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2020年全国各地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解析版)
展开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2020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是否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将“任务”改为“目标”)
B.心要热,头要冷,只要拿出愚公移山的勇气,咬定目标,就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将“只要……就”修改为“只有……才”)
C.发生火灾绝对不能乘电梯的原因,因为电梯的供电系统在火灾发生后随时会断电而将人在电梯内。(将“的原因”删去)
D.何伟非常希望自己能参加2018年的韩国冬奥会。他也表示,退役后会做一名教练,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年轻的中国选手,让他们避免少走弯路。(删去“避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改为“到2020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②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
③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④令你无法动弹,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饰都抵挡不住。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这一段是关于托尔斯泰目光的描写,②“这道目光”引出对象,放首位;④句紧承②,写目光带给人的感受;然后①用另外的比喻句再次描写: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③为总结: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所以顺序为②④①③。故选C。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小说中描写格列佛在小人国里犹如一座大山,一顿饭要吃好几车食物,搬移小人国的人和物,像是在摆弄玩具。
C.出席宴会时一般会按照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排好座位,小明根据出席宴会人年龄特点进行了座位安排:古稀、花甲、不惑、弱冠、而立。
D.《雁门太守行》和《梁甫行》都属于古体诗,“行”是乐府曲名;《钱塘湖春行》是近体诗中的七言律诗,“行”交代了游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C.顺序有误。加冠20、而立30、不惑40、花甲60、古稀70。从年长到年幼的顺序:古稀、花甲、不惑、而立、弱冠。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句子默写
4.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自康乐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4)《三峡》一文中运用夸张的修辞,写出了夏季江水流动迅疾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超级飞花令”是《中国诗词大会》在原“飞花令”基础上的改进项目。学校借鉴这一比赛规则举行赛诗会,每场比赛设置两个关键字,选手轮流背诵含有这两个关键字的诗句进行比拼。本次指定的关键字是“动物”,请你写出两句含有“动物”诗句。甲: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答案】归雁入胡天 岂不罹凝寒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所写诗句只要含有动物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罹”“御”“莺”的书写。(6)为开放性默写,只要是含有动物的诗句都可,注意书写要规范正确。
三、字词书写
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sìyì)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bīn līn)绝望的边缘。
(1)给加着重号的汉字注音。
①飓风(_________) ②遏制(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sìyì)__________ ②(bīn līn) ___________
【答案】(1)①jù fēng ②è zhì (2)①肆意 ②濒临
【解析】
【分析】
【详解】
(1)飓风,jù fēng,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遏制,èzhì,意思是制止、控制。
(2)注意“肆”的正确书写。濒临,bīn lín,指接近、临近。
四、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1)仔细观察下面漫画,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 (不超过70字),并写出寓意。
(2)阅读下面几则新闻,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①5月21日下午,河南省招生办发布“诚信高考图解”,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诚信考试,作弊入刑”。
②6月1日起,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
③6月2日,北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
【答案】(1)内容:一位身穿印有“诚信”二字工作服的铁匠师傅站在铁砧旁,左手用钢钳夹着一块写有“承诺”二字的铁块,右手举着铁锤,铁块火星四溅。寓意:依靠诚信打造承诺。只有讲求诚信的人,他的承诺才让人信服。(2)“诚信”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守“诚信”将受到严惩)。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写作微作文的能力。先认真细致地观察画面,初步把握画面内容;然后抓住图中的人、景、物、文字等信息,展开合理想象,并根据图中内容挖掘隐含信息,由此及彼,联系现实(生活实际),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注意使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和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描述画面内容,语言简洁通顺,符合字数要求即可。注意漫画中一位铁匠穿着“诚信”的衣服在打一块叫做“承诺”的铁块。寓意:用诚信打造承诺。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材料中“诚信考试,作弊入刑”“青岛骗提公积金记入诚信档案,5年内难申请贷款”“京举行电商诚信与商业模式创新论坛”理解,“诚信”越来越重要,不守诚信将会受到惩罚。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①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②湿,清辉玉③臂寒。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
(注释)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③清辉:月光。④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帘帷。⑤双照:共照两人。
7.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春望》中的望是诗眼,全诗无“望”又处处写“望”,全诗有“春”却处处无“春”。
B.颈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全诗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C.“烽火连三月”中“烽火”指战争,“连三月”是虚指,意在说明战争持续时间之长。
