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4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Cl:35.5
    K: 39 Ca:40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石油分馏 C.铁水铸锅 D.麦磨成面
    2.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道尔顿 D.阿伏伽德罗
    3.“河南味道”名声远播。下列食品或食材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原阳大米 B.叶县岩盐 C.西峡猕猴桃 D.道口烧鸡
    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海水、干冰 B.冰水、水银 C.食醋、黄铜 D.煤、金刚石
    5.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肥皂水 D.加食盐水
    6.下列化肥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A.NH4Cl B.KNO3 C.NaNO3 D.Ca3(PO4)2
    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收集氢气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右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 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9.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 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10.右图表示向一定量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x表示Na2CO3溶液的质量,则y可能表示
    A.气体的体积
    B.沉淀的质量
    C.NaCl的质量
    D.混合溶液的pH
    11.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N2 B.NO2 C.NH3 D.SO2
    12.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13.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
    B.H2O2、O2、H2O
    C.CuO、Cu、Cu(NO3)2
    D.NaOH、NaCl、NaNO3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21%的气体是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16.硫酸铜的构成微粒有Cu2+和_____________;在医疗上可以小苏打治疗胃酸(HCl)过多症,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共享单车”(自行车)的构件有:橡胶轮胎、铁车架、塑料把手、不锈钢钢圈等。其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_________;铁车架的表面刷油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用硫酸除铁锈(Fe2O3)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
    溶解度曲线为(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
    t3℃时,将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19.A、B、C、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
    反应条件略去)。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00,金属元素的质
    量分数为40%;C常作干燥剂;D属于碱。则A的一种用途是______;B的
    化学式为_____;由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0.电解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Cl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现有NaCl和NaBr的混合物共2.2 g ,溶于水并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后,生成AgCl和AgBr沉淀共4.75g,则原混合物的含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21.(2分)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盐酸时,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有红色变为无色。
    (1)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烧杯中无色溶液的溶质可能只有NaCl,也可能还有HCl。要确定该溶质的成分,请写出一种可选用的试剂。
    22.(2分)2017年5月,我国宣布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1)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里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甲烷,
    请将右图方框中气体的发生装置补画完整。
    23.(3分)在一定质量Cu(NO3)2、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固体和溶液。
    (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24.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盐酸;⑤蒸发、结晶。[提示:Mg(OH)2、BaSO4、BaCO3难溶于水;微溶物不形成沉淀;Na2CO3溶液呈碱性]
    (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________个。
    (2)操作①、③、⑤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操作⑤中的作用是什么?
    (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③所得溶液中含有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五、综合应用题(共10分)
    25.化学式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①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②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
    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
    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③相同质量的磷、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_____。
    (2)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生装置中的反应为:H2C2O4 H2O+CO2↑+CO↑




    ① 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② 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_接_______。
    ④ 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述改进措施。
    (3)将30.9 g 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以得到21.3 g 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A 7.C 8.B 9.A 10.D 11.B 12.C 13.D 14.B
    二、填空题
    15.氧气(O2 ) Al2O3
    16.SO42- NaHCO3+HCl=NaCl+H2O+CO2↑
    17.塑料 隔绝O2和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18.Y t2℃ 70
    19.建筑材料 CaCl2 CaO+H2O=Ca(OH)2
    20.大于 0.69
    三、简答题
    21.(1)HCl+NaOH=NaCl+H2O (2)石蕊溶液(或Zn、Na2CO3、CuO、Cu(OH)2等)
    22.(1)CH4+2O2=(点燃)CO2+2H2O (2)如图
    23.(1)Zn+2AgNO3=Zn(NO3)2+2Ag(或Zn+Cu(NO3)2=Zn(NO3)2+Cu)
    (2)有气泡产生
    (3)锌与硝酸银反应使溶液质量减少,与硝酸铜反应时使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溶液质量可能不变。
    24.(1)六 (2)搅拌,使受热均匀(或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使液滴飞溅)
    (3)取③所得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溶质中含有NaOH。
    四、综合应用题
    25.(1)①2HCl+CaCO3=CaCl2+H2O+CO2↑(或2H2O2 2H2O+O2↑)
    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③磷
    (2)①Ca(OH)2溶液变浑浊 ②Fe2O3+3CO 2Fe+3CO2
    ③h、g接e、f接c(或d)、d接(或c)b
    ④在A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即可)
    (3)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9g-21.3g=9.6g,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3O2↑
    245 96
    x 9.6g
    = 解得x= 24.5g

















    2017年海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标志表示可回收利用的是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 B. 生铁 C. 蒸馏水 D. 浓盐酸
    3.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瓷碗破碎 B. 钢铁生锈 C. 汽油挥发 D. 冰雪融化
    4.葡萄糖(C6H12O6)属于
    A.有机物 B.氧化物 C.酸 D.碱
    5.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6.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味精 B. 蔗糖 C. 小苏打 D. 花生油
    7.钙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体缺钙时,可能导致
    A. 甲状腺肿 B. 骨质疏松症 C. 贫血症 D. 夜盲症
    8.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9. 用硝酸钾固体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50g。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称量:用天平称量硝酸钾5g B.量取:用量筒量取蒸馏水45mL
    C.溶解:将硝酸钾倒入量筒中溶解 D.转移:将配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
    10. 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
    A.白菜 B.鸡蛋 C.牛肉 D.米饭
    1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燃物燃烧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B.在加油站使用手机可能引发燃烧、爆炸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D.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12.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C.甲和乙都是微溶于水的物质 D.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13. 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中,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烧碱与纯碱——加酚酞试剂 B.稀硫酸与稀盐酸——加碳酸钠
    C.氮气与氧气——加澄清石灰水 D.生石灰与熟石灰——加水
    14.英国化学家亨利·卡文迪许是燃素说的信仰者。1766年,他用铁、锌、锡等六种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作用制得“可燃空气”,并将其表示为:
    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空气”是从金属中分解出来的 B.上述六种金属包括铜
    C.“可燃空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D.上述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5.现有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尿素,③聚氯乙烯,④食盐。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______;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 (4)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的是______。
    1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
    (2)这六种元素中,有些能相互结合形成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其中一种的化学式为______;
    (3)查阅资料得知,周期表中同一纵行的元素性质相似。由此推测Si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7.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过滤池 B. 吸附池 C. 清水池
    (2)通常向清水池投放高铁酸钠(化学式为 Na2FeO4)杀菌消毒,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含铜<1.0mg·L-1,……。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原子 B.分子 C. 元素
    18. 人类对材料的发现和使用经历了从石器、青铜器、铁器到铝的大规模使用等漫长的征程。
    请回答:
    (1)我国最早使用的合金是______;
    (2)我国是最早采用湿法冶铜的国家。文献记载“胆铜法”:用铁与“胆水”(含CuSO4)反应获得铜。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金属矿物中,可以用来炼铁的是______(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赤铜矿(Cu2O) B.赤铁矿(Fe2O3) C.软锰矿(MnO2)
    (4)19世纪初,铝的发现得益于电解技术的应用。下图为用铝土矿炼制铝的生产流程。

    现有含Al2O351%的铝土矿200t,经上述反应后可制得铝_____t(假设上述各步反应中,铝元素一共损失10%。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三、简答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共10分)
    19. 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试采成功,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请回答:
    (1)CH4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
    (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一个优点。
    20.某实验小组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滴有酚酞试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右图为依据实验数据绘制的V(盐酸)-pH 图。

    (1)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时,溶液呈什么颜色?
    (2)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2 时,溶液中除了水分子外,主要的微粒有哪些?
    (3)举出中和反应的一个应用实例。
    四、实验题(第21题6分,第22题6分,共12分)
    21. 认识仪器、选用装置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意外,是实验素养的具体体现。
    (1)以下为实验室制备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备氧气,在曲颈瓶中装有硝酸钾和浓硫酸的混合物,置于火炉上加热,产生的氧气用动物膀胱收集。该实验若改用(1)中的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_____(填装置下面的字母);

    (3)小明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导致水槽中的水倒流进入了导气管。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_____(说出一种)。
    22. 探究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因素。
    (1)王老师使用压强传感器等设备,检测不同温度下过氧化氢分解时气体压强的变化。经过实验、数据处理等,获得如右图所示的压强-时间的曲线变化。由此可知,其它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_____(填 “越快”、“越慢”或“不变”);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________。
    五、计算题(8分)
    23.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CH3OH+H2O。若生产64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C 2.C 3.B 4.A 5.B 6.D 7.B 8.B 9.C 10.D 11.A 12.A 13.D 14.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5.(1)③;(2)④;(3)②;(4)①。
    16.(1)30.97; (2)CO(或NO、NO2、SO2);(3)SiO2+2NaOH=Na2SiO3+H2O
    17.(1)A;(2)+6;(3)C。
    18.(1)青铜 (2)Fe + CuSO4 = Cu + FeSO4 (3) B (4) 48.6
    三、简答题(第19题4分,第20题6分,共10分)
    19.(1)3:1 (2)能量高(或燃烧值大、是洁净能源、污染小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0.(1)红色(或粉红色) (2)钠离子、氯离子(或Na+、 Cl-)
    (3)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或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废水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四、实验题[第22题(2)为4分,其余每空2分,共12分]
    21.(1)锥形瓶(2)C
    (3)拔出橡皮塞(或用酒精灯重新加热、用夹子夹住胶皮管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22.(1)越快
    (2)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5%和10%的过氧化氢溶液,同时分别加入少量等量的二氧化锰,观察两支试管中产生气体的快慢。
    五、计算题(8分)
    23. 88t。






    2017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考试说明: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沾。考试结束时,将考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死灰复燃 B.杯弓蛇影 C.冰消雪融 D.铁柞磨针
    2.下列物品主要由合金制成的是
    A. 塑料水杯 B.单车轮胎 C.羊毛衣服 D. 青铜雕像
    3.下列试剂瓶应有标志的是
    A.氯化钠 B.蒸馏水 C.浓硫酸 D.葡萄糖
    4.下表是部分知识的归纳,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性质与用途
    B.化肥与施用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甲醛溶液用于浸泡食品,使其保鲜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的草木灰混合施用
    如果庄稼的茎长得不好,可施用钾肥
    C.环保与能源
    D.健康与安全
    为治理雾霆,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为减少“白色污染”, 使用可降解塑料
    若出现贫血,可适当补充铁元素
    霉变的大米清洗煮熟后,可继续食用
    5.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7 ) B.牙膏 (pH≈9) C.肥皂(pH≈10 ) D.米醋(pH≈3)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三个二氧化硫分子:2SO3 B. 两个氧分子:2O
    C. Co元素的化合价: D. 一个铝离子:
    7. “题7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检验H2的纯度
    C.探究燃烧的条件 D.证明密度CO2>空气
    8. 有机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题8 图”。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2 B. 锗原子的电子数为32
    C.人体中锗是常量元素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
    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A. CO(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洗气
    B. CO2(HCl): 通过饱和NaHCO3 溶液洗气
    C. NaCl固体(沙子):溶于水、过滤、洗涤、干燥
    D. 铁粉(锌粉):加入稀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10. “题10图”为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当温度为10℃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①>③>②>④
    B.若NH4H2PO4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
    C.在l0℃时把NH4H2PO4和Ce2(SO4)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 ,有晶体析出的是Ce2(SO4)3
    D.22℃时(NH4)2HPO4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70%
    11.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NaOH 和盐酸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12. 现有反应:2Cu(NO3)22CuO+O2↑+4X↑,则X 的化学式为
    A. NO B. NO2 C. NH3 D. N2O3
    13. 下图为xx泡打粉的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 B.泡打粉可以随意放置
    C.加入泡打粉制作的蛋糕更松软 D.面粉是有机物,碳酸盐是无机物
    14.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D.发生的反应为:2KNO32KNO2+O2↑

    (1)活性炭净水原理是____________。(2)用水灭火原理____________。
    (3)如果用硬水和肥皂洗衣服,会出现____________,洗不干净衣服。
    (4)如果用铁桶装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溶液+石灰桨), 铁桶受到腐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l6. (4分)微观示意图可形象地表示微粒发生的变化。
    (1)请在“题16图”第二、三个方框中.把NH3在纯氧中燃烧(4NH3+3O22N2+6H2O)的微观拉子补充完整:

    (2)第三个方框中的物质属于_____(填:“单质”、“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
    17. (4分)“题17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

    请回答:
    (1)应称量____gNaCl,需加水_____mL。
    (2)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____直到天平平衡。
    (3)取上述溶液10g加水稀释到___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
    18. (4 )据报进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耍,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
    (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_____,使剩余的少量水_,体积迅速_____发生爆炸。
    (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_____伤害。
    19. (4分)
    (1)做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请写出“题19图”这些同学做化学实验时的违规行为(写三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知识可以识别和揭露伪科学。现有摘录的广告语:“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pH=7.3,呈弱碱性,能平衡人体内酸喊度,让人体处于弱碱性环境。”该广告的科学性错误是(写一点):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6分)A~H分别是氢、氧、碳、氮、钠、钙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初中化学常见物城(如“题20图”所示。箭头表示物质间能转化,实线表示物质间能反应)。请回答:

    (1)若B常温下为固态.则B是_____,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若B常沮下为气态,则A是________。
    (3)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此反应属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21.(9分)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见“题21图”:

    资料1: 垃级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等有害气体。
    资料2:FeSO4容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浆吸收SO2(性质与CO2相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溶解步骤中同时发生的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Fe2(SO4)3=3Fe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所得FeSO4溶液在氮气环境中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得到FeSO4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
    (4)政府倡导垃圾分类,其好处是(写一点):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2.(12分)根据“题22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图中可用于加热KClO3制备O2的装置为______(填序号), 化
    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H2,铁片应放在________;用F收集H2时导入气体的导管端为________(填“b”或“c”) ;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_____________,则气密性良好。
    (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________
    (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__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O2,最好选用装置______(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
    O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___端(填“b”或“c”)连接上一个量筒。
    23.(10分)某同学进行“题23 图”两个实验。

    (l)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怀,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钡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 白色沉淀为:Ⅰ._______;Ⅱ.Mg(OH)2和BaSO4;Ⅲ. 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过滤、洗涤白色沉淀备用;向白色沉淀中加入盐酸至过量
    ①若沉淀全部溶解,且无其它现象;猜想Ⅰ成立;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且无气体产生,猜想Ⅱ成立。
    ③若沉淀完全溶解,________,猜想Ⅲ成立。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___________;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4分)2017年5月18日,中国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它将推动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可燃冰是在高压低温环境条件下,水分子笼中装有甲烷分子而成的“冰块”,可直接点燃。己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请回答:
    (1)这种可燃冰中含有______种元素:原子个数比:C:H:O=________;
    (2)这种可燃冰中甲烷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936g(约1升)该可燃冰常温下可释放出____升甲烷(常温下甲烷密度为0.72g/L)。
    25.(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液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的关系如“题25 图”所示.则:

    (l)以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_______g;
    (2) 4.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m3gCO2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有”、“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C 4.B 5.D 6.C 7.A 8.C 9.A 10.D 11.A 12.B 13.B 14.D









    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笔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答题卷”和“试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四页,答题卷共两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试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 H-1 He-4 O-16 Na-23 C1-35.5 K-39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3. 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符号为 uUO
    B. 原子序数为 118
    C. 原子的质数为 176
    D. 相对原子质量为 294g
    4.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5. 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 ,小明同学一家人的下列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 )
    A.小明长期偏食“洋快餐”
    B.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用
    C.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D.爸享受运动,大量出汗后常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
    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的重要方法,下列有些正确( )

    7.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2He中Na为+1 价,He 为-1价
    B. 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 2:1
    C. 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8.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
    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 CO2+H2O
    9.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
    选项
    实验事实
    观点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B
    水电解可得到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分的
    C
    少量白糖加入水中,不久“消失”
    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D
    5ml苯和5ml冰醋酸混合后体积大于10ml
    微粒间存在间隔
    10. 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 和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在超临界水中,NaCl的溶解度大于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2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升高而增大
    C. 450℃时,NaCl在超临界水的溶解度为 0.04g
    D.450℃时,可得到 0.04%的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二、 本大题包括 本大题包括 5小题,共 34 分
    11. (6分)近年我省多地纷纷展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垃圾分类回收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某地街头垃桶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识的物质,属于金属材料是 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塑料矿泉水瓶应收入________(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筒中。
    (3)使用铝合金做内筒的优点是 (写出1点即可)。
    (4)为比较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某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将铝和铁分别放入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你认为该方案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
    12.(6 分)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发生装置制备氢气。
    (1)写出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可用 方法收集氢气。
    (3)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是 (写出1 点即可,下同)。目前氢能源的大量使用仍存在一定困难,你认为针对氢能源的研究方向是 。
    13.(7 分)五氧化二钒(V2 O5)是一种工业催化剂,下图是制取V2 O5 的工艺流程。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操作a 的名称是___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物质X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
    (4)写出副产物KCl 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14.(7 分)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实验温度/℃
    25
    25
    70
    70
    试剂
    稀氨水
    稀醋酸
    稀氨水
    稀醋酸
    出现铁锈
    所需时间
    1天
    未见锈蚀
    5分钟
    1天
    未见锈蚀
    1分钟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_______ 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欲探究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1 点即可)。
    (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受除上述因素外,还有 (写出1 点即可),请设计实验方案 。

