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1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2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3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4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6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7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课件第8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法不可违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一违法无小事,新课讲授,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断一断,我来当法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说明了什么?
    2017年5月31日,洛阳王城公园篮球场发生了一起极不愉快的事件。一边是要在篮球场跳广场舞的老人,另一边,是要在篮球场打球的年轻人。为了一块场地,双方互不相让,言语协商不成,最终导致大打出手,还惊动了当地警方。最终打人者受到警方的惩处。
    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今天我们学习第5课的第1节《法不可违》。
    活动一: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他来到建筑工地,加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派出所,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他,结果丢了大面子。
    思考: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小勤不懂法,做了法律禁止的事情,即违反了国家的法律。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朱某在校园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朱某限期归还手表。
    李某等人在体育馆场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展示不文明标语。体育管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他们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人警告处罚。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抢夺小学生赵某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远。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 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年少的文彦博善于观察,爱动脑筋,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违法行为的含义: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想一想:主人公的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什么危害,其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行为人自己落得了什么结果?
    扰乱了公共场所的秩序
    根据相关条例,给予“警告”处罚
    (三)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活动三:认识违法行为与法律责任
    拒将拾得的物品交还失主,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将会给予拘留或罚款
    违反了刑法的有关规定,触犯了刑法
    根据相关法律,将会受到刑罚处罚
    1.观察与思考: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 2.从“承担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
    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某日下班时间,甲骑车经过某路口时与逆向骑车的乙相撞,乙新买的手表也被撞坏。甲乙发生争吵,正巧甲的儿子丙下班经过,不问青红皂白上前重重地打了乙几拳,当场把乙打倒在地,经鉴定,乙多处受伤,手臂骨折。三人的争斗引来不少路人围观,致使该路口交通堵塞,一片混乱。
    1、乙、丙两人被公安机关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各处以200元罚款。
    2、乙因逆向骑车被交警罚款50元。
    3、经保修部门检查,乙的手表受损,价值100元。
    4、经鉴定,乙多处受伤,脾脏破裂,右眼视网膜脱落。
    1、王某与刘某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王某一怒 之下,把刘某打成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李某在放学回家途中用弹弓把沿街路灯打破 了4、5盏,被公安机关处于500元罚款。3、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4、影楼私自将别人的照片放大并展出。5、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 流血。6、小明的爸爸开车闯红灯。
    请 您 当 法 官
    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如欠债不还的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如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如故意杀人的行为。
    (四)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活动四:警惕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
    思考: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
    谎报险情制造混乱行为,是指行为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需要,明知没有发生险情,而故意编造实际不存在的危险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以此引起社会混乱、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的行为。
    这种行为无论是否达到目的,均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要受到治安处罚。
    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活动五: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
    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镜头一: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之后,卖方收款却只发一半货物。
    镜头二中照相馆侵犯了对方的肖像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镜头二: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其艺术照片展出,以招徕顾客。
    镜头三 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有下列侵权行为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这三则事例都属于侵犯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活动六: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知道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情景一、李某等3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下列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情景二、朱某在工厂于是拾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失了。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否则赔偿苏某损失3500元。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相关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文内容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国歌法规定,一法律的规范作用,违法无小事,二什么是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镜头一谎报险情,镜头二散布谣言,镜头三殴打他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违法无小事,探究与分享,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刑事违法,2违法行为的分类,典例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法不可违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法不可违授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刑事违法,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