D.《月夜》借助想象,把亲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写得委婉有致,深切动人。
8.两首诗都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阅读理解这两首诗,比较它们在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上各有什么异同。
【答案】
7.B
8.思想感情方面,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思亲)之情,但《春望》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忧国忧民),以及自己日渐衰老的感伤(伤时、悲己);写作手法方面,《春望》主要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甚至让花、鸟都沾染了悲伤的情绪,《月夜》全诗均用虚写,诗人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实际上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7.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颔联,不是颈联。故选B。
8.本题考查对比赏析。第一首“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是:国家沦陷只有山河依旧,春日的城区里荒草丛生。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前四句写出了长安城的破败,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伤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意思是: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从这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意思是: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诗人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之中,表达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对亲人的思念。第二首题为《月夜》,作者看到的是长安月。如果从自己方面落寞,一入手应该写“今夜长安月,闺中只独看”。但他更焦心的不是自己失掉自由、生死未卜的处境,而是妻子对自己的处境如何焦心。诗人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据此,两首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不同的是《春望》更表达了忧国忧民以及伤时、悲己之情;写作手法方面,《春望》主要是借景抒情,《月夜》全诗均用虚写,借助想象。。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洗心亭记
[唐]刘禹锡
天下闻寺数十辈,而吉祥尤章章①。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始予以不到为恨,今方弭②所恨而充所望焉。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彤焉如巧人画鳌背上物,即之四顾,远迩细大,杂然陈乎前,引人目去,求瞬不得。
征其经始,曰僧义然,啸侣为工,即山求材。槃③高孕虚,万景坌④来。词人处之,思出常格;禅子处之,遇境而寂;忧人处之,百虑冰息。鸟思猿情,绕梁历榱⑤。月来松闲,雕缕轩墀⑥。石列笋虡⑦,藤蟠蛟螭。修竹万竿,夏含凉飔。斯亭之实录云尔。
然上人⑧举如意挹我曰:“既志之,盍名之以行乎远夫!”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长庆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刘某记。
(选自《刘禹锡集》)
(注释)①吉祥尤章章:吉祥寺尤为著名。②弭:消除。③槃(pán):回旋,弯曲。④坌(bèn):并,一起。⑤榱(cuī):椽子。⑥墀(chí):台阶。⑦虡(jù):柱子。⑧然上人:指义然。上人,对僧的尊称。
9.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释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今方弭所恨而充所望焉 商女不知亡国恨
B.然上人举如意挹我曰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C.既志之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D.故名洗心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既周览赞叹,于竹石间最奇处得新亭。
12.是“月来松闲”中“闲”字的繁体篆书,“月色入户”是为 . 请赏析“月来松闲”中“闲”的妙处。
13.有同学认为,吴均《与朱元思书》中有“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语,本文中又有“忧人处之,百虑冰息”之句,此亭可叫“息心亭”。请你比较“息心”“洗心”的内涵,说说刘禹锡为何将此亭命名为“洗心亭”。
【答案】
9.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0.D
11.过了一会儿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找新亭。
12.(“月来松闲”令人联想到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古诗文中的“明月”“山松”常常营造出清朗的意境。)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松人格化,以松之“闲”表现景之清幽与人之清闲,“松闲”实则是作者自己内心的关照。(只要扣住拟人手法来答,情感上表现出作者的清闲之意即可。)
13.示例:“忧人”“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指耽于尘世俗务、患得患失之人,或极力追求名利、处心积虑之人。“息心”指平息他们的世俗名利之心;“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四周之景令人心思变得恬淡、纯净。“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重获心灵的自由和活力。相比较而言,“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精神气质。(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
9.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句意为: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根据句意停顿为:蹲名山/俯大江/荆吴云水/交错如绣。
10.A.遗憾/怨恨;
B.双手托物/选拔,任用;
C.记下/立志;
D.所以/所以;
故选D。
1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既:不久;于:在;周:四处。得:此处理解为寻找。
12.本题考查对重点字词的赏析。“月来松闲”意思是明月照在松林上,“松闲”,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松”以人的神态,烘托出清幽、宁静的氛围,景中有情,这实质也是作者内心清闲的影射。
13.本题考查对比阅读。《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里“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中的“谷”既是实指,又是泛指。就实指而言,意谓这名利极力攀上峰巅,热衷政务而想飞黄腾达者,应窥见面前危险深谷而返;就泛指而言,意谓大自然的伟大会使人流连忘返,平息功名利禄之心。本文中“余始以是亭环视无不适,始适乎目而方寸为清,故名洗心。”意思是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洗心”指人们都可以在此洗去心灵上的尘埃,使心里清净。联系作者刘禹锡被贬的背景理解,严重的打击没有使他意志消沉,他继续用诗文进行战斗。“洗心”更契合刘禹锡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精神,体现了他“天下山水,无非美好”的襟怀。
【点睛】
参考译文:
天下著名的寺庙有数十等,而吉祥寺名气最大。吉祥寺傲立名山,俯瞰长江,西为荆州山水,东南是吴地风光,山水交织,灿烂如锦绣。起初我以没到过这里为遗憾,今天来了才弥补了遗憾,满足了愿望。既而在山上四处游览观光,赞不绝口,在竹石之间最佳处寻到新亭,红彤彤的仿佛能工巧匠所画的鳌背上的神物。登亭四望,远近大小景物纷纷呈现在眼前,优美的风光目不暇给。
询问修建此亭的经过和始末,有的人说:有僧义然,发动僧侣一起动手,因势象形,就地取材,建亭于此。该亭盘曲高耸,气象万千,山中景象,尽收眼底。词人置身此地,意境常新;僧侣置身此地,随遇而安;忧郁的人置身此地,一切烦恼永远消失。飞鸟思归,猿猴依恋,在亭子的梁椽之间,鸟飞猿攀随处可见。明月照在松林及雕镂的窗户和台阶上。巨石上悬挂着钟磐的木架,常绿藤就像蛟龙一样依附缠绕在高大的乔木上。有修竹万竿,夏季依然舒爽清凉。这就是这个亭子的真实记录。
然而,山上的和尚手持如意向我作揖行礼说:“既然写了篇文章记录它,何不再给它命个名字,让它传播更远呢!”我凭借这个亭子环视了一下四周,认为没有不适宜的地方。不仅赏心悦目又能让人心里清净,所以命名为“洗心”。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九月二十三日。刘禹锡记。
七、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
①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
②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
③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店、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也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
④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
⑤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当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⑥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
(根据网络文章改编)
14.下列对“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能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对人的吸引力极大。
B.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
C.使用手机能给人带来刷屏的快感,转移“人际焦虑”。
D.玩手机可以帮助性格孤僻、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找到自信。
15.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
B.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C.用不用手机其实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
D.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
16.认真阅读原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近日,网络流传甚广的《低头族之歌》:“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用你那囧囧的眼神,低头在那形形色色的伤痕……紧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路边的风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课文和链接材料似乎提醒着我们手机已经占据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已经进入沉默的“屏奴”时代。根据文段和你的理解说说“屏奴”的意思。
17.假如你目前也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学完本文,你打算如何克服这种症状?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14.D
15.C
16.屏奴:指那些因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和电脑等电子设备,从而过度依赖电子屏幕(或被电子屏幕控制)的人。(意思对即可。)
17.积极参与户外运动,重拾自然之美;参加社区公益或爱心活动,将生活重心从手机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参加朋友聚会,多跟他们“面对面”交谈,畅谈人生。(联系生活实际答出两条即可)
【解析】
【分析】
14.D.错误。第⑥段原文是“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故选D。
15.C.“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错误。根据第⑥段原文“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分析,治疗“手机依赖症”,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应该先从主观入手。故选C。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患上手机依赖症”“五光十色的手机屏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你沉默的刷屏,亿万个屏奴一样的人们”等分析,“屏奴”指那些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刷屏,停不下来,被电子屏幕控制的一类人。
17.本题考查个性化表达。开放性试题。这篇文章先由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引出说明内容,接着介绍了手机依赖症的危害和成因,然后介绍了手机依赖症的克服方法,强调了人自身的毅力和决心的重要性。结合文中“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乐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可用户外活动、赏自然美景、面对面交流、放下手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我的母亲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 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作者老舍 有删改)
18.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
19.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语句
情感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示例:母亲在变乱中承受苦难的酸楚、隐忍。
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
(1)
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2)
20.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21.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
【答案】
18.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宽仁离别的事情。(意思符合即可)
19.(1)母亲和儿子分别的不舍;母亲艰难筹款的辛酸(对儿子选择的支持也可)(意思对即可)(2)母亲对儿子学业有成、能帮衬家庭的欣慰。(意思对即可)
20.(1)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意思符合即可)(2)运用反复(或反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对母亲去世的痛惜和不能奉养的遗憾之情,总结全文。
21.理解:母亲不仅养育了我,同时影响到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
感悟:【示例】父母是我们生活中的第一任老师,当我们遇到困难、意志消沉的时候,总是教导我们鼓起勇气,战胜困难,走向未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分析】