    15.(8 分)某兴趣小组用图1 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
    【提出假设】假设 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 2: 。
    【设计实验】为除去 CO2中的 HCl,小华在图 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 → →乙(填字母序号);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
    是 (填选项序号)。
    A. 浓硫酸 B.NaOH 溶液 C. 饱和Na2CO3溶液 D. 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 ,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是 。
    【注意:答对第(3)小题奖励 4分,化学试卷总不超过 60 分。】
    (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 PH 传感器测得图 1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
    ①AB 段 PH 值不变的可能原因是 ;
    D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 H2O外还有 。
    ②BC 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 。
    三、本大题共 、本大题共 6分
    16.(6分)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28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017年吉林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50分钟,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水制冰 B.用粮食酿酒 C.用干冰降雨 D.用木材制桌椅
    2.构成二氧化碳的基本微粒是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电子
    3.下列各组物质俗称、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是
    A.石墨、C、金属 B.酒精、C2H5OH、无机物
    C.火碱、NaOH、碱 D.臭氧、O3、氧化物
    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花生油中富含蛋白质 B.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不会造成污染
    C.缺钙可以导致贫血 D.合成橡胶和天然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6.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
    7.X、Y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溶解度比Y的溶解度大
    B.t2℃时,X溶液的浓度比Y溶液的浓度大
    C.在交点M处,X、Y两种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将t1℃时X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的
    质量 分数增大
    8.蔗糖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其化学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混合物 B.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不属于糖类物质 D.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8
    9.实验操作中应该严谨规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先手握容器,后将导管插入水中
    B.在稀释浓H2SO4时,将浓H2SO4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水中
    C.配制NaCl溶液,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浓度增大
    D.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通入CO后,应立刻用酒精灯加热
    10.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欲除去CaO中混有的CaCO3,可加入过量的稀HCl
    B.现有NaOH、稀H2SO4、NaCl、FeCl3四种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出来
    C.欲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Cu( NO3)2,可先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
    D.欲除去H2中的少量水蒸气和HCl气体,可先通入足量的浓H2SO4,后通入NaOH溶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在横线(1)(2)(3)处用化学用语填空: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12.右图为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元素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元素属于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3)该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_________价。
    1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测土壤溶液的酸碱度常用________________;
    (2)检验软水和硬水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水的净化中常用的除臭剂是____________;
    (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缉毒犬”能够辨别气味,发现毒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前后共有__________种分子;
    (2)电解水时_______极产生氧气。
    15.孔雀石的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u2(OH)2CO32R +CO2↑+H2O,请回答问题:
    (1)R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16.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打磨后的Al丝插入Cu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碱的四条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______色;
    (2)图中的X代表一类物质,则X为_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请写出符合性质③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碱溶液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根据下列图示,请回答问题:

    (1)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选一种填序号)。
    19.新华社2017年5月18日电,我国在南海海域成功连续8天稳定开采可燃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与煤、石油相比,可燃冰污染小、热量大,而且全球储量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海洋资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查阅资料,得到下列信息:
    (1)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
    (2)可燃冰开采难度大,如果气化后的甲烷逸散到空气中,将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3)海水“晒盐”得到的盐叫粗盐,含有CaCl,、Na2SO4等杂质。
    他们分成两组对此进行探究:
    Ⅰ组同学研究海底资源中的可燃冰,明确了两个问题:
    (1)可燃冰在海底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可燃冰形成的条件与____________、压强有关。
    Ⅱ组同学研究海水物质资源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做了两个实验:
    (1)模拟海水“晒盐”实验:将海水滴在玻璃片上,然后用吹风机吹干,产生白色固体, 得到盐,这种结晶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2)模拟粗盐除杂实验:
    【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中的CaCl2、Na2SO4杂质除掉
    【可选试剂】稀H2SO4、稀HCl、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
    【进行实验】

    【反思与评价】浩瀚的海洋将为我们全人类贡献丰富的资源。
    同学们:除了可燃冰、食盐以外,你还能从化学学科角度再说出一种你所知道的海洋 资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6分)
    20.将6.5g Zn放入100g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C 4.A 5.D 6.D 7.C 8.D 9.C 1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1)Mg (2)CL- (3)MgCL212.
    12.(1)氧(或氧元素) (2)非金属 (3)-2(或-1)
    13.(1)PH试纸(或PH计) (2)肥皂水(或肥皂液)
    (3)活性炭(木炭) (4)分子在不断运动
    三、简答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4.(1)3(或三) (2)正
    15.(1)CuO (2)分解反应
    16.(1)刷油漆(或涂油或烤蓝或镀上其他金属等)
    (2)①Al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②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7.(1)红 (2)酸 NaOH+HCL=NaCL+H2O(只要中和反应即可)
    (3)OH-(或氢氧根离子或氢氧根均可)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12分)
    18.(1)酒精灯













    2017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坟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铅笔折断 B.废纸撕碎 C.笔盒生锈 D.水分蒸发
    2.氮气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3.为下列单一操作中,净化自然界的水程度最高的是
    A.过滤 B.蒸馏 C.吸附 D.静置沉淀
    4.我省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详细记述了金、铜、铁、锌等金属的开采和冶炼
    方法,记述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金 B.钢 C.铁 D.锌
    5.金刚石和石吕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种类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6.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7.我省参与制造的C919大飞机采用的复合材料中使用了高温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硅元索
    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B.+2 C.+3 D.+4
    8.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9.根据反应事宜能推导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以下推理中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物的性质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分别将等浓度的稀盐酸加入到锌片和锌粉中,锌粉反应更剧烈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二、选择填充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先在A、B、C中选择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在D处补充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每小题的选择2分,填充1分)
    11.下列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 B.沼气 C.木柴 D._______
    12.草莓冰激凌的主要制作原料有水、鸡蛋、蔗糖、奶油、牛奶、草莓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鸡蛋 B.蔗糖 C.草莓 D.________
    13.下列物质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可以直接采用右图所示装置的是
    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用锌控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食盐中少量的硫酸钠
    溶解,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少量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鉴别硬水和软水
    观察样品颜色
    D
    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钾溶液
    ___________
    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B.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将40g甲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D.将M点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填空与说明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0分)
    16.(3分)将下列短文中带点的部分,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大约46亿年前地球形成时,温度很高,大气主要含氢元素 和氦元素,随着地球的冷却,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并以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氯化钠(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显+1价____)、铵盐(铵根离子______)等盐溶于雨水,雨水充满了地表,海洋由此形成。
    17.(5分)小天做家务时,感受到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
    (1)将废弃的热塑性塑料放在可回收垃圾箱中。热塑性塑料的判断方法: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装有少量塑料碎片的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盆栽月季倒伏并长了虫子,经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_____(填序号):
    A.KOH B.CO(NH2)2 C.NH4H2PO4 D.K2SO4
    (3)用食醋(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H3COOH)除去电热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CaCO3),生成醋酸钙( CH3OO)2C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8.( 8分)“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共享服务的自行车,由于符合“低碳出行”的理念,颇受年轻人的喜爱。
    (1)“低碳出行”中“低碳”指的是较低的______气体排放;
    (2)右图所示自行车中的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__(选填一个序号,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
    (3)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________;

    (4)采用实体轮胎的“共享单车”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夏天易爆胎”的原因_________;
    (5)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不干胶贴纸。PVC[化学式(C2H3Cl)n]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19.(6分)碱式碳酸镁是一种新型阻燃剂,其工业制备流程如下:

    (l)常温下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H4HCO3固体,固体不能溶解,则该溶液为NH4HCO3的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操作I的名称是________;“一系列操作”中包括蒸发,实验室中蒸发溶液时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3)副产品氯化铵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一种可直接进入上述流程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
    20.(8分)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所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其中A俗称生石灰,C是最常用的溶剂,C与F元素组成相同。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3)A→B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 小题,共25 分)
    21.(7分)下面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

    (l)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
    (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__________;
    (4)实验三将燃着的蜡烛放在如图所示的密闭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侧出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填序号)。

    A.蜡烛燃烧需要氧气
    B.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
    C.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还有氧气
    D.蜡烛熄灭后,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为84%
    22.(9分)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 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H2和CO2;猜想2.CO和H2O。
    【设计实验】20℃时,甲酸的状态为______;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______(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l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______。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______,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 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______。
    【交流拓展】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
    23.(9分)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酸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未溶于水,混合后产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于是对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实验探究】 小月、小妮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月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_____7(填“>”、“<”或“=”)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小妮
    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大家一致认为小月和小妮的结论不准确:
    (1)小月实验结论不准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小妮的实验方案不能排除白色粉末是否含有_______。
    【继续探究】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n 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正确,则n的取谊范围为_______(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结论分析】探究后他们核查到添加剂的成分是柠檬酸和碳酸氧钠,分析后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由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也会分解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 C.碳酸氢铵 D.氯化钠
    五、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4.( 10 分)学习小组测定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HNO3,不含固体杂质)中H2SO4的含量。取100g废水于烧杯中,加入100gB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得到176.7g溶液。
    (可溶性杂质不参加反应,过滤后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1)充分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g;
    (2)该工业度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为避免工业废水污染环境,排放前应对废水进行中和处理,需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B 4.D 5.A 6.B 7.A 8.D 9. B 10.C
    二、选择填充题
    11. A 煤、石油等 12. A 牛奶 13. C 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
    14. B 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颜色等 15. B 增加甲物质
    三.填空与说明题
    16. H
    17.(1)塑料碎片熔化成液态(2)D(3)2CH3COOH+ CaCO3=( CH300)2Ca+ H2O + CO2↑
    18.(1)二氧化碳(CO2)(2)②或③;①或④(3)10(4)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增大(5)8:1
    19.(l)饱和(2)过滤;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3)氨气
    20.(1)H2O(2)做建筑材料(补钙剂)(3)化合反应(4)2H2O2 MnO2 2H2O+O2↑
    四、实验与探究题
    21.(l)酒精灯(2)可燃物(3)乒乓球碎片;低(4)D
    22.【设计实验】液态;A; 【实验预测】溶液变红;
    【进行实验】红色物质变成黑色;HCOOHCO+H2O;
    【交流拓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相等)
    23.【实验探究】>;CO2 + Ca(OH)2 == CaCO3 ↓+ H2O;
    【交流反思】(1)碳酸氢钠溶液也呈碱性;(2)碳酸钠;
    【继续探究】设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全部是碳酸钠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 44
    m n

    n=
    设小戚称取mg白色粉末全部是碳酸氢钠
    NaHCO3+ HCl= NaCl + H2O+ CO2↑
    84 44
    m n

    n=
    故n的取谊范围为 ~ 。
    【拓展应用】C
    五、计算题
    24.

    答:该工业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
    (3)熟石灰(或氢氧化钙)等。










    2017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Na-23 Si-28 Ca-40 Fe-56
    第Ⅰ卷 选择题(14分)
    一、选择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9. 化学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合成使用农药、化肥,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加高炼铁厂烟囱,可减少空气污染
    D.综台利用化石燃料,可提高其利用率
    10. 具备基本的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加固体药品 C.过滤 D.加热液体
    11. 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更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B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
    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铝表面易形成致密氧化膜
    D
    用洗洁精洗去餐盘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12. 陶瓷、玻璃、水泥到电子芯片,硅元素的用途非常广泛。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
    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反应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X的化学式是HCl D.图甲所示物质中硅、氯元素的质量比是14:71
    13. 推理是常用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中含不同种元素,所以含不同中元素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B.木炭、活性炭可用于净化空气,所以碳单质都能净化空气
    C.CO2、SO2均可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甲烷前一定要验纯
    14. 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向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C.鉴别NH4Cl和NH4NO3溶液 D.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15. 向盛有一定量氯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

    第Ⅱ卷 非选择题(36分)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计19分)
    16.(3分)2017年中国富硒农业发展大会3月19日在北京举行。陕西安康被誉为“中国硒谷”,盛产富硒产品。
    (1)富硒茶中的“硒”指___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富硒大米中含有的主要有机营养素是_________。
    (3)可用_____区分富硒水是软水还是硬水。
    17.(3分)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所示是今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_______。
    (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_______(填字母)。
    (3)由B、C两种微粒构成的物质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8. 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1)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__。
    (2)60℃时,按图示操作:

    A中溶质是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C中溶液的总质量是______g。
    (3)5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加热蒸发10g水后,再恢复到50℃,剩余溶液的质量:NaCl溶液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KNO3溶液。
    19.(5分)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0.(4分)小青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2分。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21.(5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下用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装置。请回答: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CO2,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4)能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
    22.(7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5%的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还有剩余,对此进行探究(杂质不溶水且不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盐酸己经完全反应 猜想二: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猜想三: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实扮探究一】反应后溶液中是否有盐酸。
    (1)小亮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pH=2,说明溶液显______性,由此得出猜想一不成立的结论。
    (2)小慧认为此结论不够严谨,还应考虑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补充了如夏实验。
    ①取洁净的烧杯,另配制______溶液,测得溶滚pH=7。
    ②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持续通入CO2,发现溶液变为____色。但小亮认为实验②不能说明CO2对溶液酸碱度的影响,他重新改进了实验。
    ③另取洁净的试管,加入适量水,持续通入CO2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
    由以上实验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对溶液酸碱度影响不大,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后的溶液中有盐酸。
    【实验探究二】剩余固体中是否有碳酸钙。
    小亮先振荡反应容器,使剩余固体和液体充分接触,观察到仍无气泡产生。再向容器中滴加
    少量5%的稀盐酸,又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不再产生气泡,仍有固体剩余。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由以上实验可知,猜想二和猜想三不成立。
    【得出结论】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可得出影晌反应是否进行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小慧又提出,也可能是反应太慢,无法观察到气泡产生。她设计了如下对比实验:取出【实验探究二】所得的部分清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测得pH为X,同时测得【实验探究二】容器中剩余溶液的pH为Y,若______Y(填“>”“=”“<”),则她的猜想成立。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23.(5分)化学兴趣小组按下图实验测定部分变质的Na0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1)根据题中信息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C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计算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9.C 10.B 11.D 12.B 13.D 14. A 15.A
    二、填空及简答题
    16.(1)元素 (2)糖类或糖 (3)肥皂水或肥皂液
    17.(1)115 (2)CD (3)盐
    18.(1)KNO3或硝酸钾 (2)不饱和 167.6 (3)大于
    19.(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成分,加快反应速率 (2)FeSO4和Al2(SO4)3或硫酸亚铁和硫酸铝
    (3)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或溶液变为蓝色 (4)Fe+H2SO4=FeSO4+H2↑
    20.(1)浓硫酸 (2)2NaOH+H2SO4=Na2SO4+2H2O (3)氯化钡溶液或BaCl2溶液
    三、实验及探究题
    21.(5分)(1)长颈漏斗 (2)2KMnO4 K2MnO4 + MnO2+O2↑ (3)BCD (4)密度比空气小
    22.(1)酸 (2)氯化钙或CaCl2 红 CaCO3+2HCl= CaCl2 +H2O+CO2↑ 反应物的浓度大小
    四、计算与分析题
    23.(1)不能 (2)21.2%









    2017年上海市中考理化试卷
    化学试题与答案
    (理化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Cu-64
    六、选择题(共20分)
    27.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 B. C. He D.
    28. 属于金属的是( )
    A. Mg B. C. S D. P
    29. 含原子团的物质是( )
    A. Cu B. CO C. KCl D.
    30. 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31. 有机物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A. 碳 B. 氧 C. 氢 D. 氯
    32. 氢氧化钙俗称( )
    A. 烧碱 B. 纯碱 C. 熟石灰 D. 石灰石
    33. 活性炭能净水,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
    A. 难溶性 B. 稳定性 C. 吸附性 D. 可燃性
    34.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金刚石和石墨 B. 铁粉和铁丝 C. 液氧和氧气 D. 银和汞
    35. 能除去铁锈的试剂是( )
    A. 氯化钠溶液 B. 稀盐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水
    36. 关于“”说法错误的是( )
    A. 名称:碳酸钾 B. 类别:盐 C. 焰色反应:黄色 D. 用途:可作钾肥
    37. 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干冰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 分子种类 B. 分子间距 C. 原子大小 D. 原子种类
    38.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39. 能使煤燃烧更充分的措施是( )
    A. 减少空气通入量 B. 充分利用热能
    C. 块状煤碾成粉末 D. 净化尾气
    40. 双氧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方框内应是( )





    A
    B
    C
    D
    41. 对于某一澄清透明的酸雨样品,判断正确的是( )
    A. 呈中性 B. pH>7 C. 属于悬浊液 D. 属于溶液
    42. 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于天平上
    A
    B
    C
    D
    43. 根据化学方程式:,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
    A. 反应所需条件 B. 生成物的状态
    C. 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D. 氧气可助燃
    44. 某物质的溶解度见右图。40℃时将60g该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40℃时形成160g溶液
    B. 若降温至20℃,溶质质量减少
    C. 若升温至6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 若升温至80℃,溶液是饱和溶液
    45. 有关氧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16g
    B. 1g氧原子和1g氧分子含有相同的原子个数
    C. 氧原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氧原子的质量
    D. 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1mol氧原子的质量
    46. 关于化学反应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 两种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D. 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可能等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和
    七、填空题(共21分)
    47. 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①“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丝绸裁剪缝制的过程是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新鲜茶叶中含维生素C,其化学式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中所含的属于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中Al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②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石油是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1mol中含有_____个分子(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完全燃烧生成和________。
    48.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样品,实验过程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
    溶解度
    (g/100g水)
    20
    36.0
    40
    36.6
    60
    37.3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②该实验是利用泥沙难溶于水而氯化钠_______的性质进行提纯,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
    ③关于蒸发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编号)。
    a、蒸发是通过加热的方法将水汽化除去
    b、所需仪器为酒精灯、蒸发皿、温度计
    c、搅拌可以防止蒸发过程中食盐飞溅
    d、加热过程中用试管夹夹住蒸发皿移动,使其均匀受热
    ④溶解时,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______(选填“15”、“30”或“60”)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49. 某废液M可能含有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

    ①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②M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
    ③为进一步确定M的成分,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Ⅰ 重新取M样品,滴加过量的试剂X,静置;
    Ⅱ 取Ⅰ中的上层清液,滴加酚酞;
    Ⅲ 向Ⅱ中的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硝酸;
    Ⅳ 向Ⅲ中的溶液滴加试剂Y。
    完成填空:
    试剂X是________(选填“氯化钡”或“硝酸钡”)溶液;试剂Y是________溶液。能确定M中含有氢氧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________;能确定M中含有氯化钠的最主要的一个现象是__________。(需写明现象对应的步骤编号)
    八、简答题(共19分)
    50.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和仪器。

