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944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944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评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57944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确凿(zá)云霄(xiā)搓捻(cuō)怦怦直跳(pīng)
B.感慨(kǎi)惭愧(cán)诅咒(zǔ) 人声鼎沸(dǐng)
C.和蔼(ǎi)拼凑(còu)企盼(qí) 期期艾艾(yì)
D.鉴赏(jiàn)贪婪(luán)尴尬(gà ) 恍然大悟(huǎng)
2,用横线画出每一组的错别字,并在后面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字。(3分)
(1)畅销 残淡无神 威风凛凛 小心翼冀( )
(2)渊博 霎有介事 众目睽睽 截然不同( )
(3)倜傥 疲倦不堪 人迹罕至 繁花似绵( )
(4)绽开 浑为一谈 不求甚解 油然而生( )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
恍然大悟:
(2)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美不胜收:
4,下列对各句修辞手法的使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对偶、比喻)
B.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比喻)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D.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比喻)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武大、华科大效仿牛津、剑桥两校划船比赛的做法,在东湖举行“同城双星”龙舟赛。
B.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C.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数码产品的心理依赖。
D.“组队读书”能改变阅读浅层化、碎片化的现状,让人们学会深度阅读和系统阅读。
6,古诗文默写。(5分
(1) ,不亦君子乎
(2)学而不思则罔, 。
(3)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7,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3分)
材料一: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从小因病又聋又盲,但她刻苦学习,终于学会了说话,并且成为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
材料二:张海迪身体三分之一失去了知觉,但她不甘沉沦,发奋努力,终于掌握了几门外语,并且翻译了大量文章。
材料三:巴西著名足球运动员加林查因患小儿麻痹症而导致足跋,但他利用自己一腿长一腿短的条件,苦练球艺,最终成为著名球星。
8,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9分)
(1)【故事大盘点】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3分)
(2)【成语大搜集】《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 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2分)
①温故知新 = 2 \* GB3 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 = 4 \* GB3 ④择善而从⑤任重道远⑥海人不倦 = 7 \* GB3 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3)【观点大讨论】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4分)
二、阅读理解(3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4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螯,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嵇要好得远。
9,有人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3分)
10,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2分)。
11.“不必说”领起的句子描写了百草园的静物,它的描写顺序是;“也不必说”领起的一句是描写百草园的动物,它的描写顺序是 。(2分)
12,文段中“不必说”和“单是”两方面的内容,强调的重点是什么?这样表述有什么效果?(3分)
13.“泥墙根一带”是特写镜头,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四件趣事?(2分)
14,文段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
笔墨童年
余秋雨
在山水萧瑟、岁月荒寒的家乡,我度过了非常美丽的童年。
千般美丽中,有一半,竟与笔墨有关。
那个冬天太冷了,河结了冰,湖结了冰,连家里的水缸也结了冰。就在这样的日子,小学要进行期末考试了。
破旧的教室里,每个孩子都在用心磨墨。磨得快的,已经把毛笔在砚石上舔来舔去,准备答卷。那年月,铅笔、钢笔都还没有传到这个僻远的山村。
磨墨要水,教室门口有一个小水桶,孩子们平日上课时要天天取用。但今天,那水桶也结了冰,刚刚还是用半块碎砖砸开了冰,才抖抖索索舀到砚台上的。孩子们都在担心,考试到一半,如果砚台结冰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乐呵呵的男老师走进了教室。他从棉衣襟下取出一瓶白酒,给每个孩子的砚台上都倒几滴,说:“这就不会结冰了,放心写吧!"
于是,教室里酒香阵阵,答卷上也酒香阵阵。我们的毛笔字,从一开始就有了李白余韵。
其实岂止是李白。长大后才知道,就在我们小学的西面,比李白早四百年,一群人已经在蘸酒写字了,领头那个人叫王義之,写出的答卷叫《兰亭集序》。
我上小学时只有四岁,自然成了老师们的重点保护对象。上课时都用毛笔记录,我太小了,弄得两手都是墨,又沾到了脸上。因此,每次下课,老师就会快速抱起我,冲到校门口的小河边,把我的脸和手都洗干净,然后,再快速抱着我回到座位,让下一节课的老师看着舒服一点。但是,下一节课的老师又会重复做这样的事。于是,那些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些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如果我写不好毛笔字,天理不容。
后来,学校里有了一个图书馆。由于书很少,老师规定,用一页小楷,借一本书。不久又加码,提高为两页小楷借一本书。就在那时,我初次听到老师把毛笔字说成“书法”,因此立即产生误会,以为“书法”就是“借书的方法”。这个误会,倒是不错。
学校外面,识字的人很少。但毕竟是王阳明、黄宗羲的家乡,民间有一个规矩,路上见到一片写过字的纸,哪怕只是小小一角,哪怕已经污损,也万不可踩踏。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庙门边上,有一个石炉,上刻四个字:“敬惜字纸。”石炉里还有余烬,把字纸放下去,有时有一朵小火,有时没有火,只见字纸慢慢焦黄,熔入灰烬。
我听说,连土匪下山,见到路上字纸,也这样做。
家乡近海,有不少渔民。哪一季节,如果发心要到远海打鱼,船主一定会步行几里地,找到一个读书人,用一篮鸡蛋、一捆鱼干,换得一叠字纸。他们相信,天下最重的,是这些黑森森的毛笔字。只有把一叠字纸压在船舱中间底部,才敢破浪远航。
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
不识字的人尊重文字,就像我们崇拜从未谋面的神明,是为世问之礼,天地之敬。
这是我的起点。
15,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所写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4分)
(1)
(2)老师抱我洗去墨迹。
(3)
(4)乡人敬惜字纸.
16,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析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4分)
(1)于是,那奔跑的脚步,那些抱持的手臂,那清亮的河水,加在一起成了我最隆重的书法入门课。(提示: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过路的农夫见了,都必须弯下腰去,恭恭敬敬捡起来,用手掌捧着,向吴山庙走去。(提示:从词语的角度)
17,文中“那些在路上捡字纸的农夫,以及把字纸压在船舱的渔民,都不识字。”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3分)
18,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对文章结尾“这是我的起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三)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问题。(7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9,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1)论语 (A.liún B.lún)
(2)逝者如斯夫 (A.sī B.shī)
20,把下列句子中“知”字含义的相应代号填写在括号里。(2分)
A.了解B.知道
(1)人不知而不愠( )
(2)温故而知新( )
21,传说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今天还放射出夺目的光芒,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教育思想?请你举出一个。(3分)
三、作文(50分)
22,在我们成长的旅途上,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带给了我们恩泽,师长的关爱拨动了我们的心弦,生活的波澜触发了我们的感慨,青春的火花点燃了我们的激情……这种力量伴随着我们苗壮成长。我们不断地汲取与发挥那成长的力量,一路前行,再也不会畏惧那路上的荆棘坎坷!
请以《成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 1 \* GB3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 2 \* GB3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③不得抄袭; = 4 \* GB3 ④600字左右;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语言表达,诗歌鉴赏,默写,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