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7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6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7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61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7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261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后测评
展开(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基础练]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1~2题。
1.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 )
①旱情 ②水灾 ③滑坡 ④农林病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 ②监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 ④监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1.C 2.B [第1题,遥感技术主要利用不同地物有不同的电磁波来对地物进行监测,因而旱情、水灾、滑坡、农林病虫害均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第2题,不同植被类型的电磁波特性不同,因而遥感可区分植被类型。不同健康状况植物,电磁波特性也不同,因而遥感可监测植物病害情况,草场退化情况。]
3.山东是我国蝗虫灾害的多发区,利用飞机喷洒农药是灭蝗的主要措施,但飞机灭蝗有时会误将农药洒入池塘,借助卫星可大大提高灭蝗区域的精确度。借助卫星灭蝗主要采用了“3S”技术中的( )
①遥感技术 ②卫星通信技术
③全球定位系统 ④地理信息系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C [为了提高灭蝗准确度,应该借助定位系统,获取发生蝗灾的区域需要借助遥感技术,而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分析和查询,故选C。]
4.2018年10月11日,金沙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为尽快掌握灾区影像资料,研判、设计救灾方案,可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遥感技术 ②卫星定位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④纳米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遥感技术可对地面事物进行远距离的监测,可提供第一手信息源,而GIS技术可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选B。其余选项可排除。]
5.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GIS技术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
B.RS技术主要用于交通导航、地震监测等方面
C.运用GIS技术,可以建立一种功能强大、快速高效的减灾决策支持系统
D.运用GPS技术,可以进行洪水预报、淹没分析等
C [RS是监测系统,GPS是定位系统,GIS是分析系统。]
6.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有( )
①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②将人们迁离沿海居住
③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④在海岸种植红树林保护海岸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将人们迁离沿海居住不切实际,围海造陆会加剧灾害的影响。]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堰塞湖是指地震后引起的大规模山体滑坡,河水冲击泥土、山石而造成堆积,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形成的湖泊。地震灾区堰塞湖应急处理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排除堰塞坝以内拦蓄的大量洪水,保证堰塞湖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堰塞湖蓄水可能引发堆积体上游淹没或溃决,产生二次灾害。
某区域形成的堰塞湖位置图
(1)试分析堰塞湖对该区域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在抗震救灾中将遥感技术(RS)广泛运用到对地震、滑坡、堰塞湖的动态监测上,请说明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3)针对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
[解析] 第(1)题,堰塞湖堵塞河道,形成临时性的“湖泊”。由于水位的抬高,浸泡河流两岸,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堰塞湖形成的湖坝,极易崩溃,引发洪水灾害。第(2)题,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可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导。第(3)题,针对第(1)题堰塞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
[答案](1)容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湖坝崩溃容易造成洪水灾害。
(2)遥感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速度快,可以为地震、滑坡、堰塞湖的科学处置与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监测预报;及时疏通河道(在堰塞湖堤坝上开挖泄洪槽);及时疏散和撤离居民。
[等级过关练]
8.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为及时获得震后汶川地图,及时采取救援,我国地震人员迅速采用哪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得三维图像( )
A.RS B.GPS
C.GIS D.SOS
A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为及时获得震后汶川地图,及时采取救援,我国地震人员迅速采用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获得三维图像,利用的是RS技术,主要功能是监测、拍摄遥感图像,A对。]
9.不属于GIS系统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是( )
A.可以建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
B.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
C.对防灾减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
D.可以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
D [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数据信息,属于GIS系统在防灾减灾中作用的是可以建立与防灾减灾有关的多种数据库和模型库,A属于。可以模拟和预测灾情发展趋势,对防灾减灾方案进行分析比较,B、C属于。及时发现灾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范围主要是RS的监测功能,D不属于。]
2018年7月9日至11日,甘肃出现2018年以来最强降水,陇东南最大累积雨量达200至250毫米,造成多地农作物受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对洪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
A.GRS B.RS
C.GIS D.数字地球
11.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洪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地形分布图 ②降水量分布图
③土壤类型分布图 ④水系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
10.B 11.B [第10题,对洪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RS,即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监测,B对。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A错。GIS主要功能是分析、处理信息,C错。数字地球主要功能是将信息转化成数字,D错。故选B。第11题,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洪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地形分布图,低洼地区易受洪灾,①对。降水量分布图,降水量大,易出现灾情,②对。洪灾情况与土壤类型分布无关,③错。水系分布图,分析易出洪灾区域,④对。地质构造分布与降水引发的洪灾关系不大,⑤错。B对,A、C、D错。故选B。]
2017年8月8日晚,九寨沟地震发生后,网上立即出现了“地震人口热力大数据”。大数据准确地估算出了震中附近的人口总数:震中2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2.1万,50公里范围内约6.3万,100公里范围内约30万。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口密度。人口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据此完成12~13题。
12.人口热力图使用的技术有( )
A.GPS,GIS B.GIS,RS
C.GPS,RS D.GPRS,RS
13.通过对人口热力图提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不能( )
A.评估区域商业价值
B.助力交通部门决策
C.助力地震应急救援决策
D.核定景区最大承载量
12.A 13.D [第12题,读材料分析可知,人口热力图就是利用获取的手机数据,定位该区域的用户数量,通过用户数量渲染地图颜色,实时展示该地区人的密度。由此判断,该过程是基于手机定位来统计数据的,定位需要GPS系统,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所需技术为GIS技术,故答案选A。第13题,由材料可知,热力图便于观察一个地方的人口密集数量及实时的人流量情况。因此可以通过某区域的人口流动量来评估区域商业价值,A对;同时借助该图能够检测交通流量,助力交通部门决策,B可以实现;将地震前后的热力图进行对比,可以快速找到哪些地方受地震破坏严重的程度,为地震应急救援提供最及时的分析和决策依据,C可以实现;但是景区的承载量主要是由环境来决定的,不能通过热力图来核定,D不能实现,据此分析选D。]
14.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遥感技术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范围是广泛的,如水资源调查、水资源动态研究、冰雪研究等。
材料二 下图是根据卫星遥感影像绘制的某地区的平面图和该图中的河流R的纵剖面图,而表中的气候资料则是平面图中P地的多年平均观测结果。
(1)运用遥感技术对该地区探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信息量大。
(2)遥感资料显示,近年来山区农林面积不断缩小,河流R的水量不断减少,河流下游地区的农业区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卫星遥感影像资料还表明,近年来该地区侵蚀高山上的雪线在升高,作出此判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遥感技术的特点是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限制少。第(2)题,由表中气候资料可判定该地区地处温带。图中河流为发源于高大山脉的内流河,补给水源主要为冰雪融水和夏季降水。河流水量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和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大降低。第(3)题,对比不同时期该地区的卫星影像资料就可以看出雪线在升高。
[答案](1)探测范围大 获取资料快 受地面限制少
(2)中上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增加 上游地区森林被大量砍伐
(3)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该地区的卫星影像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月平均气温/℃
-7.3
-2.5
5.3
11.7
16.7
20.5
月平均降水量/mm
0.5
0.6
2.5
6.0
13.0
11.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22.4
21.0
15.9
9.5
1.6
-5.7
月平均降水量/mm
19.8
18.5
17.0
9.0
1.6
0.5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精练,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同步训练题,共7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课后复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