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华师大北师大版等通用版 中考数学 专题45 动态几何之和差问题(含解析)
展开专题45 动态几何之和差问题
数学因运动而充满活力,数学因变化而精彩纷呈。动态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的一个热点问题,以运动的观点探究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问题,称之为动态几何问题,随之产生的动态几何试题就是研究在几何图形的运动中,伴随着出现一定的图形位置、数量关系的“变”与“不变”性的试题,就其运动对象而言,有点动、线动、面动三大类,就其运动形式而言,有轴对称(翻折)、平移、旋转(中心对称、滚动)等,就问题类型而言,有函数关系和图象问题、面积问题、最值问题、和差问题、定值问题和存在性问题等。解这类题目要“以静制动”,即把动态问题,变为静态问题来解,而静态问题又是动态问题的特殊情况。以动态几何问题为基架而精心设计的考题,可谓璀璨夺目、精彩四射。
动态几何形成的和差问题是动态几何中的常见问题,其考点包括和差为定值问题;和差最大问题;和差最小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又有线段的和差,面积的和差,线段平方的和差等类型。本专题原创编写动态几何之和差问题模拟题。
在中考中,动态几何形成的和差问题命题形式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有体现。
在中考压轴题中,动态几何形成的和差问题的重点是线段的和(三角形周长)最小问题,它的关键是应用轴对称的性质进行探究;而问题的难点在于准确应用适当的定理和方法进行探究。
1. 如图,已知△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点D为边BC上的一动点(点D不与B、C重合),以AD为边作正方形ADEF(A、D、E、F按逆时针排列),连接CF。求证: CF+CD=AC。
【答案】解:∵正方形ADEF,∴AF=AD,∠DAF=90°。
∵△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C,BC=AC,∠BAC=90°。
∴∠BAC﹣∠DAC=∠DAF﹣∠DAC,即∠BAD=∠CAF。
∵在△BAD和△CAF中,AB=AC,∠BAD=∠CAF,AD=AF,
∴△BAD≌△CAF(SAS)。
∴CF=BD。∴CF+CD=BD+CD=BC=AC。
【考点】动点问题,正方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量代换。
【解析】一方面根据已知得出AD=AF,AB=AC,∠BAC=∠DAF=90°,求出∠BAD=CAF,证△BAD≌△CAF,从而得到CF=BD;另一方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AC,从而得到CF+CD=BD+CD=BC=AC。
2. 如图,等腰直角梯形ABCD中,∠ADC=∠BCD=90°,BC=CD=4,P为边AD上的一个动点,AE⊥BP,CF⊥BP,垂足分别为点E、F。证明:DE2+BF2=16。
【答案】解:由已知∠ADC=∠BCD=90°,BC=CD,AE⊥BP,CF⊥BP,
又∵∠DCE+∠BCF=∠CBF+∠BCF,∴∠DCE=∠CBF。
∵在△BCF和△CDE中,BC=CD,∠CBF =∠DCE,∠CFB =∠DEC,
∴△BCF≌△CDE(AAS)。
∴CF=DE。∴DE2+BF2= CF2+BF2=BC2=16。
【考点】单动点问题,等腰直角梯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量代换。
3. 如图1,已知直线y=kx与抛物线交于点A(3,6).
(1)求直线y=kx的解析式和线段OA的长度;
(2)点P为抛物线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作直线PM,交x轴于点M(点M、O不重合),交直线OA于点Q,再过点Q作直线PM的垂线,交y轴于点N.试探究: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否为定值?如果是,求出这个定值;如果不是,说明理由;
(3)如图2,若点B为抛物线上对称轴右侧的点,点E在线段OA上(与点O、A不重合),点D(m,0)是x轴正半轴上的动点,且满足∠BAE=∠BED=∠AOD.继续探究:m在什么范围时,符合条件的E点的个数分别是1个、2个?
【答案】(1)y=2x, (2)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一个定值2(3)当时,E点只有1个,当时,E点有2个
【解析】解:(1)把点A(3,6)代入y=kx 得;6=3k,即k=2。
∴y=2x。
∴。
(2)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一个定值,
理由如下:
∴线段QM与线段QN的长度之比是一个定值。
(3)如图2,延长AB交x轴于点F,过点F作FC⊥OA于点C,过点A作AR⊥x轴于点R。
∵∠AOD=∠BAE,∴AF=OF。
∴OC=AC=。
∵∠ARO=∠FCO=90°,∠AOR=∠FOC,
∴△AOR∽△FOC。∴。∴OF=。
∴点F(,0)。
设点B(x,),过点B作BK⊥AR于点K,则△AKB∽△ARF。
∴,即。
解得x1=6,x2=3(舍去)。∴点B(6,2)。
∴BK=6﹣3=3,AK=6﹣2=4。∴AB=5。
在△ABE与△OED中,∵∠BAE=∠BED,∴∠ABE+∠AEB=∠DEO+∠AEB。
∴∠ABE=∠DEO。
∴顶点为。
如图3,
当时,OE=x=,此时E点有1个;
当时,任取一个m的值都对应着两个x值,此时E点有2个.