    ①用A制二氧化碳,需要的药品是大理石和________。反应开始后将二氧化碳通入___________中,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一段时间后夹紧弹簧夹,A中现象是__________。
    ②制氧气时,将B与_______(选填“C”或“D”)连接组成发生装置。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用玻璃片________(选填“磨砂”或“光滑”)的一面盖住集气瓶口。
    ③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④若有0.2mol氯酸钾分解,求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
    51. 实验室用锌粒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还原4.0g氧化铜,实验装置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夹持仪器省略)。

    ①仪器Ⅰ的名称________,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B中生石灰作_______剂;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D中现象是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确定实验结束后氧化铜是否已基本消耗完,请设计两种不同的方案填入下表。

    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
    方案一



    方案二





    参考答案
    六、选择题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B
    A
    D
    B
    A
    C
    C
    A
    B
    C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B
    A
    C
    B
    D
    C
    D
    D
    B
    D
    七、 填空题
    47. ①(1) 物理 (2)3 (3)化合物 (4)+3
    ②(5)混合物 (6)6.02×1023 (7)H2O
    48. ①(8)36.0
    ②(9)易溶于水 (10)过滤
    ③(11)ac
    ④(12)30
    (1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g水,实验中称取的粗盐质量为10g,加入约30mL水既可使粗盐中的氯化钠充分溶解,又不会因加水过多而影响后续蒸发操作的效率
    49. ①(14)Na2CO3+2HCl→2NaCl+H2O+CO2↑
    ②(15)硫酸钠
    ③(16)硝酸钡 (17)硝酸银
    (18)步骤II: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19)步骤IV: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八、 简答题
    50. ①(1)稀盐酸 (2)澄清石灰水
    (3)试管内液面逐渐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固液分离,反应停止
    ②(4)D (5)磨砂
    ③(6)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④(7)9.6g
    51. ①(8)锥形瓶 (9)Zn+H2SO4→ZnSO4+H2↑
    ②(10)干燥剂 (11)H2+CuOCu+H2O
    (12)白色粉末变蓝 (13)CuSO4+5H2O→CuSO4·5H2O
    ③(14)

    操作
    判断依据
    结论
    方案一
    用试管取少量C中反应后的物质,向其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振荡,观察现象。
    溶液变蓝色
    (或溶液未变蓝色)
    氧化铜未消耗完
    (氧化铜基本消耗完)
    方案二
    称量反应后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约为3.2g
    (或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3.2g)
    氧化铜基本消耗完
    (氧化铜未消耗完)
    (合理即可)
















    2017年山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2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K-39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侯德榜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2.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两个氧原子的符号是
    A.O2 B.2O C.O2- D.
    3.为防止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某些场所常贴有下列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4.化学家戴维最早制得了曾用作麻醉剂的笑记(化学式为N2O),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1 D.+5
    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物质富含蛋白质的是

    A.西红柿 B.馒头 C.植物油 D.鸡蛋
    6.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
    D.尼古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7.在一次基本实验操作比赛中,小芳完成了以下操作。你认为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倾倒液体 C.蒸发结晶 D.检查气密性
    8.小美从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中,获取了下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它有两个电子层 B.它的核电荷数为12
    C.它表示阴离子 D.它表示相对稳定结构
    9.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除去下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足量的蒸馏水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10.“归纳整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在复习中梳理得到的一组图像,其中图像与实验表述一致的是

    A B C D
    A.加水稀释NaOH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
    C.向一定量的Na2SO4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D.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第Ⅱ卷 选择题(50分)
    三、生产生活应用题(化学方程式每空两分,其余每空一分,共14分)
    【关注生活现象】
    21.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山西省积极行动,落实整改措施,省城太原首先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缓解空气污染初见成效。

    A.电动出租车 B.垃圾清扫车 C.喷水雾汽车
    (1)为了使空气更新,天空更蓝,你作为环保小卫士,认为推广使用上述方式的好处是 (任选一项回答)
    (2)空气污染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种类很多,请举一例 (用化学式表示)
    (3)你认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正确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
    b.加强企业排污管理
    c.雾霾多发天气,实行私家车限号出行。
    【物质推断】
    22.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 (离子符号表示)
    23.小华在饮用碳酸饮料时。发现有大量气泡溢出。他联系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从物理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为 (化学方程式表示)。
    【关注生产实际】
    24.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农业用水和生活污水。水体被污染,必将影响整个地球的自然环境,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下图为污水处理流程示意图,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分级处理后,可达到农灌和废水排放标准或绿化和景观用水标准。

    (1)污水通过“格栅”可去除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相当于基本实验操作中的 。
    (2)污泥处理可得到沼气(主要成分为CH4),写CH4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消毒处理属于 变化。
    (4)消毒处理后的某无色透明水样中含有钾盐,用简单的方法证明此水样为混合物 。
    四.科普阅读题(每空1分,共5分)
    25.
    氦 气
    氦气(He)在空气中含量甚微。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克/升, 大约氢气的2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十分安全。
    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是氦气的微泡摻入塑料或合成纤维。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风靡一时的“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就是因为它的纤维中含有氮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是-268.9℃,固态氮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 (-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氮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氮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有很重要的应用。
    依据短文回答问题:
    (1)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是 。
    (2)摻入氦气微泡的泡沫塑料属于 材料,区分羊毛和制作“太空服”的合成纤维,方法是 。
    (3)通过阅读你已经了解了氦气的一些用途,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 。
    五、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9分)
    【微观解释】
    26.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A B C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 ,②的微观实质是 。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
    27.在学习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后,小丽构建了以下知识网络,并对它进行了推理和判断。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是提取量最高的金属。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写一个) ,D和E反应的现象是 ,反应发生的原因是 。
    (2)B的化学式是(写一个) ,
    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六、实验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基本实验】
    2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
    (2)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雪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她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科学探究】
    29.经过监测和治理,我省的土壤质量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个别地区仍然存在盐碱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此开展了实践活动,他们采集了本地的土样,并对土样围绕两个问题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枸杞和合欢均可在轻度盐碱地中生存。
    ②盐碱地显碱性。
    ③该土样中的可溶性物质只含NaCl,CaCl2和Na2CO3。
    探究过程
    (1)甲组探究土样的酸碱度
    具体操作是 ,由此得出,该土样的pH>7。
    (2)乙组探究土样的成分(如图所示)
    向土样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同学们对溶液I中的溶质成分很感兴趣,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只含NaCl
    猜想二:含NaCl、CaCl2
    猜想三:含NaCl、Na2CO3
    设计实验,继续探究:

    验证猜想所用试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
    方案一
    AgNO3溶液和稀硝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无明显现象
    猜想②不正确
    方案三


    猜想③正确
    反思与评价:
    ①通过交流,甲组认为乙组的方案一不太严谨,理由是 。
    ②同学们对沉淀 CaCO3的来源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 CaCO3也可能来自土样本身。请解释土样中存在 CaCO3的原因 。
    总结与提升:
    改良我省的盐碱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造福山西人民,我们任重而道远。以下建议你认为正确的是
    A.轻度盐碱地可以种植枸杞
    B.可以用熟石灰改良盐碱地
    C.盐碱地应避免施用碱性化肥
    七、定量分析题(共 6 分)
    30.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 24.5g 的混合物,其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 20%,加热到完全分解。通过计算,得出他们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2.B 3.D 4.C 5.D 6.C 7.A 8.C 9.B 10.B
    21.(1)A.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减少空气污染(答案合理即可)(2)SO2(合理即可)(3)abc
    22. NaHCO3+HCl==NaCl+H2O+CO2↑ Na+ 、Cl-
    23. 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打开饮料瓶塞,气压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所以有大量气泡冒出 ;H2CO3====CO2↑+H2O
    24.(1)过滤 (2)CH4+2O2点燃CO2+2H2O(3)化学
    (4)取适量污水于蒸发皿中,蒸干,有白色固体析出或者取适量污水于洁净的透明玻璃片上,晾干,玻璃片上有白色固体析出(答案合理即可)。
    25.(1)氦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稳定,不易燃不易爆 (2)有机合成;点燃灼烧,闻气味
    (3)可做霓虹灯(答案合理即可)
    26.(1)氢分子分裂为氢原子,氧分子分裂为氧原子;氢原子与氧原子重新结合为水分子。(2)C
    27.(1)HCl;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产生;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在氢之前。(2)NaOH;2NaOH+CuSO4=Cu(OH)2↓+Na2SO4
    28.(1)①铁架台;②长颈漏斗。(2)BC,CaCO3+2HCl====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
    29.取 pH 试纸于玻璃片上,取少量土样,加入适量水,用玻璃棒蘸取滴在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CaCl 2 +Na2CO3====2NaCl+CaCO3↓;碳酸钠溶液;稀盐酸;有气泡生成;CaCl2也可与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该实验不能得出猜想①正确;可能土壤中含有大理石或石灰石;a,c
    30.

    2017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考试说明:
    1.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100分。
    2.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白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3.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24 S 32 Cl35.5 K 39
    Ti 48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盐酸挥发 C.蜡烛熔化 D.白磷然烧
    2.下列物质中,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5i B. Fe C. O D.Al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5.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25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臭氧属于
    A.非金属单质 B.金属单质 C. 化合物 D.混合物
    6.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7.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4.5
    2.9-3.3
    6.3-6.6
    7.6-8.0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和葡萄汁
    8.截止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 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10.己知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又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23 B.46 C.92 D.96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西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宣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
    11.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12.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两种方案均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鉴别硬水和软水
    鉴别硫酸铵和磷矿粉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水蒸气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方案l
    观察颜色
    观察颜色
    通过浓硫酸
    滴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肥皂水
    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13.钛和钛合金是重要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钛酸亚铁(FeTiO3)冶炼钦(Ti)的过程是:
    ① 2FeTiO3+6C+7Cl22TiCl4+2FeCl3+6CO ②在氩气环境中:2Mg+TiCl4Ti+2MgCl2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生成的气体对环境有污染 B.反应②中氯化物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C.反应①、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都改变 D.反应②中氩气作为保护气不参加反应
    14. 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表示某种物质可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H2O2
    C
    CaCO3
    FeCl2

    O2
    CO
    CO2
    Fe

    H2O
    CO2
    Na2CO3
    Fe2O3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晕相等的氧化镁和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比为3:1
    B.质量相等的硫和碳分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硫比碳消耗氧气的质量大
    C.硝酸铵和氯化钾的混合物中氮元素质最分数为14%,该混合物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为40%
    D.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不会出现蓝色沉淀
    第II卷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6. (6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现有①石墨 ②氯化钠③稀硫酸,④碳酸钙⑤熟石灰⑥二氧化碳,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1)可作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2)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_________;
    (3)可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___;(4)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_____;
    (5)可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_;(6)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
    17. (3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 A、B、C、D所示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填数字)。
    (2) 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
    (3)若E中x=10 时,则该粒子属于____(填“原子”或“离子”)。
    18. (5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根据电解水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宏观上观察:如右图所示,试管a和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_,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2)从微观上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l个氧原子构成的
    (3)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9.(6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
    (2)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
    (3)氢械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______________。
    20.(7分)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l)下列少量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_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过程中,温度升高。这种物质是______(填字母)。
    A.烧碱 B.硝酸铵 C.氯化钠
    (3)下表是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中信息回答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氢氧化钙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① 60℃时,氯化纳的溶解度_______硝酸钾的济解度(填“>”“=”或“<”)。
    ②表中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析出固体,该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③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④ 向20℃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冷却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比加入生石灰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⑤ 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加水配成8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再冷却至20℃,析出晶体并得到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析出的晶体中不一定含有硝酸钾
    B.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饱和溶液
    C.上述方法可以将两种物质完全分离
    21.(10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l)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填“导电”或“延展”)。
    (2)为探究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选用了下列药品进行实验,其中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铝丝、铜丝、氯化镁溶液 B.铝丝、铜丝、硫酸铜溶液
    (3)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C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 写出化学式:A______;B______。
    ② 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③ 反应I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用16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为_____t (结梁保留至0.1)。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22.(6分)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l)写出仪器a和b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
    (4)与集气瓶配套使用的玻璃片一般一面为光滑面,另一面为磨砂面,收集气体时用玻璃片的________盖好集气瓶(填“光滑面”或“磨砂面”)。
    23.(10分)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l)制作“叶脉书签”需用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 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量氢氧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② 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了托盘天平、药匙、量筒、烧杯、胶头滴管、试剂瓶外,还需要________。
    ③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左盘放祛码
    B.在托盘天平的左右托盘上垫滤纸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将准确称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④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水的密度为l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配制时应选用_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水(填“10”或“50”)。
    (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 反应I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 白色沉淀C是________(填化学式)。
    ③ 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________(填化学式)。
    24.(7分)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
    (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汽油
    C.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
    (2)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有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pH______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某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 +2SO2+O2=2CaSO4+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将一定质量的甲醇与4.4g氧气混合于密闭容器内,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8CH3OH+xO2mCO2+nCO+16H2O。当反应物完全耗尽且全部转化为生成物时,有3.6g水生成,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5.(4分)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l)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_____、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葡萄糖(C6H12O6)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填数字)。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6.(6分)现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2.6g,其中含氧元素4.8g,将该混合物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137g氯化钠溶液。计算:
    (l)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至0.1%)。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5:DDCCA 6-10:BBACB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B 12.BD 13.C 14.D 15.AC
    三、填空题(14分)
    16. (6分)(1)⑥;(2)③;(3)④;(4)②;(5)①;(6)⑤。
    17. (3分)(3)3;(2)得到;(3)原子。
    18. (5分)(1)2:1;O2;(2)C;(3)2H2O2H2↑+O2↑;
    四、简答题(23分)
    19.(6分)(1)2Mg+O22MgO;
    (2)Zn+H2SO4=ZnSO4;(3)NaOH+HCl=NaCl+H2O
    20. (7分)(1)A;(2)A;(3)①<;②Ca(OH)2;③26.5%;④减小;⑤B
    21.(10分)(1)延展;(2)B;
    (3)①C;Fe2O3;②CO2+C2CO;③Fe+CuSO4=FeSO4+Cu;
    (4)933.3
    五、实验题(23分)
    22.(6分)(1)试管、铁架台;(2)2KClO32KCl+3O2↑;
    (3)BD;(4)磨砂面。
    23.(10分)(1)①5;②玻璃棒;③D;④25、50;
    (2)①CaCO3+2HCl=CaCl2+CO2↑+H2O;②BaSO4;③CuSO4、BaCl2.
    24.(7分)(1)C;(2)<;CO2;(3)CO2+3H2CH3OH+H2O;(4)3.3
    六、计算题(10分)
    25. (4分)(1)蛋白质;(2)3;(3)40%;
    26. (6分)(1)84.1%;(2)5.7%。


    2017年重庆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B卷)
    (本卷共四个大题,满分70分,与化学学科共用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在甲骨上刻文字 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 D.用石块修筑长城
    2.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
    A.氢能源车 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 D.柴油汽车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水蒸气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加热液体 验纯氢气 滴加液体 O2验满
    5.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
    A.2H B.2CO C.SO42﹣ D.SO2
    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冰水 B.碘酒 C.食盐水 D.浓盐酸
    7.加压或降温可将氧气变成液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是一种氧化物
    B.液氧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C.加压使分子间间隙减小
    D.氧气和液氧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8.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9.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
    A.+2 B.+1 C.0 D.﹣1
    10.氯化铵(NH4Cl)是“侯氏制碱法”的一种副产品。已知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铵属于酸 B. 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11.将适量乙醇(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料,简称乙醇汽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B.静置后乙醇汽油会出现分层现象
    C.一个乙醇分子由9个原子构成
    D.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12.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行,下列关于他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13.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14.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CH3COOH),醋酸与盐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 B.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白醋与纯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15.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滴加酚酞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溶解、过滤和蒸发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A.A B.B C.C D.D
    16.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0分)
    17.(3分)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Mg2+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
    (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8.(4分)今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会,新丝绸之路又一次使我国的悠久文化、先进技术走向世界.
    (1)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   (填序号).
    A.无机盐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组成.黑火药中至少含有   种元素,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X+3CO2↑+N2↑,则X的化学式为   .
    (3)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4分)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今年5月成功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铝合金硬度和强度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纯铝。
    (2)飞机所用的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塑料扶手 B.纯羊毛毯 C.真皮座套 D.铜制扣件
    (3)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了铁与______接触。
    (4)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______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20.(4分)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做了如下实验,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是   (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的   (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4)根据下图,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加入   g的M固体.

