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学案
展开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难点:正确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基础认知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1.背景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____________完成,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______阶段。它们掀起了新的______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非洲被瓜分殆尽。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______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英德矛盾:____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把____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
法德矛盾:因_____________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
德俄矛盾:因不断的______而关系恶化。
奥匈与俄国矛盾:集中在_____半岛,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____”。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_____”,英国、法国、俄国组成“_____”。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突,______日益紧张。
(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____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______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______宣战。此后,_______________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______之战。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战线
大战主要在____的三条战线进行: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____,德奥联军与俄军在____厮杀,奥军与俄军在____争斗。西线是______战场。这场战争是双方______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
2.过程
(1)第一阶段:1914年,德国进攻法国,主张“____”,____战役中德国失败,“速决战”计划破产;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了德国在中国____半岛的租借地。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______在东线和南线取胜;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____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英德在_____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3)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和___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___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_____的失败而结束。
3.结果:战后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_____与_______,与会各国缔结了以_____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_____内建立了______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
(1) 各国关系及领土、军备问题
①__________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_________被战胜国瓜分。
②承认____复国,承认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独立。
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_______。
④中国收回____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⑤列强同意将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2) 国际联盟
①成立国际联盟,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______________。
②国联形成决议的“______”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____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_______的工具。
3.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_______和_______力量,动摇了___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______。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______的胜利,开始改变以____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____、要求____的运动日益高涨。
深化探究
探究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一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史料二 “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思考:(1)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
(2)根据史料一、史料二,分析这种局面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1)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2)英德之间的矛盾尖锐,以及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成为世界战争的根源。
探究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条件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②军事上:列强相互之间的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推动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引发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④物质上: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发展成为世界性大战。
⑤意识形态上: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2)条件
①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②可能条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③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探究三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史料一
史料二 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思考:(1)凡尔赛体系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史料一中图1、图2各反映了哪一对矛盾?除了上述矛盾之外,凡尔赛体系还包含哪些矛盾?
(2)史料二中福煦元帅对《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说明他持这一态度的理由。
提示:(1)图1反映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图2反映了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还包含: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2)态度:担心。理由:《凡尔赛条约》具有掠夺性,必然招致德国的不满和报复。史实: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或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探究四 凡尔赛体系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仍以欧洲,尤其以英法为优势。
②该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由于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基础上,稳定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同时由于这一体系中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使这一体系必然不能持久。
③该体系具有反动性。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转让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给日本等,维持了殖民主义的统治秩序。
④该体系具有不全面性。出于社会制度的区别,把苏俄排斥在外;出于分赃的目的,排斥了德国。
(2)评价
①进步性:凡尔赛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西亚地区的矛盾,虽然这种矛盾是以不公平的方式和在牺牲小国利益的基础上加以解决的,但它的确使很多矛盾得到暂时解决或缓和,这有利于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成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繁荣局面的基本前提。这种通过国际会议上的外交争斗与妥协达成相关国际条约来对国际关系进行整体安排的方式,相对于此前帝国主义的同盟竞争和军事对抗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②局限性:由于没有公平原则,帝国主义在许多安排上往往出于各自的私利,凡尔赛体系不仅没有使许多旧有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还滋生了许多新的矛盾,这些矛盾使该体系不能维持长期的稳定。
1. 下图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图中“▲”处应填入(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答案】A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答案】B
3. 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索姆河战役被称为“地狱”,是因为这两场战役( )
A.战役规模巨大
B.双方投入兵力很多
C.持续时间特别长
D.伤亡数字特别巨大
【答案】D
4. 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如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不会看到( )
A.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B.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
C.列宁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
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
【答案】C
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华盛顿会议,依据美国的意志重构亚太地区的国际新秩序,然而却激化了( )
A.英法矛盾
B.英德矛盾
C.英日矛盾
D.美日矛盾
【答案】D
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史观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
时空观念
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文献资料记载,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及日德兰海战的概况。
历史解释
运用文献资料,识记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分析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家国情怀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认识全人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
国家
英
德
法
美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学案: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问题导引,基础必备,知识体系,素能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整体建构,我的困惑,随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导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一,史料史证能力训练二,高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