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突破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阶段质量测评(一)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突破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阶段质量测评(一)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突破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阶段质量测评(一)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突破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练习:阶段质量测评(一)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综合与测试精练,
    阶段质量测评()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地球的宇宙环境1,2,3,4,5,6,8,9,26太阳对地球的影响7,10,11,12,13,14,15,16,27地球的历史17,18,19,20,28地球的圈层结构21,22,23,24,25,2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科幻小说《三体》中虚构的三体外星文明来自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读图,回答121.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答案 C解析 由材料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是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可知,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属于银河系,故C项正确。2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级别最低的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答案 A解析 三体人乘坐飞船从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系到达地球,所经过的天体系统依次是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级别最低的是地月系,故A项正确。下图中的S天体的冰盖下有一片咸水海洋,液态水含量超过地球。SY围绕木星旋转,S天体的自转周期为7天。读图,回答353Y天体是(  )A恒星  B.星云  C.行星  D.卫星答案 D解析 由材料可知,Y天体绕着木星旋转,应该是木星的卫星,故D项正确。4与木星结构特征最相似的天体是(  )A天王星  B.土星  C.金星  D.火星答案 B解析 木星和土星都属于巨行星,故B项正确。5关于S天体的推断合理的是(  )A表层平均温度低主要原因是没有大气层B冰盖下面有海洋主要原因是自转周期适中C存在液态水为生命的进化提供有利条件D围绕木星旋转是其能量的主要来源答案 C解析 由材料可知,S天体距太阳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故表面气温较低,A项错误;S天体的表面温度较低,有冰盖存在,减少了水分蒸发,是冰盖下海洋得以保存的原因之一,与自转周期无关,B项错误;液态水是生命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液态水为生命进化发展提供条件,C项正确;木星是行星,不会为S天体提供能量,D项错误。北京时间20186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将推迟至最早2021330日发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的质量为6.2吨,主反射镜口径6.5米。韦伯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读图,完成676.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恒星  B.卫星  C.行星  D.星云答案 C解析 由材料信息韦伯望远镜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及图中信息150万千米可知,该望远镜位于太阳系中并与地球同步绕太阳公转,类似于行星,故C项正确。7与地表相比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获得的太阳辐射特点及主要原因分别是(  )A距太阳近  B.多不受大气影响C距太阳远  D.少受大气影响大答案 B解析 相对于地球,望远镜距离太阳更远;与地表相比,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不受大气影响,获得太阳辐射多,故B项正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20181030日宣布,在进行了九年的深空探测之后,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终于结束了它的任务,进入退休状态。2018418日发射升空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将接过它的接力棒,继续对邻近地球的约20万颗最亮和最近的恒星进行扫描,研究围绕它们运行的行星。TESS不负众望,在传回的第一批测试影像中,就捕捉到了6月份新发现的彗星C/2018N1环绕太阳运行的轨迹。据此回答8108彗星“C/2018N1”不属于(  )A太阳系    B.银河系C可观测宇宙   D.地月系答案 D解析 据材料可知,彗星C/2018N1环绕太阳运行,故彗星C/2018N1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彗星C/2018N1不属于地月系,故D项正确。9TESS发现的某行星存在生命它适宜生命生存的重要依据是(  )表面温度适宜 围绕恒星运行 存在液态水 有大气层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 A解析 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是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和适宜的大气环境,故A项正确。10TESS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来自太阳的干扰可能对它产生干扰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其产生的圈层是(  )A黑子 色球层  B.太阳风 光球层C耀斑 色球层  D.耀斑 日冕层答案 C解析 太阳黑子产生于光球层,太阳风产生于日冕层,耀斑出现于色球层,ABD三项错误;耀斑爆发发射的强烈电磁波可能影响TESS运行,C项正确。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1121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答案 D解析 PAR数值越大,太阳辐射越强,农业生产潜力越大。读图可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PAR数值最大,农业生产潜力最大。1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答案 D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降水丰富,云雨天较多,PAR数值较小;乙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降水少,云雨天少,日照时间长,PAR数值较大。2018812日,帕克太阳探测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成功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是第一个穿过太阳日冕的飞行器,可承受高达1 400摄氏度的炽热和辐射,在最靠近太阳的地方以每小时72万千米的速度绕行。据此回答131413出现在日冕层的太阳活动是(  )A太阳风  B.耀斑  C.日珥  D.黑子答案 A解析 太阳风出现在日冕层;耀斑和日珥出现在色球层;黑子出现在光球层。