    21.(5分)2017年“全国生态文化村”遴选工作已启动。为了保护环境,我市某村办企业,需对含硫酸的废水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1)若用pH 试纸检测废水,其pH _________(填“>”“<”或 “=”7),若要达到排放标准,可以向废水里加入_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 B.氯化钡 C.生石灰
    (2)某同学欲利用该村的赤铁矿(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来处理废水,并制取红色颜料(Fe2O3)从而变废为宝。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试回答相关问题。

    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填符号),写出反应②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③是分解反应,另外一种产物的名称是_______(已知:不溶于水的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且化合价不变)。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5分)“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l)图A中,可观察到_______(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柴炭化最明显。
    (2)图B中_______(填“左”或“右”)边试管发烫。
    (3)从图C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图D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_有关。
    2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图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若要图B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3)往图C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现象,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
    (4)向图D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_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l个小题,共7分)
    24.(7分)波尔多液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农药,由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而成。某工厂用以下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来生产硫酸铜,若要制得80kg 硫酸铜。试计算:
    (1)硫酸铜中_______(填符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若恰好消耗稀硫酸的质最是400kg,则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过程中,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10:CDACB ACDAD 11-16:BBBDC B
    17.(1)C;(2)12;(3)CaSiO3.
    18.(1)B;(2)五;K2S;(3)2Al+Fe2O32Fe+Al2O3
    19.(1)大于;(2)A;(3)氧气和水;(4)B。
    20.(1)丁;(2)A;(3)乙;(4)8.
    21.(1)<;C;(2)Fe3+;Fe2(SO4)3+6NaOH=2Fe(OH)3↓+3Na2SO4;水
    22.(1)外焰;(2)左;(3)温度达到着火点;4P+5O22P2O5;(4)压强(气压)。
    23.(1)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
    (2)c;(3)红色恰好消失;(4)盐酸(或硫酸);NaCl和HCl。
    24.(1)S;(2)12.25%;(3)18.2%













    2017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 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事彰显了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的东营特色。下列做法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A.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利于身体健康
    B.为保证身体健康,食品中禁止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C.注盘个人卫生,全部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
    D.步行或使用新型的“零排放”无污染交通工具,如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
    2. 生活处处有化学。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进入久未开启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B.铁制品生锈后不要轻易去除,以减缓铁的锈蚀
    C.误服硫酸铜等含重金属离子的盐后,立即服用豆浆、牛奶或鸡蛋清缓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时送医
    D.室外发生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逆风及时逃离现场
    3.中华古代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面理解不合理的是
    选项
    文摘
    理解
    A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描述中有物理变化
    B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描述中有化学变化
    C
    金(即钢)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说明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高
    D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蕴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
    4.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研究物质的便捷途径。现有以下物质:①塑料保鲜膜;②纯碱;③ 硝酸钾;④铝制易拉罐;⑤高铁的铁轨;⑥我国自主生产的圆珠笔头的圆珠;⑦PET制的犷泉水瓶;⑧磷酸二铵;⑨烧碱。对上述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复合肥的有③⑧ B.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①⑦
    C.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④⑤⑥ D.属于碱的有②⑨
    5.你认为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物质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应用的方法和目的却存在好与坏的差别
    B.“低碳”理念是为了引导全社会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设法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C.随着仿真实验室和数字处理技术的发展,研究的结论可不必通过实验来证明
    D.化学变化中所说的“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不同的物质
    6. 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B.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不一定含碳元素
    C.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室温下pH<7的溶液呈酸性,同理pH<7的雨水是酸雨
    7. 今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了黄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上述钱币用金、银、铜而不用铁,从化学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铁的冶炼困难
    C.自然界有天然的铜、银、金却没有天然的金属铁
    D.常温下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时,至少需一种金属单质
    8. 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照色粉末逐渐变红
    B.甲处发生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C.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9.小东通过查阅资料,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饱和食盐水、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已知广口瓶的有效容积为242mL,实验8分钟后打开止水夹,水从烧杯流人广口瓶中的体积为48m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的不足之处在于实验前广口瓶底未放少量水
    B.通过分析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暇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9.8%
    C.若实验药品充足,时间足够长,可十分接近拉瓦锡实验的结果
    D.此实验可有效解决拉瓦锡实验中的汞污染问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4分)
    二、填空筒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10. (10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_______。
    (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
    (3)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或“失”),形成离子符号是_______。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发现有气体生成,收集气体并点燃,有明显爆鸣声,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由此推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由以上信息,你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__________。
    11. (7分)我市东临渤海,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请思考下列问题:
    (1)已知东营盐场测得:①海水中含NaCl约为3.5%。②在海边打深井,井水中含NaCl约为8%。晒盐最好用_____(填序号)作原料。
    (2)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燕发,析出盐
    B.日光照晒后,板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3)海水晒盐提取食盐晶体后留下的母液叫卤水,其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等物质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60℃ 时,将50g硫酸镁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若使其形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
    A.增加溶质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② 对卤水中含有的KCl、MgCl2、MgSO4三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三种物质均为易溶物质
    B.20℃时,向40gKCl固体和40gMgCl2固体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溶液均能达到饱和状态
    C.60℃时,三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浓度可能相等
    12.(10分)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CH4和少量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的空隙中,无固定的组成,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份也是甲烷。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l所示,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根据图示和已有知识分析,天然气被誉为城市清洁能源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答两条即可)。

    (3)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天然气泄漏后.遇明火或静电易发生爆炸,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图2甲、乙两种情况,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
    (4)甲烷不仅是重要的燃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图3是以甲烷为原料,一定条件下制取某液体燃料的微观过程示意图。由此得出:进程I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分子个数比为_____,进程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13.(9分)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份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_______,E_______。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_______(答两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______,上述反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14.(4分)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安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
    A.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如果浓度不大,可暂不处理,或用水冲洗一下即可
    B.实验室中的药品经确认无毒无害的,可以品尝一下以感受其味道
    C.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烧杯下面必须垫石棉网
    D.称量药品时,为避免药品腐蚀托盘,应将药品放在纸上称量
    E.对于溶解时没有明显热量变化的液体,可用量筒完成溶液的配制
    F.实验完毕后,应及时洗涤所用的器皿,仪器、药品归类整理,放在规定的位置
    15.(14分)实验探究题
    【实验回顾】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把“易燃空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盛在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当用电火花点火时,发出震耳的爆鸣声,且玻璃瓶内璧上出现了液滴。一年之后,拉瓦锡重复了他们的实验,并做了一个相反的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得到了“易燃空气”。这里的“易燃空气”是指________(填化学式),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重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创新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重做上述两个实验,做法如下:
    实验1:水的通电分解实验
    如右图所示,打开活塞b,用燃着的木条在玻璃管尖嘴口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证明该气体为_______。

    实验2: “易燃空气”与氧气混合后的点燃实验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锌粒,以下是实验室常用部分仪器:

    (l)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D_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少量氧气,其简易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仪移和药品制取较多量的“易燃空气”,且可以随时补充液体,你选择的仪器有_____(填序号),药品是_____。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把“易燃空气”与氧气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盛在干澡、洁净的玻璃瓶中,用电火花点火,顺利完成上述实验。
    (4)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利用制得的“易燃空气”和空气继续进行探究,他们取7支试管,依次盛水90%(体积分数)、80%……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易燃空气”,而后分别把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的火焰,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序号
    1
    2
    3
    4
    5
    6
    7
    “易燃空气”体积分数(%)
    90
    80
    70
    50
    20
    10
    5
    气体积分数(%)
    10
    20
    30
    50
    80
    90
    95
    点燃现象
    安静
    燃烧
    安静
    燃烧
    弱的
    爆鸣声
    强的
    爆鸣声
    强的
    爆鸣声
    弱的
    爆鸣声
    不燃烧
    不爆鸣
    分析表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 在混合气体爆炸范围内,“易燃空气” 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
    ②你对燃烧或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6.(10分)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醋不仅是调味品,而且有较强的灭菌、抑毒的作用。
    小明为判断家中的9°米醋含酸量是否合格,取l00mL米醋(见标签)于锥形瓶中,然后再向锥形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锥形瓶中剩余物质的质量进行了记录,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提示: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质量(g)
    25
    50
    100
    155
    175
    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g)
    123.9
    147.8
    195.6
    248.4
    m
    (l)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2)l00mL米醋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g,表中m 的数值为____。
    (3)请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含酸量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5: DBCDC 6-9:ABDA
    10.(10分)(1)门捷列夫或张青莲(1分)
    (2)①AC(1分) ② ③(1分)
    (3)失(1分或失2个) Mg2+(1分)+2(1分) MgF2(1分)
    (4)2Na+2H2O=2NaOH+H2↑(2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1分)
    11.(7分)(1)②(1分) 2)A(1分)
    (3)①33.3%(1分)ABCD(2分,答对三个得1分)②AC(2分,答对一个得1分)
    12. (10分)(1)混合物(1分)
    (2)CH4+2O2CO2+2H2O(2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少,减少了空气污染(1分)燃烧充分,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少(1分)
    (3)甲(1分)
    (4)1:1(2分) 2H2+COCH3OH(2分,产物的化学式为CH3CHO或CH4O等合理即可)
    13. (9分)
    (1)H2SO4 (1分) CuSO4 (1分)(2)氧化物或金属氧化物(1分) 安全无毒,开个低廉(2分或吸水性强或不与食品反应等)
    (3)Ca(OH)2+Na2CO3=CaCO3↓+2NaOH(2分其他与Ca(OH)2反应生成可溶性碱的方程式均可)
    (4)金属除锈(1分,化工原料,气体干燥等合理答案均可) 分解反应(1分)
    14.(4分)ABDE
    15.(14分)
    【实验回顾】H2(1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1分)
    【实验重现】实验1:木条燃烧更剧烈(1分)氧气(1分)
    实验2:(1)长颈漏斗(1分)(2)CEG(1分,与顺序无关)2H2O22H2O+O2↑(2分)
    (3)BDFA(1分,与顺序无关)锌和稀硫酸(1分,也可以写化学式)
    (4)①10%~70%(2分)②可燃物虽愚氧气接触,且达到着火点,燃烧也可能不发生。(2分,是否燃烧也与氧气的浓度或可燃物的浓度有关等其它答案均可)
    16. (10分)
    (1)6:1:8(2分)(2)6.6(2分)268.4(2分)(3)9.0g, 产品合格。

    2017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O-16 N-14 Na-23 Cl-35.5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 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 6小题每题3分)
    1.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
    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
    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
    2.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说明水分子体积变小
    B.生活中帝用肥皂水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通过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3.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4.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9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5. 2016年度,聊城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同比增加29天。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6.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 B.蒸发食盐水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
    7.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
    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8.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A.油脂会使人发胖,不要食用油脂
    B.铝制品易在表面形成氧化膜,铝壶要经常用清洁球清洗
    C.冬季用煤取暖,为了防止煤气中毒,经常开窗通风
    D.Cu+2H2SO4(浓)CuSO4+SO2↑十2H2O制取CuSO4的原理符合绿色化学的核心
    9.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俗名都正确的是
    选项
    名称
    化学式
    俗名
    A
    乙醇
    CH3CH2OH
    酒精
    B
    氧化钙
    CaO
    熟石灰
    C
    碳酸氢钠
    Na2CO3
    苏打
    D
    氯化钠
    NaCl
    食盐
    10.青蒿素(C15H22 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中共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5:22:5
    C.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D.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11.下列对物质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糖类、维生素、金刚石都是有机物
    B.矿泉水、洁净的空气、海水都是混合物
    C.过氧化氢、氧气、氧化铜都是氧化物
    D.干冰、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都是纯净物
    12.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能是NH3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2:3
    13.下列有关物质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B.用氢氧化钙区分氯化钾和氯化铵
    C.实验室用品尝的方法区分食盐和蔗糖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羊绒线和棉线
    14.归纳总结和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都能用浓H2SO4干燥
    B.Na2CO3溶滚和NaNO3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C.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则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5.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
    操作方法
    A
    N2
    O2
    碳粉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B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C
    氯化钠固体
    泥沙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
    D
    KC1溶液
    K2SO4溶液
    Ba(NO3)2溶液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1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17.(6分)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等。下图分别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___。
    (2)铝离子的符号________
    (3)铁在地壳中主要以铁矿石的形式存在,其中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2O3中铁元素化合价_______价。
    18.(8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聊城特产,主要为我们提供维生素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东昌府的沙镇呱嗒 B.冠县的鸭梨
    C.高唐的老豆腐 D.阳谷的五更炉熏鸡
    (2)王亮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他用洗洁精洗刷碗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
    (3)不粘锅内涂层的主要成分是被誉为“塑料王”的聚四氟乙烯,该物质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高分子材料 D.复合材料
    (4)化肥对粮食增产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碳酸氢铵(NH4HCO3) B.尿素[CO(NH2)2]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 D.硝酸钾(KNO3)
    19.(8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
    (2)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与物质____________的相等。
    (3)t3℃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3℃时,将等质量a和b的饱和溶液降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a>b B.a=b C.a 20.(6分)海洋开发水平是衡量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可燃冰”是由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填化学用语),写出该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天然气作为燃料比石油和煤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
    21.(10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使用的药品是稀盐酸和____________(填名称)。收集CO2不选用装置B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用____________检验气体是否集满。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A为发生装置。
    22.(1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进行猜想】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R>Fe>Cu; 猜想二:_________; 猜想三:Fe>Cu>R
    【收集证据】为了验证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展开实验探究。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将打磨好的R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
    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插入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都相同的稀盐酸中
    R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速率_________(填“快”或“慢”)

    将粗细相同打磨好的R丝、铁丝,分别在空气中点燃
    R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铁丝在空气中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三位同学交流讨论后认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多种。
    【归纳总结】他们总结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常见方法有:
    (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
    (2)金属与酸溶液是否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
    (3)盒属与_________是否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0分)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8小题每题2分,9~16小题每题3分)
    1-8:CCBDA DBC 9-16:ADBAC A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每空2分)
    17.(6分)(1)14 (2)Al3+ (3)+3
    18.(8分)(1)B (2)乳化 (3)C (4)CD(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19.(8分)(1)c (2)b (3)不饱和 (4)A
    20.(6分)(1)CH4 CH4+2O2CO2+2H2O
    (2)无污染或热值高或资源丰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2分。每空2分)
    21.(10分)(1)集气瓶 (2)大理石(或石灰石) CO2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答出一点即可)
    (3)带火星的木条 (4)能
    22.(12分)猜想二:Fe>R>Cu
    【收集证据】甲:R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乙:快 丙:不能燃烧
    3Fe+2O2Fe3O4
    【归纳总结l(3)盐溶液(不带溶液不得分)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23.(10分)(1)减小(2分)
    (2)B(2分)
    (3) 3.65%。






    2017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1.本卷共7页,共70分,考试时间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中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Mg-24 Cl-35.5 Co-59
    一、选择(本题包括io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
    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
    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
    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
    2.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3.在化学变化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原予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4.干冰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由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构成的。对于两者中的二氧化碳分子的比对结果,正确的是
    A.分子运动速率相同 B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弱相同
    C.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之间的间隔相同
    5.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6 2017年我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
    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
    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7.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NaOH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见右表)。通过分析她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20℃
    40℃

    109g
    129g
    酒精
    17.3g
    40g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觯度都有影响
    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
    C.40℃,40 gNaOH溶解在l00 g酒精中达到饱和
    D.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C,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8. 2017年1月27日,南京理工大学化学学院胡炳成团队成功合成世界上首个超高能全氨阴离子(N5-)钴(Co)盐【化学式为:Co(N5)2(H2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混合物
    B.该物质中钻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小
    C.该物质中钴元素的化台价为+5价
    D.该物质属于有机物
    9.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萍萍同学形成了以下认识,其中错误的是
    A.原子由居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外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中运动
    C.原子核的质量和电子的质量相差不大
    D.原子核的体积与整个原子的体积相比要小很多
    10.在实验室中,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仪器
    药品
    实验目的
    A
    试管、胶头滴管
    未知溶液、Ba(NO3)2溶液、稀硝酸
    检验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B
    试管、胶头滴管
    ZnSO4溶液、铜片、铁丝
    证明Cu、Zn、Fe的佥属活动性
    C
    试管、胶头滴管
    久置的NaOH溶液、酚酞
    检验久置的NaOH溶液是否完全变质
    D
    烧杯、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药匙
    粗盐、蒸馏水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小题,共45分)
    11.(6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①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战国《周礼》中记载;“#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灰”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戍银”(即单质锏与砷熔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
    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l)在①~③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填编号)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①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有效的相互作用而促使变化发生的微粒是(写出微粒符号)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中“灰”溶于水的变化中,其能量的转化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③中的“银”是否属于合金?________。
    12.(5分)元素家族新成员——鉨()
    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正式发布113号等四种新元素的英文名称和元素符号。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这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3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h,中文名称为“鉨”。图1中,甲为鉨原子结构示意图,乙为铝原子结枸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x=________。
    (2) 鉨元素与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鉨原子形成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___。
    (4)根据铱和铝的结构,理论上你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试预测钵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0分)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二氧化碳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汽油(主要成分为含有5个-11个碳原子的碳氢化合物)是全球用量晟大的液体燃料。如果有人告诉你“二氧化碳能变成汽油”,你相信吗?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通过图2示意的I、II、III三个环节,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图中a、b是两种起始反应物的分子结构模型,c、d是最终制得的汽油中所含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实现物质间的转化,往往需要有高效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编号)。
    A.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
    (2)在一定温度、一定压强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环节I除生成CO外,还生成了一种化合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二氧化碳中的部分氧元素被氢气夺去,二氧化碳发生了____反应。 (3)从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环节II实现了____的转化。
    (4)认真观察c和d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试写出c物质的分子式____,c和d的分子式是否相同?____,二者是否为相同物质?______,d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
    (5)“二氧化碳变汽油”的研究成果,使我国成为此领域的世界领跑者。你认为该成果的现实意义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
    14.(15分)多角度认识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 H2S)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道尔顿等科学家对它进行过深入研究。请认真阅读下列资料,并结合你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I)~(4):
    资料一:硫化氩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实验室中用硫化亚铁( 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
    资料二:道尔顿在其著作《新系统》中时硫化氢的研究有以下记载(大意);
    A.硫化氲在密闭容器中受热,生成硫和与硫化氢等体积的氢气;
    B.常温常压下,硫化氢与氧气按2:1的体积比混合,点燃,生成硫和水,无气体剩余;
    C.常温常压下,硫化氢与氧气按2:3的体积比混合,点燃,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水。
    资料三: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1)从宏观上看,硫化氢由____组成:从微观上看,硫化氢是由____构成。
    (2)氢硫酸有酸性的本质原因是______,资料一和二中描述的硫化氢的化学性质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资料二的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C实验中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B、C实验中硫化氢均发生____反应。
    (4)宴验室用图3所示的装置制取并探究硫化氢气体的性质。

