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测试精品课后作业题
展开高分拔尖提优单元密卷
一、选择题
1.(2020•重庆B卷2/26)围成下列立体图形的各个面中,每个面都是平的是( )
A. 长方体B. 圆柱体
C. 球体D. 圆锥体
【答案】A.
【解析】解:A、六个面都是平面,故本选项正确;
B、侧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
C、球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
D、侧面不是平面,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2.(2020•江西5/23)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展开图为
A.B.
C. D.
【答案】A.
【解析】解:根据“相间、Z端是对面”可得选项B不符合题意;
再根据“上面”符号开口,可以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19•鄂尔多斯2/24)下面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
A.B.
C.D.
【答案】B.
【解析】解:三角形图案的顶点应与圆形的图案相对,而选项A与此不符,所以错误;
三角形图案所在的面应与正方形的图案所在的面相邻,而选项C与此也不符,
三角形图案所在的面应与圆形的图案所在的面相邻,而选项D与此也不符,正确的是B.
故选:B.
4.(2018•北京市1/28)下列几何体中,是圆柱的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A、此几何体是圆柱体;
B、此几何体是圆锥体;
C、此几何体是正方体;
D、此几何体是四棱锥;
故选:A.
5.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BC上一点,下列条件不能确定点D是线段BC的中点的是( )
A.CD=DBB.BD=ADC.2AD=3BCD.3AD=4BC
【答案】D.
【解析】解:当CD=DB是,D为BC的中点,
故A可以确定D是中点;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AD=AC+CD=BC+CD=CD+BD+CD=2CD+BD
∴当BD=AD时,即3BD=2CD+BD
∴BD=CD,
故B项可以确定D是中点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AD=AC+CD=BC+CD=CD+BD+CD=2CD+BD
∵BC=CD+BD
∴当2AD=3BC时即2×(2CD+BD)=3×(CD+BD)
∴4CD+2BD=3CD+3BD
∴CD=BD
故C项可以确定D是中点,所以当3AD=4BC时不能确定D是线段的中点
故答案为:D
6.下列语句正确的有( )
(1)线段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2)画射线;
(3),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最短的是线段;
(4)在直线上取,,三点,若,,则.
A.个B.个C.个D.个
【答案】A
【解析】解:∵线段AB的长度是A、 B两点间的距离,
∴(1)错误;
∵射线没有长度,
∴(2)错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正确;
∵在直线上取A,B,C三点,使得AB=5cm,BC=2cm,
当C在B的右侧时,如图,
AC=5+2=7cm
当C在B的左侧时,如图,
AC=5-2=3cm,
综上可得AC=3cm或7cm,
∴(4)错误;
正确的只有1个,
故选:A.
7.如图,工作流程线上A、B、C、D处各有一名工人,且AB=BC=CD=1,现在工作流程线上安放一个工具箱,使4个人到工具箱的距离之和为最短,则工具箱安放的位置( )
A.线段BC的任意一点处
B.只能是A或D处
C.只能是线段BC的中点E处
D.线段AB或CD内的任意一点处
【答案】A
【解析】解:要想4个人到工具箱的距离之和最短,据图可知:位置在A与B之间时,距离之和;位置在B与C之间时,距离之和;位置在C与D之间时,距离之和.则工具箱在B与C之间时,距离之和最短.
故选A.
8.(2016•北京1/29)如图所示,用量角器度量∠AOB,可以读出∠AOB的度数为( )
A. 45° B. 55° C. 125° D. 135°
【答案】B.
【解析】解:由生活知识可知这个角小于90度,排除C、D,又OB边在50与60之间,所以,度数应为55°.
9.(2020•通辽4/26)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下列位置摆放,使和互余的摆放方式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A.与互余,故本选项正确;
B.,故本选项错误;
C.,故本选项错误;
D.与互补,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10.(2020•陕西2/25)若,则余角的大小是
A.B.C.D.
【答案】B.
【解析】解:,
的余角是.
故选:B.
11.若∠A=34°,则∠A的补角为( )
A.56°B.146° C.156° D. 166°
【答案】B.
【解析】解:∵∠A=34°,
∴∠A的补角=180°﹣34°=146°.
故选B.
12.如图,点O在直线AB上,射线OC,OD在直线AB的同侧,∠AOD=40°,∠BOC=50°,OM,ON分别平分∠BOC和∠AOD,则∠MON的度数为( )
A.135°B.140°C.152°D.45°
【答案】A
【解析】解:因为∠AOD=40°,∠BOC=50°,所以∠COD=90°,又因为OM,ON分别平分∠BOC和∠AOD,所以∠NOD+∠MOC=45°,则∠MON=∠NOD+∠MOC+∠COD=135°.
