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1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2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3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4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5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6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7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08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12 唐诗五首综合与测试试讲课习题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12 唐诗五首综合与测试试讲课习题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野望》,《黄鹤楼》,飘飘荡荡的样子,分明的样子,草木茂盛的样子,世事茫茫等,《使至塞上》,慰问边关守军,典属国的简称,指烽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东皋( )  徙倚( ) 驱犊(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1)东皋薄暮望______(2)徙倚欲何依______(3)长歌怀采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3.根据提示默写。(1)王绩《野望》中描写秋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2)王绩在《野望》中,运用伯夷、叔齐的典故,抒发自己弃官隐居后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4.第三、四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描绘了一幅层层树林染上金黄的秋色,峰峦叠嶂在夕阳的余晖中更显萧瑟的画面。
    5.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诗人举目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享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B.首联中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C.颈联中的“返”和“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
    7.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野望的时间、地点及诗人的心情。“欲何依”表现出诗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B.颔联与颈联承接“望”字,紧扣“薄暮”描写野望之景。颔联写动态、远景,侧重细致描绘;颈联转而写人,写静态、近景。C.颈联描绘牧人猎马暮归图。诗人见牧人皆有所归,而“我”却独无,恬淡自然的暮归景象反而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冷清的色彩。D.尾联由景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白云千载空悠悠_________________(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3)芳草萋萋鹦鹉洲_________________(4)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
    2.根据提示默写。(1)崔颢《黄鹤楼》中描写登楼所见美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黄鹤楼》中直抒胸臆,表现乡愁,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之感。
    4.李白登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示例:①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写草木茂盛,突出其生机勃勃的特点。④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答出一点或某联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押一个韵,二四六八句押韵,声韵和谐。B.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C.首联、颔联从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化写世事难料之感,气势雄浑,感情真挚。D.颈联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的原野之景,由渺不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居yán( )  征péng( ) 归yàn( ) 汉塞( ) 候骑( ) 燕然(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单车欲问边_______________(2)属国过居延_______________(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
    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3.根据提示默写。(1)王维《使至塞上》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用传神笔法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烟落日圆
    4.王维,字______,____朝诗人,有“______”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_________;观摩诘之画,__________。”
    5.诗歌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递了什么情感?
    颔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征蓬”“归雁”比作远行之人,表现了诗人的孤寂、飘零之感。
    6.请从语言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独特之处。
    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甲】使至塞上【乙】战城南杨 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注】,千里暗黄尘。 【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
    8.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答到“心系祖国、立志杀敌、报效祖国”,大意正确即可)
    9.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乙译文】长城以北路途遥远,地域广阔无际,城南的战事悲苦艰辛。战旗猎猎,像鸟的翅膀一样;盔明甲亮,像鱼的鳞片一样。河水十分寒冷,冻伤了马匹,使人备觉凄凉的风声,愁煞了人们的心。微小的心意表明征人心系祖国;征程千里,大漠黄沙飞,遮天蔽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江入大荒流_______________(2)云生结海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仍怜故乡水______
    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
    2.根据提示默写。(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富有蓬勃朝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3)《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欣赏美景转变为深沉的乡思之叹,含蓄委婉。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李白,字______,号_________,因贺知章赞他“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而被世人称为“_______________”,是盛唐时期著名的______主义诗人。
    4.标题中的“送别”二字怎样理解?
    “送别”是说故乡的水恋恋不舍,满怀深情地一路送诗人远行,从另一角度显现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的景象。
    6.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B.“山随平野尽”一句,“随”“尽”两个字,让静止的山峦富于动态。C.颈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霞,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D.诗人在尾联直抒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赋得暮雨送李胄①韦应物楚江②微雨里,建业③暮钟时④。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⑤深不见,浦⑥树远含滋⑦。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⑧。 【注】①这是唐代诗人韦应物送别好友李胄时写的一首送别诗。赋得:分题赋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②楚江:指长江。③建业:今江苏南京。④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⑤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⑥浦:近岸的水面。⑦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⑧散丝:雨丝。
    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常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本诗通过写“雨”“江”“帆”“鸟”“树”等景物,抒发了离别伤感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B.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背景空阔;海门深,浦树远,背景深远。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C.从全诗意境看,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并与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D.从情感表达看,尾联采用间接抒情的方式,把别泪和江面的雨丝交融在一起,委婉地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忧伤。
    8.请赏析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中加点叠词的表达效果。
    “漠漠”“冥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汽迷茫和天色昏暗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同时也为诗歌增添了音韵美。
    【译文】长江笼罩在蒙蒙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时之钟。江面水汽迷蒙帆影重重,天色昏暗鸟儿缓缓归去。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像江面的雨丝。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zhuó( )春泥      没马蹄( )白沙堤( )
    2.根据提示默写。(1)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早莺新燕”展现了西湖早春的旖旎风光。(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绽放、春草吐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云飘浮不定,形态万千,是诗人的歌咏对象。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用“____________”描述了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描述了湖水白云相连的景象。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白居易,字_____,号________,有“______”之称,是唐代伟大的______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______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_______并称“刘白”。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精选了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等富有早春特征的景物。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与本诗的意境一致。C.本诗流露出诗人喜爱之情中隐含的惋惜之情。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5.请从前三联中任选一联,品析其如何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
    示例一: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的早春特征。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示例二:颔联通过写仰视所见禽鸟来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示例三:颈联通过写俯察所见花草来描绘早春的季节特征。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的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
    遣① 意杜 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注】①遣:抒发。②酿黍:酿酒。③移橙:栽橙。
    6.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____”字看出。颔联中的“________”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7.《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为何“意”?
