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精练
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时练习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7元,到1990年达到了630元,增加了3.6倍。到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农民基本上已解决了温饱问题。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
B.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农业合作化将个体农业改造成集体经济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80年8月,全国人大批准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向全世界宣布:社会主义的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这一条例的发布表明我国( )
A.对外开放已经起航
B.邓小平理论正式面世
C.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D.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主要源于( )
A.联邦德国先进的技术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C.国有企业自身的反省
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有学者指出,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使改革有了一个总的、明确的目标。这在于中共十四大( )
A.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B.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79年10月,深圳市某码头规定,完成每个工作日运泥54车定额的,每车奖2分钱,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此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这一制度的实施( )
A.表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开始
B.打破了长期以来的惯性思维
C.体现改革与对外开放相辅相成
D.表明开始试行市场经济体制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86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计划在上海独资办厂,但当时中国尚不允许外商独资,最后只能采取合作办厂的方式,这是第一家中美合作企业。这说明当时( )
A.经济体制滞后于时代要求
B.国企改革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C.中美间经贸关系一度受挫
D.这一做法有悖于全球化趋势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学者宋圭武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他认为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小岗村包产到户是错误的决定
B.集约化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趋势
C.必须保证国有经济的健康发展
D.农村劳动力欠缺制约小岗村的经济发展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97—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从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49万亿港元,年均实际增长3.2%。1999—2016年,澳门本地生产总值从502.7亿澳门元增加到3 582亿澳门元,增长6.1倍。据此可知( )
A.澳门经济实力与香港相当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D.不同社会制度有相同功能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英国《卫报》专栏作家断言“21世纪始于1978年”,因为这一年“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从平均主义向市场经济走出了尝试性的一步,它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历史”。文中的“一步”是指( )
A.结束“两个凡是”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C.提出“一国两制”
D.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从“十三五”规划到“一带一路”倡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并留足了参与共建的空间。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逐渐成型,“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在这里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优势。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 )
A.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主导作用
B.赋予了“一国两制”政策新的内涵
C.有利于香港同祖国共同发展、互不分离
D.拓展了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
A.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D.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1979年初,邓小平在美访问期间,会见了多名美国内阁部长、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对媒体人士也来者不拒,对记者的提问均予以答复。邓小平这些做法旨在( )
A.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
B.肯定美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
C.传递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D.表达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欣赏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为1998—2002年我国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计划经济国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的背景下才开始工业化进程,走了一条由国家计划推动、优先发展重工业、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过分追求高速度……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的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则是克服传统工业化道路的缺陷和不足,以信息化带动,力求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外开放和由政府导向的、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摘编自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化道路各方面的变化。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所占比例(%)
材料二
历次宪法对所有制的表述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经济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的命题作出阐释。(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s 1 答案为:C;
解析: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C项正确。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完成,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了农民收入增多,未涉及外向型经济,故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举措,故D项错误。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解析:据材料“社会主义的中国创办了经济特区”可知,中国创办特区,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故A项正确;邓小平理论在中共十五大上被写入党章,故排除B项;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1978年,故排除C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据材料“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并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故均排除。21世纪初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故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解析: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正确;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故排除A项;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故排除B项;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故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始于1984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超过定额者每车奖励4分钱”体现的是一种奖励措施,打破了传统的计划思维,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解析:材料中1986年不允许外商独资办厂,这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陈规旧制,落后于现实需要,故A项正确。B项材料未涉及,C、D两项与史实不符,故均排除。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据材料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并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大规模发展,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未涉及国有经济,故排除C项;“‘小’和不足”强调的是农村经济缺少集约化经营,而不是劳动力欠缺,故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题干数据是香港1997年回归后、澳门1999年回归后取得的成就,说明“一国两制”构想在实践中效果显著,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香港和澳门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故排除C、D两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这是中国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故B项正确。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香港“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定位使香港的发展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相互促进,经济联系的加强有利于政治关系的巩固,作为命运共同体的香港与祖国便难以分离了,故C项正确。“中央为香港做规划、谋发展”是在对香港经济发展给予宏观指导和建议,香港在政治与经济发展上有自主权,故“主导作用”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超级联系人”是香港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它得益于“一国两制”,但并未影响“一国两制”的内涵,故排除B项;香港在国际社会的活动空间,是在“一国两制”的框架下确定的,拓展香港国际活动空间违背“一国两制”根本原则,故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解析:根据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故包产到户生产队自1979年至1983年发展迅速,在当代农业合作制中占绝对主导,体现了民众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认同,故C项正确。图表反映了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显著成效,而非体现当前改革的紧迫性,故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出现在三大改造时期,与图表信息无关,排除B项;集约农业是农业中的一种经营生产方式,而图表反映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故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D.表达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欣赏
答案为:A
解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决策。根据材料“1979年初,邓小平在美访问期间,会见了多名美国内阁部长、议员、州长、市长,以及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可知,邓小平主要是宣传中国改革开放政策,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肯定美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排除B项;根据材料“邓小平接见企业、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重要人士”可知,与传递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表达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欣赏,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1)趋势:三类企业的产值都在增长,但所占比重中私营企业上升,国有企业下降。
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2)由国家计划推动到由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由片面强调自力更生到对外开放;由粗放型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由优先发展重工业到产业结构的优化。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中三类企业的占比回答;第二小问从国有企业改革、对外开放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
(2)从推动力量、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分析作答。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示例
主题:法制建设顺应经济体制改革要求(经济改革需要法制建设作保障;经济改革与法制建设相互促进等)。
阐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保障,1954年宪法顺应了这一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单一的公有制逐渐发展为多种形式的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表述由“补充”到“重要组成部分”,再到“保护”,非公有制经济地位不断提高。因此,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解答本题首先应根据材料内容总结论点,再根据所学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如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我国修订的宪法中,对于私营经济的地位是不断提高甚至是肯定的,说明我国的法制建设顺应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要求。结合1954年宪法和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的相关内容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
高中历史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课时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英国《卫报》某专栏作家曾断言,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