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铁的单质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189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1铁的单质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189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1铁的单质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189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3-3物质的量浓度 练习 试卷 1 次下载
- 第二章海水中的中盐元素——钠和氯章节检测 试卷 0 次下载
- 3-1-2铁的重要化合物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3-2-1铁合金 铝和铝合金 新型合金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 3-2-2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第一节 铁及其化合物精练
展开课时作业15 铁的单质
时间:45分钟
eq \a\vs4\al(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钠与氧气反应时,产物由氧气的量决定
B.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熔化且会剧烈燃烧
C.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时,被氧化的一定是金属
D.铁丝在空气和纯氧中都不会燃烧
解析: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由反应条件决定,A错误;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熔化,但因表面有熔点较高的Al2O3,因此不会剧烈燃烧,B错误;金属与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时,金属只能失电子,即被氧化,C正确;铁丝在纯氧中可燃烧生成Fe3O4,D错误。
2.下列反应发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 A )
A.铁在氯气中燃烧 B.磷在氧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钠在氧气中燃烧
解析:铁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A正确;磷在氧气中燃烧冒白烟,B错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C错误;钠在氧气中燃烧,火焰为黄色,D错误。正确选项为A。
3.下列反应中,通过置换反应得到铁的是( C )
A.铜浸入氯化铁溶液中
B.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氧化铁
C.铝与氧化铁混合物加热至高温
D.铜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
解析:铜浸入氯化铁溶液中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A错误;一氧化碳通过炽热的氧化铁生成CO2和铁,但不是置换反应,B错误;铝与氧化铁混合物加热至高温生成铁和氧化铝,属于置换反应,C正确;铜浸入氯化亚铁溶液中不反应,D错误。答案选C。
4.把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溶解、溶质质量增加,但没有气体放出的是( C )
A.稀硫酸 B.CuSO4溶液
C.Fe2(SO4)3溶液 D.AgNO3溶液
解析: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氢气生成,故A错误;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铜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B错误;铁和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没有气体生成且溶液质量增加,所以符合题意,故C正确;铁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析出银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故选C。
5.下列物质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D )
A.Fe3O4 B.Na2O2
C.FeS D.FeCl2
解析:Fe与氧气在点燃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A不选;钠与氧气在点燃或加热下反应生成过氧化钠,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B不选;铁与单质硫加热反应生成FeS,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C不选;氯气具有强氧化性,Fe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FeCl2不能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得到,故选D。
6.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在一起时,先与氧化性强的粒子反应,待强的反应完后,再与氧化性弱的反应,称为反应先后规律,已知氧化性:Fe3+>Cu2+,在溶有Fe2(SO4)3和CuSO4的溶液中加入铁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若铁粉有剩余,则不溶物中一定有铜
B.若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
C.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则溶液中一定无Fe3+
D.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则溶液中一定有Fe2+,一定无Fe3+
解析:三价铁离子氧化性强于铜离子,加入铁粉,铁粉先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剩余铁粉再与铜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若有铁粉剩余,则三价铁离子、铜离子完全反应,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故A正确;若有铁粉剩余,则三价铁离子、铜离子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故B正确;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则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种为铜离子只反应一部分,则三价铁离子完全反应,一种为铜离子未反应,则三价铁离子恰好反应,一种为铜离子未反应,三价铁离子只反应一部分,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故C错误;若铁粉无剩余,且溶液中无Cu2+,因为三价铁离子先于铁粉反应,所以一定不含三价铁离子,一定含有二价铁离子,故D正确。
7.(双选)下列氯化物既可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也可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AD )
A.ZnCl2 B.FeCl3
C.FeCl2 D.AlCl3
解析: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锌与氯气、盐酸反应的产物均为ZnCl2,铝与氯气、盐酸反应的产物均为AlCl3。
8.能使铁溶解,但不能生成沉淀的溶液是( B )
A.AgNO3溶液 B.FeCl3溶液
C.CuSO4溶液 D.FeSO4溶液
解析:A、C项虽能溶解铁,但同时析出的Ag和Cu会附着在铁上,D项不能使铁溶解,符合题意的是B项。
9.下列关于铁与水反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A.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是黑色的Fe2O3
B.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放出的气体点燃时能发出爆鸣声
C.铁与水蒸气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D.常温下,Fe与H2O不反应,但在空气中的O2、H2O共同作用下能发生反应
解析:铁与水反应:3Fe+4H2Oeq \(=====,\s\up15(高温))Fe3O4+4H2,产物为Fe3O4,A错误。
10.由锌、铁、铝、镁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11.2 L,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C )
A.锌 B.铁
C.铝 D.镁