    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
    ③实验中,丙装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④丁装置的作用是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15.(9分)探究白酒燃烧的奥秘
    在诊所里,小华同学看到老中医用“酒火疗法”为患者治疗,发现白酒竟然能够被点燃。老中医告诉她:只有酒精体积分数较大(即度数较高)的白酒才能被点燃。好奇并喜欢探究的小华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指每100 mL酒精水溶液中含75mL酒精)
    代替白酒进行了系列探究。
    【提出问题】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酒精( C2H5OH)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挥发,易燃烧,可任意比倒与水互溶。
    ②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间隔不同对混合后的总体积有影响,但对本实验的影响很小,
    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75%酒精溶液、蒸馏水、小烧杯、胶头滴管、量筒(20 mL、10 mL)、蒸发皿、玻璃棒、火柴。
    (1)实验时,用75%酒精溶液配制IO mL60%的酒精溶液。
    ①最好选用-___ mL量简,使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注意____。
    ②配制该溶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
    (2)在室温(20℃)时,小华按上述方法配制了体积分数为50%、40%、30%、20%的酒精溶液各l0mL,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实验结果如下表
    酒精体积分数
    50%
    40%
    30%
    20%
    观察到的现象
    可燃
    可燃
    不可燃
    不可燃
    酒精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室温(20℃),在小华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要想更精确测定能被点燃的酒精溶液的最小体积分数,请你补充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拓展应用
    ①未盖灯帽且久置不用的酒精灯,常常不能被点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因酒精含量低而不能燃烧的酒精溶液,要分离出其中的酒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三、计算(本题共l小题,共5分)
    16.(5分)测定抗酸药物有救成分的含量胃酸的主要成分为盐酸,胃酸太多导致胃不舒服时,可以考虑服用抗酸药物来中和胃酸。某抗酸药物的有效成分为氢氧化镁,为测定氢氧化镁的含量,小霞同学取一片该药物(规格为lg)于烧杯中,加入20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药物中其他成分可溶于水,但不与盐酸反应)。
    (1)通过已知数据能求出的量有____(填字母编号,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每片药物中氢氧化镁的含量 B.反应中生成氯化镁的质量
    C.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D.20g稀盐酸中水的质量
    (2)计算1g该药物中含氢氧化镁的质量(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B 2 D 3 C 4.C 5.A 6B 7.D 8B 9C 10.A
    二、填空与简答(共45分)
    11.(6分,每空1分)
    (1)①②评分标准:漏选,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CaCO3CaO+ CO2 ↑
    (2) Fc+CuSO4=FeSO4+Cu 评分标准漏写、多写或错写不得分
    (3)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4)是(或属于)
    12.(5分,每空1分)
    (1)3 (2)族(或纵行、或列、或竖行) (3)Nh3+
    (4)O2、HCl、CuSO4 评分标准:能与其反应的非金属单质.酸和盐等三类物质中的两类均可
    13.(10分,每空1分)
    (1) AB 评分标准:多答、少答或答错均不得分
    (2) CO2+H2CO+H2O 还原
    (3)无机物向有机物(或氧化物向碳氢化合物)
    (4) C8H10 相同 不是(或不相同) 48:5(或96:10)
    (5)有效降低CO2造成的温室效应 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评分标准:其他说法合理也可给分。
    14.(15分,每空1分)
    (1)氢元素、硫元素(或H、S) 硫化氧分子(或H2S分子、或分子)
    (2)氢硫酸溶液中存在氢离子(或硫化氢溶于水能够解离(电离)出H+)
    剧毒 不稳定性(或受热能分解成硫和氧气) 可燃性(或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
    评分标准:只答出(描述)硫化氢的变化(或照抄资料二中的信息而没有归纳出硫化氢的性质),不给分。
    (3) 2H2S+O22S+2H2O 5 :2 氧化
    (4) ①FeS+H2SO4=FeSO4十H2S↑ ②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③试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或溶液变成红色)
    ④吸收多余的硫化氢气体(或防止剧毒的硫化氢气体扩散到空气中)
    H2S+2NaOH=Na2S+2H2O 氢离了和氧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或H++OH-= H2O)
    15.(9分,除第(1)②和(3)小题各2分,其余每空1分)
    (1)①10 量筒放平(0.5分).视线与到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0.5分)
    ②(2分)用量筒分别量取8 mL 75%的酒精溶液郓2mL蒸馏水,倒入小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评分标准:数据不正确或没有数据不得分,操作步骤叙述不完整扣1分
    (2) C2H5OH+3O2 2CO2+3H2O
    (3)(2分)用75%酒精溶液配制体积分数介j'30%-40%之问的酒精溶液若干份,分别倒入蒸发皿中点燃,观察现象。
    评分标准:若方法正确,但取值范围不正确或没有取值范围,扣1分。
    (4)①灯内酒精挥发(或酒精挥发灯芯上留有水分)
    ②蒸馏(答蒸发不得分)
    三、计算(本题包括1小题,共S分)
    16.(l5分)(1)2分,(2)3分
    (1) ABCD 评分标准:答出3个得1分,只答出2个及以下不得分
    (2)解:世含有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Mg(OH)2 + 2HCl=MgCl2十2H2O……………1分
    58 73
    X 20g×3.65%
    ………………1分
    x-=0. 58g ………………1分
    答:l g药物中含氢氧化镁0.58 g。





    201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 H 1 C 12 O 16 Na 23 Cl 35.5 Fe 56 Zn 65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4.连云港市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 B.加大空气质量检测,改善环境状况
    C.预防治理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 D.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25.日常生活中时刻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美酒飘香 B.鸡蛋变臭 C.切割玻璃 D.滴水成冰
    2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C60 B. 2个氢氧根离子:2OH
    C.金刚石:Au D. 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27.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休
    29.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为金属元素 B.碳的原子序数是12.01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三种原子中质量最大的是铝
    30.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D2属于有机化合物 B.维生素D2中含有73个原子
    C.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96g D.维生素D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3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干冰讨用作制冷剂
    B.铝不与空气反应,铝制品可不用涂保护层来防腐
    C.小苏打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小苏打可制作发醉粉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制作霓虹灯
    32.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X的化学式是Ag2S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3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
    加入少量MnO2固体,加热
    B
    鉴别硬水和软水
    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C
    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D
    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34.右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质量相等
    35.右图中甲~戊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物质。甲、戊为氧化物且甲为黑色固体,乙、丙分别是酸和碱中的一种,丁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丙溶液能与戊反应生成丁
    C.甲→戊只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D.不能由甲通过一步反应生成丁
    六、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36.(6分)“舌尖上的化学”。以下是厨房中一些实物图。

    (1)牛肉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2)碘盐中的“碘”是指________(选填“元素”、“原子”或“单质”)。食用碘盐是为了预防________疾病。(填字母)
    a.贫血 b.甲状腺肿大 c.夜盲症
    (3)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霉变大米蒸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适当使用食品添加剂
    (4)净水机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净水机中使用活性炭来除去水中一些溶解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________作用。
    37.(10分)科学方法对化学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右图是某同学整理的铁及其化合物知识网络图。

    (1)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① 铁丝燃烧生成Fe3O4的过程中__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 铁制品的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③ 与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的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
    (2)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① 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
    ② 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___。
    (3)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 实验l 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_____。
    ② 实验2中使用铜片是为了对比__________不同。
    ③ 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气体。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铜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Zn比Fe多
    38.(10分)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洋中可以获得很多物质,连云港海水资源丰富。
    (l)通过晾晒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实验室中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获得精盐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等。
    ① 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的斜靠在______一边。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用玻璃棒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______。
    ②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精盐产率偏高的是______(填字母)。
    a.食盐没有完全溶解即过滤
    b.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器皿上粘有的精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氯化物是氯化钠,其次是氯化镁。下图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镁溶液的流程。

    ① 在海水中加人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 上述过程中试剂A与沉淀B 发生的是中和反应,则试剂A是(填名称)______。
    (3)2017年5月18日,在中国南海海域实现可燃冰(CH4·nH2O)试采成功,这将使人类能源格局翻开新篇章。

    ① 可燃冰中,水分子形成一种空间笼状结构,甲烷和少虽N2、CO2等分子填入笼内空隙中,无固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因此可燃冰属于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 若某种可燃冰中CH4与H2O的质量比是1:9,则该可嫩冰中n=_______。
    ③ 可燃冰中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39.(10分)“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类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Ⅱ.过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
    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出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
    (1)20℃时,测得1%过碳酸钠水溶液的pH为10.5,说明其溶液呈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
    (2)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3)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

    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0g样品按下图实验装置与足峨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 将盐酸慢慢滴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__,停止滴加盐酸。
    ② 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③ 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__________。
    ④ 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写出其计算过程。
    ⑤ 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五、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24-28:DBDCA 29-33:DABDB 34-35:CC
    六、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6分)
    36. ( 6 分)
    (1)蛋白质(2)元素 b (3)c (4)塑料 吸附
    37.(10分)
    (l)① 放出 ②O2和H2O ③ FeO
    (2)① b ;② Ba2+和SO42-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BaSO4沉淀
    (3)① 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② 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 a 、c。
    38.(10分)
    (l)① 三层滤纸 移走酒精灯 ② b
    (2)① MgCl2+Ca(OH)2=Mg(OH)2↓+CaCl2;② 盐酸
    (3)① 混合物 ②8 ③ CH4+2O2CO2+2H2O
    39.(10分)
    (l)碱性;(2)2H2O22H2O+O2↑
    (3)① 无气泡产生
    ②CO2+2NaOH=Na2CO3+H2O
    ③ 氧气密度
    ④12%
    ⑤ 盐酸挥发出的HCl进入B中(或生成的CO2没有完全被NaOH溶液吸收)(本试卷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2017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8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钙
    2.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状态 C.熔点 D.氧化性
    3.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A. B. C. D.
    4.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 B.银 C.铜 D.铁
    5.能用酒梢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A.漏斗 B.量筒 C.试管 D.烧杯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卓越,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 闵恩泽研发石油炼制催化剂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
    7.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锌 B.硫酸铜 C.C60 D.金刚石
    8.下列行为会增加空气中PM2.5的是
    A.治理工地扬尘 B. 露天焚烧垃圾
    C. 使用公共自行车 D.禁止焚烧秸杆
    9.下列关于干冰升华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分子的体积变大 B. 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变小
    C.二氧化碳分子的种类改变 D.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11.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不锈钢 B.聚氯乙烯 C.玻璃钢 D.天然橡胶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得到净化程度较离的水
    B.用食醋浸泡鸡蛋的方法,可以制得无壳鸡蛋
    C.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试分棉制品和羊毛制品
    D.用喷水的方法,可以扑灭所有物质燃烧引起的火灾
    1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Cl-、OH- B.H+、K+、NO3-、SO42-
    C.Na+、NH4+、NO3-、OH- D.Ag+、Ba2+、NO3-、Cl-
    1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15.按右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与 B.氢气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氛气 D.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6. (6分)2017年5月,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物质。
    (1)可燃冰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化学家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用甲烷等为原料制成了金刚石薄膜,该变化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甲烷(CH4)可用作燃料,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常温常压时,由甲烷和另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呈分数为80%,则另两种气体可能是________。
    A.H2和CO B. H2和C2H2 C. C2H2和C2H4 D.CO和C2H4
    17. (7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________。
    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右图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_。

    选项
    x
    y
    A

    氧化钙
    B

    硝酸铵
    C
    浓硫酸

    D
    稀盐酸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8.(14分)核电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间题、

    (1)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为“镆”。此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
    (2)在第三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
    (3)利用上表中给出的元素,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单质、氧化物、酸、键、盐的化学式各一个,并标出所写化学式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单质______、氧化物______、酸______、碱______、盐______。
    (4)以钠和氯为例,简迷结构与性质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产C919大型客机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工业上用电解氧化铝(Al2O3)得到铝和氧气、试计算电解102t氧化铝最多能生成铝的质量是多少?(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9.(5分)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经典赏析。
    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中选择使用汞的优点有:
    ①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只和氧气反应。②汞为液态,在汞槽中起到液封的作用,并能直接用来测见反应器内空间体积的变化。
    ③生成的氧化汞分解又能得到汞和氧气中,把得到的氧气加到剩下的4/5体积的气体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根据资料卡片,请再补充本实验使用汞的两个优点,并说明依据。
    ④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请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此结论予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7分)右图中A-I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一种或两种元家组成:其中A、B、D、H均为单质;F可用作大棚蔬菜生产中的气体肥料;H在B、F、G存在的情况下可以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F______, H_______。
    (2)实验室常用E制取B,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和②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该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4) 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11分)
    21.(11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液体名称
    蒸馏水
    碳酸氢钠溶液
    碳酸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查阅资料:
    pH
    7.5~9
    10~11.9
    12~14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_____色变为____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

    【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_______(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______(写化学式)
    【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 分)
    1-5:ADDAC 6-10:BCBDA 11-15:CDBBA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
    16.(本题共6分)
    (1)混合物 (2)化学变化 (3)CH4+2O2CO2+2H2O (4)BCD
    17. (本题共7分)(1) D ;(2) 16g 84g (3)40g 乙 (4) AD
    三、(本题包括l小题,共14分)
    18. (本题共14分)
    (1)115 115 (2)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3)
    (4) (问答要点)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与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5)54t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19.(本题共5 分)
    (1)2Hg+O22HgO (2) 汞的沸点较低,汞蒸气与氧气反应比较充分,能将密闭装置内空气中的氧气几乎耗尽。氧化汞的密度小于汞,且不溶于汞,因此易与汞分离。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大约是:氧气21%、氮气78%、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1%。
    20. (本题共7分)
    (1) CO2 Cu (2) 2H2O22H2O+O2↑ (3)置换反应 (4) H2+Cl22HCl
    五、(本题包括l小题,共11分)
    21. (本题共11分)
    【得出结论1】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实验探究2】无 红 NaOH+HCl=NaCl+H2O pH=7,恰好完全反应
    【得出结论2】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交流与反思】NaCl、HCl NaCl、NaHCO3
    【得出结论3】Na2CO3+ HCl=NaCl+ NaHCO3 NaHCO3+NaOH= Na2CO3+ H2O
    2017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5每题1分,6~10每题2分,计15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萄萄酿酒 B.冰雪融化 C.塑料老化 D.烟花燃烧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3.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液体体积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称氯化钠质量
    4.白酒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酒精(C2H5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1
    B.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酒精属于有机物
    D.酒精是由2个碳原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济液一定是浓溶液
    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
    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 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甲属于易溶物质
    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兔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
    D.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8.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能源
    ① 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①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
    C.物质与分类

    D.化学与环境
    ①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化合物
    ②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③尿素[CO(NH2)2]和硝酸钾(KNO3)都属于复合

    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③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C.构成固体物质的微粒都是静止不动的
    D.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10.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
    C.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D.向空气中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二、填空、简答题(共3小题,第11题3分,12题4分,第13题3分,计10分)
    11. (3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可表示不同的意义,氢回答下列问题(填数字序号)
    ①2CO ②S2- ③(1)表示分子个数是_____(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
    (3)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值的是_______
    12.(4分)联系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丝绸之路”运输的商品有丝绸、陶瓷、铁器等,其中陶瓷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复合材料 D.有机高分子材料
    (2)活性炭能除去冰箱内的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碳酸氢钠(NaHCO3)可用作干粉灭火剂,灭火时,碳酸氢钠粉未受热生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13.(3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在空气中,铝的表明易生成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写化学式);
    (3)某同学取少量工厂废液[溶质是AgNO3、Cu(NO3)2],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锌,反应结束后,发现溶液仍然是蓝色。据此推断,反应后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第14题4分,第15题7分,计11分)
    14.(4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1-5:BBBCA 6-10:CDAAC
    11.(1) ①(2) ③(3) ②
    12.(1)B (2)吸附 (3) 2NaHCO3Na2CO3+CO2↑+H2O 分解
    13.(1)氧气和水蒸气(或O2和H2O) (2)Al2O3 (3)硝酸铜和硝酸锌[或Cu(NO3)2和Zn(NO3)2]
    15.50%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 今年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的主题。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活动主题的是
    A.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B.大力发展燃煤发电
    C.循环高效利用资源 D.鼓励乘坐公共汽车
    2.下列图标解读不正确的是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冰雪融化 C.钢铁生锈 D.烧制陶瓷
    4.硒有防癌、抗癌作用,这里的“硒”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5.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 NH4H2PO4 B. NH4HCO3 C.CO(NH2)2 D.K2SO4
    6.镆是近期刚确定中文名称的元素,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元素为金属元素 B. 镆的原子序数为115
    C.镆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15 D. 镆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3
    7.“一带一路”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古代染坊常用下列物质中的一种盐来处理丝绸,这种盐是
    A.熟石灰 B.碳酸钾 C.乙醇 D.烧碱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对其实验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硫: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镁条:发出姗眼白光 D.细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9.我国科学家屠哟哟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有关青篙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碳、氢、氧只种元素组成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个数比为15 : 22 : 5
    10.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下列化学用语错误的是
    A. 2个氢原子:2H B.铝离子:2Al3+
    C. S2-的结构示意图: D.氧化铁:Fe2O3
    12.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 ℃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B. 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20 ℃时,可以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
    13. 下列叙述与事实或实验规则不符的是
    A.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
    B.侯德榜联合创碱法制得的“碱”是Na2CO3
    C.取用固体药品,未说明用量的,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D.在电解水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产生的H2和O2的体积比约为1:2
    14.下列实验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入肥皂水,观察是否有大量泡沫
    B
    鉴别蔗糖和NH4HCO3固体
    加少量水溶解,测量溶液温度
    C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D
    除去KCl溶液中少量CuCl2
    滴加NaOH日月潭至不再生成沉淀,过滤
    15.工业上,锻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现有一包CaCO3和CaO的固体混合物.己知C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5 : l,则此混合物中Ca元素与O元素的质量比是
    A, 15 : 16 B. 15 :14 C. 5 : 4 D. 15 : 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16. (6分)根据物质性质,找出它对应的用途,并将字母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用途:A.制糖脱色; B.高炉炼铁:C.治疗胃酸过多;
    D.制造人造骨骼 E.生产汽车轮胎; F.填充食品包装袋
    (1) CO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2)NaHCO3能与酸反应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____________;(4)铁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 ____________;(5)N2化学性质不活泼___________;
    (6)合成橡胶具有高弹性、不易老化等性能____________;
    17.(10分)根据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实仪器名称:a为_______;b为__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CO2通过E装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小明在实验中用C装置收集到一瓶CO2,为了弄清其中道理,他可采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是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置之不理 ②查阅资料 ③交流讨论 ④请教老师
    (4)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I
    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K4,将20mL水注入锥形瓶F中,关闭弹簧夹K1,振荡瓶F,打开弹簧夹K2
    无明显现象
    II
    关闭弹簧夹K2,打开弹簧夹K4,将20mL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H中,关闭弹簧夹K4,振荡瓶H,打开弹簧夹K3
    锥形瓶G中的热水剧烈沸腾
    【实验分析】锥形瓶G中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__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_____。
    18.(14分)盐城有漫长的海岸线,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请按要求填空。
    (1)海洋为我们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材。鱼虾富含的______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海带富含的_______可以预防甲状脚肿大。
    (2)今年5月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可燃冰属于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若甲烷大量泄露到大气中,会导致__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镁在海水中主要以MgCl2的形式存在,MgCl2中Mg的化合价是______。 观察右图,从元素含量角度分析,我国海域中镁位列第_______位。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
    ①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个数 B.分子质量 C.分子间隔 D.分子种类
    ② 利用右图装里得到淡水的方法与实验室通过_______(填操作名称)净化水的方法原理相同。

