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习题
展开课后作业提升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欧洲的许多国家,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我国长三角地区缺煤少油,但有数亿平方米屋顶,越是能源紧张,越是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阳光。据此回答1~2题。
1.南京的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高于北欧的许多国家,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气候相对湿润,太阳有效辐射强
C.纬度偏低,太阳高度大
D.技术力量雄厚,太阳能设备好
2.上海市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原因是( )
①气候干旱,日照时间长 ②太阳能资源清洁无污染
③太阳能开发使用方便 ④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大,但常规能源缺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解析:第1题,结合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分析,南京纬度比北欧国家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另外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晴天多于北欧国家,日照时数长。第2题,上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属高新技术,科技含量高。
答案:1.C 2.D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太阳能应用的投资,西藏有关部门也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属于“绿色能源”,它的利用不仅是西藏常规能源短缺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对西藏的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作用。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B.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C.海拔高,气候寒冷
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
4.除太阳辐射能外,青藏地区的其他能源也很丰富,其中哪一项能源与太阳能无关( )
A.藏南谷地的地热 B.柴达木盆地的天然气
C.风能 D.雅鲁藏布江的水能
3~4.解析:第3题,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原因是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晴天多,平均日照时间长;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大气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多;当地气候寒冷与太阳能丰富无关。第4题,地热属于地球内能,与太阳辐射无关;天然气、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辐射能促进了大气和水的运动,大气水平运动产生风能,水的流动孕育了水能。
答案:3.C 4.A
5.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下题。
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本题考查了日照时数长短的主要影响因素。7月份,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图们江处在雨季,天空云量较多,日照时数少;海拔、下垫面、正午太阳高度都对日照时数有影响,但不是7月份出现低谷的原因。
答案:A
6.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 )
A.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
B.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C.爆发几分钟后极光变得格外绚丽多彩
D.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解析: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在几分钟短暂时间内,它能发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把大量紫外线、X射线、γ射线射出,干扰地球上无线电通信和卫星的正常运行,一般发生在耀斑大爆发后两三天内。
答案:A
7.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人口迁移加快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败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影响。太阳风暴的电磁波进入地球,会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通信设施受损,因此太阳活动会引起卫星导航失败。
答案:D
8.下图为我国海南岛示意图。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与地形
C.纬度与洋流 D.地形与洋流
解析:年太阳总辐射量与纬度、海拔高度、云量等相关,该岛屿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是东北部低,西南部高,主要是受纬度和地形影响。
答案:B
下图示意某项资料在18世纪以来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9~10题。
9.该图依据的资料最可能是( )
A.陨石数目 B.全球登陆台风数目
C.太阳黑子数目 D.日食次数
10.该资料数值最大的年份( )
A.全球降水增多 B.耀斑频繁爆发
C.地震频繁发生 D.森林火灾频繁发生
9~10.解析:第9题,该现象极大值或极小值周期约为11年,判断为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第10题,黑子增多时耀斑也会相应增多、增强。
答案:9.C 10.B
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
A.恒星轨道 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 D.卫星轨道
12.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
A.太阳风 B.核能
C.太阳能 D.化学能
11~12.解析:第11题,太阳电池围绕地球运行,而地球属于行星,围绕行星运行的轨道是卫星轨道。第1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电池利用的是太阳光,其开发的能源类型是太阳能。
答案:11.D 12.C
13.你认为下列说法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高山族人说:“我们那里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B.鄂伦春族人说:“我们那里纬度高,夏季白昼长,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辐射最强。”
C.维吾尔族人说: “我们那里深居内陆,气候干燥,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最强。”
D.藏族人说:“我们那里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尘埃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当然太阳辐射最强。”
解析:影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一般而言,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多;其次是气候状况,多雨的地区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烈,而干燥的地区,太阳光线容易穿过大气层;再次是地势的高低,地势越高,空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少,到达地表的就越多。各方面综合起来考虑,西藏地区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烈的地方。台湾虽然纬度较低,但云量较多;东北地区夏季日照时间较长,但正午太阳高度小,何况还有漫长的冬季;新疆虽然比东北地区日照时间长,但同样由于纬度较高,太阳辐射比青藏高原要弱。
答案:D
二、综合题
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并分析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A、B、C、D、E、F、G七地中,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地,并分析主要原因。
(3)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正在许多城市得到推广使用。请你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说明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理由及其局限性。
解析:(1)四川盆地,地势低,阴雨天气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和年日照时数最少。
(2)A、B、C、D、E、F、G七地中,A在青藏高原,晴天多,海拔最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较微弱,太阳辐射最强,太阳能资源最丰富。
(3)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利用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无污染;但能量分散,易受天气变化的影响,能量不稳定。
答案:(1)B B地位于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晴天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2)A A地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3)理由: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局限性:易受天气变化影响,能量不稳定。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____层,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________强弱的标志。
(2)不同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相关性不同,其中两者变化完全呈正相关关系的是( )
A.70°N~80°N B.60°N~70°N
C.50°N~60°N D.低纬度地区
(3)由此可以看出,太阳活动不仅对地球磁场、电离层产生影响,同时还对地球________产生影响。
(4)为了预防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概况及对地球的影响。本题通过三个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黑子相对数目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比较进行设问。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可以得出黑子的相对数量的变化会影响降水量的变化,而且二者的变化周期基本一致。说明太阳黑子的活动可以影响气候。太阳活动多为一些天象事件,许多方面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所以在生活和生产中要以趋利避害为指导思想,以预防为主,加强对这些现象的研究,提前预报,做好准备,降低不利影响造成的危害。
答案:(1)光球 太阳活动 (2)A (3)气候 (4)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预报体系,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生物圈岩石圈,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共面性和近圆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地质灾害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