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后测评,共9页。
课时分层作业(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1.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D [题中所列物质均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形成盐。如:Zn+H2SO4===ZnSO4+H2↑,Na2O+CO2===Na2CO3,NaOH+HCl===NaCl+H2O,Cl2+2NaOH===NaCl+NaClO+H2O。]
2.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部分性质与CO2、SO2类似。下列关于SiO2性质的预测错误的是( )
A.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
B.Si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SiO3
C.Si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D.SiO2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C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类比CO2、SO2的性质,可推测A、B正确;根据SiO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可知D正确;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C错误。]
3.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B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A可能;碱性氧化物和水反应只生成碱一种物质,B不可能;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可能;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可能。]
4.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溶液五种物质中,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D.5种
B [生成ZnCl2的组合有:Zn与盐酸,ZnO与盐酸,ZnCO3与盐酸。]
5.有CO2、Fe2O3、Na2SO4溶液、Ba(OH)2溶液和盐酸五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3个B.4个
C.5个D.6个
B [CO2与Ba(OH)2反应,Fe2O3与盐酸反应,Na2SO4与Ba(OH)2反应,Ba(OH)2与盐酸反应,共4个化学反应。]
6.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FeCl3+Cu===CuCl2+2FeCl2
B.2HClOeq \(=====,\s\up10(光照))2HCl+O2↑
C.CuO+COeq \(=====,\s\up10(△))Cu+CO2
D.2Mg+CO2eq \(=====,\s\up10(点燃))2MgO+C
[答案] D
7.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C [上述流程涉及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8.(教材改编)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石灰还可以跟酸及酸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作干燥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关于CaO的类别,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答案,例如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又因为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是钙元素,因此还是金属氧化物,同时也是一种碱性氧化物等。
(2)生石灰吸水并能和水反应生成Ca(OH)2,因此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CaO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
(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完全反应,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故小纸袋中的物质不能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
[答案] (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2)CaO+H2O===Ca(OH)2
(3)CaO+2HCl===CaCl2+H2O
(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小纸袋中的物质就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
9.“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的序号先后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迷宫内12种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迷宫内12种物质中,金属单质按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________,试写一个相互置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要让盐酸走出迷宫,所经过的物质都不能跟盐酸反应,CO2、NaCl、CO、Cu、H2SO4、Ag都不能跟盐酸反应,故盐酸所走的路线是③⑥⑩⑦⑪⑫。
(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故Fe2O3和MgO属于碱性氧化物。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越靠前的金属越活泼,因此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即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⑦⑫,它们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Zn+CuSO4===ZnSO4+Cu,Cu+2AgNO3===Cu(NO3)2+2Ag(任写一个即可)。
[答案] (1)③⑥⑩⑦⑪⑫
(2)⑤⑨ Fe2O3+6HCl===2FeCl3+3H2O(或MgO+2HCl===MgCl2+H2O)
(3)①⑦⑫ Zn+CuSO4===ZnSO4+Cu(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素养培优练]
10.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A.铜 B.碳 C.铁 D.钙
D [A为CaO,B为Ca(OH)2,C为Ca(NO3)2,D为CaCl2,E为CaCO3。]
