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21.2.3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三课时)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21.2.5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五课时)教案 教案 14 次下载
- 21.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21.4.1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数学九年级上册21.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优秀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像和性质
单元
沪科版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象;
2.掌握抛物线y=ax2与y=a(x-h)2+k之间的平移规律;
3.依据具体问题情境建立二次函数y=a(x-h)2+k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索活动,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研究,达到对抛物线自身的特点的认识和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经历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
重点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象
难点
1.二次函数y=a(x-h)2+k与y=ax2(a≠0)的图象之间的平移关系;
2.通过对图象的观察,分析规律,归纳性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师生回顾
类比知新
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研究了一些特殊二次函数:y=ax2, y=ax2+k, y=a(x-h)2(a≠0) 。
问题:我们研究了这些特殊二次函数的哪些内容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下面将同学们的学习思路归纳为以下五步进行探究:
学生通过 对旧知的回顾,通过类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的特殊二次函数如何具体开展研究?
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同时让学生了解探究函数方法,为后面的二次函数一般形式探究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
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设定研究的具体函数。
请大家思考:如何选取a,h,k值便于研究,且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教师根据情形适当引导)
2.分组探究,画函数图像
请同学们画出小组所定具体函数
3.观察图像,讨论研究二次函数抛物线的几个重要因素:
开口方向、对称 轴、顶点坐标、最值、增减性
4.观察共性,猜想性质,完成表格。
将学生分组,由小组共同完成探究表格,
(教师对上台演示的学生给小组加分予以鼓励。)
学生分组合作,动手操作,发现问题,并思考和交流问题。
学生把一些不同的函数图象画在同一坐标系中,通过观察、类比得出其性质,小组合作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体会小组荣誉感。
小组代表上台投影展示并讲解本组大致探究过程及探究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函数的学习离不开图像的研究。
让学生操作画图,为学生创设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探索函数图象的几个重要因素,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加强学生的交流,概况归纳的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被动接受的地位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自主研究、探索、小组学习讨论、交流为主。
5.验证猜想性质。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一般情形的函数图像和对开口方向、对称 轴、顶点坐标、最值、增减性的讨论结果。
探究发现:
函数y=a(x-h)2+k的性质,
|a|越大开口越小
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思
考、交流讨论
,突出重点和难点。图形和图像在变动
的状态下保持
不变的几何关
系的特点,观察图象,思考问题,学生观察二次函数图象的变与a,h,k变对应情形,体会从数到形,调动学生的各种感
官积极参与到
知识的探索活动中来。
展示函数图像,化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图像,得出结论,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使学生由原来的害怕、厌恶数学,转为乐学。
探究过程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类比,分类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提升了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 规律
1、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函数图像。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像y=-12x2 ,y=-12x+12 与y=-12x+12-1的图像。
2、自主探究
老师提出问题并从中给与学习方法的指导,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请观察你所画的三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 图像之间的位置能否通过适当的 变换得到?
(3) 由此,你发现了什么?(探究二次函数 y=a(x-h)2和 y=ax2图像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 y=-12x2的图像向左平移一个单位 y=-12x+12的图像, y=-12x+12的图像向上平移一个单位 y=-12x+12-1的图像。
教师再导学生观察刚才得到的图象之间位置关系,并说出两种平移方式
归纳总结,形成规律:
一般地,抛物线y=a(x-h)2 +k与y=ax2形状同,位置不同,把抛物线y=ax2 向上(下)向右(左)平移,可以得到抛物线y=a(x-h)2+k。由此,平移的方向、距离要根据h、k的值来决定。
平移方法:
(1):先左右平移,再上下平移
(2):先上下平移,再左右平移
规律:简记为“上加下减常数项,左加右减自变量”。
学生结合自己所画的图像,观察、比较这三类函数的图象位置关系。
学生自己画图,根据教师抛出的问题,独立思考主动探索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观察图像,总结变换过程中h,k值变化的规律。 通过刚才的观察、画图、练习试着总结,归纳。
学生根据图像的位置总结 h,k值变化的规律,从而总结出抛物线平移的规律和方法。
在学生解疑,思辩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揭示二次函数图象平移的一般规律,从而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同时教师用课件演示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变化,让学生在观察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获取信息,形成有关的技能,体会 学习的乐趣,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让学生在刚才观察图象的基础之上,继续用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图象的平移,加深对图象之间平移的理解。
让学生动手、观察、讨论、分析、对比、归纳、建立关系,分析处理数据,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极大地提高猜想的成功率,提高数学结论归纳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小结
老师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次函数y=a(x-h)²+k与y=ax²的关系
1.相同点:
2.不同点:
3.联系: y=a(x-h)²+k(a≠0) 的图象可以由y=ax²的图象平移得到。
学生独立完成自己这节课的收获, 其他学生可以补充,老师间接引导。
拓展延伸
画出函数y=12(x-6)2+3的图象,写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并说明当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x的取值范围.
通过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达到巩固新知、学以致用的目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
课堂练习
1、对称轴是直线x=-2的抛物线是( )
A.y=-2x2-2 B. y=2x2-2
C. y=2(x+2)2-2 D.y=-5(x-2)2-6
2、若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
3、如何将抛物线y=2(x-1) 2+3经过平移得到抛物线y=2x2
4、将抛 物线y=2(x -1)2+3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抛物线y=2(x+2)2-1
5、已知s= –(x+1)2–3,当x为______时,s取最_____值为______。
6、y=(x+n)2+h 的对称轴x=-5,y最小值为10,则n=______,h=_____.
巩固所学新知,体会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配套的跟踪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检测非常重要的,学生们通过刚才的合作、探究、归纳,需要通过练习证实自己的这节课的收获。
中考链接
(2019•衢州)二次函数y=(x-1)2+3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A.(1,3) B.(1,-3)
C.(-1,3) D.(-1,-3)
把新知链接中考真题,通过每节课的真题练习,提高学生对中考题目的解答能力。
板书
初三数学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这是一份初三数学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知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精品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九年级上册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上册21.2.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