    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之意。
    【译文】近处是黄鹂在枝头婉转的啼鸣声,远处是白色的沙鸥在水中沙地上轻盈的走动。我的草庐边是一条幽静的小路,路边盛开的野花已经纷纷地凋落,一场春雨过后,村庄旁边的小河里涨满了春水。年老体衰的我正在家中忙着用黍麦酿酒,外面细雨飘到了橙子上。我逐渐疏离以前交往的友人;因为交游少,我的名字也很少再为别人知道了。
    推荐阅读1.《九日送别》2.《西溪独泛》
    8.(素养创新题)“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1)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节气歌弹词》,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先后顺序,请结合《二十四节气歌》写出弹词中漏掉的节气名称。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节气歌弹词(节选)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_____初交河跃鲤,_____蝴蝶梦花间。
    (2)下列诗句按其所包含节气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③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④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A.②③①④     B.②①④③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①立秋;②雨水;③立夏;④大雪。
    注意题干中“惊蛰时节所画的一幅春日兰竹图”,B.“霜雪满庭除”是秋季;C.“春风已过有余春”是暮春;D.“熏风”是指初夏的东南风。
    (3)惊蛰时,春笋鲜。郑板桥一生品清幽,食雅淡,酷爱兰竹,喜啖竹笋。右图是他惊蛰时节所画的一幅春日兰竹图,请为其选择一幅最恰当的题跋(写在书画上的文字)( )A.日日红桥斗酒卮,家家桃李艳芳姿。闭门只是栽兰竹,留得春光过四时。B.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C.画得盆花蕙草新,春风已过有余春。折来数片新篁叶,好为名葩小拂尘。D.鲜笋鲥鱼味正赊,江南四月好年华。满林新竹青如玉,且趁熏风看蕙花。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接近 (2)徘徊 (3)采食野菜,比喻隐居不仕
    (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2)相顾无相识 长歌怀采薇
    C(“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错误)
    B(颔联是静态、远景,颈联是动态、近景)
    (1)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2)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飘飘荡荡的样子 (2)分明的样子 (3)草木茂盛的样子(4)故乡
    寂寞孤独(失落惆怅、世事茫茫等)
    (1)慰问边关守军 (2)典属国的简称 (3)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 (4)指烽烟
    延 蓬 雁 sài hòu yān
    (1)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 长烟落日圆
    摩诘 唐 诗佛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C(“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景色。
    (1)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2)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3)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1)辽远无际的原野 (2)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3)喜爱
    太白 青莲居士 诗仙(谪仙人) 浪漫
    B(A.“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这是送别诗,没有思乡之情;C.“营造了一望无际、豁然开朗的意境”错误,营造的是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D.“间接抒情”错误,为直抒胸臆)
    D(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并非直抒胸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3)云生结海楼 水面初平云脚低
    乐天 香山居士 诗魔 现实 元稹 刘禹锡
    C(《钱塘湖春行》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毫无“惋惜之情”)
    (1)惊蛰 春分(2)A(①立秋;②雨水;③立夏;④大雪)(3)A(注意题干中“惊蛰时节所画的一幅春日兰竹图”,B.“霜雪满庭除”是秋季;C.“春风已过有余春”是暮春;D.“熏风”是指初夏的东南风)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野望备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圈,东皋薄暮望,归隐田园,蕴含着淡淡的伤感,融情于景,徙倚欲何依,内心苦闷和矛盾,徙倚相顾长歌,理解性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课时《渡荆门送别》ppt、音频渡荆门送别mp3、音频渡荆门送别吟诵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第3课时《使至塞上》ppt、音频使至塞上mp3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三单元:13 唐诗五首 习题课件(含答案)_部编八上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