    (5)海水碳储存,可以缓解空气中CO2过多的问题,但海水的pH也在逐渐减小,同时软体生物贝壳也在逐渐软化、变薄 缩小。

    ①根据海水pH变化趋势判断:2000年时海水呈________性。
    ②“海洋酸化”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
    ③软体生物贝壳软化、变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19、(l0分)小明取酸性锌锰干电池进行探究,他发现电池内部结构如右图所示。

    【查阅资料】(1)锌皮为金属锌(含有少量的铁)
    (2)黑色糊状填充物由炭黑、MnO2、ZnC12和NH4Cl等组成
    (3)有关数据见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H4Cl
    29.3
    37.2
    45.8
    55.3
    65.6
    77.3
    ZnCl2
    343
    395
    452
    488
    541
    614
    【实验探究一】小明取适量黑色糊状填充物,按下图所示实验流程进行探究。

    (1)溶液A 中溶质主要有______(填化学式),操作Ⅱ中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实现两者分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2)欲从固体M 中得到较纯的MnO2,操作Ⅲ可采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二】小明取电池外壳锌皮,用砂纸打磨干净,剪成小块,进行实验。
    (1)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适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有ZnCl2生成。
    ① 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② 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也能生成ZnCl2的有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ZnO与稀盐酸 B. ZnSO4溶液与BaC12溶液
    C. ZnCO3与NaCl溶液 D.Zn(NO3)2溶液与NH4Cl溶液
    (2)另取一块锌皮放入盛有一定量CuSO4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E和固体F。当溶液E中只含一种溶质时,该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当固体F中只含一种物质时,溶液E中最少含有________种溶质。
    ③ 若将6.5g锌皮与足量稀硫酸完全反应,则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 0.2g(选填“<”、“>”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CA 6-10:DBACA 11-15:CCDDB
    二、非选择题:
    16.(1)B;(2)C;(3)A;(4)D;(5)F;(6)E
    17.(1)铁架台;集气瓶;(2)2KClO32KCl+3O2↑;
    (3)A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 ③ ④;
    (4)NaOH能吸收CO2,锥形瓶G内气体压强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不赞同;水也能吸收CO2,只做一个实验无法说明CO2是被水吸收还是与NaOH反应。
    18.(1)蛋白质;碘;(2)混合物;温室效应;CH4+2O2CO2+2H2O;
    (3)+2;5;(4)C;蒸馏;
    (5)碱;CO2+H2O=H2CO3;“海洋酸化”会溶解、腐蚀贝壳中的碳酸钙【CaCO3+CO2+H2O=Ca(HCO3)2】
    19.【实验探究一】(1)NH4Cl、ZnCl2:两者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同;
    (2)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实验探究二】(1)①固体溶解,有大量气泡产生;置换;②A、B;
    (2)ZnSO4;2;(3)>。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S 32 Cl 35.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5月,扬州市启动“公众看环保“活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乱排废水 B.垃圾分类 C.节约用电 D.增加植被
    2.下列过程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计 B.干冰升华 C.煤的燃烧 D.金属锈蚀
    3.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Al B.H2O C.CO2 D.NaCl
    4.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A.Fe B.CuO C.Na2CO3 D.H2SO4
    5.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使不溶液温度降低的是
    A.硝酸铵 B.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浓硫酸
    6.下列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




    通电
    加热
    7.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加热
    通电

    点燃
    A.2H2O=======2H2↑+O2↑ B.H2+CuO====Cu+H2O
    C.S+O2======SO2 D.NaOH+HCl=====NaCl+H2O
    8.“高钙牛奶”中的“钙”应理解为
    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
    9.下列物质可用作氮肥的是
    A.K2SO4 B.Ca3(PO4)2 C.NH4HCO3 D.NaCl
    10.下列物质是碱性的是
    A.血液 pH为7.35~7.45 B.胃液 pH为0.8~1.5
    C.牛奶 pH为6.3~6.6 D.苹果汁 pH为2.9~3.3
    11.瘦西湖工人将赤霉素(C19H22O6)注入柳树,以减少柳絮。下列关于赤霉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原子个数为12:1 B.相对分子质量为47g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赤霉素中含47种元素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粉笔灰分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B.自来水是纯净物
    C.长期饮用硬水有益于人体健康 D.水是宝贵的资源
    13.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CaCO3固体
    C.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
    D.用Na2CO3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1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灼燃棉纱线,有烧焦的羽毛味 B.铜片投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
    C.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D.加热“铜绿”,固体变黑
    15.某反应前后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示意CO与O2反应 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17.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NaCl溶液
    CuCl2
    NaOH溶液
    洗气
    B
    MnO2
    KCl

    过滤
    C
    CaCO3
    CaO
    稀盐酸
    过滤
    D
    CO2
    HCl
    NaOH溶液
    洗气
    19.某实验过程如下:取ag锡粉置于密闭容器中,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bg,煅烧使锡粉与O2充分反应;冷却后打开容器时发现有空气冲入,待容器内气体组成恢复到反应前,称得容器和固体的总质量为cg;取出所有固体,称得固体为dg ,则c等于
    A.d+b+a B.d-b-a C.d-b+a D.d+b-a
    20.分解水制氢的一种原理如图。下列关于该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H、S、O、I
    B.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C.理论上,每生成16gO2,就能得到2gH2
    D.理论上,每分解18gH2O,就需向体系内再补充32gSO2
    三、非选择题
    21.(12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写出下列微粒的化学符号
    ① 钠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三氧化二氮分子______________
    ③5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______④ 锌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下列字母序号真空:
    a. 明矾b。碘水c。氮气d。碳酸氢钠
    ①_________用于净水 ②___________用于检验淀粉
    ③_________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④__________用于粮食保护气
    ⑶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磷与氧气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②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
    ② 碳酸钙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⑴每100克巧克力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
    蛋白质/g
    脂肪/g
    糖类/g
    矿物质/mg
    维生素B/mg
    维生素C/mg
    总能量/千焦



    5
    32
    51
    50
    4
    120
    0.2

    2142
    ① 表中2142千焦能量全部来自糖类吗?________(填“是”或“不是”)。葡萄糖(C6H12O6)
    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物质,说明葡萄糖含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② 摄入________元素不足,会导致骨骼疏松,易得佝偻病,铁、磷元素中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补充维生素C,选择___________为宜(填序号)
    a.猪肉 b.青菜 c.纯净水
    ⑵2017年,扬州电缆助力我国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升空,
    ① 电缆内一般是铜芯,外面包有聚乙烯绝缘层。
    铜属于_____________,聚乙烯属于_________。(填序号)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
    ②纯铜制作铜芯电缆,只要是因为___________。(填序号)
    a.密度大否 b.色彩鲜艳 c.导电能力强
    23.(8分)能源和环境一直受到人们关注
    ⑴太阳能和天然气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中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CH4燃烧主要是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⑵造成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实验室逸出CO2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⑶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作用下能转化为CO2和N2。该反应中CO和NO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⑷下列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熟石灰 b.氯化钠 c.稀硫酸
    ⑸下列做法会导致“白色污染”的是______。(填序号)
    a.丢弃废旧电池 b.随意丢弃废旧塑料 c.使用含铅汽油
    24.(11分)为测定钢铁中的含碳量,设计如下装置。钢铁样品在装置A中煅烧时,气体产物只有CO和SO2。






    ⑴钢样品处理成粉末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钢样品中的Fe3C煅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Fe3C+3O2=====_________+CO2。
    ⑵实验室用KClO3 和MnO2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MnO2中Mn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⑶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若无装置C,则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⑸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⑹钢样中加入某物质可降低煅烧温度,为不影响测定结果,该物质在组成上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9分)某工厂以含有FeSO4和少量H2SO4的废水为原料制备FeSO4·7H2O的步骤如下:
    ①调节废水pH;②过滤;③蒸发浓缩;④结晶池中结晶;⑤收集晶体,洗涤、干燥。
    ⑴调节废水pH时,适宜加入_______(填序号)
    a.Fe b.Cu c.Ca(OH)2
    ⑵实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和_______,过滤和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结晶池底部有一定坡度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⑷用冰水洗涤FeSO4·7H2O晶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
    低温干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结合右图,补充完整由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的实验方案: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26.(12分)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和过氧化镁(MgO2)都是重要化工原料。






    Ⅰ 以Mg2(OH)2CO3为原料,制备产品MgO2的步骤如下:
    ⑴煅烧 煅烧Mg2(OH)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⑵转化 向所得固体中加双氧水充分搅拌,发生反应MgO+H2O2=MgO2+H2O,i温度升高,说
    明该反应___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其他条件相同,煅烧温度、煅烧时间不
    同,所得MgO对MgO2产率( )的影响分别如图所示,则最

    佳煅烧温度为_______℃, 煅烧时间为__________小时。
    ⑶分离 得到产品
    ⑷测定 假设产品中仅混有少量MgO,某小组设计下列装置,通过测定生成O2的体积,计算MgO2的质量分数。





    高温
    加热
    已知:a.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 b.MgO2+2HCl=MgCl2+H2O2
    c.2MgO2=====2MgO+O2↑ d.MgO+C======Mg+CO↑
    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Mn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______________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填“装置A”或“装置B”)
    ③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是1.18g.mL-1的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110g
    ,需要水___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g.mL-1,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④ 经讨论,该小组又设计了下列3种方案,分别取5.0g产品进行实验,能确定MgO2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使MgO2完全分解,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
    b.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测出生成Mg的质量
    c.先加足量稀盐酸,再加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测出Mg(OH)2质量
    高温
    Ⅱ MgCl2是制备Mg2(OH)2CO3的原料。现用含碳酸镁84%的菱镁矿制备MgCl2反应如下:MgCO3+Cl2+CO===MgCl2+2CO2(设杂质不参加反应),生产19吨MgCl2需要这样菱镁矿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A
    B
    B
    D
    C
    A
    C
    D
    B
    D
    A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D
    B
    D
    AC
    非选择题
    21.⑴①Na ②N2O3 ③5OH- ④Zn2+
    ⑵①a ②b ③d ④c
    ⑶①4P+ 5O2 点燃 2P2O5 ②Ca(OH)2 + CuSO4 == Cu(OH)2↓ + CaSO4
    ③CaCO3 高温 CaO + CO2↑ ④Cu+2AgNO3==Cu(NO3)2+2Ag
    22.⑴①不是 C ②Ca Fe ③b
    ⑵①a b ②c
    23.⑴太阳能天然气 25% 热能
    ⑵c ⑶1:1 ⑷a ⑸b
    MnO2
    24.⑴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发挥,Fe3O4
    ⑵, +4
    ⑶除去CO2中的SO2,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
    ⑷吸收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偏大。
    ⑸吸收CO2测量生成CO2的质量,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D装置影响测量结果。
    ⑹不能含有碳元素。
    25.⑴a ⑵漏斗、烧杯 引流、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⑶便于收集晶体
    ⑷降低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从而减少晶体溶于水而造成损失。
    防止温度过高晶体失去结晶水
    ⑸降温结晶(或冷却结晶)
    26.⑴Mg2(OH)2CO3======2MgO+CO2↑+H2O
    ⑵放出 650 2
    ⑷①分液漏斗 催化作用 ②A ③80.3 ④abc
    Ⅱ解:设需要菱镁矿的质量为x
    高温

    MgCO3+Cl2+CO===MgCl2+2CO2
    84 95
    X×84% 19t
    84:95== X×84%:19t x=20t
    答:需要这样的菱镁矿20t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第1页至第4页,非选择题第5页至第8页;共32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S-32 K-39
    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利用风力发电 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 D.直接排放废气
    2.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A.锌Zn B.硅SI C.氯cl D.贡Hg
    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长劲漏斗 B.量桶 C.坩埚钳 D.椎形瓶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水 B.石油 C.生铁 D.氢气
    6.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2CO+O22CO2 B.H2CO3H2O+CO2↑
    C. NaOH+HCl=NaCl+H2O D.2A1+6HCl=2AlCl3+3H2↑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8.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

    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
    C.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
    10.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 B.氯化钠 C.铁 D.水
    1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B.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牛浓厚的白烟
    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
    12.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分子在不停她运动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2个铝离子:2Al3+ B.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氧分子:O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
    1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
    B.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C.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不锈钢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可用于制作医疗器械
    15.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陶瓷 B.硬铝 C.塑料 D.钢筋混凝土
    1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B.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用铁桶长时问存放硫酸铜溶液 D.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18.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l9Hl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 g
    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19:7:6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B.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
    C.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D.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2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u2+、Na+、NO3-、OH- B.H+、K+、CO32-、Cl-
    C. Mg2+、NH4+、OH-、SO42- D.Na+、Ca2+、NO3-、Cl-
    21.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22.鉴别下列各组物质,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划比较硬度
    B.棉线和羊毛线:灼烧后闻气味
    C.硫酸铵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加熟石灰混合研磨后闻气味
    D.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后测温度
    2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
    2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A. CaCO3粉末(CaCl2粉末)——水 B.CaO粉末[Ca(OH)2粉末]——水
    C.KC1溶液(KOH)——稀硝酸 D.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
    2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



    A
    H2SO4
    H2
    H2O
    B
    C
    CO
    CO2
    C
    Ca(OH)2
    CaCl2
    CaCO3
    D
    NaOH
    NaCl
    NaNO3
    非选择题(共50分)
    26.(5分)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行间的点(每个点只能连接1次)。

    27.(5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______能。
    (2)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的原理是______。
    (3)用洗沽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沽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______作用。
    (4)家庭用净水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有色有味的杂质。
    (5)人体缺钙易患的疾病是______(用序号填写)。
    ①骨质疏松 ②贫血
    28.(10分)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_______________。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______________。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______________。
    (4)少量CuSO4溶液滴人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杠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
    29.(8分)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裎式:_______________。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连接好装置后, 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后_______________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窒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些大理石中含少量硫化物,使制得的CO2中混有H2S气体。欲获取纯净、干燥的CO2,需对发生装置中产生的气体进行除杂,实验装置如下:

    查阅资料:I.H2S能与NaOH等碱溶液、CuSO4溶液反应。
    Ⅱ.CO2中混有的HC1气体可用饱和NaHCO3溶液吸收。
    ①装置甲中所盛试剂应选用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 B.NaOH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CuSO4溶液
    ②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0.(6分)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 ·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FeO+H2SO4=FeSO4+ H2O 、________________。
    (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2条,不考虑“搅拌”和 “使用催化剂”)。
    (3)“还原”步骤的日的是将Fe抖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
    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 (SO4)3+2Y =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 (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______ 。
    31.(8分)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川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l】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
    步骤1

    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________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步骤2

    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人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结论或解释

    (3)由图2所示现象叮知:碘_____(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_____(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______(选填“分层”或“小分层”)。
    ②“从稀碘水巾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巾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
    32.(8分)实验窒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
    (l)定性检测废水
    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2)配制200 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
    ①计算
    m (KOH)=_______g,V(H2O)=________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 g·mL-1)。
    ②称取氢氧化钾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______(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钾同体 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
    (3)定量测定废水
    取酸性废水样品100 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右下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
    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
    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l%)。

    参考答案
    1-10:DACBD DCBDB 11-20:ABCBC CABAD 21-25:CCAAD
    26.(5分)

    27.(5分)
    (1)热 (2)隔绝氧气 (3)乳化 (4)吸附 (5)①
    28. (10分)
    (1) 2H2O22H2O+O2↑ (2)2SO2+O22SO3 (3) Cu+2AgNO3=Cu(NO3)2 +2Ag
    (4) 2NaOH+CuSO4=Cu(OH)2↓+Na2SO4
    (5) Fe3O4+4CO3Fe+4CO2↑
    29.(8分)
    (1) CaCO3+2HCl =CaCl2+H2O+CO2↑
    (2)B A
    (3) AC
    (4) CO2+Ca(OH)2=CaCO3↓+ H2O
    (5)①D ②除去CO2中的水蒸气或干燥CO2
    30.(6分)
    (1) Fe2O3 +3H2SO4=Fe2 (SO4)3+3H2O
    (2)增大硫酸的浓度 升高温度 将烧渣粉碎(3点中任意2点)
    (3)①H2O ②铁消耗过量的硫酸,溶液酸性减弱
    31.(8分)
    (1)紫(紫红、红)
    (2)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
    (3)微
    (4)碘的汽油溶液强
    (5)①不分层
    ②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32.(8分)
    (1)取样,滴人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
    (2)①11.2 188.8 ②BA
    (3)①K+、H+ ②4.9% ③4.4%


















