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C+O2CO2 B. 2H2O2H2↑+O2↑
C. 3CO+Fe2O32Fe+3CO2 D. HCl+AgNO3===AgCl↓+HNO3
2.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到足量的水中,最终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NaOH NaCl KNO3 MgCl2 B. NaOH Na2CO3 NaCl H2SO4
C. NaCl Na2SO4 AgNO3 HNO3 D. FeSO4 NaNO3 KCl HCl
3.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4.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 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
C. 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 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5.小明家的农田出现土壤酸化板结现象,经调查,该农田长期施用化肥(NH4)2SO4,下列推测中错误的是( )
A. (NH4)2SO4属于铵态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B. 长期施用(NH4)2SO4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说明(NH4)2SO4的水溶液呈酸性
C. 草木灰(主要含K2CO3)可改良酸性土壤,说明K2CO3的溶液呈碱性
D. 为了防止土壤酸化,施用(NH4)2SO4的同时应加入Ca(OH)2
6.以下是生活常见现象或结论,正确的是( )
A. 为了加强农作物产量,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农药
B. 工业排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
C. 在室内放盆水能防止CO中毒
D.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不能把它投进带有标志的垃圾桶
7.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 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8.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NaCl KNO3 B. CuSO4 NaOH C. AgNO3 HCl D. NaOH H2SO4
9.下列有关物质的提纯、除杂和鉴别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 选项A B. 选项B C. 选项C D. 选项D
10.下列措施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增强肥效 B. 用10 mL的量筒量取9.5 mL的水
C. 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 D.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11.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H4)2SO4属于复合肥料
B. 从外观即可把NH4NO3与KCl区别开
C. 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只有氮、磷和钾三种
D. NH4Cl与熟石灰混合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
12.“促进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措施不符合建设“生态漳州”的是( )
A. 不向水中丢垃圾 B. 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 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
二、填空题
13.“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请以表2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 Ⅱ、Ⅲ 中的空格:
(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MgCl2—AgNO3B.KNO3—MgCl2
C.MgCl2—HCl D.Mg(OH)2—MgCl2
14.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的生石灰里可能会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假设久置的生石灰中不再含有其他成分)。为了探究久置的生石灰的成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5.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探究过程]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_____。
[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________,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反思](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________(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表列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已知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省略)。
(1)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则甲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若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7.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 g全部溶解于150 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 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都是反应物交换成分生成的。A项,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化合反应;B项,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是分解反应;C项,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但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并在反应过程中相互交换成分。
2.【答案】B
【解析】A项,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透明,错误;B项,NaOH与H2SO4反应,但最终得到的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正确;C项,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透明,错误;D项,各物质之间不反应,但硫酸亚铁溶于水呈浅绿色,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A项,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O+O22CO2,错误;B项,该化学方程式锰酸钾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K2MnO4+MnO2+O2↑,错误;C项,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D项,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A项,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项,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C项,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项,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5.【答案】D
【解析】氮肥能促进植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长期施用(NH4)2SO4会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碳酸钾的水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不能和显碱性的物质混合使用,因为这样能够降低肥效。
6.【答案】B
【解析】A项,为了加强农作物产量,要尽可能多的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项,工业排污水会造成水体污染,正确;C项,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错误;D项,塑料属于可回收物品,能把它投进带有标志的垃圾桶,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A项,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正确;B项,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项,硝酸铵属于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正确;D项,NH4NO3溶液的pH=4,显酸性,久施NH4NO3的土壤被酸化,正确。故选B。
8.【答案】D
【解析】A项,KNO3、NaCl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错误;B项,CuSO4、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C项,AgNO3、HCl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D项,NaOH、H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正确。
9.【答案】A
【解析】A项,硫酸钠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B项,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C项,HCl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D项,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可以鉴别,故选项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
10.【答案】A
【解析】A项,熟石灰是碱,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错误;B项,可以用10 mL的量筒量取9.5 mL的水,正确;C项,pH测得的结果是整数,因此可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7,正确;D项,盖上锅盖把空气(氧气)隔绝了从而使火熄灭,正确。故选A。
11.【答案】D
【解析】A项,复合肥料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NH4)2SO4中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B项,NH4NO3与KCl均是白色固体,不能从外观区分;C项,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也就是农民常说的化肥。它们是碳、氢、氧、氮、磷、硫、铁、硼、锰、铜、锌、钼和氯等;D项,铵盐和碱反应生成氨气有刺激性气味。
12.【答案】B
【解析】A项,不向水中丢垃圾,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B项,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的污染,错误;C项,合理使用农药化肥,能减少水体的污染,正确;D项,严查工厂排放的水是否达标,能防止水体的污染,正确。故选B。
13.【答案】(1)①H2SO4+BaCl2===2HCl+BaSO4↓ ②新酸
③CuSO4+2NaOH===CuSO4+Cu(OH)2↓ ④盐
(2)A
【解析】硫酸和氯化钡的反应为H2SO4+BaCl2===2HCl+BaSO4↓过程中是酸和盐的反应产生新的酸和新的盐;氢氧化钠可以和盐反应产生另一种碱和盐;比如CuSO4+2NaOH===CuSO4+Cu(OH)2↓;KNO3—MgCl2;MgCl2—HCl;Mg(OH)2—MgCl2这三种无法发生反应,因为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4.【答案】(1)CaO+H2O===Ca(OH)2 (2)CaCO3
(3)溶液先变红色,然后逐渐变成无色 (4)碳酸钠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 (5)Ca(OH)2、CaCO3
【解析】氧化钙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氧化钙可以用作干燥剂;碳酸钙不溶于水,但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15.【答案】石蕊试液变成蓝色 氢氧化钠 碳酸钠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CO2 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若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不含有硫酸钠
【解析】[探究过程]根据三种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及对石蕊试液的作用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解答。
[探究结论]利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与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判断溶液的可能性。
[探究反思](1)根据碳酸钠能够和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及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进行二氧化碳的检验进行分析;
(2)根据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分析。
16.【答案】(1)O2 (2)Ca(OH)2+Na2CO3===CaCO3↓+2NaOH
【解析】(1)根据A、B、C、D、甲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所以甲是氧气或二氧化碳,若A、B的组成元素相同,A和甲反应生成B,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二氧化碳,甲是氧气,C可以是氧化铜,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加热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所以D是铜,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2)根据A、B、C、D、甲是初中化学研究中常见的五种物质,甲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气体,甲可能是氧气或二氧化碳,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甲可能是二氧化碳,A、C是氢氧化钙或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A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钙,C是碳酸钠,D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带入转化关系中验证即可。
17.【答案】(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初中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推断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综合与测试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