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同步测试题
展开(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1.下列属于河流冲积(洪积)扇地貌景观的是( )
[答案] A
2.下面是某同学在旅游中拍摄的两幅地貌景观图,图1中岩石A处发育凹沟,图2中红色山群陡峭。形成上述景观的共同的原因是( )
图1 图2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答案] B
下面为某河流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面地貌景观,发育在上图①②③④四地中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①~④沉积物颗粒大小的变化规律是( )
A.由细到粗 B.由粗到细
C.先变粗,后变细 D.先变细,后变粗
[答案] 3.A 4.B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有一种形状特殊的地貌,裸露在外的岩石千疮百孔,类似于“蜂巢”。据此回答5~6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 )
A.河西走廊 B.青藏高原
C.三江平原 D.江南丘陵
6.形成这种花岗岩地貌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答案] 5.A 6.C
7.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一种非常独特的地貌类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是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中的________,该地貌主要分布于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以________(填方位)区域,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是________。
(2)我国西南地区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的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分布大量的________岩,并且气温________,降水总量________,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
(3)分析喀斯特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解析] 第(1)题,图1中喀斯特地貌地表起伏大,相对高度较大,形成众多山峰,可判断出该地为峰林。图2中地貌类型界限西侧较为平缓,东侧有众多闭合等高线。东侧符合峰林等高线的特点;地下喀斯特地形主要为地下河和溶洞。第(2)题,喀斯特地貌是湿热气候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在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等参与下,经过流水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地貌类型,我国西南地区分布大量的石灰岩,并且气温高,降水总量大,具备了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岩石和气候条件。第(3)题,喀斯特地貌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降水集中多暴雨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浅薄贫瘠,岩层保水性能差;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少且地块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答案](1)峰林 东 地下河(溶洞)
(2)石灰 较高 大
(3)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层薄,岩层保水性能差;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可耕地少,可耕地面积小,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发展。
[等级过关练]
8.下图中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C [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石灰岩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的,要形成这样的地貌,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可溶性石灰岩,二是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所以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新、内蒙古气候干燥,苏、湘石灰岩分布少,故③⑤正确。]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 )
A.河源 B.凸岸
C.凹岸 D.入海口
10.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A.石笋 B.冰斗
C.风蚀蘑菇 D.花岗岩风化球
9.B 10.C [图中显示的是砾石堆积地貌。第9题,砾石滩主要是流水堆积形成。河源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砾石滩属于河漫滩,河漫滩主要在河流的中游地区,且河道弯曲程度比较大的河漫滩地区会发生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入海口地区主要形成三角洲,三角洲泥沙颗粒小,且堆积有一定的规律性。第10题,砾石变圆主要是受到流水的侵蚀作用。石笋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冰斗主要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冰斗棱角分明;风蚀蘑菇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在风力长期侵蚀下,岩石变圆;花岗岩风化球主要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11.沙漠中树立着无数塔状孤立的石灰岩,称为塔岩荒漠。下图为塔岩荒漠景观。形成塔岩和荒漠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流水沉积 D.流水侵蚀、流水沉积
[答案] A
河口海岸线受河流、潮汐的共同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近百年来辽河河口海岸线变化。据此完成12~13题。
12.辽河河口海岸线( )
A.1909~1945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B.1945~1979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C.197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D.1909~2003年向海洋方向推进
13.辽河河口海岸线的变化将( )
A.导致海水倒灌 B.不利于港口建设
C.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D.使黄海面积缩小
12.C 13.B [第12题,结合图示,1909~1945年辽河河口海岸线局部向海洋方向推进,大部分向陆地方向推进;1945~1979年辽河河口海岸线大部分向海洋推进,但不是全部;1979~2003年辽河河口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第13题,由图可知,近几十年来辽河河口海岸线向海洋推进,说明有泥沙沉积,泥沙淤积增加,不利于港口建设。]
1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图乙
图丙
(1)从地貌上看图甲是________,图乙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图甲、乙中两地貌在图丙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图甲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图乙地貌在__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由此判断,图甲中沿A→B方向的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 D.砾石、黏土、粉砂
(4)判断图甲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A B C D
[解析] 第(1)题,从地貌景观示意图上可判断图甲为洪(冲)积扇,图乙是三角洲,都是河流堆积而成的堆积地貌。第(2)题,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确定图中C、B处应是发育在山谷中的一条河流,B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可能会形成洪(冲)积扇;A在河流入海口处,可能会形成三角洲。第(3)题,图甲中由A到B变得更开阔,因此流速变得更慢,沉积物颗粒更细小。第(4)题,由景观示意图可以看出从洪(冲)积扇的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其剖面图应与B图符合。
[答案](1)洪(冲)积扇 三角洲 堆积
(2)B A (3)C (4)B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河流冲积扇地貌景观的是,该地区可能位于,图中地貌的形成与风力有关的是,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练,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