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课堂检测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七)
(建议用时:40分钟)
读我国某种水果栽培区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水果栽培区的分布反映农业生产具有 ( )
A.变化性 B.季节性
C.周期性 D.地域性
2.从该水果的栽培区来看,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 B.热量
C.土壤 D.地形
1.D 2.B [第1题,图中水果栽培区仅仅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的部分区域,反映了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第2题,图中最适宜栽培区一部分位于四川盆地,由于北部有高大的秦岭阻挡,冬季冷空气不易进入;夏季受四周地形阻挡,气流较封闭,温度偏高。而其余分布地位于我国的南方纬度较低的区域,热量充足,故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热量。]
枣树耐干旱、耐瘠薄、耐盐碱、适应性强,土壤pH值在5.0~8.6之间,枣树都能正常生长结果,有著名的“铁杆庄稼”之称。下图示意我国红枣主产区分布状况。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红枣主产区共同的自然条件是( )
A.水热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形平坦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4.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枣生产国和出口国,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的华人居住区,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造成非华人市场难以开拓的主要原因是( )
A.冷藏保鲜技术差 B.交通运输困难
C.贸易壁垒森严 D.饮食习惯不同
3.D 4.D [第3题,红枣树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日温差较大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第4题,国外多数国家没有种植红枣的历史,因而各国消费者对红枣的价值了解不全面,也没有食用红枣的习惯,使得国外非华人市场难以进入。]
1986年中国科研人员在广东省遂溪海边发现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但结着穗的水稻(海水稻),此后的30年间通过繁育选择优良株系、种子提纯、繁殖和全基因组测序等进行一系列深入研究。2017年海水稻试种成功,最高亩产为620.95千克,未来可以实现海水稻的大规模商业化种植。据此完成5~7题。
5.海水稻从发现到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主要依靠 ( )
A.消费市场 B.科学技术
C.劳动力 D.海洋环境
6.原生海水稻植株在海边可以长到1.8~2.3 m,主要是( )
A.减少海洋生物对种子的破坏
B.防御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C.适应涨潮时海水较深的环境
D.充分利用海岸的太阳光
7.未来海水稻在我国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有利条件是 ( )
A.海岸滩涂广阔 B.单位产量高
C.海洋面积广阔 D.沿海交通便利
5.B 6.C 7.A [第5题,繁育选择优良株系、种子提纯、繁殖和全基因组测序都属于农业科技,故海水稻从发现到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主要依靠科学技术。第6题,原生海水稻植株在海边可以长到1.8~2.3 m,是对生长环境的一种适应,海水潮起潮落,水稻植株长得比较高,避免在涨潮水位时被淹没。第7题,我国是个沿海国家,海岸线漫长,海岸滩涂广阔,适宜大面积种植海水稻,故在我国可以大规模种植的有利条件是海岸滩涂广阔。]
读我国某地家庭农场的改进型大棚,完成8~10题。
8.一般来说,建造普通大棚改造的是农业生产的(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光照条件 D.土壤条件
9.与普通大棚相比,图示改进型大棚( )
A.占地面积小 B.建设成本低
C.用肥量少 D.用水量少
10.我国的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设图示改进型大棚的是( )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河西走廊 D.东北平原
8.A 9.D 10.C [第8题,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生产技术等。大棚农业可以增加气温,改造热量条件。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与普通大棚相比,图示改进大棚中地面蒸发掉的水分在大棚顶部汇集,最终被收集起来作为灌溉水源,因此图示改进型大棚用水量少。第10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改进型大棚中地面蒸发掉的水分在大棚顶部汇集,最终被收集起来作为灌溉水源,有利于节约用水,最适合在西北地区推广使用,结合四个选项,只有河西走廊符合。]
11.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B为______,C为______,D为______。
简述布局②的理由。
(2)随着“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和________。
[解析] 第(1)题,蔬菜园艺区、乳肉家禽畜牧业区、果树林区、粮食产区,单位产值依次降低,离城区越近,布局的农业类型的单位产值越高。第(2)题,“菜篮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主要是对蔬菜质量提高要求,城市西北位于城市河流上游,灌溉用水水质较好。第(3)题,要想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除了要具备蔬菜生产所需的足够光热和水分之外,还要有便捷的交通和保鲜、冷藏技术的保障。
[答案] (1)② ③ ④ ① 蔬菜等副食品,城市的需求量大,易腐烂,不宜远距离运输,应布局在近郊交通便利处。
(2)E地区位于城区河流的下游,蔬菜的灌溉水源受到污染
(3)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
玉米籽粒含水率低于28%时可进行机械粒收,美国玉米成熟期后约1个月,籽粒含水率降低至15%~25%,适合进行机械粒收。我国华北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要求。下图为华北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易错题)华北平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效果有限,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差异 B.人口密度
C.种植制度 D.技术水平
13.(易错题)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 )
A.豫南 B.鲁东
C.冀北 D.皖北
12.C 13.A [不理解华北地区种植制度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华北地区的种植制度为冬小麦与夏玉米轮作,6月份播种夏玉米,10月份成熟后需及时收割以便播种冬小麦(秋播),而进行机械粒收需在成熟期1个月后收割,这会影响冬小麦的播种和生长,因此华北地区效果较差的原因是受种植制度制约。第13题,读图可知,玉米播种时间越早,说明该地热量条件越好,则玉米生长越快、生长期越短,玉米的成熟时间越早,因而玉米收获时可推迟的时间就越长,推迟时间越长越利于减少玉米含水率和进行机械粒收,因此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播种期最早的豫南。]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大樱桃(车厘子)是由欧美引种的落叶果树,适宜生长在海拔300~600米处,喜温喜光,需保水透气,最怕涝害和倒伏。山东烟台附近地区是其主产区(见下图)。当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果品低温保存效果好。大樱桃被誉为“水果中的钻石”,具有营养、药用和抗衰老的价值,2000年被确定为“绿色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运销手段不断改进,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
(1)分析烟台成为我国大樱桃主产区的自然原因。
(2)简述烟台大樱桃成为“绿色食品”的自然原因。
(3)针对大樱桃的生长习性,提出保证其稳产的措施。
(4)指出烟台大樱桃产业发展前景光明的依据。
[解析] 第(1)题,仔细阅读材料,了解大樱桃的生活习性,可从烟台市的地形、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材料显示烟台大樱桃采摘期为春末夏初,那么其果品成熟期在春末之前,此时气候较为寒冷,虫害少,不需用农药;由于其采摘期为春末夏初,不少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所以烟台大樱桃基本没有农药污染,成为“绿色食品”。第(3)题,由材料可知大樱桃“最怕涝害和倒伏”,因而开挖排水沟,防止雨季洪涝灾害;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在植株旁架设水泥杆、竹竿等避免大樱桃倒伏等。第(4)题,仔细阅读材料,注意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可从绿色、营养、市场及运输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地形为平缓丘陵,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无霜期长;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多。
(2)果品成熟期气候寒冷,虫害少,不需用农药;采摘期为春末夏初,不少害虫还未活跃,也可不用农药。
(3)开挖排水沟防涝;深翻土壤提高透气性等。
(4)大樱桃为绿色食品;营养、药用价值高;国内外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销售渠道的拓宽(如电商等平台);冷链物流配送系统的完善。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促使都市农业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精品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虾稻共作”最适宜推广的地区是,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精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精品巩固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乙省区简称为,图示农业生产模式最可能出现在,本区域主要改造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