14本次帕克太阳探测器近距离探测太阳将有利于(  )A测量太阳内核的物质成分B探测日心文明发展的阶段C提高预测太空天气的能力D绘制太阳表面精确地形图答案 C解析 帕克太阳探测器只穿过太阳日冕层,不会测量太阳内核的物质成分和日心文明发展的阶段,排除AB两项;太阳是气体星球,该探测器近距离探测太阳,不可能绘制太阳表面精确地形图,排除D项;可能会提高预测太空天气的能力,C项正确。201796日晚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据此完成151615闪焰发生于(  )A光球层  B.色球层C日冕层  D.太阳内部答案 B解析 闪焰是太阳耀斑大爆炸,发生在色球层。16闪焰可能导致地球上(  )A信鸽迷途     B.无线电长波通信中断C地球上火山频发   D.全球各地极光绚烂答案 A解析 太阳活动可能导致地球上磁场的变化,影响依靠磁场判断方向的信鸽飞行,A项正确;太阳活动可能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项错误;地球上火山频发与太阳活动没有关系,C项错误;极光主要出现在两极地区,D项错误。读图,回答171817.关于甲乙两个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古生代乙是中生代B甲是中生代乙是古生代C甲是古生代乙是元古代D甲是新生代乙是古生代答案 B解析 读图可知,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故甲是中生代;乙对应的是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故乙是古生代,B项正确。18乙的末期(  )A蕨类植物明显衰退   B.恐龙灭绝C出现被子植物    D.爬行动物盛行答案 A解析 乙的末期进入裸子植物时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A项正确;恐龙灭绝是在甲末期,被子植物出现、爬行动物盛行是在甲时期,BCD三项错误。2017612日,吉林延吉龙山白垩纪地层发掘出6种恐龙骨骼和一具完整的鳄类骨骼古生物化石。据此完成192019白垩纪属于(  )A古生代早期  B.古生代晚期C中生代早期  D.中生代晚期答案 D解析 中生代主要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白垩纪属于中生代晚期。20白垩纪繁盛的植物是(  )A孢子植物  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  D.藻类植物答案 C解析 白垩纪在中生代晚期,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期。读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回答212321.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  )A大气圈  B.岩石圈  C.生物圈  D.水圈答案 A解析 大气圈的厚度约2 0003 000千米,在图示四大圈层中厚度最大,故A项正确。22下列关于四大圈层说法正确的有(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 岩石圈就是地壳 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 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D解析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正确;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错误;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下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上部,错误;大气圈密度随高度增加迅速减小,正确。23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反映的圈层作用是(  )A  B  C  D答案 B解析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体现了大气圈中形成的降水对岩石圈的作用。下图为青岛拉萨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回答242524.图中甲为(  )A地表    B.软流层C莫霍界面  D.古登堡界面答案 C解析 地壳厚度变化剖面图中甲曲线为地壳底部,即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界面。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B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C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D山地的地壳一般比平原的地壳薄答案 B解析 读图可知,距离海洋越近,地壳厚度越薄;地形起伏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不呈正比;山地的地壳一般比平原的地壳厚。二、综合题(50)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材料一 1772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德在提丢斯(德国物理学家)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一条关于太阳系行星距离的定则。其内容是取03612244896……这样一组数字,每个数字加上4再除以10,就是各个行星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1天文单位=1.5亿千米)。用定则来计算在那时已为人所知的4颗行星会得出惊人的发现。行星定则推算数据实际距离(天文单位)水星(04)/100.40.39金星(34)/100.70.72地球(64)/101.01.00火星(124)/101.61.52材料二 太阳系中部分行星的距日实际距离。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日距离(天文单位)0.390.721.001.525.209.5019.20 材料三 为纪念第29届奥运会的精彩举办,国际小行星中心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北京奥运星。该小行星距日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1)根据材料一中的提丢斯波德定则分别推算出木星土星和天王星与太阳的理论距离(3)(2)把计算结果和材料二表中各行星与太阳实际距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你有什么发现?请建立一个假设来说明你的发现(提示: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5)(3)根据以上分析试说明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请依据提丢斯波德定则推断其到太阳距离的近似值并结合材料三中的相关数据验证其所在位置(4)答案 (1)木星2.80天文单位土星5.20天文单位天王星10.00天文单位(2)如果把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依次向外顺延一个位次即木星48土星96天王星192则三颗行星用提丢斯波德定则推算出的距日理论距离和实际距离基本吻合由此可以假设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有一颗大行星某种外力导致该行星破裂形成众多的小行星(假设只要符合逻辑即为合理)(3)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验证:依据提丢斯波德定则可推断其到太阳的距离的近似值为2.80天文单位而实际距离为4.58亿千米化为天文单位则为3.05天文单位比较相近说明北京奥运星位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解析 (1)题,直接用材料中的公式计算即可:木星(244)/102.80天文单位;土星(484)/105.20天文单位;天王星(964)/1010.00天文单位。第(2)题,木星距日实际距离为5.20天文单位,土星距日实际距离为9.50天文单位,天王星距日实际距离为19.20天文单位,与第(1)题的计算结果对比差距较大。