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11常见地貌类型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11常见地貌类型第1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11常见地貌类型第2页
    2019-2020学年新教材课标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后作业11常见地貌类型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地貌类型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


    古往今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知唤起了多少人对桂林山水的神往。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属于地面喀斯特地貌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漓江风光、象鼻山、峰林都是典型的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神宫”是地下喀斯特地貌。


    [答案] A


    2.图中景观主要与喀斯特淀积作用有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由图示可知,①②③均为地面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是溶蚀作用;④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钟乳石,主要是淀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D


    3.景观④的代表性喀斯特地貌形态有( )


    A.石芽、漏斗、落水洞 B.石钟乳、石笋、石柱


    C.天生桥、石林、洼地 D.溶洞、地下河、峰丛


    [解析] 景观④是典型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包括溶洞、地下河及各种由碳酸钙淀积而成的堆积体,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等。


    [答案] B


    下面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按河谷发育程度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④②①③


    [解析] 依据河谷宽度由窄到宽加以判断。


    [答案] C


    5.阶段④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


    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


    [解析] 河谷变宽,河流流速降低,沉积作用增强。


    [答案] D


    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下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回答6~7题。





    6.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


    [解析] 内蒙古高原上地势平坦,水流缓慢,河流的河曲形态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果。


    [答案] C


    7.如图中由①至②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 )





    [解析] 内蒙古高原海拔在1000~2000米。图中河流剖面①处是凹岸,为侵蚀河岸;②处是凸岸,是沉积河岸,有沉积物存在。


    [答案] B


    近年来,台湾省已成为大陆游客的旅游热点地区。到野柳地质公园游览的游客,多去欣赏海边奇岩怪石的自然景观,最著名的有女王头、烛台石、龙头石等。据此回答8~9题。


    8.形成这些奇岩怪石的主要作用是( )


    A.流水堆积 B.风力堆积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解析] 海边奇形怪状的岩石主要是由海浪侵蚀造成的,故D项正确。


    [答案] D


    9.造成开罗附近“狮身人面像”缺损严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河流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风化和风蚀作用


    [解析] 开罗地处热带,不可能出现冰川;“狮身人面像”所在地点并不临海,不可能受到海浪侵蚀作用影响;“狮身人面像”是雕塑,河流不可能侵蚀其面部;该地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少,以风化和风蚀作用为主。


    [答案] D


    读下图,该地多峡湾地形,据此完成10~11题。








    10.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岸地区的典型景观( )


    A.挪威 B.新西兰


    C.日本 D.西班牙


    [解析] 该地多峡湾地形,结合选项判断此景观主要分布在挪威。


    [答案] A


    11.图中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解析] 挪威峡湾地形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


    [答案] C


    12.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





    [解析] B为冰川侵蚀作用而形成,C为风力侵蚀作用而形成,D为风力沉积作用而形成。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图表示的是在________作用下形成的________地貌。


    (2)B图是________地貌,往往形成于________地区;近年由于人类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活动,B图中的景观出现不断蔓延、扩大的趋势。治理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图地貌为三角洲,该地貌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图是流动沙丘,是由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在我国西北,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土地荒漠化问题日趋严重。


    [答案] (1)流水沉积 三角洲(冲积平原)


    (2)沙丘 干旱、半干旱 退耕还林还草,严禁过度放牧等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陆地的河流流速比较急,带着上游冲刷下来的泥沙流到宽阔的海洋后,流速慢了下来,泥沙就沉积在河口附近,积年累月,越积越多,逐步形成高出水面的陆地,这就叫河口冲积岛。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历史演变图。





    (1)说明河口冲积岛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哪些?


    (2)描述材料二中古沙洲的生消变化过程。


    (3)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试说明其原因。


    [解析] 第(1)题,由长江三角洲的历史演变图可知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有四处古沙洲,冲积岛的形成主要是河流堆积与海水顶托共同作用的结果。第(2)题,古沙洲的生消变化与河流的堆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水平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有关。第(3)题,近年来该地海岸线向近海移动的速度减慢可从上游水土流失减少、上游水利工程建设截留部分泥沙等方面分析。


    [答案] (1)流水堆积(沉积)作用;海水的顶托作用。


    (2)河口地区由于落差小及海水的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导致大量泥沙堆积,出露水面形成沙洲;泥沙继续堆积,陆地面积不断扩大,古沙洲逐渐和大陆相连;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岸堆积程度快。


    (3)中上游植树造林,水土流失减少;三峡大坝等水利工程截留部分泥沙。


    相关试卷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六章 自然灾害第三节 防灾减灾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植物茂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