∴当时,E点只有1个,当时,E点有2个。
4. 如图,AB是⊙O的一条弦,点C是⊙O优弧AB上一动点,且∠ACB=45°,点E、F分别是AC、BC的中点,直线EF与⊙O交于G、H两点,若⊙O的半径为7,则GE+FH的最大值为 .
【答案】解:如图,连接OA,OB,
【考点】单动点问题,圆的性质,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转换思想的应用。
5. 如图,直线l1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l2与直线l1关于x轴对称,已知直线l1的解析式为.
(1)求直线l2的解析式;
(2)过A点在△ABC的外部作一条直线l3,过点B作BE⊥l3于E,过点C作CF⊥l3于F,请画出图形并求证:BE+CF=EF;
(3)△ABC沿y轴向下平移,AB边交x轴于点P,过P点的直线与AC边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与y轴相交于点M,且BP=CQ,在△ABC平移的过程中,①OM为定值;②MC为定值.在这两个结论中,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答案】(1);(2)作图和证明见试题解析;(3)①对,OM=3.
【解析】
∴OM=BC﹣(OB+CM)=BC﹣(CH+CM)=BC﹣OM,∴OM=BC=3.
考点:1.轴对称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6. 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AB上一点,BE=2,AE=4BE,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 .
【答案】解:如图,连接DE,交AC于P,连接BP,则此时PB+PE的值最小。
∵四边形ABCD是菱形,∴B、D关于AC对称。
∴PB=PD,∴PB+PE=PD+PE=DE。
∵BE=2,AE=4BE,∴AE=8,AD=AB= 10。
过点D作DF⊥AB于点F,
∵,∴AF=8。
∴点E与点F重合。∴。
∴PB+PE的最小值是6。
【考点】单动点问题,菱形的性质,应用轴对称确定最短路线,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勾股定理。
7. 如图1,矩形MNPQ中,点E、F、G、H分别在NP、PQ、QM、MN上,若,则称四边形EFGH为矩形MNPQ的反射四边形.在图2、图3中,四边形ABCD为矩形,且,.
(1)在图2、图3中,点E、F分别在BC、CD边上,图2中的四边形EFGH是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上画出的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请你利用正方形网格在图3上画出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
(2)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周长各是多少;
(3)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图2、图3中矩形ABCD的反射四边形EFGH的面积各是多少.
【答案】(1)如下图;(2)定值是;(3)不是定值,分别是16、12
【解析】
试题分析:(1)仔细分析题意,读懂题中“反射四边形”的特征即可作出图形;
(2)根据题中“反射四边形”的特征结合格点图形的特征、勾股定理即可求得结果;
(3)根据题中“反射四边形”的特征结合格点图形的特征、图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得结果
(1)如图所示:
考点:应用与设计作图
点评:作图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题型,在中考中比较常见,一般难度不大,需熟练掌握.
8. 如图,在平面坐标系中,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点B,动点P(a,b)在第一象限内,由点P向x轴,y轴所作的垂线PM,PN(垂足为M,N)分别与直线AB相交于点E,点F,当点P(a,b)运动时,矩形PMON的面积为定值2.当点E,F都在线段AB上时,由三条线段AE,EF,BF组成一个三角形,记此三角形的外接圆面积为S1,△OEF的面积为S2.试探究: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该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存在。
∴此三角形的外接圆的面积为。
∵,
∴S2=S梯形OMPF﹣S△PEF﹣S△OME=(PF+ON)•PM﹣PF•PE﹣OM•EM
= [PF(PM﹣PE)+OM(PM﹣EM)]= (PF•EM+OM•PE)=PE(EM+OM)
=(a+b﹣2)(2﹣a+a)=a+b﹣2。
∴。
设m=a+b﹣2,则,
∵,∴当时,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考点】单动点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和逆定理,二次函数的性质,偶次幂的非负性质,转换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