但仔细观察可发现平移一位数据就基本吻合了,再结合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分析,则可以发现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来应该有一颗大行星。第(3)题,北京奥运星的轨道应位于火星轨道与木星轨道之间,由提丢斯波德定则推出的距日距离的近似值为2.80天文单位,将其距日距离4.58亿千米转化为天文单位对比即可验证。27图甲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乙为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和冬夏半年辐射总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1)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3)(2)简述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成因(3)(3)简述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的成因(3)(4)总结地球表面各纬度的全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3)(5)比较冬夏半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4)答案 (1)西部多东部少(自东南向西北增多);青藏地区最多四川盆地最少(2)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晴朗天气多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3)地位于四川盆地地势低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多云故年太阳辐射总量最低(4)全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是赤道地区随着纬度的增高辐射量逐渐减少最小值出现在极点(5)夏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在回归线附近的纬度带上由此向极点和赤道方向逐渐减少;最小值在极点冬半年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区在赤道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量也迅速递减接近极点时为零夏半年与冬半年的辐射量差值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解析 (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分布即可判断。第(2)题和第(3)题,结合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从地形地势、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根据图乙信息可知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然后依此做出判断。第(5)题,根据图乙年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直接做出判断。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材料一 新华社石家庄2019115日电,记者从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获悉,文物工作者近期在这里发现了20余个160万年前草原猛犸象脚印及大量古人类打制的石器、动物化石,为进一步研究泥河湾早期人类行为、生存环境补充了新材料。图一为猛犸象复原图。材料二 剑齿虎是大型猫科动物进化中的一个旁支,在大约1万年前灭绝。图二为剑齿虎复原图。(1)猛犸象和剑齿虎生活在________判断理由是什么?(5)(2)推测猛犸象和剑齿虎灭绝的原因(5)答案 (1)新生 猛犸象和剑齿虎都是大型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生活在新生代;发现了距今160万年前猛犸象化石;剑齿虎在大约1万年前灭绝;新生代是距今约6 600万年前开始的(2)猛犸象和剑齿虎都是大型哺乳动物食物需求量大;新生代后期地壳运动剧烈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食物来源短缺;此时期诞生了人类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的进步食物需求量大导致森林破坏不利于猛犸象和剑齿虎的生存;人类的狩猎活动大量捕杀猛犸象和剑齿虎等解析 (1)题,猛犸象和剑齿虎是新生代的生物,为哺乳动物。第(2)题,生物灭绝要从生物本身和其环境变迁寻求原因。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材料一 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112352分,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38.0°N100.4°E)发生里氏5.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0 km材料二 图甲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图乙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图丙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1)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海北藏族自治州和上海同时进行了地震波测定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比上海从莫霍界面传至地表用时较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了解青海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_______(1)(3)图乙中A________B________请说明判断依据(5)(4)指出该区域地壳厚度大致分布规律根据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可以推断出此次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____(地壳”“地幔地核)(2)(5)读图丙A地发生地震时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大致区域(2)答案 (1)短 上海附近地壳较薄地震波传播用时短(2)地震波(3)横波 纵波 地震波横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4)从西()向东()递减 地壳(5)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部分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图) 解析 (1)题,在地球的大范围固体表面,一般海拔越高,地壳越厚。上海海拔低,地壳厚度小,故地震波传播用时短。第(2)题,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目前主要依靠地震波。第(3)题,图示A的传播速度较B慢,故判断A为横波,B表示纵波。第(4)题,图示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直接读图即可。材料反映该次地震的震源位于10 km处,而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 km,故判断地震震源位于地壳。第(5)题,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外核接近液体状态,横波不能通过。  

    相关试卷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本章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本章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角峰,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习题,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