18.本题考查学生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答题时,根据文章故事内容,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个方面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从文中提取信息,一定要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找准范围,然后从前向后找寻完整,根据理解借助原文语句把切题的答案提取或概括出来。审题后从前向后读文章,可以看出,第一、二段写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辛苦持家;第三段写母亲好客;第四段写母亲不软弱,能从容应对变乱;第五段写母亲借钱送我升学、除夕送我离家。找出来并根据理解概括出来即可。
19.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把握。理解人物思想感情,要注意结合上下文内容以及中心思想来整体把握,再就是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来理解。“而后合泪把我送出门去”此句出自第五段“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附近,理解可知,这是母亲送我去上学的情景,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不舍;“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出自第五段后半部分,即我毕业后当上小学校长时的情景,是“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之后母亲的表现,可见表现了母亲内心的欣慰。
20.此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赏析语言,往往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等角度入手,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1)结合“笑了”“愣住了”“叹出一口气来”可判断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结合“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可知这里用神态描写生动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回家过年的喜悦。结合“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可以看出用神态、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得知儿子即刻就要返校的惊讶及无奈。(2)结合“心痛!心痛!”判断是反复修辞,结合“还说什么呢?”判断是反问修辞。“还说什么呢?”这处运用反问修辞,语气强烈,表达了“我”对母亲去世不能奉养的遗憾。两个连续的“心痛”,并用感叹号,强烈的表达了“我”对母亲离世的痛苦;结构上总结全文。
21.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句含义作用的理解感悟。第一问:“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可知,母亲虽然不识字,但她给我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她的言行影响了我的习惯、个性、精神,影响了我一生。由此句我们可以体会出母亲的重要性。第二问:联系实际,结合对语句的理解,谈出自己的感悟即可。比如,母亲给了我生命,母亲教育我成人,当我与同学闹矛盾时,母亲总是告诉我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让我学会了宽容等等。
八、名著阅读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名著推广活动中,班级将要对本学期的三部主打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昆虫记》的阅读进行展板展示。请从这三部作品中选择一部,完成你个人展板的系列任务:
22.呈现你选择的作品及该作品的基本信息。
我选择的作品是: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作者的朝代或国籍:_________
23.根据你选择的作品的具体特点,确定你的研究专题,并简要说明你的研究计划。(研究计划须两个步骤)
我确立的研究专题:_________________
研究计划:(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基于你对自己所选作品特点的把握,就这一类作品的阅读,向同学提出你的建议。(至少两条)
【答案】
22. 示例:《红星照耀中国》 斯诺 美国
23. 示例:领袖人物和红军将领的革命之路; 整理他们参加革命的原因; 梳理他们参加革命后的经历。
24.示例:(1)利用序言、目录、跋以及主要章节,获得书的初步印象;(2)把握书中叙述的主要事实,弄明白作者如此写作的意图。
【解析】
【分析】
2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要求呈现选择的作品及该作品的基本信息。①《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斯诺;《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施耐庵;《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的法布尔。
23.考查确定研究专题,并简要说明研究计划。可仿照所给《海底两万里》的示例作答。注意结合名著的相关内容、主旨、写作特色作答。如:《水浒传》是章回体小说,由此确立研究专题“章回体小说特点”。研究计划:(1)根据小说回目,初步把握小说的结构框架;(2)查找资料并结合小说内容,探究“章回体小说”的创作特点。《昆虫记》是一篇科普作品,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书中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由此确立研究专题“跟法布尔学观察”。研究计划:(1)精读书中描述法布尔观察昆虫的精彩段落,结合实例总结法布尔观察的经验;(2)借鉴法布尔的经验,设计一个观察实验,并进行实践,做好观察日记。
24.考查根据所选作品的特点,就这一类作品的阅读,向同学提出建议。如:阅读《水浒传》,可利用回目、楔子(引首或序言),获得书的初步印象;或利用小说的“链式结构”,抓关键人物分析,以点带面,从而把握全书主要人物形象。阅读《昆虫记》(1)借助前言、后记或附录中有关作家作品的介绍,了解作家的生平事迹、科学成就和全书的大致内容,为阅读整本书做准备。(2)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术语,要查查工具书或相关资料,把握其含义。(3)关注科普作品的艺术趣味。
九、作文
25.作文
有人说,生活是一次次的相遇,是一场场的别离。其实在成长的路上,总有些东西一直陪伴着你,支撑着你,给你启迪,给你鼓励;也许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一个理解的眼神;也许是一束温暖的阳光,一颗无名的小草……
请以“________一直都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答案】例文:
美一直都在
“别说抱歉。”妈妈的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有人说,生活中难以事事顺心如意。有人说,生活之本质即是甜少苦多。然而,只要用心体味,酸苦也是甜美。
正值青春的少年,难免会骄矜自大、多愁善感,觉得幼时的童趣甜美已离他而去,成长的苦涩已扑面而来,纵然集天下智慧也难解这烦忧。最后,他竟愚蠢地认为,连智慧闪光的美也不存在了。
但这不应该是该有的样子。
那是一个被薄云笼罩的黄昏,夕阳依旧将影子拉得很长很长。妈妈和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怎的,话题渐渐严肃起来,转移到我爱逃避的性格上。妈妈语气并不轻松:“看前几天你和燕子那事。”
燕子是我的朋友。前几天,燕子陪我在学校处理事情,很晚才回家,我们俩回家后都挨骂了。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几天了,我还在因连累了燕子而自责。
现在旧事重提,本就心情烦闷的我像被点燃的炮仗,失控般地吼叫起来:“我已经说了我很抱歉!”
