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教学演示ppt课件
展开一、初识溶解度:
初识“溶解度” 对比实验①②可知,物质的溶解是有限度的。对比实验②③可知,物质的溶解受温度影响。对比实验②④可知,物质的溶解受溶解的多少影响。从字面的意思理解,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一定溶剂时,物质溶解的限度。
减少溶质?增加溶剂或改变温度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改变温度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物理性质)
内因:物质结构即溶质、溶剂的性质
2、固体物质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固体的溶解度的四要素: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用S表示)。溶解度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
核心内容:
100g溶剂(一般指水)
2.定义中的注意事项:
【例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这句话含义是什么?
2)60℃时,在100克水中溶解110克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
1) 6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10克硝酸钾。
1.下列关于氯化钠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100 g水中溶解20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 的溶解度为20 g B. 在20℃时,可把36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C. 在20℃时,把36 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 g D. 在2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 g NaCl恰好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E.在20℃时,100g的饱和NaCl溶液中含有26.5gNaCl,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6.5 g
讨论: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情况:
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氯化铵等。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
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 例如熟石灰。
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体积氧气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
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分离含有少量NaCl的KNO3的混合物
操作步骤:1、先将混合物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再冷却,析出的晶体是 KNO32、过滤,得到KNO3晶体3、蒸发滤液得到NaCl晶体。
方法: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基本公式(饱和状态):
【例1】在60 ℃ 时,100g A物质的溶液蒸发掉 10g 水,假设温度保持不变,此时有 4g A 的晶体析出(不含结晶水),再蒸发掉 10g 水时,又有 6g A的晶体析出,求60 ℃ 时 A 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
分析:由于两次蒸发等量的溶剂,析出晶体质量不同。可以断定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根据第二次蒸发掉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晶体的质量求溶解度。
解答:设6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S克。 则 10∶6=100∶S 解之 S=60(g) 答:(略 )
【例2】在20℃时,将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50g平均分成两等份。一份中加入0.7g该物质,另一份蒸发掉5g水,结果两份溶液都达到饱和状态。那么该物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多少克?
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图文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烧杯中加20mL水,固体消失,有晶体存在,晶体消失,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液的分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是否能继续溶解,动动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人教版课题2 溶解度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2 溶解度示范课课件ppt,共5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时溶解度,应该在同一温度下,这样行吗,应该溶剂的量相同,应该达到饱和状态,定状态达到饱和,定温度,定溶剂的量,溶解度,溶解度4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2 溶解度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试试身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①增加溶剂,②升高温度,①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②降低温度,晶体的定义,结晶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