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巩固练习
展开一.选择题
1.关于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2.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可以用燃烧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C.中国古代字画用碳为原料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非金属的氧化物,都可以和石灰水反应
3.碳的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指的是碳单质循环
B.绿色植物可以将CO2转化为O2
C.大气圈中CO2有百利而无一害
D.化石燃料是循环的环节之一,它是可再生能源
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具有酸性
D.水墨画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与其性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收热量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能溶于水
6.如图所示,注射器内装有足量稀盐酸,浓硫酸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硬质玻璃管中有四个棉球,其中①和④是被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和③是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对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中,不合理的是( )
A.若把稀盐酸换成稀硫酸则反应变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B.若把大理石换成碳酸钠则反应太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
C.通过比较③和④的现象,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
D.通过比较②和③的现象,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C.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D.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8.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创新实验,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可用稀硫酸代替,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B.装置B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③比①先变红
C.装置中①③变红,②不变红是因为生成的CO2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自上而下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9.分析下列化学反应,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2C+O22CO;C+O2CO2;2CO+O22CO2
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
B.三个反应均能放出热量
C.三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D.C→CO→CO2的转化都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
10.2020年5月11日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首次在自然界发现超临界二氧化碳。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氧化物B.有一定毒性
C.具有可燃性D.有很强的腐蚀性
二.填空题
11.二氧化碳气体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二氧化碳可以制碳酸饮料。打开雪碧瓶,有大量气泡,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1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化学性质相差很大。
(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
(2)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能用 (填字母代号);
A.闻气味
B.通入澄清石灰水
C.点燃
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请写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13.含碳物质的用途十分广泛。一种碳的单质可用于切割玻璃,其名称是 ;会产生“温室效应”、可作气态肥料的是 ;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验证其性质的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1)仪器①的名称为 。(2)实验室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为 。
(3)若A中不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B中观察到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15.碳在地壳中的含量不高,但它的化合物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图二为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
(2)图三为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时,证明反应已经停止的现象是 ,此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3)图四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
三.实验探究题
16.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试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装置D中足量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
(3)装置C中实验现象是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此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氧化剂是 (填化学式)。证明一氧化碳有 ;
(4)本实验中,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 。
17.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模仿工业高炉炼铁原理,在如图1所示装置中用CO还原CuO制取金属Cu。
(1)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
(2)实验开始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CO,然后开始加热,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 的现象,说明CO与CuO已经发生反应。
(3)为确定反应的最佳温度,兴趣小组利用原位X射线粉末衍射仪来测定不同温度下反应4小时后的固体物质成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该图谱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400℃时,反应的固体产物中含有Cu和 。
②500℃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 ℃以上。
参考答案
1.解:A.温室效应是由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造成的,而不是一氧化碳,选项说法错误;
B.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是二者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选项说法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选项说法正确;
D.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解:A、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中国古代字画用碳为原料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非金属的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一氧化碳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解:A.“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循环而不是碳单质循环,选项说法错误;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CO2转化为O2,选项说法正确;
C.CO2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选项说法错误;
D.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4.解: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故B说法正确;
C、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说明CO2具有酸性,故C说法错误;
D、水墨画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5.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于灭火,故A说法正确;
B、干冰升华吸收热量,能用于人工降雨,故B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故C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可作气体肥料,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6.解: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碍反应进一步进行,反应速度变慢,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故A正确;
B、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速率过快,可能会影响实验结论,故B正确;
C、①④处棉球会变成红色,②③处干燥的棉球不变色,所以通过①②或③④现象的比较,均能得出二氧化碳溶于水呈酸性,故C正确;
D、①④处棉球会变成红色,②③处干燥的棉球不变色,所以通过①④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而②③不能得出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D错误。
故选:D。
7.解: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C、碳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用于人工降雨、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解:A、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装置A中滴加的稀盐酸若用稀硫酸代替,实验现象更不明显,故选项错误。
B、喷水的石蕊试纸变红,且③比①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①③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②不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①③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能使石蕊试纸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装置C中点燃的蜡烛应该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9.解:A.反应物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不同时,生成物不同,如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故A结论正确;
B.碳、一氧化碳和天然气都具有可燃性,燃烧时都放出热量,故B结论正确;
C.上述反应都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生成物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含氧元素,即都是氧化物,故C结论正确;
D.C→CO还可以通过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实现;CO→CO2还可以通过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来实现,故D结论不正确。
故选:D。
10.解:A、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超临界二氧化碳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则超临界二氧化碳不具有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超临界二氧化碳既有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又有液态二氧化碳的性质,不具有腐蚀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1.解:(1)打开雪碧瓶,有大量气泡,是因为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过程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H2CO3→H2O+CO2。
故填:H2CO3→H2O+CO2。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故填:分子的构成不同。
12.解:(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2)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没有气味,且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一氧化碳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故答案为:
(1)分子的构成不同;
(2)A;
(3)CO+CuOCu+CO2。
13.解: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且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用作气态肥料;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答案为:金刚石;二氧化碳;CH4+2O2CO2+2H2O。
14.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
故填: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利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为氧气、氢气。
故填:氧气、氢气。
(3)若A中不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B中观察到蜡烛熄灭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15.解:(1)图一、图二为碳的两种单质,它们的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木炭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实验时,证明反应已经停止的现象是b试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此反应中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其化学式为CuO。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故答案为:
(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b试管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CuO;
(3)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16.解:(1)在A装置中碳能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 2CO;
(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所以装置D中足量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3)在装置C中一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所以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CO+CuOCu+CO2,此装置中所发生反应氧化铜提供了氧,是氧化剂,化学式是:CuO,一氧化碳夺去了氧化铜的中的氧是还原剂,证明一氧化碳有还原性;
(4)由于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气,所以本实验中,点燃装置E中尾气的目的是: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CO2+C 2CO。
(2)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3)黑色粉末变红;CO+CuOCu+CO2;CuO;还原性。
(4)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17.解:(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所以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收集一氧化碳,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故填:收集一氧化碳,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2)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实验开始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CO,然后开始加热,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说明CO与CuO已经发生反应;故填:变浑浊;
(3)①由图象可知,400℃时,反应的固体产物中含有Cu和Cu2O;故填:Cu2O;
②由图象可知,500℃时固体中只有铜,则该反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uO+COCu+CO2;故填:CuO+COCu+CO2;
③由图象可知,用CO还原CuO制取纯净的Cu,反应温度至少要控制在500℃以上;故填:500。
初中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堂检测,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寒假练习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