“别说抱歉!”妈妈也喊了起来。我抬起头,正碰上妈妈严厉的目光:“拥有燕子这样的朋友,你应该感到幸福和感动!你应该真心实意对她更好,一次比一次好,而不是因为愧疚躲着她,这样你只会失去一位对你很好的朋友!”
汹涌的怒气突然消散了。
是的,不能因为事情糟糕的一面就情绪低落,而忽略其美好的一面,我更应该去发现事情美好的那一面,关注燕子和我的友谊。生活就像香甜的面包圈,不能只看中间的洞。事情总有两面,我们应学会换一个角度,去发现它美的那一面。
“谢谢你,妈!”我诚挚地对妈妈点点头。妈妈笑了,她的眼睛散发出一种朴素清澈的光,那正是笑对人生的美!
生活还在继续。我开始以发现美的态度观察生活:朋友的玩笑,师长的批评,大自然的语言……玩笑间蕴藏着朋友的关怀之美;批评中包含着师长的责任之美;而大自然中,树木的姿态诉说了它沉默坚忍之美,花朵之绽放道出了它张扬绚丽之美。
生活有酸甜苦辣,但我不再退缩,因为美一直都在!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为半命题作文。引导我们关注生活,发现美好。标题的“一直都在”,是指这种东西其实就藏在你身边,围绕陪伴着你,只是你没察觉,没能发现。“什么”一直都在呢?这是题目要补充的内容,也是文章的写作中心。横线上的内容可以是一个人,一件东西;可以是一个事件,一种现象;可以是一种景致,一种行为;可以是一种情愫,一种体验;可以是一种感悟,一种认识……如:“你(爸爸、妈妈、老师等人)一直都在”“幸福一直都在”“快乐一直都在”“爱一直都在”“美一直都在”“诚信一直都在”等等。这道题目适合写成记叙文,写他人的无私奉献、快乐、坚强、诚信……这些令人温暖的人与事物,其实在你我身边都一直默默地存在,悄悄地影响着你我。可以写亲情或友情,开始感怀没有家人或朋友的关爱、理解,甚至是自己臆想出来的误解,然后随着情节的一步步开展,通过一个或几个与自己感受相反的事件,突然发现,家人或朋友的爱始终围绕陪伴着你,只是自己没有用心去体会,从而顿悟如阳光般的爱一直在身边。可以从自己坎坷的经历出发,事事不顺,次次碰壁,从而产生消极思想甚至自我放弃,后借助于某一契机,自信、鼓励的“阳光”将内心的阴霾驱散殆尽,从而获得人生的感悟、心灵的蜕变。也可以写议论文,以要学会发现生活中一直都在的某种东西为论点,论述要怜惜拥有、善于发现等论题。
【点睛】
半命题作文补题遵循原则:
1、熟悉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必须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平时积累的素材比较多的。2、贴切性原则:指标题范围尽量缩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宽泛,将大题化小。
3、新颖性原则:指题目所表现的内容,角度应当是与众不同的、新鲜的。
4、正确深刻性原则:指题目表现的内容能够揭示出正确深刻的主题。
半命题作文补题技巧:
补题时,要审清题意。半命题形式主要有:“半命题+要求”式、“导语+半命题+要求”式。审清导语主要是激发情思,界定选材范围。审清半命题,主要是注意半命题结构形式以及限制语,从而分析重点词语,明确题目限制的写作范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展开写作,切不可文不切题。①具体事物补题法。②特定情景补题法。③修辞手法补题法。④特殊符号补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