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3 第2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及作图 学案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7924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3 第2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及作图 学案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57924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2课时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第2课时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随堂练习,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课时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及作图
学习目标:
1、能够证明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2、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出等腰三角形。
3、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能够证明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能够利用尺规作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出等腰三角形。
学习难点:证明三线共点是难点。
学法指导:
1、先利用10分钟阅读并思考P24—P26教材内容,先通过折纸的办法发现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结论,然后能理解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考课本24页议一议。
2、将存在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准备课堂上质疑。
3、A、B层同学掌握导案所有内容,并完成探究案;C层同学能基本掌握学习目标,合作完成探究案。
一、自主探究:
1、剪一个三角形纸片,
通过折叠找出每条边的 图片粘贴处
垂直平分线?你发现了什么?
2、用尺规作出下列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你发现什么结论?
3、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AC=50°,AC、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O,则∠1__∠2,∠3____∠4,∠5____∠6,∠2+∠3=______°,
∠1+∠4=______°,∠5+∠6=______°,
∠BOC=___ _°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1、证明: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 ,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已知:
求证:
证明:
探究点二:已知三角形的一边及这边上的高做三角形
1、(1)已知三角形的一条边及这条边上的高,你能作出三角形吗?如果能,能作几个?所作出的三角形都全等吗?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你能用尺规作出等腰三角形吗?能作几个?
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及底边上的高,求作这个等腰三角形.
已知:线段a、h
求作:△ABC,使AB=AC,BC=a,高AD=h
作法:
探究点三:用尺规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已知:线段 SKIPIF 1 < 0
求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作法:
A
B
C
探究点三:应用
1、如图,有A、B、C三个工厂,现要建一个供水站,
使它到这三个工厂的距离相等,求供水站的位置
(要求尺规作图,只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已知△BCE的周长为8,AC-BC=2,求AB与BC的长
3、已知:如图,Rt△ABC中,∠ACB=900, ∠BAC=600,DE垂直平分BC,垂足为D,交AB于点E,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AF=CE,试探究图中相等的线段。
三、随堂练习
1、如图, D为BC边上一点,且BC=BD+AD,则AD__________DC,点D在__________的垂直平分线上。
2、如图,在△ABC中,DE、FG分别是边AB、AC的垂直平分线,则∠B______∠1,∠C_____∠2;若∠BAC=126°,则∠EAG=__________度。
四、作业
谈谈自己的收获: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复习,探究新知,练习,作业,小结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1.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温故知新,自主探究 合作展示,双基检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