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复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1 全等三角形复习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合作学习,质疑导学,常见模型,学习检测,解ACAD,总结反思,一同学们想说的话,二老师想说的话,五个基本模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挖掘“隐含条件”判全等
学习提示: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这些都是隐含的边,角相等的条件!
二、熟练转化“间接条件”判全等
已知:⊿ABC中,∠BAC=90°,AB=AC,BD⊥AE,CE ⊥ AE.求证:BD=DE+CE
如图,△BEF的一个顶点E落在△ABD的边AD上,AB与EF相交于点P.若∠1=∠2=∠3,AB=BF,试说明:AD=EF.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平分∠BAC,AB=AC那么AD是否也平分∠BDC?
变式:如图,若AC=BD, ∠C=∠B试说明 : AB=CD.
如图,AB=CD,AC=BD,请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
∴∠ADB=∠AD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D也平分∠ BDC
∴AB=CD(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如图,在△ABC和△DEF中,点A、D、C、F在同一直线上,有下列四个论断: ①AB=DE,②AD=CF,③∠B=∠E,④ ∠A=∠EDF.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学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如图: △ABE的边BE和△ACD的边CD相交于点O,若AB=AC,BO=CO,试说明△ABE≌△ACD
1、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______cm.
2、如图5,已知:AB=CD,AD=CB,O为AC任一点,过O作直线分别交AB、CD的延长线于F、E,求证:∠E=∠F.
提示:由条件易证△ABC≌△CDA 从而得知∠BAC=∠DCA ,即:AB∥CD.
3.点A、F、E、C在同一直线上,AF=CE,BE = DF,BE∥DF,求证:AB∥CD。
4、如图:在△ABC中,∠C =900,AD平分∠ BAC,DE⊥AB交AB于E,BC=30,BD:CD=3:2,则DE= 。
5、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BE=AD
变式:以上条件不变,将△ABC绕点C旋转一定角度(大于零度而小于六十度),以上的结论海成立吗?
6、如图,已知E在AB上,∠1=∠2, ∠3=∠4,那么AC等于AD吗?为什么?
1.一个思想:分类讨论
2.三个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
3.四个判定方法:SSS,SAS,ASA,AAS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这是一份人教版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