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课时训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法不可违,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1法不可违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蒋多次拨打“119”谎报火情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的某汽车销售员,被拘留十天;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的某装修公司,被责令赔偿损失。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
A.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
B.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
C.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
D.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
3.下列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
A.谎报险情
B.深夜在小区高唱卡拉OK
C.破坏铁路封闭网
D.未经他人同意使用其照片用作广告宣传
4.2016年6月,一名拍客在街头将一男子殴打一女子的行为拍摄下来并上传至网络,引起“围观”。一些网友进行“人肉搜索”后,公布了这对男女的很多个人信息。殊不知,当事人是夫妻关系,这一事件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妻子甚至多次产生轻生念头。不久后,夫妻俩以侵犯肖像权、名誉权为由,将此事的始作俑者告上法庭。法院依据我国法律相关规定判该拍客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承担相应侵权责任。该案体现出的法律作用是 ( )
①协调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纠纷
②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合法权益
③体现国家意志,保护共同利益
④国家强制实施,实现人人平等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5.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他们的行为分别属于 ( )
A.民事违法行为 一般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
6.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下列对于民事活动相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民事活动由民法来规范
B.购置财产、订立合同、劳动就业等都属于民事活动
C.民事权利是指公民的财产权
D.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7.八年级学生王某,平日不守纪律,经常逃课上网,也不接受教育,常常向低年级同学索要钱物,稍有不从,就大打出手。辍学后竟发展到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严重违法行为。在一次持刀抢劫过程中,他被公安机关抓获,人民法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年。
根据材料,请你回答:
(1)王某哪些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2)王某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3)请你谈谈从这则案例中得到的警示。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其中①属于犯罪,②属于一般违法行为,④属于行政违法行为;③是没有履行道德义务,不属于法律的范畴,所以排除③。正确答案选B。
2.【解析】选D。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违法和犯罪,主要考查学生对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散播限制新车牌照谣言”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而“因质量问题遭顾客起诉”则违反了民法总则的相关规定,属于民事违法行为,由此判断D是正确的。A中的严重违法即犯罪,某装修公司的行为是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B说法正好与题干内容相反;C中的刑事违法与题意不符。
3.【解析】选D。分析可知A、B、C三项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D项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4.【解析】选A。本题考查法律的作用。法律规范公民行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材料表明我国法律具有协调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纠纷,通过制裁违法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①②符合题意;体现国家意志不是法律作用,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法律特征,③④不符合题意。
5.【解析】选C。本题考查违法行为。行政违法指的是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罚款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瞿某因醉驾被处拘役属于犯罪行为,C项正确,A、B、D三项判断错误。
6【解析】选C。本题考查民事活动。民事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它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C项说法错误;A、B、D三项认识正确。
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法不可违的理解。第(1)、(2)问审题时应抓住“一般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结合材料中王某行为的危害性的大小以及“有期徒刑”等关键信息分析判断。第(3)问审题时应抓住“警示”,结合材料中王某的所作所为和受到的处罚来分析,可以得出法不可违、遵纪守法等警示。
【答案】(1)王某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向同学大打出手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2)王某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等行为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说明他的行为社会危害性大,触犯了刑法,受到了刑罚处罚,所以是犯罪行为。
(3)谁都不能违法,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违法犯罪必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回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八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