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6-3防灾减灾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1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6-3防灾减灾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1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6-3防灾减灾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1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测试题
展开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 A )
A.储备救灾物资
B.提高灾害应急能力
C.训练灾害救援队伍
D.缩短救灾物资到达时间
解析: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储备救灾物资。
2.灾害救援与救助过程的三个核心环节是( C )
①灾前准备 ②应急预案
③灾中应急 ④灾后恢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是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从5月13日下午开始,07省道嘉兴征费管理所对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运输抗震救灾物资的车辆全面开通绿色通道,凡持有县级以上民政局或红十字会开具的运输抗震救灾物资通行费函告单的车辆一律可以免费通行。据此回答3~5题。
3.材料中“绿色通道”的开启,说明在受灾时应该( B )
A.提高运速
B.优先保障应急交通线
C.恢复灾区的对外通讯
D.提倡用空运
解析:灾害发生后,灾区生活医疗用品告急,应急交通能力的恢复尤其重要,开启绿色通道可以优先保证救援物资、救灾人员到达灾区。
4.下列交通线一般不作为自然灾害主要应急交通线的是( D )
A.公路 B.高速公路
C.航空 D.水运
解析:灾情紧急,时间宝贵,水运速度较慢,会贻误救援最佳时机,一般不选择水运作为应急交通线。
5.对灾民的救援方式主要有( B )
①政府救济 ②民间救济
③国际救济 ④个人救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挽救生命,给灾民创造基本的生存条件,是当今各国政府在灾后的主要工作和应尽的责任,对灾民的救援形式主要有政府救济、民间救济和国际救济等,而个人救济应纳入民间救济这个范围内。
6.下列属于灾后重建的生命线有( D )
A.农业 B.工业
C.商业 D.通信
解析:农业、工业、商业属于生产线。
7.在受灾时,为保证救援区与灾区的交通畅通,应该( B )
A.提高运速
B.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
C.恢复灾区的对外通讯
D.提倡用空运
解析:为保证完成灾中应急的核心任务的核心措施是保证交通畅通,所以在受灾时应实行交通管制、清理路障以保证救援人员和救援物资尽快到达灾区,参加救援,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是一种社会性行动,利于减少、减轻以至清除灾害损失。据此完成8~9题。
8.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目标包括( A )
①减少甚至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防止和杜绝灾害消息的发布和泄露,维护社会稳定
③恢复灾区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④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
⑤疏散人群,动员灾害多发区人们迁出原居住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⑤
解析:防止和杜绝灾害消息的发布和泄露不利于灾害救助。
9.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C )
A.救灾物资的种类 B.救灾物资的数量
C.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D.救灾物资的生产
解析:救灾物资运达时间与运输距离相关。
10.关于我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①其成立目的是减轻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②其成立于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发生时
③如果国外发生大地震灾害,中国政府将派他们赴受灾国进行紧急救援
④他们仅仅在国内实施营救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于2001年,不仅在国内实施营救活动,若国外发生大地震灾害,中国政府也将按国际惯例派他们赴受灾国地震灾害现场进行紧急救援,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
洪水、滑坡和泥石流都是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灾害,在遇到这些灾害时,我们要掌握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才能在灾害中获得生的希望。据此完成11~13题。
11.关于洪水中的救助,做法错误的是( D )
A.抛救生圈把落水者救上岸
B.划船将落水者救上岸,并且带到安全地带
C.进行人工呼吸时,最好拉直喉管
D.不会游泳,但急于救人,使两人落入洪水中
解析:洪水中的救助要注意正确的救助方法和原则。如不会游泳应采用抛救生圈、救生衣,或划船去救人,不能只考虑救人,使两人落入洪水中,这样自己不但没有救人,反而增加了其他人员的负担,搞不好自己也有生命危险。
12.关于滑坡和泥石流的自救方法,错误的是( B )
A.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方向跑
B.山区扎营,应选择在避风的谷底
C.要向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跑
D.不要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
解析:在泥石流和滑坡中自救时,特别是在山区扎营,切忌在谷底扎营,因为滑坡、泥石流像洪水一样,它们会直接冲向谷底,造成危险,应在未发生泥石流的高处扎营。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洪水中的救助,主要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进行,并以自救为主
B.做人工呼吸时,应拉直喉管
C.洪水一般与其他地质灾害有关联性
D.大雾和沙尘暴会使大气能见度下降,但不影响人们的健康
解析:洪水中的救助应该说互救更重要,故A错。洪水一般与水文灾害和气象灾害有关联性,与地质灾害没有关联性,所以C错。大雾和沙尘暴会使大气能见度下降,且含有大量的微小尘粒,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故D错。
14.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C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中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的时间
解析:地震来临时,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也只有7~9秒,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
15.汶川大地震中,有不少幸存者依靠合理的方法,挑战生命极限,创造了生命奇迹。若不幸被埋在废墟下,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C )
A.不停地大声呼救
B.通过睡觉来减少体力消耗
C.用衣袖捂住口鼻,谨防呛闷窒息
D.竭尽全力推周围的水泥墙
解析:地震发生后被埋在废墟下,要保持镇静,要减少体力消耗,保护呼吸系统。
二、综合题(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湖北等8省市超过69 000人死亡,约18 000人失踪,财产损失巨大。灾害发生后,国务院和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
(1)四川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地震发生后,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
(2)在该次救援中,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储备救灾物资;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保护应急交通线路畅通。
(3)对下列关于此次灾害救援与救助的说法,你认为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四川多发地震灾害的原因以及对地震灾害救援救助三个环节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的有关内容。第(1)题,四川处于我国南北地震带,多地震,且该地降水丰富,可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根据灾害的种类储备救灾物资。灾中应急最关键的环节是保护应急交通线路的畅通,使救灾物资及救灾人员到达。第(3)题,可根据救援与救助的说法进行判断和分析。
17.读我国暴雨洪水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暴雨洪水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其原因是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2)当遭遇突发洪水时,个人应怎样做才能获得逃生的机会?
(3)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
答案:(2)不能惊慌失措,而应尽量逃向高处,登上坚固建筑的屋顶、大树、山丘和高坡等。
(3)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②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③准备逃生物资等。
解析:第(1)题,我国暴雨洪水集中于东部季风区,该地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在我国第三级阶梯上,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第(2)题,不要惊慌,尽量逃向高处,以获得逃生机会。第(3)题,应从精神准备(关注天气预报)、物质准备(储备应急物资)、技术准备(学习逃生技能)等方面予以考虑。
救援与救助说法
是否可信
理由
①民政部从武汉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运4 000顶救灾帐篷支援灾区
不可信
应从成都调运救灾物资
②民政部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运大量救灾食物,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可信
无论哪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受灾群众需要安置,救灾食物是必不可少的
③驻川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紧急投入抢险救灾行动
可信
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承担重要救灾任务
④全力抢修生命线工程。电力、电信、水利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对受损情况进行恢复,有关乡镇对滑坡山体进行监控
可信
发生灾害时,保护生命线工程,确保救灾通道和通讯等的畅通,是灾中应急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川地区地震易引起滑坡灾害,有监控滑坡山体的必要性。
⑤地震部门严密监测震情,收集各种异常情况,认真分析地震发展趋势
可信
监测震情,收集各地异常情况,分析再次发生余震的可能性是地震部门预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水循环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中新教材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巩固练案:全册综合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巩固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植物茂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速度和时间,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