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物质的分类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28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化学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1物质的分类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28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随堂练习题,共5页。
课时作业1 物质的分类
[学业达标]
1.有关物质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能有一种分类标准
B.可能有多种分类标准
C.分类标准不同,物质所属类别不同
D.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2.下列对Na2CO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属于盐类
B.该物质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C.该物质不能发生化合反应
D.该物质有时候能和NaOH划为一类
3.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C和O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一种化合物
B.两种单质
C.两种化合物
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5.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NaHCO3
B.Cu2(OH)2CO3
C.NaCl
D.Na2CO3
6.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碱之间的包含、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下列选项中,可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⑤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①单质、③化合物
B.②碱、⑤氧化物
C.④碱、⑤含氧化合物
D.④含氧化合物、⑤氧化物
7.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
A.水 B.氯化钠溶液
C.泥浆 D.淀粉溶液
8.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
A.悬浊液 B.乳浊液
C.胶体 D.溶液
9.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
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就是溶液
C.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液体是溶液
D.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胶体和溶液分离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D.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
11.将饱和FeCl3溶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能形成胶体的是( )
A.冷水 B.沸水
C.NaOH浓溶液 D.NaCl浓溶液
[等级突破]
12.下列物质的分类归纳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乙醇、甲烷等这类含碳化合物称为有机物
B.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称为盐
C.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
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均一、稳定,不是分散系
B.“冰水共存物”是一种分散系
C.分散系有的是纯净物,有的是混合物
D.分散系都是混合物,按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
14.纳米碳是一种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纳米材料。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透过滤纸 ④不能透过滤纸 ⑤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③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5.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将1 g KCl加入100 g水中
②将1 g可溶性淀粉加入100 g水中,搅拌均匀后煮沸
③将1 g CaCO3粉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振荡
④将0.1 g植物油加入10 g水中,充分振荡
⑤将96 mL酒精与5 mL水充分混合
(注:淀粉分子的直径为1~100 nm)
其中所得到的分散系,属于溶液的有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胶体的有__________,属于浊液的有________。
16.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纳米材料”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前沿,其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催化及军事科学中。所谓“纳米材料”是指研究、开发出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有丁达尔现象
C.所得液体呈胶状
D.所得物质一定是悬浊液
(2)把淀粉溶于沸水中可制成淀粉胶体,回答下列问题。
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以利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60 ℃左右时,在淀粉胶体中加入淀粉酶,充分反应,然后把反应后的全部液体装入半透膜袋中,系紧袋口,并把它悬挂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从半透膜里析出的物质是________,该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
课时作业1 物质的分类
1.解析: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而不同。能用交叉分类法进行分类的物质也可以用树状分类法或其他分类法进行分类。分类方法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同学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以提高学习的效率。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性,所能提供的信息较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所以A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A
2.解析:Na2CO3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酸根离子),属于盐类,与NaOH具有相同的阳离子。Na2CO3能和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NaHCO3。
答案:C
3.答案:B
4.解析:A项SO2是酸性氧化物;B项纯碱属于盐,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CO不是酸性氧化物;C项NaHSO4是酸式盐。
答案:D
5.解析:A项属于酸式盐;B项为碱式盐、铜盐;C项不属于碳酸盐。
答案:D
6.解析:因大圆圈表示纯净物,由图中②③④⑤包含关系可知②是化合物,①是单质。氧化物和碱均含氧元素,所以⑤是含氧化合物;③和④是并列关系的碱或氧化物。
答案:C
7.答案:A
8.答案:D
9.解析:选项A、B不正确,这两种说法中,都忽略了溶液一定是混合物,纯净的水或乙醇等,它们都是均一稳定的、长期放置也不会分层的液体,但它们不是溶液;选项C也不正确,如泥土或植物油放入水中,得到的也是一种物质里分散着另一种物质的分散系,它们分别是悬浊液和乳浊液,不是溶液。
答案:D
10.解析:胶体是一类分散质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A项错误;胶体和溶液都能通过滤纸,无法将二者分离,B项错误;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其直径在1~100 nm之间,D项错误;丁达尔效应是区别溶液与胶体的简单、便捷的方法。
答案:C
11.解析:胶体的制取方法有三种:①化学反应法,如AgI胶体、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的制取等;②溶解分散法,如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的制取等;③机械研磨法,如黑墨汁胶体的制取。
答案:B
12.解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的物质既可以是酸也可以是碱,同样也可以是盐。
答案:D
13.解析:溶液是分散系的一种类型,均一、稳定是溶液的特点,A项错误;冰和水都是由H2O分子构成的,是一种物质的两种状态,属于纯净物,因而不属于分散系,B项错误;分散系均是由分散剂和分散质组成的混合物,C项错误;分散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分散剂也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所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的组合有9种方式,D项正确。
答案:D
14.解析: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纳米碳的直径大小可知将纳米碳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是胶体。胶体能透过滤纸;胶体较稳定,故静置后不会析出黑色沉淀。
答案:B
15.解析:①分散质KCl溶于水后以离子形式存在,粒子直径小于1 nm,属于溶液;②淀粉分子的直径为1~100 nm,溶于水后,形成的是胶体;③CaCO3不溶于水,形成的是悬浊液;④植物油不溶于水,形成的是乳浊液;⑤酒精与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形成的是溶液。
答案:①⑤ ② ③④
16.解析:(1)光束进入烧杯前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答案:(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17.解析:(1)“纳米材料”的微粒直径从几纳米至几十纳米,分散到分散剂中可形成胶体。(2)①鉴别水溶液和胶体可利用丁达尔效应;②在淀粉酶的催化下淀粉水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分子可透过半透膜。
答案:(1)B (2)①用一束可见光分别照射两种无色液体,在垂直光线的侧面可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为淀粉胶体 ②麦芽糖 渗析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A
NaOH
H2SO4
BaCO3
SO2
CO2
B
纯碱
H2S
CaCO3
SiO2
CO
C
NaOH
NaHSO4
CaCl2
Na2O
SO2
D
KOH
HNO3
CaCO3
CaO
SO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1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课后复习题,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后测评,共6页。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