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第六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一、单项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名称是( D )
A.寒潮 B.冰雹
C.伏旱 D.台风
2.这种灾害性天气系统也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有利于附近海域渔民捕鱼
B.有利于附近盐场晒盐
C.有利于减轻旱情,缓解高温酷暑
D.有利于杀灭害虫,便于第二年农业生产
[解析] 第1题,从图示观察,该天气系统中心区气压低、风速小、降雨量小,甚至晴朗无风,中心附近风力大、降雨量大,符合台风的特征。第2题,台风常伴有狂风和暴雨,盛夏期间台风带来的降水可缓解高温酷暑。
2018年12月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表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区11月30日~12月3日的部分天气信息资料。据此完成3~4题。
3.此次寒潮来袭,乌鲁木齐形成的灾害性天气不包括( D )
A.低温 B.大风
C.大雪 D.暴雨
4.此次寒潮源地,最可能是( A )
A.西伯利亚地区 B.我国东北地区
C.青藏高原 D.中亚
[解析] 第3题,寒潮带来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是低温、大风和雪灾。第4题,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2019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与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5~6题。
5.此次寒潮( C )
A.源地位于新疆的山地冰川
B.西北地区降温幅度大于南方
C.移动路径总体自西北向东南
D.乌鲁木齐降水比呼和浩特少
6.此次寒潮的影响最可能是( B )
A.塔里木盆地棉铃虫数量激增
B.重庆市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较大
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流量大增
D.广州市因道路结冰造成交通拥堵
[解析] 第5题,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出寒潮的来源地,故A项错误;西北地区的降温幅度较小,小于南方地区,故B项错误;寒潮的移动方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故C项正确;根据降水的特点可知,乌鲁木齐降水量较多,呼和浩特降水较少,故D项错误。第6题,塔里木盆地在冬季无法种植农作物,故A项错误;寒潮导致气温较低,重庆市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较大,故B项正确;由于降水量较少,内蒙古高原上河流流量增加较小,故C项错误;广州位于亚热带地区,气温较高,不会出现道路结冰现象,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
7.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
(3)分析台风对福建农业生产的危害。
(4)台风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试说明你的看法。
[答案] (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为台风频繁登陆区,多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易造成严重损失。
(3)降雨引发洪涝灾害,淹没农田;大风导致农作物倒伏;风暴潮引起海水倒灌,土地质量下降。
(4)不是。台风带来丰沛降水,可减轻旱情,降温解暑。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例判断,台风降水量的分布特点是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台风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第(2)题,福建是台风频繁登陆区,台风带来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福建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易造成严重损失。第(3)题,从大风、暴雨和风暴潮三方面分析。第(4)题,台风带来降水,可缓解旱情,同时可降温解暑。
11月30日
12月1日
12月2日
12月3日
日最高气温
7 ℃
-4 ℃
-10 ℃
-10 ℃
日最低气温
-3 ℃
-15 ℃
-16 ℃
-16 ℃
风力
6~7级
5~6级转3~4级
3~4级
<3级
天气
晴转中雪
大雪转中雪
小雪转多云
晴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共7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综合训练题,共7页。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第2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风速在19时突然降低是因为,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