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3.1.3锐角的三角函数 第3课时 教案 教案 13 次下载
- 23.1.4 锐角的三角函数 第4课时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23.1.5 锐角的三角函数 第5课时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23.2.1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1课时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 23.2.2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第2课时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公开课第3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23.2.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单元
第23章
学科
数学
年级
九年级上
学习
目标
1、加强对坡度、坡角、坡面概念的理解,了解坡度与坡面陡峭程度的关系。
2、能解决堤坝等关于斜坡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对堤坝等关于斜坡的实际问题的解决。
难点
对坡度、坡角、坡面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亲爱的同学们,解直角三角形常用关系是什么?如图,在Rt△ABC中,共有六个元素(三条边,三个角),其中∠C=90°,那么其余五个元素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1) 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_____
(2)锐角之间的关系:∠A+∠B=_____;
(3)边角之间的关系:sinA=_____, csA=_____,
tanA=_____。
2、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②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
3.观察下面图片
复习上节课问题,老师提问并解答问题,
观看图片,通过设立悬念进入新课。
生动的情景引入,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帮助分析使条理清楚,降低思维难度。
讲授新课
活动探究: 修路、挖河、开渠和筑坝时,设计图纸上都要注明斜坡的倾斜程度,怎样设置呢?
1、坡角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记作α 。
2、坡度(或坡比)
如图所示,坡面的铅垂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记作i
例6 如图,铁路路基的横断面是四边形ABCD,AD//BC,路基顶宽BC=9.8m,路基高BE=5.8m,斜坡AB的坡度i=1:1.6,斜坡CD的坡度i’=1:2.5,求铁路路基的下底宽AD的值(精确到0.1m)与斜坡的坡角α 和β (精确到1°)的值。
例7 已知:在直线y=kx+b上有任意两点P1(x1,y1),P2(x2,y2),在这条直线向上方向与x轴正方向所夹的锐角为α
求证:
一段路基的横断面是梯形,高为4米,上底的宽是12米,路基的坡面与地面的倾角分别是45°和30°,求路基下底的宽.(精确到0.1米).
注意:
1.解题时首先要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2.通过作辅助线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对于生活中存在的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关键是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作某边上的高是常用的辅助线)。
如图是一座人行天桥的示意图,天桥的高度是10米,CB⊥DB,坡面AC的倾斜角为45°.为了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市政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DC的坡度为i=∶3.若新坡角下需留3米宽的人行道,问离原坡角(点A处)10米的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交流获得求解。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比较、总结出坡度与坡角.
写出解题过程,让学生讨论对不对,有没有不同的思路和观点;最后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用多媒体课件,给出正确的答案
本节课从对坡度、坡角、坡面概念的复习,了解坡度与坡面陡峭程度的关系。学会解决堤坝等关于斜坡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再给予点评、引导,然后共同完成问题的解决。
通过中考题,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
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养成大胆猜测和想象的能力,积极参与数学问题的谈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讲评,其他学生相互补充。
课堂深化拓展练习,将比较难的问题、中考考题、放在适当的时候处理,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思维。
作业
必做题:
随堂练习 P80
习题 P129第1、2 题
选做题:习题 P130练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
老师对学生的总结点评
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加深对温故知新的体会,知道“学而时习之”。
板书
23.2.3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1、坡度与坡角
2、用直角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获奖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23.2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获奖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仰角与俯角的定义,较为复杂的仰角与俯角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4.4 角优秀第3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4.4 角优秀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仰角与俯角的定义,较为复杂的仰角与俯角的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3.2.3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重点难点,新课导入,课堂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