二、填空题
13.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用细线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垒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
【答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解析】解: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用细线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垒的每一层砖在一条直线上,沿着这条线就可以砌出直的墙,则其中的道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故答案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4.如图,点O是直线AD上的点,∠AOB,∠BOC,∠COD三个角从小到大依次相差25°,则这三个角中最小角的度数是_____.
【答案】35°
【解析】解:根据题意:设∠AOB=x,∠BOC=x+25°,∠COD=x+50°,
∵∠AOB+∠BOC+∠COD=180°,
∴3x+75°=180°,
x=35°,
∴这三个角的度数是35°,60°,85°,
故答案为35°.
1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若正方体中相对的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则2x-y的值为________.
【答案】-3.
【解析】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5”与“2x-3”是相对面,
“y”与“x”是相对面,
“-2”与“2”是相对面,
∵相对的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
∴2x-3=-5,y=-x,
解得x=-1,y=1,
∴2x-y=-2-1=-3.
故答案为:-3.
16.如图,,的中点与的中点的距离是3 cm,则______.
【答案】1.5 cm.
【解析】解:设AB=2x cm,BC=3x cm,CD=4x cm,
∵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
∴MB=x cm,CN=2x cm,
∴MB+BC+CN=x+3x+2x=3,
∴x=0.5,
∴3x=1.5,
即BC=1.5 cm.
故答案为:1.5 cm.
17.已知平分,若,,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
【答案】25°或45°.
【解析】解:若OD在∠AOC的内部,如下图所示
∵OC平分∠AOB,
∴∠AOC=
∵
∴∠AOD=∠AOC-∠COD=25°
若OD在∠BOC的内部,如下图所示
∵OC平分∠AOB,
∴∠AOC=
∵
∴∠AOD=∠AOC+∠COD=45°
综上所述:∠AOD=25°或45°
故答案为:25°或45°.
18.如图,射线的方向是北偏东,射线的方向是北偏西,,是的反向延长线.
(1)射线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度数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北偏东70°;70°.
【解析】解:(1)∵OB的方向是北偏西40°,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
∴∠NOB=40°,∠NOA=15°,
∴∠AOB=∠NOB+∠NOA=55°,
∵∠AOB=∠AOC,
∴∠AOC=55°,
∴∠NOC=∠NOA+∠AOC=70°,
∴OC的方向是北偏东70°;
故答案为:北偏东70°;
(2)∵∠AOB=55°,∠AOC=∠AOB,
∴∠BOC=110°.
又∵射线OD是OB的反向延长线,
∴∠BOD=180°.
∴∠COD=180°−110°=70°.
19.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_____.
【答案】180°.
【解析】解:∵∠AOC=∠AOB+∠BOC,
∴∠AOC+∠DOB=∠AOB+∠BOC+∠BOD,
又∵∠BOC+∠BOD=∠COD,且∠AOB=∠COD=90°,
∠AOC+∠DOB=∠AOB+∠COD=90°+90°=180°.
20.如下图,从小华家去学校共有4条路,第_____条路最近,理由是_____.
【答案】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解:从小华家去学校共有4条路,第③条路最近,理由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1.(2020•通辽13/26)如图,点在直线上,.则的度数是 .
【答案】.
【解析】解:点O在直线AB上,且,
,
故答案为:.
22.已知一个角的补角是它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
【答案】45°.
【解析】解:设这个角为α,则它的余角为90°﹣α,补角为180°﹣α,
根据题意得,180°-α=3(90°-α),
解得α=45°.
故答案为:45°.
三、解答题
23.已知线段,在直线上取一点,使,求线段的中点与的中点的距离.
【答案】或.
【解析】解:①如图,当C在BA延长线上时.
因为,,D,分别是,的中点,
所以,,
所以.
②如图,当C在AB延长线上时.
因为,,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所以,,
所以.
综上,线段AB的中点与AC的中点的距离为或.
24.如图,以直线 AB 上一点 O 为端点作射线 OC,使∠BOC=70°,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O 处.(注:∠DOE=90°)
(1)如图①,若直角三角板 DOE 的一边 OD 放在射线 OB 上,则∠COE= °;
(2)如图②,将直角三角板 DOE 绕点 O 逆时针方向转动到某个位置,若 OC 恰好平分∠BOE,求∠COD 的度数;
(3)如图③,将直角三角板 DOE 绕点 O 转动,如果 OD 始终在∠BOC 的内部, 试猜想∠BOD 和∠COE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20;(2)20 º;(3)∠COE﹣∠BOD=20°.
