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秋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反思)8.1 可能性(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57895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八 可能性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八 可能性教学设计,共2页。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进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标准》在课程内容里增加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而概率已成为未来公民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它是培养学生以随机观点理解世界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我们以“猜想—体验—验证—推测”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线,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收获:
1.课堂教学活动化。“以活动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换。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猜想—体验—验证—推测”,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操作活动实质化。
整节课有多次的操作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可能性”的概念。
3.学生学习自主化。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综观整节课的环节设置,我们在努力追求一种简约化的课堂教学,便于把握。但是这种简约又不是一种简单,譬如:课的主体部分设计了多回合的摸球游戏和转盘游戏,看似简单但又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的游戏的背后都有明确的目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西师大版第六单元 可能性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可能性教案及反思,共1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八 可能性精品第2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共11页。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