解析:分别产生11.2 L H2需要锌32.5 g,铁28 g,镁12 g,铝9 g,根据平均值思想,混合物中两种金属的质量应分别小于和大于10 g,而小于10 g的只有铝,故一定有铝,选C。
11.将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大量阳离子是( B )
A.Cu2+和Fe2+ B.Fe2+和Mg2+
C.Fe3+和Fe2+ D.H+和Cu2+
解析:H+、Fe3+、Cu2+均能与铁粉反应,Mg2+不与铁粉反应,当铁粉有剩余时,溶液中H+、Fe3+、Cu2+均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Fe2+和Mg2+,B正确。
12.对于反应8Fe+22HNO3(浓)===Fe8O11+22NO2↑+11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在反应中硝酸体现氧化性和酸性
B.还原性:NO2>Fe
C.Fe8O11中n(Fe2+)n(Fe3+)=31
D.22.4 g Fe完全反应时,转移1.1 ml电子
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HNO3全部生成了NO2,所以硝酸全部体现了氧化性,故A错误;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规律,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在题给的方程式中,Fe为还原剂,NO2为还原产物,所以还原性大小顺序应该是:NO2
eq \a\vs4\al(二、填空题)
13.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 ml/L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普通铁粉(或铁粉);烧瓶B的作用是作为水蒸气发生器(或用来产生水蒸气);烧瓶C的作用是防止水倒吸(或用作安全瓶);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氢气。
(2)实验时U形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碱石灰(或CaO等碱性干燥剂);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6_ml/L盐酸。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ABE。
(4)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3O4+4H2eq \(=====,\s\up15(高温))3Fe+4H2O。
(5)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点燃氢气。
解析:从左图看,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应是难溶性气体,可推知是H2,所以左图B是水蒸气发生器,A中发生反应3Fe+4H2O(g)eq \(=====,\s\up15(△))Fe3O4+4H2。C是安全瓶,防止停止加热时,水槽中的水倒吸入A中使A试管炸裂。右图是H2和铁的氧化物反应制取“引火铁”的装置,右图Ⅰ是H2发生器,用锌粒和6 ml/L盐酸反应。在E试管加热之前必须检验H2的纯度,若H2中混有空气,当达到爆炸极限时,则会发生爆炸。检验H2纯度时,用试管在F口处收集H2,再进行检验。制得的H2必须干燥,否则还原出来的铁又会跟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因此在H2发生装置与还原铁的氧化物之间加一个干燥装置“U形管”,U形管内可盛碱石灰、氧化钙等碱性固体干燥剂,它既可干燥H2,又可除去混在H2中的氯化氢气体。纯净的H2在E管内还原Fe3O4,未参加反应的H2从F口排出,并将它点燃。
14.应用下列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
请完成该问题中的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g)eq \(=====,\s\up15(高温))Fe3O4+4H2;该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剂是Fe,氧化剂是H2O。
(2)实验前必须对整套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操作方法是在玻璃管口C处接一段乳胶管,乳胶管头上连一段玻璃管,并将管口没入水中,用酒精灯火焰微热烧瓶底部,如果能够观察到没入水中的玻璃管口有气体逸出,停止加热后,玻璃管内有水柱上升,且较长时间水柱不回落,则表明该套装置气密性良好。
(3)圆底烧瓶中盛装的是水,该装置受热后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持续不断的水蒸气;烧瓶底部放置了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
(4)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点燃的顺序是先点燃酒精灯,产生水蒸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为什么?防止先点燃酒精喷灯导致Fe与O2的反应。
(5)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是碱石灰,作用是除去反应产生的H2中混有的水蒸气。
(6)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H2。如果要在C处的玻璃管处点燃该气体,则必须对该气体进行验纯,这一操作的目的是防止点燃时,氢气中混有空气而爆炸。
1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对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硬质试管中的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反应需要的水蒸气。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中,氧化剂是H2O(填化学式,下同),还原剂是Fe。
(3)该同学对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只有Fe;
假设2:只有Fe3O4;
假设3:既有Fe也有Fe3O4。
(4)为了验证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研究:反应前固体物质的质量为5.6 g,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6.6 g。从上述数据分析,反应后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的组成为Fe和Fe3O4。
解析:(1)硬质试管中的湿棉花受热时可产生水蒸气,故硬质试管中湿棉花的作用是提供反应需要的水蒸气。(2)Fe在反应中失去电子作还原剂,H2O在反应中得到电子作氧化剂。(3)若Fe没有反应,则固体物质为Fe;若Fe部分反应,则固体物质为Fe与Fe3O4的混合物;若Fe全部反应,则固体物质为Fe3O4。(4)若5.6 g Fe完全反应,应得到eq \f(1,30) ml Fe3O4,其质量约为7.7 g,而实验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6.6 g,说明Fe部分反应,故反应后的硬质试管中固体物质为Fe和Fe3O4的混合物。
16.以下是有关金属与酸的反应,请填写下列空白:
(1)分别取W g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eq \f(1,23)eq \f(1,28)eq \f(1,9)。
(2)分别取0.1 ml钠、铁、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123。
(3)若产生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质量比是23289。
(4)若产生相同体积(同温同压)的氢气,所需钠、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632。
解析:(1)W g钠、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eq \f(W,23) ml、eq \f(W,56) ml、eq \f(W,27) ml,由钠、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3+3H2↑,得到关系式:2Na~H2,Fe~H2,2Al~3H2,所以W g钠、铁、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eq \f(W,46)eq \f(W,56)eq \f(W,18)=eq \f(1,23)eq \f(1,28)eq \f(1,9);同理可得(2)、(3)、(4)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练习解析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练习解析版),共7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学案,共6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练习原卷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必修一 3.1.1 铁的单质 铁的氧化物练习原卷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