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学业真题体验
展开学业真题体验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7·浙江11月选考)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 ℃。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地理实践力)火星上的夜晚可能观察到( )
A.土星遮住火星的卫星 B.水星在小行星中穿梭
C.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 D.圆圆的地球挂在天空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土星不会出现在火星与火星的卫星之间,故不会遮住火星的卫星,A项错误;水星有自己的公转轨道,不会在小行星带中穿梭,B项错误;火星属于银河系,夜晚可以看见美丽的银河横跨星空,C项正确;因行星之间实际距离遥远,在火星上用肉眼观测地球,只能是一个小点,D项错误。
2.(综合思维)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 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 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 ④夜晚火星大气逆辐射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因为火星“表面大气稀薄”,所以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火星表面的太阳辐射多,白天气温高,①正确;因大气稀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低,④正确。故D项正确。
(2019·浙江4月选考)右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据此完成3~4题。
3.(综合思维)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
A.动力 辐合上升 B.热力 辐合上升
C.动力 下沉辐散 D.热力 下沉辐散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等温线向上凸,说明该地气温较周边地区高,气流垂直上升;在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凹,说明该处气压较周边地区低,是由于受低压系统控制,气流辐合上升所致,是热力原因造成的,故B项正确。
4.(区域认知)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区域是( )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
答案 D
解析 夏季白天,内陆地区的湖泊气温较周边地区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A项错误;冬季晴朗的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沿山坡下沉至谷底,谷底气温低,B项错误;郊区与城市之间,受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郊区形成高压,气流下沉,C项错误;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气温升高,气流上升,D项正确。
(2019·海南高考)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不明显。据此完成5~6题。
5.(综合思维)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 )
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 B.生活用水量大
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 D.生产用水量大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春汛”可知,锡林河有春、夏两个汛期;结合6~8月降水量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农业生产特点(有部分种植业,需引水灌溉)可知,夏季生产用水量大(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地广人稀,生活用水量不大),故D项正确。
6.(区域认知)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 )
A.森林 B.草原
C.荒漠 D.湿地
答案 B
解析 该河主要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蒸发旺盛;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故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草原,故B项正确。
(2017·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8题。
7.(综合思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8月份(夏季),自西向东离长江口越远,浮游植物的密度越大。
8.(综合思维)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答案 C
解析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离河流入海口较近的海域含沙量较大,水体较浑浊,致使水下光照条件较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浮游植物密度较小,反之离河流入海口较远的海域水体含沙量较小,水下光照条件较好,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浮游植物密度较大。故C项正确。
(2017·全国卷Ⅱ)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9~11题。
9.(综合思维)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
答案 C
解析 洪积扇主要是流水携带大量泥沙在地势平坦处堆积形成的。由图可知,贺兰山东坡河流、沟谷数量众多,且贺兰山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植被覆盖率低,因此有利于河流、沟谷携带泥沙堆积形成洪积扇。贺兰山东麓和西麓相比,坡度差异不明显。岩石裸露不是形成洪积扇的条件。降水集中有利于洪积扇的形成,但不是洪积扇集中连片的原因。
10.(区域认知)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降水较少 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 ③河流较长 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甲地主要位于低山区,山地相对高度较小且河流流程较长,河流流速较慢,侵蚀搬运作用较弱,因此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贺兰山东麓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差异与其他洪积扇区相比不明显。风化物粒径较小与堆积物中砾石较少没有直接的关系。
11.(综合思维)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贺兰山东麓南部堆积物以砾石为主,因此土层浅薄,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贺兰山东麓地区,地势平坦,海拔较低。该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该地水源短缺,但不是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
(2017·浙江4月选考)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综合思维)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C
解析 就某个小尺度区域来说,地形和地质条件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对土壤的形成影响比较稳定。
13.(综合思维)图示区域( )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
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 A
解析 土壤的肥力形成得益于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泥沙在河谷易沉积,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小于河谷;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热带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
(2017·海南高考)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4~15题。
14.(人地协调观)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
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
答案 B
解析 该县集镇位于较大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低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灭,灾而无难”。
15.(综合思维)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些集镇位于山间谷地,地势较为低平,流速缓慢,且排水方便,洪水退去较快,故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2小题,共40分)
16.(2017·江苏高考)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一为“搁浅冰山照片”,图二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回答下列问题。(26分)
(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_______________,其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2)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
(3)此外,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答案 (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 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2)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 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
(3)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解析 第(1)题,纽芬兰岛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受极地东风影响,有来自极地地区的拉布拉多寒流,经常携带大量冰山南下,寒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作用,同时由于温度降低,海水蒸发减弱,盐度也会降低。第(2)题,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结合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大小、数值变化及密集程度可直接判断;气温的东西差异主要是由洋流性质不同导致的,南北差异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第(3)题,注意题干中的信息“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影响”。全球变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变化趋势要从冰山出现的时间和数量等方面回答。
17.(2018·浙江4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___(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4分)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作用。(2分)
(3)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8分)
答案 (1)纬度 短
(2)流水沉积
(3)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冬季昼长较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而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冬季风加剧此地区的寒冷,因此冬季温度较低。第(2)题,乙平原为东北平原,主要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第(3)题,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丁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山地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地貌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一地理新教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真题体验: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随堂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一新教材地理湘教版必修第一册期末真题体验: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