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练习题
展开第五章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夯基固本 练速提能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大西洋西部某岛屿略图,该岛人口约2 000人,气候寒湿,为纯牧业区。读图,完成1~2题。
1.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是( )
A.淡水枯竭 B.气候变暖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危害
答案 B
解析 该岛受海洋影响深刻,气候湿润,淡水资源丰富,A项错误;臭氧层破坏对两极地区及青藏地区影响深刻,排除C项;地域狭小,缺乏现代工业,受酸雨危害程度低,D项错误;岛屿周边地势低,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会使岛屿面积减小,居住环境受限,故气候变暖是该岛居民最担心的环境问题,B项正确。
2.近十几年来,岛屿上生物种类呈快速减少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
A.岛屿封闭 B.地形单调
C.人类破坏 D.降水过多
答案 C
解析 近十几年来,岛屿的地形、封闭性及降水量等自然条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而生物种类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破坏,C项正确。
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 B.原有栖息地破坏
C.气候变化 D.小行星撞击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人类到达后该地物种锐减。人类过度开垦和捕猎使得该地动物的原有栖息地被破坏,导致物种锐减,故B项正确。
4.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划分,物种锐减属于( )
A.生态破坏问题
B.环境污染问题
C.自然资源枯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答案 A
解析 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导致生物物种减少,故物种锐减属于生态破坏,A项正确。
“烧荒”是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放一把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除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外,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两大主要原因。据此回答5~6题。
5.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①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②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③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④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林区农民烧荒种植和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6.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②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④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热带雨林被破坏会导致气候异常,旱涝失调,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植被破坏导致雨林物种的大量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①②正确。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会使沙尘暴增加,风沙危害严重,热带雨林地区降水多,气候湿润;热带雨林区高温多雨,不适合人类居住,不会产生人口急剧增加,③④错误。故选C项。
重金属污染,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隐形杀手”,下图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会产生重金属污染的生产活动有( )
①种植水稻 ②煤炭燃烧 ③铜矿冶炼 ④饲养家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根据污染物进入人体路径图可知,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有色金属冶炼是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生产活动,即煤炭燃烧和铜矿冶炼会产生重金属污染。
8.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 )
①呼吸 ②饮泉 ③食菜 ④吃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根据污染物进入人体路径图可知,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来自周边环境,从环境中摄取和从食物中(水、蔬菜和家禽)摄取,重金属污染物不会从空气进入人体。
2022年冬奥会将在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据报道,为满足冬奥会需求,延庆小海坨山区将依托现有山体地形修建临时场地设施:小海坨坐落于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有多种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中大花杓兰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坏境。据此完成9~10题。
9.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这体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资源匮乏 B.草场退化
C.水土流失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 D
解析 大花杓兰成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因其数量不多,种群逐年减小,这是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体现,故D项正确。
10.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的主要原因有( )
①大花杓兰生长的环境遭破坏 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退化 ④人类高强度的采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数量不多,且因花大、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倍遭采摘、盗挖,其种群逐年减小”“有学者担心冬奥会场地建设会进一步破坏动植物生存坏境”可知,大花杓兰种群数量极少与人类高强度的采挖、生长的环境遭破坏有关,故D项正确。
读图,完成11~12题。
11.画面所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砍伐 B.草场退化
C.土壤污染 D.沙尘暴
答案 A
解析 图中显示的是滥砍森林的行为,属于生态破坏。
12.若画面中的情景出现在我国江南地区,该生态环境问题会带来的后果有( )
①林产品短缺 ②珍稀动物减少 ③旱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④臭氧层破坏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和提供林副产品等经济功能。我国江南丘陵山区的森林遭到破坏会导致旱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加剧,同时还会影响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出现林产品短缺。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52分)
13.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10 μm/m3。下表为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
(1)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
(2)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12分)
(3)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8分)
答案 (1)机动车尾气排放;企业和居民燃煤。
(2)大气中PM2.5浓度还与风速、气温、降水等因素有关。风速:风速较大时,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PM2.5容易积聚。气温:近地面气温较高时,大气对流作用加剧,可以降低PM2.5浓度;反之,大气出现逆温层,PM2.5不易扩散。降水:降水有利于降低PM2.5浓度。
(3)利于水汽凝结,形成云雾和降水;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污染大气,降低能见度。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公路”“热电厂”“煤化工”等信息可归纳答案。第(2)题,从气温、风速、降水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角度去分析。第(3)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从气温、降水、能见度等方面去分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后的CO2排放量差别很大,燃煤的CO2排放量最大,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时,尾气中排放的CO2比燃油汽车少90%,还可降低40%的噪声,而且不会产生苯、铅等致癌物质。图一为全球大气中人为产生的CO2排放量和平均气温的变化。图二为世界主要排放CO2国家的人均CO2排放量。
(1)图中两条曲线之间的总体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2)大气中CO2含量增加除与________消费的增加有关外,还与________面积的减少有关。(4分)
(3)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外,还会引起世界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________的变化。例如对中纬度温带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4)CO2排放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所致。目前和今后CO2排放量可能将要迅速增加的是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4分)
答案 (1)随着CO2排放量的增加,全球平均气温升高 CO2是重要的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CO2含量的增加,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加,造成大气升温
(2)矿物能源 森林
(3)降水和干湿状况 经济结构 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成草原
(4)发达 发展中
解析 本题考查了CO2浓度与平均气温的关系及不同国家CO2排放量不同的原因,同时给出了燃烧煤、石油、天然气造成的危害。要充分利用图示及资料,对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结果及治理措施加以分析归纳。
探究点
题号
环境问题的分类及成因
1,2,3,4,5,6
主要环境问题
7,8,9,10,11,12,13,14
采样点
采样点环境状况
PM2.5(μg/m3)
甲
学校。东、北、西约1 000 m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40
乙
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 000 m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
160
丙
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
70
丁
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 m有一热电厂
170
戊
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
34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同步训练题,共1页。
(新教材)2020高中地理中图必修第二册训练:模块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本册综合同步练习题,共16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本章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