11.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D [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故A、B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eq \(=====,\s\up10(点燃))2CO2;乙和丙不发生反应;丙和丁:2CuO+Ceq \(=====,\s\up10(高温))2Cu+CO2↑;甲和丁不反应,丁→乙:CuO+Ceq \(=====,\s\up10(高温))Cu+CO↑,故C不符合题意。D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Fe+CuCl2===FeCl2+Cu;乙和丙:Zn+CuCl2===Cu+ZnCl2;丙和丁:Zn+2HCl===ZnCl2+H2↑;丁和甲:Fe+2HCl===FeCl2+H2↑;丁→乙:CuO+2HCl===CuCl2+H2O,D符合题意。]
12.(易错题)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B.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C.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AgNO2 盐酸 BaCl2 Na2CO3
A [两两反应各物质的现象为:eq \(N,\s\up7(↓))eq \(a,\s\up7(↓))2eq \(C,\s\up7(↑))O3、eq \(A,\s\up7(↓))eq \(g,\s\up7(↓))eq \(N,\s\up7(↓))O3、eq \(B,\s\up7(↓))eq \(a,\s\up7(↓))eq \(C,\s\up7(-))l2,eq \(盐,\s\up7(↑↓))eq \(酸,\s\up7(-)),根据题意可知,甲为BaCl2,乙为Na2CO3,丙为AgNO3,丁为盐酸。]
13.(素养题)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eq \(――→,\s\up10(①))铜绿eq \(――→,\s\up10(②))Aeq \(――→,\s\up10(③))Cu(OH)2eq \(――→,\s\up10(④))Beq \(――→,\s\up10(⑤),\s\d10(H2))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5)以Cu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制备CuSO4的实验方案,并用流程图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铜绿的成分是Cu2(OH)2CO3,属于盐类,也属于碱式盐或碳酸盐等。
(2)铜绿不溶于水,若将铜绿转化成Cu(OH)2,必首先将铜绿转化成易溶于水的铜盐,而易溶的铜盐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故反应②的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Cu(OH)2不溶于水,受热能分解,故④的反应方程式为Cu(OH)2eq \(=====,\s\up10(△))CuO+H2O,反应⑤是H2还原CuO,反应方程式为CuO+H2eq \(=====,\s\up10(△))Cu+H2O。
(4)反应①是指Cu与O2、CO2和H2O的化合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②是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A(成分是CuCl2);反应③是A与NaOH反应生成Cu(OH)2,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Cu(OH)2受热分解生成B(成分是CuO),是分解反应;反应⑤是B与H2反应生成Cu,是置换反应。
(5)注意Cu与H2SO4(稀)不能直接反应。先将Cu转化为CuO,再用CuO与H2SO4反应制CuSO4。
[答案] (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
(2)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Cu(OH)2eq \(=====,\s\up10(△))CuO+H2O CuO+H2eq \(=====,\s\up10(△))Cu+H2O
(4)① ②③ ④
(5)Cueq \(――→,\s\up10(加O2),\s\d10(△))CuOeq \(―――――→,\s\up10(和稀硫酸))CuSO4
14.如图所示,五角星上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
(2)B除了制取A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解析] A是氧化物且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则A为CO2;D能够用来检验CO2,则D是Ca(OH)2;C和E都是氧化物,二者反应生成D[Ca(OH)2],说明它们分别是CaO和H2O中的一种;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CO2),则B是HCl和CaCO3中的一种,结合图中的反应关系,D[Ca(OH)2]不可能与CaCO3反应,则B只能是HCl,B(HCl)不与H2O反应,但能与CaO反应,说明E是CaO,C是H2O。(1)A的化学式是CO2,D的化学式是Ca(OH)2。(2)盐酸(HCl的水溶液)还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写出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发现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
[答案] (1)CO2 Ca(OH)2 (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CaO+H2O===Ca(OH)2 (4)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
15.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K2CO3、NaCl、Ba(OH)2、CuSO4中的几种。现取少量该固体混合物做如下实验:
①取部分固体混合物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3)该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为了进一步检验该物质是否存在,请写出你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取部分固体混合物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则该沉淀为碳酸钡,一定没有硫酸钡沉淀,故原固体混合物中没有硫酸铜。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硫酸钠溶液,有白色硫酸钡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钡。
氯化钠是否存在不能确定,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的存在来验证氯化钠的存在。
[答案] (1)Ba(OH)2、K2CO3 (2)CuSO4
(3)NaCl 取②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固体混合物中有NaCl,反之则没有
(4)Ba(OH)2+K2CO3===BaCO3↓+2KOH BaCO3+2HNO3===Ba(NO3)2+CO2↑+H2O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
CuO
D
Fe
CuCl2
Zn
HCl
课时分层作业(二)
(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1.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D [题中所列物质均可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形成盐。如:Zn+H2SO4===ZnSO4+H2↑,Na2O+CO2===Na2CO3,NaOH+HCl===NaCl+H2O,Cl2+2NaOH===NaCl+NaClO+H2O。]
