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单项选择题
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
A.研制、发射地球资源卫星进行自然灾害的监控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通过多种方式,分别对不同人群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解析] 完善法律法规、灾害管理体系,进行减灾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措施。
[答案] D
2.下列防护林工程以保持水土为目的的是( )
A.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B.沿海防护林体系
C.平原防护林体系 D.“三北”防护林体系
[解析] 沿海防护林体系主要是防台风、风暴潮,平原防护林体系是保护农田,“三北”防护林体系是防风固沙,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答案] A
3.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属于工程性防御措施中的( )
A.改变地表环境
B.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C.改变财物等的特征,提高抗灾性能
D.以上都不符合
[解析] 建设格栅坝预防地质灾害,可以阻隔或控制灾害与人口、财产等的直接相遇。
[答案] B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是一种社会性行动,利于减少、减轻以至清除灾害损失。据此完成4~5题。
4.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的目标包括( )
①减少甚至消除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②防止和杜绝灾害消息的发布和泄露,维护社会稳定 ③恢复灾区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 ④保障灾区人民的生存与发展 ⑤疏散人群,动员灾害多发区人们迁出原居住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⑤
[解析] 自然灾害救援与救助是指在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来减少甚至消除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以保障灾区人民生存与发展而开展的社会行动。
[答案] A
5.关系到灾害发生过程中救援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
A.救灾物资的种类 B.救灾物资的数量
C.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D.救灾物资的生产
[解析] 救灾物资储备的地点直接关系到救援物资到达的时间。
[答案] C
四川汶川地震后,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紧急启动国家二级救灾应急响应。据此完成6~8题。
6.下列属于灾中应急行动和对策的是( )
①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②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 ③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 ④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是灾后恢复。
[答案] B
7.属于次生灾害源的是( )
①输油管 ②水坝 ③有毒物质存放设施 ④堤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输油管道属于“生命线工程”。
[答案] C
8.救灾应急预案( )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②应急预案主要是在灾中应急中发挥作用 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应急预案也毫无办法 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救灾应急预案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主要是在灾害应急中发挥作用,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答案] C
据媒体介绍,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在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完成9~10题。
9.桑枣中学的师生在地震发生时无一伤亡,成功避险,关键之一是充分利用了逃生时间。地震防灾中,有一个名词叫“黄金12秒”具体指( )
A.横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B.纵波到达并造成破坏前的时间
C.人在地震中躲避所用的最短时间
D.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的时间
[解析] 地震来临时,人从感觉晃动到意识地震发生需要3~5秒,然后以最快速度躲避的时间也只有7~9秒,这个时间被称为“黄金12秒”。
[答案] C
10.下列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①在家里,可躲在床、桌子下 ②在影剧院,应迅速离开剧院,到室外开阔空地 ③在教室里,可躲在书桌下或墙角处 ④在室外要远离高层建筑、烟囱、桥梁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地震来临时,不同地点应选择不同的避震方式:在家里、教室里,如果不能立刻出去,应选择牢固的遮挡物,“伏而待定”;在人数多的影剧院,不能盲目外出,以防踩踏,应躲在椅下;在室外,要寻找空旷地带,避开危险物。
[答案] D
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的频率高,因而在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救援和救助方法以及自救和互救方法。据此回答11~12题。
11.抢救溺水者的步骤是( )
①清除口、鼻腔内的异物 ②排去呛人体内的水 ③救上船或陆地 ④送医院抢救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②①④ D.③①②④
[解析] 抢救溺水者首先要把其救到岸上去,清除口、鼻内异物才有利于排水,紧急救助之后再送医院。
[答案] D
12.被洪水围困时,正确的做法是( )
A.抱紧电杆
B.躲在巨石之下
C.用手电筒发求救信号
D.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游泳逃生
[解析] 抱紧电杆易被电击,躲在巨石之下可能会遭岩石倾覆砸伤,洪水汹涌时危险太大、游泳难度系数高。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读中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中国________建设的基本框架,覆盖我国主要的________区、________区、________区和________区。
(2)“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3)列举我国的减灾非工程项目。(至少三项)
[解析] 该题以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减灾防灾取得的巨大成就及相关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及防御措施。解答该题的突破口是由相关自然灾害分布位置确定该地自然灾害形成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
[答案] (1)生态工程 水土流失 风沙危害 盐碱 台风
(2)“三北”防护林建设范围大,地跨西北、华北、东北,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可以使防护林区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增强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防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等。
1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40.7°N,78.7°E)发生5.2级地震。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此次灾害救援与救助的说法,你认为是否可信,并说明理由。
(2)你认为救援队员需要的医用物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援装备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
(3)在该次救援中,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减灾的管理体系是什么?
[解析] 第(1)题,①由图中可知西安物资储备库离地震灾区最近。②由图中可知地震灾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2月份气温还很低。③、④、⑤联系教材知识很容易回答。第(2)题,医用物品主要有医疗器械、外伤用药、防疫药品、消炎药、净水剂和消毒液等。地震救援装备有探生仪器、破拆工具、顶升设备和小型起重设备等。第(3)题,由教材及以上题目可知灾前准备的核心任务是储备救灾物资,灾中应急行动中最关键的环节是:保证应急交通线畅通。第(4)题,结合第(1)题内容和教材有关知识回答。
[答案] (1)①—不可信 应从西安调运救灾物资
②—可信 新疆阿克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2月份气温低,需要棉被 ③—可信 各地政府领导下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承担重要救灾任务 ④—可信 发生灾害时,保护生命线工程,确保救灾通道和通讯等的畅通,是灾中应急的一个重要方面 ⑤—可信 监测震情,收集各地异常情况,分析再次发生余震的可能性是地震部门预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医疗器械 外伤用药 消炎药 消毒液 防疫药品(写出四项即可) 探生仪器 破拆工具 顶升设备(写出两项即可)
(3)储备救灾物资 保护应急交通线畅通
(4)以民政部为主要管理部门,形成了政府无偿救济、军队与民众合作救灾,以及全国与地区救灾调配的管理体系。
救援与救助说法
是否可信
理由
①民政部首先从武汉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运4000顶救灾帐篷支援灾区
②民政部紧急启动救灾应急预案,紧急调运救灾棉被4500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③驻新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紧急投入抢险救灾行动
④全力抢修生命线工程。电力、电信、水利部门在最短时间内对受损情况进行恢复
⑤地震部门严密监测震情,收集各种异常情况,认真分析地震发展趋势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植物茂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