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年七年级数学下册5.3.2命题定理证明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7913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及反思,共2页。
知识点1: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它必须对某件事情作出判断,要么肯定,要么否定,而像“你回家了吗”“画AB∥CD”等等就不是命题.
知识点2:命题的组成
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它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接的是题设,“那么”后面接的是结论.如果一个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它就是真命题,反之就是假命题.
知识点3:定理
经过推理证实而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注意:理解命题的概念时要注意两点:
(1)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2)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给出明确的判断(如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知识点4:证明
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考点1:如果……那么……
【例1】 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同位角相等;(2)等角的补角相等.
解:(1)如果两个角是同位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2)如果两个角是相等的角,那么这两个角的补角相等.
考点2:举反例
【例2】 请判断命题“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反例说明.
解:假命题.因为0的相反数是0,而0=0,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
点拨举反例是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用的方法,所列举的反例满足命题的题设部分,不满足命题的结论即可.
考点3:利用辅助线进行证明
【例3】 如图,AB∥CD.AF、CF分别是∠EAB、∠ECD的角平分线,F是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求证:∠F=∠AEC.
解:如图,过点E作EM∥AB,过点F作FN∥AB,
∵ AB∥CD,∴ EM∥CD.
∴ ∠MEA=∠BAE,∠MEC=∠DCE.
∴ ∠MEA+∠MEC=∠BAE+∠DCE,即 ∠AEC=∠BAE+∠DCE.
同理可得∠AFC=∠BAF+∠DCF.
∵ AF、CF分别是∠EAB、∠ECD的平分线,
∴ ∠BAF=∠BAE,∠DCF=∠DCE.∴ ∠AFC=∠BAE+∠DCE.
∴ ∠AFC=∠AEC,即 ∠F=∠AEC.
点拨:作辅助线,可以探究:∠AEC与∠BAE及∠DCE之间的关系,结合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以探究出∠F与∠AEC之间的关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应用举例,拓展提升,当堂训练,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证明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型,课时,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