2.沙子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部分性质与CO2、SO2类似。下列关于SiO2性质的预测错误的是( )
A.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H2O
B.SiO2能与CaO反应生成CaSiO3
C.Si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
D.SiO2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C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类比CO2、SO2的性质,可推测A、B正确;根据SiO2是沙子的主要成分可知D正确;SiO2不能与水反应生成硅酸,C错误。]
3.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之间不可能是( )
A.盐和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
B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A可能;碱性氧化物和水反应只生成碱一种物质,B不可能;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可能;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可能。]
4.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溶液五种物质中,两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D.5种
B [生成ZnCl2的组合有:Zn与盐酸,ZnO与盐酸,ZnCO3与盐酸。]
5.有CO2、Fe2O3、Na2SO4溶液、Ba(OH)2溶液和盐酸五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3个B.4个
C.5个D.6个
B [CO2与Ba(OH)2反应,Fe2O3与盐酸反应,Na2SO4与Ba(OH)2反应,Ba(OH)2与盐酸反应,共4个化学反应。]
6.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2FeCl3+Cu===CuCl2+2FeCl2
B.2HClOeq \(=====,\s\up10(光照))2HCl+O2↑
C.CuO+COeq \(=====,\s\up10(△))Cu+CO2
D.2Mg+CO2eq \(=====,\s\up10(点燃))2MgO+C
[答案] D
7.KOH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C [上述流程涉及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8.(教材改编)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石灰还可以跟酸及酸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作干燥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关于CaO的类别,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答案,例如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又因为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是钙元素,因此还是金属氧化物,同时也是一种碱性氧化物等。
(2)生石灰吸水并能和水反应生成Ca(OH)2,因此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CaO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
(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完全反应,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故小纸袋中的物质不能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
[答案] (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
(2)CaO+H2O===Ca(OH)2
(3)CaO+2HCl===CaCl2+H2O
(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小纸袋中的物质就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
9.“探险队员”——盐酸,不小心走进了化学迷宫,不知怎样走出来,因为迷宫有许多“吃人的野兽”(即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或者是水溶液),盐酸必须避开它们,否则就无法通过。
(1)请你帮助它走出迷宫(请用图中物质的序号先后连接起来表示所走的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迷宫内12种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迷宫内12种物质中,金属单质按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是________,试写一个相互置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要让盐酸走出迷宫,所经过的物质都不能跟盐酸反应,CO2、NaCl、CO、Cu、H2SO4、Ag都不能跟盐酸反应,故盐酸所走的路线是③⑥⑩⑦⑪⑫。
(2)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故Fe2O3和MgO属于碱性氧化物。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越靠前的金属越活泼,因此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Cu>Ag,即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①⑦⑫,它们之间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Zn+CuSO4===ZnSO4+Cu,Cu+2AgNO3===Cu(NO3)2+2Ag(任写一个即可)。
[答案] (1)③⑥⑩⑦⑪⑫
(2)⑤⑨ Fe2O3+6HCl===2FeCl3+3H2O(或MgO+2HCl===MgCl2+H2O)
(3)①⑦⑫ Zn+CuSO4===ZnSO4+Cu(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素养培优练]
10.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A.铜 B.碳 C.铁 D.钙
D [A为CaO,B为Ca(OH)2,C为Ca(NO3)2,D为CaCl2,E为CaCO3。]
11.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乙。下面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D [A中甲和乙、乙和丙、丙和丁、丁和甲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B中甲和乙、乙和丙、丁和甲之间均不能反应,丁也不能转化为乙,故A、B不符合题意。C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2CO+O2eq \(=====,\s\up10(点燃))2CO2;乙和丙不发生反应;丙和丁:2CuO+Ceq \(=====,\s\up10(高温))2Cu+CO2↑;甲和丁不反应,丁→乙:CuO+Ceq \(=====,\s\up10(高温))Cu+CO↑,故C不符合题意。D中,反应依次为甲和乙:Fe+CuCl2===FeCl2+Cu;乙和丙:Zn+CuCl2===Cu+ZnCl2;丙和丁:Zn+2HCl===ZnCl2+H2↑;丁和甲:Fe+2HCl===FeCl2+H2↑;丁→乙:CuO+2HCl===CuCl2+H2O,D符合题意。]
