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0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巩固提升练习: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0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第六章自然灾害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地球上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平时多掌握一些自救与互救的知识、技能,就会在关键时刻为挽救生命提供更多可能。据此完成1~2题。
1.若地震突然发生,不应该做的事情是( )
A.择机逃离现场B.保持清醒的头脑
C.立即乘电梯逃生D.切断电、火、煤气等灾源
2.汛期郊游时,避开山洪的正确做法是( )
A.迎着山洪流动方向前行
B.选择山谷、植被好的地方宿营
C.遇雷雨天气务必带好雨具
D.选择地势高、较平坦的地方宿营
解析第1题,地震突然发生,电梯随时可能会断电而将人困在电梯内,所以不要立即乘电梯逃生。第2题,遇到山洪暴发,要向地势高处逃生,选择地势高、较平坦的地方宿营,千万不可停留在山脚下或迎着山洪流动方向前行。
答案1.C 2.D
为了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熟悉一些灾害中的自救和互救常识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会救生演习的知识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④⑤⑥
C.②③④⑤⑥D.②④⑤⑥
4.下列在洪涝灾害中互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向落水者抛救生圈
B.对溺水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C.划船去救人
D.等洪水过后再救人
答案3.B 4.D
地震是一种灾难性的灾害,它往往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因而了解有关避震、自救和互救方法尤为重要。据此完成5~6题。
5.在地震发生时,下列关于地震逃生不正确的是( )
A.躲在床下B.藏在桌下
C.远离电线D.跳楼逃生
6.关于震后互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先救近,后救远 ②先救老人、小孩,再救其他人
③先救“生”,后救“人” ④要注意保护支撑物,但抢救时可以不考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析第5题,地震发生时,在家中应躲在床下,在学校应躲在桌下,在室外要远离电线等,跳楼逃生只会增加伤亡人数。故选D。第6题,震后互救时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先救近,后救远;②先易后难,先救轻伤员和青壮年、医务人员,以增加帮手,扩大救助队伍;③先救“生”,后救“人”。在救助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支撑物,以免造成新的伤害。故选C。
答案5.D 6.C
2018年6月的一个周末,有20多名旅游爱好者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去浙江一山区探险旅行。傍晚他们就在山沟一个水道弯曲处的平地上搭上帐篷扎营过夜。夜里突发山洪,一名女性旅游爱好者在这次山洪中死亡。据此完成7~8题。
7.造成这个事故的原因之一是防洪准备不充分,具体表现为( )
A.没有关注天气预报,不该在雨季去山区探险
B.没有事先进行登高、快跑能力训练
C.没有准备好急救药品
D.没有学会游泳、划船等救生技能
8.当山洪来临时,人们最好的逃生方法是( )
A.迅速顺着山沟向低处跑
B.迅速朝山洪来向的山沟高处跑
C.迅速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
D.迅速找到树枝漂浮不下沉
解析第7题,雨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概率大,不宜去山区探险旅游。第8题,山洪突发性强、速度快,且有异于一般的洪水,向垂直于山沟的高处跑能最快地躲避山洪。
答案7.A 8.C
9.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发生后最先开始的基本救助形式,地震时被压埋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据统计,唐山大地震中,被埋压人数约有57万,通过自救和互救,脱险人数达45万。一般来说,大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人员生存率达99%,由此可见,自救和互救是减少人员伤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据图说明地震后被埋压时如何进行自救。
(1) ;
(2) ;
(3) ;
(4) 。
解析仔细观察图中信息,按图中提示结合震后自救的正确方法即可作答。
答案(1)注意保持支撑物
(2)听到有人,尽量呼喊、敲击求救
(3)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4)保存体力,要有顽强的毅力和强烈的求生意识
素养提升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易受到泥石流威胁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2.如果你和同学利用暑假到图中山区游玩,保障安全的做法是( )
A.沿河谷向山上行进
B.遇雷雨在大树下躲避
C.选择河道弯曲或汇合处露营
D.选择地势高、较平坦处露营
解析第1题,泥石流多发生于地形陡峻、有丰富松散物质和短时间内大量水流汇集的地区。由图中等高线可知,①处为沟谷地带,且地势起伏较大,易发生泥石流。第2题,图示地区地形崎岖,暑假期间发生洪涝和泥石流等灾害的可能性较大,故游玩时应避开河谷地带,遇雷雨时不要躲在大树底下,并要选择地势高且平坦的地方露营。
答案1.A 2.D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旁经常可以看到如下图所示的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防护工程所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A.台风B.海啸
C.滑坡D.干旱
4.边坡上具有蜂巢结构的水泥防护工程,其功能是( )
①可以保护植被生长条件,防止台风侵袭带来的危害 ②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 ③可以有效地保证地表水的下渗和自由排泄 ④可抑制坡面破坏和土地荒漠化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第3题,图中的防护工程可以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有效地防止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第4题,图中的水泥防护工程可以抑制原裸露山体遭受的风化侵蚀,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蜂巢结构内的土壤可以为植被提供生长条件,同时可以保证地表水的下渗和自由排泄,避免了地下水压力升高引起的边坡失稳问题。
答案3.C 4.B
5.在森林中一旦遭遇火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沾湿的毛巾遮住口鼻,顺风逃离
B.如果火势突然减弱,则可以放心休息
C.选择低洼地或坑洞躲避
D.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
解析烟火随风走,顺风不易逃离烟雾区,故A错;火势突然减弱应迅速逃离,不应放心休息,故B错;二氧化碳易在低洼处堆积,造成缺氧,不可在此躲避,故C错;伺机逆风突破林火包围做法正确,故选D。
答案D
2019年5月10日6时43分,日本九州岛(31.81°N,131.89°E)附近发生了里氏5.6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未引发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读图,完成6~7题。
6.此次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原因是( )
A.震级较小B.震中距离陆地远
C.防震水平高D.人口密度小
7.假如地震发生后引发海啸,位于福岛县太平洋沿岸甲地的3名游客听到海啸预警后立即撤离。下图所示四条紧急撤离路线中,最安全的是( )
A.沿路线①驾车快速撤离
B.沿路线②撤往该区域最高点
C.沿路线③顺河谷而上
D.沿路线④撤往高处
解析第6题,此次地震震级为里氏5.6级,属于破坏性地震,A错;此次地震震源位于日本九州岛附近海域,地震震中距离陆地近,B错;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其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防震减灾意识强,建筑物抗震强度高,C正确;日本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大,D错。第7题,路线①距海较近且海拔较低,最有可能遭遇海啸袭击,A错;路线②途中有一难以攀越的陡崖,B错;路线③所经地区地势较低,下泄的河水容易在海啸顶托下泛滥,C错;路线④所经地区坡度较缓,方便撤离,且撤往地势高处,D正确。
答案6.C 7.D
8.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甲为地震。依据:(西临太平洋)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乙为飓风。依据:地处北大西洋飓风侵袭路径上;南部接近飓风源地。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防灾工程,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时作业,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获得此图像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下列生物类型中,出现最早的是,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