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习题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八)
(建议用时:40分钟)
1.影响海洋表面水温高低的因素是(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海洋深度 D.人类活动
A [海洋表面海水热量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辐射。]
2.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水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相同
B.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C.表层海水的水温一定高于海洋深处的水温
D.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D [海水热量尽管主要来自太阳辐射,但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很多,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不可能完全相同,A选项错误;一般来说,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B选项错误;表层海水的水温一般高于海洋深处的水温,但这不是绝对的,在高纬度寒冷的冬季,表层海水温度很低,并出现结冰现象,此时,表层海水温度就低于深层海水的温度,C选项错误;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D选项正确。]
3.关于海水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北半球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
B.在南半球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
C.在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
D.在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均向高纬凸出
D [在北半球暖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在南半球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北凸出,在北半球冷水水流附近等温线向南凸出。]
4.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东岸有冷水水流,大洋西岸有暖水水流,大洋东岸的海水与大洋西岸的海水相比是( )
A.温度高,盐度低 B.温度高,盐度高
C.温度低,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高
C [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西岸的海水受暖水水流影响水温高,盐度高,而大洋东岸的海水受冷水水流影响,水温低,盐度低。]
读下图,a、b、c、d分别位于马达加斯加岛、英国、古巴和澳大利亚附近,并且a处有暖水水流经过,d处有冷水水流经过。据此,完成第5~6题。
甲 乙 丙 丁
5.2月份时,图中a、b、c、d四海域水温由高到低依次是( )
A.c>d>a>b B.a>d>c>b
C.c>b>a>d D.a>c>d>b
6.图中各海域盐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
C.b
5.B 6.C [图中a位于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沿岸有暖水水流,使流经海域增温,并且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强,降水少,蒸发强,所以a处水温最高,盐度最高;b位于英国西侧海区,纬度最高,故水温最低,另外该海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量大,蒸发弱,故盐度最低;c位于古巴的东南海区,降水丰富;d位于澳大利亚西南海区,沿岸有冷水水流经过,故水温较a海区低,盐度比同纬度的a海区低。]
7.下图所示正确反映海洋表面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 )
A B
C D
C [不同海域的盐度不同。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呈双峰分布格局;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海水盐度受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北半球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多,入海径流多,海水盐度偏低,特别是60°N附近海域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区域低。只有C项符合这一特点。]
8.下列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与深度无关
B.一般来说温度高的海域的海水密度相对较高
C.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D.海水密度垂直分布上出现的“海中断崖”现象不会影响人类活动
C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有温度、盐度和深度;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海中断崖”现象会影响潜艇活动。]
读“海水冰点温度、最大密度温度与盐度关系图”,完成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地海水没有结冰,说明水温在0 ℃以上
B.当冰点温度和最大密度温度相同时,海水盐度接近2.7%
C.淡水在0 ℃时密度最大
D.海水的盐度越高,其最大密度温度越高
10.波罗的海海水达最大密度时,其温度大约是( )
A.-2.3 ℃ B.-0.6 ℃
C.0.4 ℃ D.1.7 ℃
9.B 10.D [第9题,从图中分析可知,a为最大密度温度线,b为海水冰点温度线,从两线交点可知,B选项正确。第10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波罗的海盐度不到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波罗的海海水密度最大时其温度约为1.7 ℃。D正确。]
11.读全球降水、蒸发、海水盐度变化曲线图,A、B、C、D分别表示四个海区,回答下列问题。
(1)简析D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2)简析A海区盐度比B海区盐度低的原因。
[解析] 第(1)题,D海区之所以盐度低,是因为D海区分布于中高纬度,气温低,蒸发量小,且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第(2)题,由于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非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答案] (1)D海区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A海区位于赤道附近,气温高,蒸发量大,但其降水量高于蒸发量,因此其盐度并非最高,而B海区位于副热带海区,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因而盐度高。
读下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13.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12.D 13.A [第12题,影响盐度的因素有降水、蒸发、洋流和淡水注入等。由图可知,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低(等值线向外海凸),说明长江入海径流量大,使其附近海域盐度降低。第13题,Q点距大陆最近时,对应长江径流量最小。长江流域大部分为季风区,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小,入海淡水量小,Q点距大陆最近。]
读某海域水温(单位:℃)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甲半岛是( )
A.山东半岛 B.辽东半岛
C.雷州半岛 D.朝鲜半岛
15.下列与图示信息相符的是( )
A.2月表层海水南北温差小于8月
B.2月与8月6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不大
C.8月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小于2月
D.8月与2月表层海水东西温差均在10 ℃以上
14.A 15.B [第14题,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甲为山东半岛。第15题,据图,2月份表层海水南北温差约为8 ℃,8月份表层海水南北温差约为2 ℃,2月份温差大于8月份,A错;8月份60米以下深层海水水温为10 ℃,2月份为8 ℃,变化不大,B对;8月份表层与深层海水温差大于2月份,C错;两月份表层水温东西温差均在10 ℃以下,D错。]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海域面积有158.3万平方千米。从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结冰,冰最厚可达1米。严冬季节,西北风会把浮冰吹向千岛群岛(沿岸有千岛寒流),使某些海峡堵塞。鄂霍次克海北部有宽阔的大陆架,大陆架占海底面积的42%以上,往南水深增加。下图示意鄂霍次克海地理位置。
(1)简述鄂霍次克海海冰流动的形成过程。
(2)推测受海冰影响严重的经济活动。
(3)请评价鄂霍次克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
[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海水结冰状况与温度、盐度和水深等因素有关;结合图文材料,从海域的封闭程度、河流注入情况、风和寒流等方面分析其对海水温度、盐度的影响,从而分析海冰的形成及海冰流动的形成。第(2)题,海水结冰时间长,厚度大,浮冰会使某些海峡堵塞,这些会对海上航运、海上油气勘探和生产、海洋渔业等产生危害。第(3)题,鄂霍次克海海冰资源的开发条件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条件主要从冰层厚度、海冰资源丰富程度、海冰分布等方面分析。不利条件主要从开发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海域较封闭,与大洋的海水交换较少;沿岸河流注入的淡水降低了表层海水含盐量;受冬季西北风和南下寒流的影响,表层海水易冻结成海冰;深层海水因降温幅度较小、盐度较高未冻结,海面易形成流冰;海冰在西北风和南下寒流的共同作用下向南移动。
(2)海冰易封锁港口,阻塞航道,影响海上航运;危害油气勘探和生产,损坏海洋工程;危害海洋渔业生产。
(3)有利条件:纬度高,结冰厚度大;海域面积广,海冰资源量大;海冰分布靠近海岸,易开采。
不利条件:气候寒冷,开发成本高;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市场需求量小。
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亚丁湾与红海的海水密度大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国近海表层海水温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课时练习,共5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