【解析】解:(1)如图①,∠COE=∠DOE﹣∠BOC=90°﹣70°=20°;
(2)如图②,∵OC平分∠EOB,∠BOC=70°,
∴∠EOB=2∠BOC=140°,
∵∠DOE=90°,
∴∠BOD=∠BOE﹣∠DOE=50°,
∵∠BOC=70°,
∴∠COD=∠BOC﹣∠BOD=20°;
(3)∠COE﹣∠BOD=20°,
理由是:如图③,∵∠BOD+∠COD=∠BOC=70°,∠COE+∠COD=∠DOE=90°,
∴(∠COE+∠COD)﹣(∠BOD+∠COD)
=∠COE+∠COD﹣∠BOD﹣∠COD
=∠COE﹣∠BOD
=90°﹣70°
=20°,
即∠COE﹣∠BOD=20°.
25.如图,点O是直线AB上一点,OC为任一条射线,OD平分∠AOC,OE平分∠BOC.
(1)分别写出图中∠AOD和∠AOC的补角
(2)求∠DOE的度数.
【答案】(1)∠BOD,∠BOC;(2)90°.
【解析】解:(1)根据补角的定义可知,∠AOD的补角是∠BOD;
∠AOC的补角是∠BOC;
(2)∵OD平分∠AOC,OE平分∠BOC,
∴∠COD=∠AOC,∠COE=∠BOC.
由角的和差得∠DOE=∠COD+∠COE=∠AOC+∠BOC=∠AOB=90°.
26.一个问题解决往往经历发现猜想——探索归纳——问题解决的过程,下面结合一道几何题来体验一下.
(发现猜想)(1)如图①,已知∠AOB=70°,∠AOD=100°,OC为∠BOD的角平分线,则∠AOC的度数为 ;.
(探索归纳)(2)如图①,∠AOB=m,∠AOD=n,OC为∠BOD的角平分线. 猜想∠AOC的度数(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并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3)如图②,若∠AOB=20°,∠AOC=90°,∠AOD=120°.若射线OB绕点O以每秒20°逆时针旋转,射线OC绕点O以每秒10°顺时针旋转,射线OD绕点O每秒30°顺时针旋转,三条射线同时旋转,当一条射线与直线OA重合时,三条射线同时停止运动. 运动几秒时,其中一条射线是另外两条射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答案】(1)85°;(2)∠AOC=;理由见解析;(3)经过,,4秒时,其中一条射线是另外两条射线夹角的平分线.
【解析】解:(1)85°;
(2)∵∠AOB=m,∠AOD=n
∴∠BOD=n-m
∵OC为∠BOD的角平分线
∴∠BOC=
∴∠AOC=+m=
(3)设经过的时间为x秒,
则∠DOA=120°-30x;∠COA=90°-10x;∠BOA=20°+20x;
①当在x=之前,OC为OB,OD的角平分线;30-20x=70-30x,x1=4(舍);
②当x在和2之间,OD为OC,OB的角平分线;-30+20x=100-50x,x2=;
③当x在2和之间,OB为OC,OD的角平分线;70-30x=-100+50x,x3=;
④当x在和4之间,OC为OB,OD的角平分线;-70+30x=-30+20x,x4=4.
答:经过,,4秒时,其中一条射线是另外两条射线夹角的平分线.
27.如图所示,把一根细线绳对折成两条重合的线段,点在线段上,且.
(l)若细线绳的长度是,求图中线段的长;
(2)从点处把细线绳剪断后展开,细线绳变成三段,若三段中最长的一段为,求原来细线绳的长.
【答案】(1);(2)或.
【解析】解:(1)由题意得,
所以图中线段的长为.
(2)如图,当点A为对折点时,最长的一段为PAP段,
,
所以细线长为;
如图,当点B为对折点时,最长的一段为PBP段,
,
所以细线长为,
综合上述,原来细线绳的长为或.
28.如图,已知点为直线上一点,将一个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处,并使边始终在直线的上方,平分.
(1)若,则________;
(2)若,求的度数.(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1);(2).
【解析】解:(1)∵,,
∴.
∵平分,
∴,
∴.
故答案为140°.
(2)∵,,
∴.
∵平分,
∴,
∴.
29.如图,线段cm,B是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当B不与点D重合时,C是线段BD的中点,设点B运动时间为t s(0<t≤10).
(1)当时,①________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
(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AB的长.
(3)在运动过程中,若AB的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EC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4;②CD=3cm;(2)当0≤t≤5时,AB=2t;当5<t≤10时,AB=20-2t;(3)不变,EC=5cm.
【解析】解:(1)①∵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
∴当t=2时,AB=2×2=4cm,
故答案为4;
②∵AD=10cm,AB=4cm,
∴BD=10-4=6cm,
∵C是线段BD的中点,
∴CD=BD=×6=3cm;
(2)∵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
∴当0≤t≤5时,AB=2t;
当5<t≤10时,AB=10-(2t-10)=20-2t;
(3)不变.
∵AB中点为E,C是线段BD的中点,
∴EC=(AB+BD)=AD=×10=5cm.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训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综合与测试优秀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综合与测试精品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综合与测试精品复习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