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
展开【设计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琵琶行》一课主要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围绕“谁解沦落人”“誰识琵琶声”“谁识青衫泪”这一思路主线启发点拨学生,并让学生大胆质疑讨论,深入鉴赏诗歌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会品味语言,从而理解诗歌的主题。
【教学目的】
1.体会诗人把琵琶女的遭遇与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的用意,体会诗人的沦落感,理解诗歌的主题。
2.赏读文本,品味语言,感受琵琶女以情演奏精湛、高超的技艺。3.让学生学会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4、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做一个富含同情心情感世界丰富的人。
【教学重点】
1.学会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2、赏读文本,品味语言,感受琵琶女以情演奏精湛、高超的演奏技艺。
【教学难点】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刻含义,理解作者情感共鸣的原因。
【教法】 激趣导入、任务驱动、点拨引导、质疑启发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诵读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具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搜集拓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设计思想:利用多媒体进行剪辑视频播放,营造唯美氛围,从而引出诗人,走进诗人。在这一环节中,采用了一些直观形象的形式来辅助教学,借助故事资料、音乐以及教师情境性的话语等,教师以饱满的情绪用抒情性的语言激情表达出,以此来催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问: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课题)
(设计思想:介绍更好的了解诗人,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抽象的名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同情心的具体生动可感的人,走近白居易,亲近白居易,为后文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情感基础。)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提问: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检查预习成果)(抢答)
三、检查文本初读,抓关键句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提问:“沦落”是什么意思?提问:“沦落人”是谁呀?(顺势导出沦落人)
四、再读文本,合作探究(一)
“谁解沦落人”之走近琵琶女,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1、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
2、请另外一生评价。
3、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二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记录要点,代表发言)(抛出质疑问题)
(设计思想:为了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个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观点和看法的平台。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成功感、自豪感,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动力,保持其兴奋状态,投入到课堂之外的语言学习中去。)
(二) “谁解沦落人”之走近白居易,
1.请一位同学读第四节。(朗读白居易自述段落模仿诗人口吻)
2、评价。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
3、提出的问题: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抢答)(抛出质疑问题)(设计思想: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这里我把文本的教学实施过程落实在具体的活动方式上,主要是设计小组抢答这一活动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实现体验价值,以达成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平等参与,也从旁引导、点拨。)
五、三读文本,品味感受“誰识琵琶声”1提问:“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设计思想:由沦落人顺势导入音乐情,主旨两句紧密结合。)
2播放朗诵,第二节中音乐描写精彩文段“转轴拨弦三两声…… 唯见江心秋月白”(感受、体会,并检查预习情况。)
3共同研读本节:一音乐的特点二音乐的旋律三人生的旋律(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设计思想:由音乐的特点归纳音乐的旋律,进而联系琵琶女人生经历,谱出人生的旋律,整篇诗文的精华所在,以旋律之形清晰而出,学生必然易于掌握,教学目标自然达成。)
4 检测:交替背诵,再现弦乐的精彩。
(设计思想:两组交替背诵,形成竞争氛围,以此来催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巩固本课的学习效果。)
六、再读文本,品味感受“谁解青衫泪”分组齐读最后一节。(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为什么泪湿青衫?
小结: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再次巩固教学任务,体会诗人沦落之感)
七、放飞心灵,交流感悟(检测)同学们有很多的感触,用较富有诗意的几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作为课后作业)(放飞心灵,交流感悟,巩固知识)
八、课堂小结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九、小测验测测你的同情心指数(本环节设计思想: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和生活指导功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境,来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学以致用。)
十、作业
1.精读并背诵本诗中所有提及琵琶曲的诗句,各小组提出质疑问题。
2 搜集有关因音乐而成为知音的事例。(本环节设计思想:并进一步内化活动成果,并落实到行为上,作为课堂学习的有机补充。并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5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8.3* 琵琶行并序教案</a>,共1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8.3* 琵琶行并序优秀教案,共13页。
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8.3* 琵琶行并序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文学常识,内容研读,拓展探究,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