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2.3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2.3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练习01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2.3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练习02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2.3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练习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15年,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分层作业(六)


    (建议用时:40分钟)





    下图为贵州和江苏2007~2016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江苏相比,贵州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 )


    A.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慢


    B.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快


    C.起步早、水平高、目前速度慢


    D.起步晚、水平低、目前速度快


    2.导致江苏、贵州两省级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区域发展 B.地域文化


    C.资源状况 D.城市布局


    1.D 2.A [第1题,江苏是沿海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高,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低。与江苏相比,贵州城镇化进程的特点表现为起步晚、水平低,2011年后,贵州城镇化速度比江苏快。故D项正确。第2题,江苏是沿海经济发达省级行政区,贵州是内地经济欠发达省级行政区。城镇化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导致江苏、贵州两省级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区域发展水平。地域文化、资源状况不是城镇化水平差异的原因;城镇化水平影响城市布局。故A项正确。]


    下图为1800~2015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与国际比较图。读图,完成3~5题。





    3.2015年,我国( )


    A.城镇化刚刚起步 B.城镇化快速发展


    C.城镇化开始衰退 D.呈现快速逆城镇化


    4.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 )


    A.城镇化起步晚 B.城镇环境质量好


    C.城镇化速度慢 D.城镇化水平高


    5.2000~2015年,下列关于图中四个国家城镇化带来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英国第一、二产业比重增加


    B.美国城镇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C.中国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


    D.德国第一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3.B 4.A 5.C [第3题,图中显示,与英、美、德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城镇化水平仍较低,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城镇化速度很快,说明目前我国处于城镇化的中期加速阶段。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起步晚,速度快,但目前城镇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第5题,2000~2015年,英国城镇化水平高,第三产业比重增加,A项错误;美国是发达国家,城镇环境质量不断提升,B项错误;中国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土地价格普遍上涨,C项正确;德国城镇化水平超过70%,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项错误。]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读北京热岛强度四季平均日变化示意图,完成6~8题。





    6.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夏季一天中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是( )


    A.6:00~8:00 B.10:00~12:00


    C.12:00~16:00 D.22:00~4:00


    8.减弱北京市热岛效应的主要措施有( )


    ①增加绿化面积 ②道路铺设渗水砖 ③冬季利用地热采暖 ④机动车限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6.D 7.D 8.C [第6题,据材料可知,热岛强度是用城市和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来表示,据图可知冬季的热岛强度最大,说明热岛效应最强。第7题,据图可知热岛强度最高值出现在22:00~4:00时间段,也说明这个时段热岛效应最强。第8题,增加绿化面积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也可获得清新宜人环境,①正确;道路铺设渗水砖有利于地表水下渗,②错误;冬季利用地热采暖,北京不现实,且会释放热量,③错误;机动车限行可减少热量和温室气体排放,④正确。]


    9.读某区域三个发展阶段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阶段Ⅰ,该城镇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阶段Ⅲ,在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间开挖了人工运河,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阶段Ⅱ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该地区为发达国家的某地区,阶段Ⅲ可能出现的人口迁移现象表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该地区在阶段Ⅲ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阶段Ⅰ城镇主要位于河流的交汇处;开挖运河是为了连接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因为这两地都可以发展钢铁工业,利用运河运输原料或燃料可以降低运输成本。第(2)题,阶段Ⅱ该地区人口迁移是从乡村到城镇,到阶段Ⅲ,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所以人口迁移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第(3)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该地区交通运输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和网络化的特点。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镇问题,二是该地区大规模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答案] (1)位于河流交汇处 随着铁矿产地与煤矿产地钢铁工业的发展,运输量增大,为降低运输成本开挖了人工运河。


    (2)由农村到城镇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增多


    (3)耕地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读某城市局部区域剖面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易错题)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


    11.(易错题)下列有关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


    B.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


    C.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


    D.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


    10.D 11.D [不能从图分清人文城市化和景观城市化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0题,根据材料概念,图中丁区域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纵坐标值都很高且为正值,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纵坐标值基本同步,说明道路、建筑物、绿地等的发展与人的变化是相适应的,丁区域景观城市化与人文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故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丁区域。第11题,丙区域的人文城市化水平高于景观城市化水平,故今后要加强城市景观城市化的建设,即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D选项正确。]


    蔡塘村位于厦门岛东南部,原为蔬菜基地,面积1.25 km2,2003年撤村改社区。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后,蔡塘建起了工业区,逐渐演变为规模较大的城中村,至2009年常住人口约3.5万人。近些年来,蔡塘社区进行社区改造,提出“全民入股,发展现代服务业”,原来杂乱无章的城中村变成了集居住、商贸、酒店、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商住区,一跃成为“美丽厦门示范社区”,常住人口达6.8万人。据此完成12~13题。


    12.城中村往往易发生内涝,原因主要是( )


    A.排水设施陈旧落后 B.硬化地面不利下渗


    C.住宅密集排水量大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13.针对常住人口的变化,蔡塘社区亟须( )


    A.扩大花卉蔬菜种植 B.大力开发旅游景观


    C.加强文化教育事业 D.增加食品工业比重


    12.A 13.C [ 第12题,相比而言,城中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所以常常发生内涝,A选项正确;BC选项不是主要原因,且根据材料可知,城中村常住人口相对较少,排水量并不是很大;城中村地区并不一定地势低平,D选项错。第13题,蔡塘社区常住人口大大增加,面对这种变化,社区应加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重视力度,如新建学校解决新增人口子女上学问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1999年以来某大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以年均19.4%的速度递增,2006年该市的汽车数量年激增近4万辆,具有成本低、无污染、方便等优点的自行车交通快速减少,2006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已下降至10%左右。与此同时,该城市公交车辆的营运速度从17千米/时下降到12千米/时(国家标准为20千米/时左右),全市空气质量的优级率不断下降,居全省倒数第三,酸雨严重。下图示意NOx排放系数与交通工具的关系。





    (1)该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2)结合图中信息,简要说明该市空气质量、酸雨与交通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3)简要分析当前我国一些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


    (4)列举城市交通拥堵的危害。


    (5)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提出合理措施。


    [解析] 第(1)题,材料中的“全市空气质量的优级率不断下降,居全省倒数第三,酸雨严重”是题眼,说明该市面临严重的大气污染和酸雨威胁。第(2)题,正确阅读“车辆行驶速度与氮氧化物排放的关系图”是关键,图中信息显示,车辆行驶速度越慢,氮氧化物的排放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所以呈负相关。第(3)题,城市交通拥堵原因,主要是人多、车多、路窄。大城市规模大,人口众多,车辆数量众多。城市经济活跃,车辆流动频繁。早期的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交通流量需求。第(4)题,城市交通拥堵,造成时间浪费,车辆跑的慢,增加燃油消耗,增加车辆损耗。影响司机情绪,导致交通事故多。车辆行驶过慢,尾气排放多,导致城市污染加重。第(5)题,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解决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答案] (1)大气污染严重,酸雨严重。


    (2)车辆的营运速度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呈负相关;由于交通拥堵,车速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全市空气质量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酸雨增多。


    (3)车辆数量多,车辆流动频繁;道路设施建设滞后。


    (4)造成时间浪费;增加燃油消耗;增加车辆损耗(交通事故);城市污染加重。


    (5)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优秀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优秀课后复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48-398,14,49,16,69,3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精品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精品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 2,雄安新区的空间布局,图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转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0-2021学年地理中图版(2019)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2.3 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 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