    2017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Mg-24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郴州市万华岩是一处规模宏大至今仍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属于我国南方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的主要成分是CaCO3。CaCO3属于( )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下列食物中富含油脂的是( )
    A.肥肉 B.牛奶 C.米饭 D.大白菜
    4.空气是一种成分复杂的混合物,其中约占空气体积21%的气体是( )
    A. N2 B.CO2 C.稀有气体 D.O2
    5.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在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A.-3 B.+3 C.+5 D.0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D.分子大小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郴州是温泉之乡,温泉水中溶解了多种矿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用肥皂水检验温泉水是否属于硬水 B.温泉水是纯净物
    C.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异味的物质 D.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9.下列金属单质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是( )
    A.Cu B.Zn C.Mg D.Fe
    10.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合理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B.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机动车废气排放
    C.不吸烟,不沾染毒品 D.食盐中加碘,碘元素的摄入越多越好
    11.碳可以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C+2H2SO4(浓C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O2 B.SO2 C.SO2 D.H2S
    12.一些食物的pH近似值如下: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淸
    pH
    3.5~4.5
    2.9~3.3
    6.3~6.6
    7.6~8.0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葡萄汁 B.苹果汁 C.牛奶 D.鸡蛋清
    13.酸雨对环境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下列物质能造成酸雨的是( )
    A.CO B.CO2 C.CH4 D.SO2
    1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棉花、塑料、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B.铝合金、不锈钢都是合金材料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氮肥、磷肥、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15.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 以上方法都可以
    16.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a2+ Na+ CO32- Cl- B.Na+ K+ OH- Cl-
    C.Cu2+ K+ Cl- NO3- D.H+ Na+ OH- SO42-
    1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18.为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可以选用的是( )
    A.ZnSO4溶液 B.稀盐酸 C.AgNO3 溶液 D.CuSO4溶液
    19.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 )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硫酸
    氯化钡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C
    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D
    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20.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
    12
    26
    3
    0
    反应中的质量/g
    9
    22
    3
    b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3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等于10 B.该化学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丙一定为催化剂 D.b等于12

    (1)2个硫原子 ;
    (2)3个氮气分子 ;
    (3)氢氧根离子 ;
    (4)五氧化二磷 ;
    (5)+3价的铁元素 。
    22.(15分)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②熟石灰③氯化钠④明矾⑤氮气
    (1)可用于净水的是 ;
    (2)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材料的是 ;
    (3)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以防腐的气体单质是 ;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5)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
    23.(5分)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題: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24.(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a1℃时, 和 的溶解度大小相等;
    (3)在20℃时,将25g甲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9.2g甲固体未溶解,则20℃时甲的溶解度为 ;若将20℃下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即可)。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15分)
    25.(7分)((1)2017年6月2日,国土资源部在北京宣布:我国正在南海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试开采已经连续产气22天,取得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连续产气时间最长的国家。
    ①请写出可燃冰主要成分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在点燃甲烷气体之前需要对其进行 ;
    ②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请再写出一例新能源 ;
    (2)利用右图装置我们认识了水的组成:

    ①试管“2”中的气体是 ;
    ②在实验室中用自来水制取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是 ;
    ③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很少。请你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 。
    26.(8分)现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G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F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D E ;
    (2)在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①的原理来炼铁,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4)固态二氧化碳又叫做 ,其用途是 (任写一条)。
    四、实验题(共2小题,共15分)
    27.(7分)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和收集装置为 (均填装置字母编号),如果用同一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试剂是 (填序号);
    ①高锰酸钾 ②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并写出所选试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
    28.(8分)海水中有着丰富的化学资源,人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出很多的物质,如:氯化钠、镁等。下图就是利用海水提取氯化钠的大致过程:

    (1)图中①是 (填“蒸发池”或“冷却池”);
    (2)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3)实验室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实验步骤有:
    Ⅰ 溶解 Ⅱ (填操作名称) Ⅲ 蒸发
    上述三个步骤中,用到的同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是 ,该玻璃仪器在步骤Ⅱ中的作用是 ;
    (4)提取粗盐后的母液中含有较多氯化镁,从母液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大致如下:

    该过程中反应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写出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五、计算题(共2小题,共10分)
    29.(4分)2017年5月18日至22日,第五届中国(湖南)国际矿物宝石博览会在郴州成功举行。这场亚洲最大的矿物宝石博览会以“神夺的矿晶,多彩的萤石”为主题,向世界充分展示了“矿晶之都,多彩郴州”的独特魅力。萤石的主要成分是CaF2,试计算:
    (1)CaF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CaF2中钙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 ;
    (3)CaF2中氟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30.(6分)某工厂现有废硫酸9.8 t (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试计算:
    (1)该9.8t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为 t;
    (2)如果用该9.8t废硫酸去中和处理另一工厂的废碱液(主要成分为NaOH),恰好中和废碱液20t,求废碱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六、综合题(共10分)
    31.草酸(H2C2O4)又名乙二酸,是一种有机酸,易溶于水,广泛存在于植物源食品中。草酸不稳定,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草酸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实验猜想】猜想1:只有CO;
    猜想2:只有 (填化学式);
    猜想3:含有CO和CO2。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根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探究】
    (1)观察到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请写出A装置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②E装置中出现 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
    (1)B装置的作用是 ;
    (2) C装置的作用是 ;
    (3)该实验装置的设计还有一处明显不足(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的空气),请提出改进措施 (任写一条)。
























































    2017年湖南省怀化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四个短语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海市蜃楼 B.木已成舟 C.蜡炬成灰 D.叶落归根
    2.下列物质是混合物的是
    A.硫酸铜 B.一氧化碳 C.石油 D.含冰块的水
    3.为防止师生吸“二手烟”,教育部下发通知:凡进入中小学校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不得吸烟。从分子和原子的知识来看,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质量小 B.分子体积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人时刻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5.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在医疗上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
    B.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来清洗油污
    C.商家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浸泡海产品来延长海产品的保质期
    D.有些净水器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原子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D.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8.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
    C.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9.油锅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清除可燃物 D.防止食用油溅出
    10.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系元素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它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eO3中Se化合价为+4 B.m的值为6
    C.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S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烟雾
    B.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固体的颜色由红色变黑色
    D.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12.在日常生活或化学实验中都应加强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当发生火灾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B.浓硫酸不小心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中,将尾气直接排放
    D.家中液化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
    13.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
    A.C3H8 B.C2H4 C.C2H6O D.C3H4
    14.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2H2+O22H2O B.C+CO22CO
    C.H2+Cl22HCl D.2CO+O22CO2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成材料特指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B.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可适当减少“白色污染”
    C.人体缺少必需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要尽量多吃含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D.食用碘盐可预防缺碘性贫血
    16.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达到初步提纯的目的
    B.用KClO3制氧气通常加入MnO2作催化剂
    C.氢气可以燃烧,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D.配制50克5%的NaCl溶液时,把称好的固体倒入到量好水的量筒中进行溶解
    1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g
    B.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
    D.t2℃时,将70g甲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溶液的总质量为150g
    18.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热KClO3制备O2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中,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B.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C.测定溶液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稀释浓硫酸,先在烧杯中加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19.推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D.某物质燃烧有CO2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20.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变化过程的是

    A.图①表示相等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B.图②表示向一定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C.图③表示用等体积、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图④表示向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饱和硝酸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钠固体
    第II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1.下列是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B粒子核内有_________个质子;
    (2)其中阳离子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ABCD四个粒子都具有________结构。
    22.分类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酸、碱、盐是三类重要的化合物。请你从下列物质中按要求选择填空(每空只选择一种物质,用其名称填空)。
    A.Ca(OH)2 B.H2SO4 C.MgCl2 D.H2O2 E.C2H5OH
    (1)酸________(2)碱__________(3)盐____________
    23.怀化荆州杨梅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荆州杨梅以色泽呈乌,甜酸适中,果大核小,应用丰富而著称。
    (1)写出杨梅中含有的一种基本营养物质_________。
    (2)杨梅树的施肥很讲究,已挂果的杨梅树只需施加有机肥和硫酸钾,请写出硫酸钾的化学式______,硫酸钾属于哪一类肥?_____________
    (3)杨梅树皮可以提取杨梅苷,杨梅苷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的化学式为C20H21O12,它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______各氢原子,你认为杨梅苷是有机物还是无机物?________。
    (4)用pH计(测pH的一种仪器)测新鲜的杨梅汁,哪一项符合实际_____(填序号)
    A.10.0~12.0 B.7~7.7 C.2.5~6.5
    24.第30届东盟峰会4月底在菲律宾的首都拉下帷幕,南海问题成为本次峰会议题的焦点之一,南海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南海含有丰富的石油等自然资源,又是航运的“咽喉要道”,试回答:
    (1)海水含有_______等物质(填一种),举例说明物质的用途____________。
    (2)2017年5月我国成功开采海底“可燃冰”, “可燃冰”是甲烷(CH4)和水形成的一种水合物,试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曾在南海整体打捞“南海一号”古商船,在发现的文物中,真金制品完好无损,铜器锈迹斑斑,铁制品锈蚀非常严重,据此判断金、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写出生活中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4)我国古代已经掌握用焦炭和铁矿石炼铁的反应。公元1世纪,从丝绸之路运到欧洲的铁制品非常受欢迎。写出焦炭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其中利用焦炭的什么性质?________。
    三、我会分析(25题8分,26题7分,共15分)
    25.“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峰会围绕基础设施、产业投资等八个方面展开讨论,推动务实成果。基础设施的建设离不开水泥,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水泥的化工原料需要石灰石。请写出煅烧石灰石生成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生石灰常用作食品袋内的干燥剂,说明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的原因___________,在基础设施等建设中为防止出现“先建设后治理”现象,请你写出两条防止水体污染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的关系如图:

    “—”表示相互之间可以反应,“→”表示可以转化生成。其中A是年产量最多的金属,C是一种常见的碱,B和C反应生成的一种物质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调味品,D是一种气体,D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_______,C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A放入B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类型(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中选择)。
    (4)D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威胁人类生存。我们应该倡导“低碳生活”,下列做法哪些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_________(填序号)。
    A.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 B.提倡步行上下学,乘坐公交车上下班
    C.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 D.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四、我能实验探究(27题7分,28题8分,共15分)
    27.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实际知识,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1)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你应该如何改正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你应选择______装置组合(填序号)。验满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化学》下册77页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时,发现难溶于水的CaCO3当遇到溶有CO2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2【CaCO3+CO2+H2O= Ca(HCO3)2】。联想到实验室检验CO2时,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长时间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会产生什么样的现象呢?小组决定用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不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会有什么溶质?
    【查阅资料】
    (1)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时,NaOH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O3+CO2+H2O= 2NaHCO3
    (3)碳酸氢盐都能溶于水,BaCO3难溶于水且是白色固体。
    (4)NaCO3、NaHCO3的溶液呈碱性、BaCl2呈中性
    【提出猜想】
    (1)溶质有NaOH、NaCO3;(2)溶质为NaCO3;(3)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4)溶质全部是NaHCO3
    【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用试管取少量小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加几滴______试液(填酸碱指示剂)
    溶液变红色
    该溶液显碱性
    ②将小烧杯中反应后剩下的溶液进行称量,然后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有_______生成
    猜想(4)不成立
    ③取步骤②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入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
    猜想(1)和(2)不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讨论交流】
    (1)有同学提出实验步骤①是多余的。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是否需要?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将实验步骤②剩下混合物进行_______(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所得沉淀质量等于步骤②中所称量的溶液质量的十分之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溶液中N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 )
    A.4.26% B.5.38% C.3.43% D.10%
    【反思应用】
    验证二氧化碳性质时,如果长时间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呢?请你描述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计算(10分)
    29.(4分)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毒功效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是其有效成分之一。大蒜新素化学式为(C6H10S3)。请根据大蒜新素的化学式计算:
    (1)大蒜新素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2)大蒜新素中碳元素、硫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0.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纯碱样品(只含有Na2CO3、NaCl)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5g样品,往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盐酸的质量变化如图,试计算:

    (1)其产生______g二氧化碳。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10:CCDBC CBABC 11-20:DABDB DBCDA
    二、填空题(每空1分)
    21.(1)10;(2)C;(3)相对稳定(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2.(1)硫酸;(2)氢氧化钙;(3)氯化镁;
    23.(1)维生素;(2)K2SO4;钾肥;(3)三、20、有机物;(4)C。
    24.(1)NaCl(H2O、CaCl2、MgCl2等);用途:NaCl——调味品、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腌制食品、消除积雪、化工原料等。
    (2)CH4+2O2CO2+2H2O;
    (3)Fe>Cu>Au;保持干净和干燥;表面上涂上保护膜;改变铁的结构制成不锈钢;表面镀上耐腐蚀的不活泼金属(答一点即可);
    (4)3C+2Fe2O34Fe+3CO2;还原性。
    三、分析题(25题每空2分,共8分;26题每空1分,共7分)
    25.CaCO3CaO+CO2↑;生石灰能吸收水;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在排放;禁止向河水中倒垃圾;城市的建设中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和排放(任答两点即可)。
    26.(1)NaOH;NaOH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或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有气泡产生;Fe+2HCl=FeCl2+H2↑;
    (3)NaOH+HCl=NaCl+H2O;复分解反应;
    (4)ABCD。
    四、探究题(每空1分,共15分)
    27.(1)酒精灯;(2)A;在试管口内塞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 O2↑;
    (3)BC;用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熄灭则已经收满(或BF;用燃着的木条放到导气管b处,若熄灭则已经收满)。
    28.查阅资料:2NaOH+CO2=Na2CO3+H2O;
    提出猜想:Na2CO3、NaHCO3;
    设计实验:①酚酞;②白色沉淀(或白色固体)
    讨论交流:(1)不需要。理由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都显碱性;(2)过滤;B
    反思应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慢慢变澄清。
    五、计算题(10分)
    29.(4分)(1)178;(2)3:4.
    30.(6分)(1)1.76;(1分)(2)84.8%(3分);(3)10%(2分)。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C1—35.5 K—3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冰雪融化 C.大米酿酒 D.铁铸成锅
    2.下列图示操作中错误的是

    3.下列物品用到的主要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塑胶水管 B.涤纶运动服 C.汽车轮胎 D.不锈钢饭盒
    4. 2017年4月22日,湖南省首届芍药花节在邵东县斫曹乡芍药花基地举行,引来无数游客,走近基地,芍药花香扑面而来,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A.分子不断运动 B.分子很小 C.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分子间有间隔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某同学书写的试剂标签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7.2017 年4月22日是第48个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的活动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尽量少用一次性碗筷 B.节约用电,人走灯灭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D.提倡垃圾焚烧处理
    8.下图 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氮原子,能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9.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一条途径
    C.煤矿矿井、大米加工厂、加油站等场所应严禁烟火
    D.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0.在 2017年邵阳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11.右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B.与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中所得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2:1
    D.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2.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A
    Mg+O2MgO2
    化合反应
    B
    H2O2H2O+O↑
    分解反应
    C
    Fe+H2SO4=FeSO4+H2↑
    置换反应
    D
    2KNO3+Ba(OH)2=Ba(NO3)2+2KOH
    复分解反应
    13.2017年5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及118号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一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 B.核内有115个质子
    C.是非金属元素 D.核内有 173 个中子
    1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D.硫酸呈酸性,可用于去除水垢
    15.下列各组离子能在 pH=10 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 Mg2+、 CO32- B. H+、 Cu2+、 NO3-
    C. NH4+、 Fe3+、 SO42- D. K+、 Ba2+、 Cl-
    16.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用过量的红磷进行实验 B.红磷点燃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D.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1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碱:烧碱、纯碱 B.氧化物:干冰、氧化汞
    C.混合物:生铁、冰水混合物 D.有机物:酒精、碳酸氢钠
    18.在“粗盐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下列各步骤中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A.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 B.过滤: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
    C.蒸发:等蒸发皿中水分蒸干便停止加热 D.计算产率:将精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19.下列试剂能将稀硫酸、氯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三种溶液一步鉴别出来的是
    A.稀盐酸 B.二氧化碳 C.碳酸钙 D.石蕊溶液
    20.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保存在棕色瓶中,AgNO3 见光分解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A. H2S B. SO2 C. N2 D. NO2
    21.右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
    22.化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
    A.食用加碘盐有助于预防甲状腺肿大
    B.常食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延长保鲜时间
    D.老年人适量饮食奶制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23.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尤其青少年更应该对毒品说不,如吸食“冰毒”,易成瘾,毒副作用强,会严重破坏人的生理和免疫功能。冰毒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C10H1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甲基苯丙胺含 26 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g D.甲基苯丙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0:15:1
    24.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向一定量的锌粒中加入稀硫酸 B.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
    25.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铁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 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
    26.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_____________(2)氖气_____________
    (3)4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___(4)N2O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
    27.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_______作用。
    (2)邵阳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______而减小。
    (4)医生给胃酸过多的病人所开处方中,常包括含 Al(OH)3 的药物,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治疗原理:______________ 。
    28.下图是 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___。
    (3)B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
    29.人们常说的“五金”是指:金、银、铜、铁、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________反应。
    (2)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在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铜片的硬度______(填“大” 或“小”)。
    (3)铁制容器不能用来盛放农药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4)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经之一,写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_ 。
    30.根据图中A、B、C 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t1℃时,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 。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
    (3)将t2℃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不会析出晶体的是_________ 。
    31.2017年5月18日,中国又创下一项世界第一,在我国海域试开采可燃冰获得成功。预计在 2030年以前可燃冰资源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石能源面临被耗尽的危险。可燃冰中的主要可燃成分是甲烷。
    (1)目前使用的主要化石燃料有煤、______和天然气等。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可燃冰属于未来的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汽油 B.太阳能 C.氢能 D.核能
    32.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__。
    (2)B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3)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33.某同学配制50g6%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下同),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2)图② 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______,需称取氯化钠 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序号),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
    A.10 ml B.25 ml C.50ml D.100ml
    (4)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烧杯内壁有水珠
    34.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 。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 ;如图F向装满CO2 的软塑料瓶注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6分)
    35.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并对反应后固体剩余物进行回收、利用,实验操作流程及数据记录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可作化肥使用,你认为它属于_______肥。
    (2)该同学制得氧气的质量_______g。
    (3)计算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B
    D
    A
    A
    B
    D
    A
    B
    C
    A
    C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A
    B
    A
    D
    D
    B
    C
    A
    C
    C