12.(易错题)甲、乙、丙、丁分别是Na2CO3、AgNO3、BaCl2、盐酸四种无色溶液中的一种,它们两两反应后的现象如下:甲+乙―→沉淀;甲+丙―→沉淀;乙+丙―→沉淀;丙+丁―→沉淀;乙+丁―→无色无味气体。则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依次是( )
A.BaCl2 Na2CO3 AgNO3 盐酸
B.BaCl2 Na2CO3 盐酸 AgNO3
C.Na2CO3 盐酸 AgNO3 BaCl2
D.AgNO2 盐酸 BaCl2 Na2CO3
A [两两反应各物质的现象为:eq \(N,\s\up7(↓))eq \(a,\s\up7(↓))2eq \(C,\s\up7(↑))O3、eq \(A,\s\up7(↓))eq \(g,\s\up7(↓))eq \(N,\s\up7(↓))O3、eq \(B,\s\up7(↓))eq \(a,\s\up7(↓))eq \(C,\s\up7(-))l2,eq \(盐,\s\up7(↑↓))eq \(酸,\s\up7(-)),根据题意可知,甲为BaCl2,乙为Na2CO3,丙为AgNO3,丁为盐酸。]
13.(素养题)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绿锈”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
铜eq \(――→,\s\up10(①))铜绿eq \(――→,\s\up10(②))Aeq \(――→,\s\up10(③))Cu(OH)2eq \(――→,\s\up10(④))Beq \(――→,\s\up10(⑤),\s\d10(H2))Cu
(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
(5)以Cu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制备CuSO4的实验方案,并用流程图表示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铜绿的成分是Cu2(OH)2CO3,属于盐类,也属于碱式盐或碳酸盐等。
(2)铜绿不溶于水,若将铜绿转化成Cu(OH)2,必首先将铜绿转化成易溶于水的铜盐,而易溶的铜盐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Cu(OH)2沉淀,故反应②的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Cu(OH)2不溶于水,受热能分解,故④的反应方程式为Cu(OH)2eq \(=====,\s\up10(△))CuO+H2O,反应⑤是H2还原CuO,反应方程式为CuO+H2eq \(=====,\s\up10(△))Cu+H2O。
(4)反应①是指Cu与O2、CO2和H2O的化合生成碱式碳酸铜;反应②是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A(成分是CuCl2);反应③是A与NaOH反应生成Cu(OH)2,是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Cu(OH)2受热分解生成B(成分是CuO),是分解反应;反应⑤是B与H2反应生成Cu,是置换反应。
(5)注意Cu与H2SO4(稀)不能直接反应。先将Cu转化为CuO,再用CuO与H2SO4反应制CuSO4。
[答案] (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
(2)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3)Cu(OH)2eq \(=====,\s\up10(△))CuO+H2O CuO+H2eq \(=====,\s\up10(△))Cu+H2O
(4)① ②③ ④
(5)Cueq \(――→,\s\up10(加O2),\s\d10(△))CuOeq \(―――――→,\s\up10(和稀硫酸))CuSO4
14.如图所示,五角星上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
(2)B除了制取A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解析] A是氧化物且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则A为CO2;D能够用来检验CO2,则D是Ca(OH)2;C和E都是氧化物,二者反应生成D[Ca(OH)2],说明它们分别是CaO和H2O中的一种;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CO2),则B是HCl和CaCO3中的一种,结合图中的反应关系,D[Ca(OH)2]不可能与CaCO3反应,则B只能是HCl,B(HCl)不与H2O反应,但能与CaO反应,说明E是CaO,C是H2O。(1)A的化学式是CO2,D的化学式是Ca(OH)2。(2)盐酸(HCl的水溶液)还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写出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发现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
[答案] (1)CO2 Ca(OH)2 (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3)CaO+H2O===Ca(OH)2 (4)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
15.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K2CO3、NaCl、Ba(OH)2、CuSO4中的几种。现取少量该固体混合物做如下实验:
①取部分固体混合物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
②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
③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2)该固体混合物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
(3)该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为了进一步检验该物质是否存在,请写出你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①、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取部分固体混合物加入水中,振荡,有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钡沉淀和硫酸钡沉淀;向①的悬浊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则该沉淀为碳酸钡,一定没有硫酸钡沉淀,故原固体混合物中没有硫酸铜。取少量②的溶液滴入硫酸钠溶液,有白色硫酸钡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钡。
氯化钠是否存在不能确定,可以通过检验氯离子的存在来验证氯化钠的存在。
[答案] (1)Ba(OH)2、K2CO3 (2)CuSO4
(3)NaCl 取②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固体混合物中有NaCl,反之则没有
(4)Ba(OH)2+K2CO3===BaCO3↓+2KOH BaCO3+2HNO3===Ba(NO3)2+CO2↑+H2O
甲
乙
丙
丁
A
H2SO4
Na2SO4
NaOH
NaCl
B
KCl
K2CO3
KOH
HCl
C
O2
CO
C
CuO
D
Fe
CuCl2
Zn
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