    二、填空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28分。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未写或写错扣1分、化学式写错或没配平均不给分)
    26.(1)2H (2)Ne (3)4Fe2+ (4)(或+5)
    27.(1)乳化 (2)煮沸 (3)压强减小(或气压减小)
    (4) Al(OH)3 +3HCl=AlCl3+3H2O
    28.(1) CD(或C和D) (2)MgCl2 (3)得
    29.(1)氧气(2)大 (3) Fe+CuSO4= Cu+ FeSO4
    (4)刷漆(或涂油或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或制成合金)(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0.(1)降温(或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 (2) A>B>C(或 C<B<A)
    (3)C
    31.(1)石油 (2) CH4+2O2 CO2+2H2O (3)A
    32.(1)CO2 (2)作燃料(或冶炼金属或作还原剂)
    (3)C+2CuO2Cu+CO2↑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未写或写错扣1分、化学式写错或没配平均不给分)
    33.(1)②①⑤③④ ① (2)广口瓶3或3.0 (3)C 凹液面最低处 (4) AD
    34.(1)A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2)B和C(或BC) CaCO3+2HCl=CaCl2+CO2↑+H2O
    节约药品(或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或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3)防止集气瓶炸裂(或防止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软塑料瓶变瘪
    四、计算题(共6分)
    35.(1)钾或 K(1分) (2)4.8(1分)(3)14.9%
    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
    理综(化学部分)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7小题,每小题 3分,共 81分,每小题只有 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水结成冰 B.玻璃破碎 C.石蜡熔化 D.酒精燃烧
    2.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B.空气是混合物
    C. 氧气具有可燃性 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滴加液体 B.过滤 C.点燃酒精灯 D.加热试管里的液体
    4.下列有关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不放热
    5. 2016 年 12 月 16 日第一批“共享单车”进入长沙,方便了长沙市民的绿色出行;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共享单车”的充气轮胎容易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质量变大
    C.分子本身的体积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减慢 D.分子间隔变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6.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异味 B.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C.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D.经处理后的工业用水可以循环使用
    7. 2017年5月18日,我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连续海上开采可燃冰时间最长的国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 CH4,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
    A.-4 B.-1 C.+1 D.+2
    8.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9.遇到火灾时,正确处理火险有利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处理方式中错误的是( )
    A.如果是室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B.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火灾现场
    C.发现火灾立即拨打 119 火警电话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糖水、汽水都是溶液
    C.洗洁精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2. “端午佳节,粽叶飘香”,我们过节有吃盐蛋、粽子、糖包、肉包的习俗,从均衡营养的角度分析,还需要补充的主要营养素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油脂
    13.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 )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14.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或方法
    A
    Fe 粉(Cu)
    CuSO4 溶液
    B
    NaCl (沙子)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Na2SO4 溶液( Na2CO3)
    过量稀盐酸
    D
    CO2(CO)
    点燃
    15.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 CuSO4 NaOH KNO3 B. FeCl3 AgNO3 NaNO3
    C. Na2CO3 HCl BaCl2 D. CaCl2 K2CO3 NaCl
    五、(本大题共 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3分,其余每空 2分,共 20分)
    40.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铝元素__________; (2)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
    41.请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
    (2)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 (填“大于”、 “小于”、 “等于”)
    (3)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写一种)
    43.据 2017年5月21日长沙晚报报道:中央第六环保督察组向长沙市转办的群众信访举报件中,
    其中有一封有关某洗涤厂违规排放废水污染河流的举报信,当地环保部门高度重视,立即派工作人员
    实地检测,测得污水的 pH>7,请你分析并回答:
    (1)工厂排出的废水显__________性(填“酸”、 “碱”、 “中”);
    (2)为了长沙的青山绿水,请你提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本大题共 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3分,其余每空 2分,共 11分)
    44.为了将混有硫酸钾、氯化钙、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钾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钾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请根据以上流程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除去碳酸氢铵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④中加过量碳酸钾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设计方案是否严谨?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现有 H2SO4、 NaOH、 Na2CO3、 Ca(OH)2、 BaCl2五种溶液和 CO2 一种气体(用 A、B、C、D、E、F 各代表这六种物质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请分析后回答:

    ⑴C 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⑵B 和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大题共 2 小题,每空 2 分,共 18 分)
    46.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图 A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字母
    代号)。
    (3)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47.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Ⅰ.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Ⅱ.若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请你分析并回答:
    ⑴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_________ ;___________ ;
    ⑵设计一个实验,验证⑴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本大题共 1小题,共 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O-16 Na-23 H-1)
    48.将适量二氧化碳通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108.8g碘酸钠溶液。请计算:
    (1)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2)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81 分,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
    1-5:DCBBD 6-10:CADAB 11-15:ACABD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3 分,其余每空 2 分,共 20 分)
    40.(1)Al;(2)P2O5
    41.( 1) S+O2SO2;( 2) Fe+CuSO4==Cu+FeSO4
    42.(1) t1 ℃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为 30g;(2)大于;(3)降低温度
    43.(1)碱;(2)污水处理后再排放
    六、(本大题共 2 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 2分,共 11分)
    44.(1)加热混合固体;
    (2)出去 Ca2+和 Ba2+;
    (3)不严谨,理由是:加入的过量的 K2CO3未除去,影响实验
    45. ⑴H2SO4; ⑵Na2CO3+Ca(OH)2=CaCO3↓+2NaOH
    七、(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46.(1)试管 (2)A (3)F
    47. ⑴不严谨;气体产物可能是 CO和 CO2的混合物;
    ⑵先将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再通入足量 NaOH溶液,再通过盛装 CuO的硬质玻璃管加热, 观察现象,若 CuO变红则猜想正确;
    ⑶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⑷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⑸在试管①中用足量稀盐酸清洗。
    八、(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48.(1) 8.8;(2)16% 。




    2017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
    请从下面四种物质中选择恰当物质,用字母代码回答1~4题。
    A.氮气 B.葡萄糖 C.硝酸钾 D.氧化镁
    1._____是一种复合肥料。
    2.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______。
    3._____属于氧化物
    4._____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
    5.下列物质是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大理石 C. 氯化钠 D.空气
    6.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胆矾被研碎 C. 木头燃烧 D.水结冰
    7.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 用灯帽盖灭洒精灯 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8.下列是人体内一些体液的正常pH值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体液是
    液体
    唾液
    胃液
    胆汁
    胰液
    pH
    6.6~7.1
    0.9~1.5
    7.1~7.3
    7.5~8.0
    A.胃液 B.唾液 C.胆汁 D.胰液
    9.从右图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A.硒属于金属元素 B.硒的原子序数是34
    C.硒的相对原子质甘是78.96 D.硒原子中的质子数是34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铁制品在潮汉空气中比在干燥空气中更易腐蚀
    C.合金中只有金属元素 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都很大
    1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 3个硫酸根离子:3SO42- B. 2个镁原子:Mg2
    C.五氧化二磷分子:O2P5 D.标出氯化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12.下列对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C.氧氧化钠需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D. “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13.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先将三者分别加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只有甲可使溶液中析出铁单质.再将三者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只有乙不能使溶液中析出银单质,则三者的金属活动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甲>丙>乙 D.无法判断
    1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B.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也不变
    D.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二、非选择题
    36.(6分)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_______;
    (3)下列做法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或减少水体污染的是_____(填序号,多选);
    ①农业和园林浇灌改为喷灌、滴灌 ②工业废水在接排入江河中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④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如下所示:

    ①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选填“甲”、、“乙”“丙”);
    ②____(选填(“T1”、“T2”或“T3”)℃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③T1℃时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选填“甲”或“丙”)。
    37. (7分)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则:①y=______________;
    ②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
    ③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④甲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⑤相同条件下,甲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_____(选续“大”或“小”);
    ⑥丙分子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质量比是_____;
    ⑦请补全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2=2H2O+( )[ ]
    38. (7分)O2、H2、CO2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用字母A~F填空)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连接装置除外)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加入的固体起______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室用C装置干燥H2时加入的试剂是_____(填名称),收集H2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
    D或F,其原因是________。
    39.(5分)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等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
    【提出问题】 ① _________?
    【作出猜想】I.溶质仅为氯化钠; II.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III.②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___③__溶液。(填化学式,限填一种)
    无明显现象
    猜想I正确
    ______④_______
    猜想II正确
    有气泡产生
    猜想III正确
    【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40.(5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垃圾的处理问题正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某垃圾处理厂对金属垃圾(主要成分是铁、铜、氧化铁、二氧化硅)处理及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I、II均为______操作,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______;
    (2)步骤③所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
    (3)请写出步骤②、④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
    41.(6分)向l33.4克稀盐酸中加入锌粉(仅含不溶于酸的杂质),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求:
    (1)此过程产生气体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______;
    (2)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诗写出计算过程)


    1-5:CADBC 6-10:CBAAB 11-14:DBCD
    36.(1)肥皂水(2)乳浊液(3)①③(4)①甲 乙 丙 ②T2 ③丙
    37.(1)①14 ②Si ③三(或“3”)④-2 ⑤大 ⑥1:1 ⑦3 2SO2
    38.(1)B 分液漏斗 锥形瓶
    (2)催化 2H2O22H2O+O2↑
    (3)浓硫酸 氢气不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39. ①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②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③H2SO4 ④有白色沉淀产生
    ⑤Ba(NO3)2+Na2CO3=BaCO3↓+2NaNO3
    40.(1)过滤 引流 (2)复分解反应
    (3)②Fe2O3+3H2SO4=Fe2(SO4)3+3H2O ④2Fe(OH)3 Fe2O3+ 3H2O
    41.(1)0.4 (2)10.9%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本牲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 D.胆矾研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自色污染”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由碳、硫、氧二种元素组成 B. X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术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己略去.“—”农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8.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工业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28.(4分)下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图2所示粒子为_________(填“离子”或“原子”) 。
    (3)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气体单质可以支持燃烧,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9.(4分)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济解度为____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30.(5分)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意层水垢,其成份是碳酸钙、氢氧化镁及少量水。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为沉淀其中各成份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A、C、D中所装药品足量)。已知: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热条件下,氢氧化镁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I.将质量为m的样品装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按图连接好装置,关闭弹赞夹,给样品加热;
    II.待样品完全反应,先打开弹赞夹通入空气,再熄灭酒精喷灯,直到玻璃管冷却:
    III.实验完毕,测得装置C、D中的液体质以分别增加了m1、m2;
    IV.根据实验所测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胶钙、氢氧化镁和水的质量分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所装药品为___________。
    (2)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该水垢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4)实验反思:实验步骤不变,若没有装置A,会导致氢氧化镁的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法判断”) 。
    31.(2分)某校实验室有一无色澄清溶液,其中除了硝酸钠以外,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实验活动一“探究该废液的组成。
    去一定量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无色废液呈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操作l的名称为_______。
    (2)生成固体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原无色澄清废液中一定没有(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下同)_____________。
    实验活动二:处理废液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钠溶液。
    将溶液A和原无色废液充分混合,无明显现象。接下来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

    (4)混合后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指示剂除外)______,试剂①是_____________。
    32.(6分)钢是铁的合金。为测定某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取11.4g钢样,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钢样中其它成分与稀硫酸的反应)。
    (1)钢_____(填“是”或“不是”)金属材料。
    (2)计算此钢样中铁的质量分数。


    1-8:CABAC DCB
    28.(1)8(2)离子(3)2H2O22H2O+O2↑ 或2KClO3KCl+3O2↑等↑
    29.(1)40 (2)25% (3)硝酸钾(4)BC
    30.(1)浓硫酸(2)CO2+2NaOH=Na2CO3+H2O
    (3)或其它合理答案
    (4)偏小
    31.(1)碱性 过滤 (2)CuSO4+Ba(NO3)2=Cu(NO3)2+BaSO4↓或其它合理答案
    (3)硫酸钠、碳酸钠(4)硝酸钠、硝酸钡、硝酸铜 碳酸钠或碳酸钠溶液
    32.(1)是 (2)98%
















    2017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
    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与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7.成语是中华民族文明与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刻舟求剑 C.百炼成钢 D.大海捞针
    8.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
    C.二氧化碳能产生温室效应 D.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9.“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其核心要求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以下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将垃圾废物浇上汽油焚烧 B.研究、开发、利用氧能源
    C.让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汉江 D.禁止化工厂生产化工产品
    10.吸烟让自己受到伤害的同时,也造成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对其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1.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原子序数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 D.电子数是“65.41”
    12.硝酸钾(KNO3)是一种能使农作物增产的常用化肥.它属于
    A.复合肥 B.氮肥 C.磷肥 D.钾肥
    13.小杰学习时获知“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升开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判断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能燃烧,所以氧气具有可燃性
    B.不锈钢虽然是金属材料,但它属于混合物而不是金属单质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1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0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6.借助括号内的试剂,不能将组内物质鉴别出来的是
    A. 固体:铁粉 氧化铜 木炭粉 (稀硫酸) B. 固体:NaCl NaOH NH4NO3(水)
    C.溶液:NaOH Ca(OH)2 盐酸 (CO2气体) D.溶液:KNO3 MgCl2 盐酸 (AgNO3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空l分,共16分)
    44.水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2)右图是“电解水实验”示意图,图中试管乙中的气体是______。
    (3)生活中,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肥皂水遇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泡沫少、易起浮渣。
    45.学好化学能使我们更科学地认识、分析生话中的各种现象和事物。
    (1)人体由50多种元素组成,人们常饮用襄阳特产富硒茶,其中硒元素属于_______(“常量”或 “微量”)元素。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水银温度计中的金属汞是由____构成的。
    (3)诸葛亮铜像是我市一大旅游景观,同时也是襄阳特色地域文化的标志之一。选择金属铜钢作为雕塑材料,你认为其原由是_______(任写一条)。
    46. 5月18日,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贺电,中国人民又一次攀登上了世界科技的新高峰。“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像冰一样,遇火即可燃烧。
    (1)开采海城“可燃冰”,要用金刚石做成的钻头钻凿海底坚硬的岩层,这是利用了金刚石______的物理性质。
    (2)燃烧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可燃冰”为燃烧提供了______。
    (3)开采海域“可燃冰”的钻井平台“蓝鲸一号”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措施中哪一项不能有效防止金属锈蚀?_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剧漆;B.制成耐腐蚀的合金;C.打磨掉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4)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两种可燃性气体(其中一种是单质),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7.向某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4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1)_____℃时,甲的溶解度为20g。
    (2)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齐100g,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
    49.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
    (2)反应②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① 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l分,共8分)
    50.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根据下列图示回答:

    (l)图示中实验操作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A、B或C)。
    (2)图A中仪器① 的名称是_______,它在该实验操作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5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如下实验:小雯探究碳酸钠固体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小棋探究H2SO4、NaOH、CuSO4、BaCl2四种溶液之间的反应。
    实验完毕,小雯和小棋将试管中的剩余物都倒入同一大烧杯中,过滤后得到了沉淀A和无色滤液M,并接着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碱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 向所得沉淀A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
    出现白色沉淀B 和蓝色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自色沉淀B是________
    ② 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不变色
    则滤液M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③ 取步骤② 中溶液,加入适量Na2SO4溶液,充分反应:
    无明显现象
    ④ 另取少量无色滤液M于试管中,加入几粒锌粒;
    ______________
    小棋分析后认为:步骤④中加入锌粒没有必要:滤液M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成分。如果将步骤④ 中的锌粒换成另一种试剂,可确定该成分是否存在。请写出小棋用所选试剂鉴定可能存在成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题(52题2分,53题4分,共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B 11 O 16 Na 23 Cl 35.5 K 39)
    52.硼氢化钠【化学式(NaBH4)】,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
    (l)硼氢化钠中Na、B、H元素的质最比为_______(最简整数比);
    (2)硼氢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53.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21.9g固体物质。计算制得氧气多少克?21.9g固体物质中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7-11:CABAD 12-16:ACBBD
    44.(1)H2O;(2)O2;(3)硬水。
    45.(1)微量;(2)汞原子;(3)可塑性(或耐腐蚀性、不易氧化等)。
    46.(1)坚硬(或硬度大、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2)可燃物;(3)C;
    (4)CH4+CO22CO+2H2
    47.Al2(SO4)3.
    48.(1)t1;(2)丙、乙、甲;
    49.(1)CaCO3;(2)Ca(OH)2+Na2CO3=CaCO3↓+2NaOH;(3)分解反应。
    50.(1)B;(2)玻璃棒;引流。
    51. Na2CO3+2HCl=2NaCl+H2O+CO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BaSO4(或硫酸钡)


    NaCl(或氯化钠)



    无明显现象(或锌粒表面无红色固体生成、无气体放出)
    BaCl2+Na2SO4=BaSO4↓+2NaCl
    52.(1)23:11:4;(2)+3.
    53. 9.6g;氯化钾14.9g、二氧化锰7g。








    2017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华同学为母亲过生日,下列庆祝活动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编制花环 B.榨取果汁 C.点燃蜡烛 D.切分蛋糕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气密性 B.添加酒精 C.闻气体气味 D.加固体药品
    3.化学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理智选择、科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共享单车为人们绿色出行提供了便利
    B.常用“加铁酱油”有助于预防缺铁性贫血
    C.用化学材料刚装修好的房子,会释放出甲醛等物质,不宜立即入住
    D.钛合金因抗腐蚀性强,被应用于“蛟龙号”潜水器上。钛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4.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①2N ②Mg2+ ③,④H2 ⑤
    A.①表示两个氮分子 B.②与⑤均表示镁离子
    C.③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D.④表示2个氢原子
    5.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若某雨水的pH<7,则该雨水一定呈酸性
    B.过率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因此过滤后的水一定是软水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 t3℃时,50g水中加入4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g甲的饱和溶液
    7.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D. 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将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B
    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稀硫酸、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炭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D
    检验露置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钡溶液
    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氯化亚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至过量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纯碱溶液至过量
    D.向等质量的镁、铝中分别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至过童
    10.碳酸锌与碳酸钙其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现将12.5g碳酸锌固体高温锻烧一段时间,冷却后,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共生成16.1g硫酸锌
    ②煅烧越充分则消耗的硫酸越少
    ③煅烧后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减小
    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与煅烧时间的长短有关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11. (4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四种物质的字母代号填空:
    A.碳酸氢钠 B.氮气 C.蛋白质 D.尿素
    (1)蛋清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是_________;
    (2)属于化学肥料的是____________;
    (3)可用于焙制样点的是________;
    (4)焊接金属时常用的保护气是___________。
    12. (5分)中国地质调查局5月18日宣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开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17年全国部分省市中考化学试题与答案(汇总)(30份)(Word版)-(1)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