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3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3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检测能力提升:第三章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36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课堂检测
展开1.如图是立体农业、灌溉农业、茶叶园艺农业、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要制约条件图,按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①立体农业 ②灌溉农业 ③茶叶园艺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B.①热带作物种植业 ②茶叶园艺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立体农业
C.①灌溉农业 ②热带作物种植业 ③立体农业 ④茶叶园艺农业
D.①茶叶园艺农业 ②立体农业 ③灌溉农业 ④热带作物种植业
解析:选C。影响立体农业的主导因素为地形,符合③图。影响灌溉农业的主导因素为水源,符合①图。影响茶叶园艺农业的主导因素为土壤,符合④图。影响热带作物种植业的主导因素为热量,符合②图。
温室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和普通大棚相比,“蓄水菜棚”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第2题。
2.“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A.光照和水源 B.热量和水源
C.热量和土壤 D.光照和土壤
解析:选B。图示“蓄水菜棚”通过覆盖塑料薄膜,阻断了棚内大气和棚外大气的空气流通,减少了热交换,增加了棚内热量,地面蒸发掉的水分被塑料薄膜收集,可以作为灌溉水源,所以说“蓄水菜棚”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中的热量和水源两个条件,故选B。
2018年俄罗斯温室蔬菜产量创历史新高,比2017年增加约12%,蔬菜进口量下降,高水平的补贴和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其蔬菜种植迅猛发展的主要条件。据此回答3~4题。
3.俄罗斯亚洲地区的温室蔬菜种植明显滞后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 B.技术
C.热量 D.人口
4.随着产量的提高,2018年俄罗斯蔬菜价格并没有大幅度降价,原因可能有( )
①交通条件改善 ②政府投资加大
③种植成本增加 ④市场需求旺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第3题,温室蔬菜种植,说明热量和技术不再是限制其蔬菜种植的主要因素;俄罗斯人口集中在西部欧洲部分地区,亚洲地区人口稀少;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区河流众多,水资源并不短缺,因此导致其温室蔬菜种植明显滞后的主要因素是人口。第4题,俄罗斯温室蔬菜产量大增,高水平的补贴和农业技术现代化是其蔬菜迅猛发展的主要条件,说明蔬菜种植成本增加;蔬菜产量增加,而进口量下降,说明其市场需求旺盛。
答案:3.D 4.D
苦菊是一种喜温、喜水、喜肥、不耐干旱的阳性植物,是河北省廊坊市特产的食用植物,现已广泛种植于我国很多地区。其中,山东省昌乐县的高家河村是远近闻名的“苦菊村”,苦菊种植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下图为我国苦菊种植分布图。据此回答5~6题。
5.与甲苦菊种植区相比,乙苦菊种植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C.靠近沿海,位置优越 D.劳动力充足,经验丰富
6.高家河村能够成为“苦菊村”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商品率高
B.距海较近,海运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甲苦菊种植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苦菊种植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区与甲区相比,水热更充足,这是其种植苦菊的优势自然条件。故本题选B项。第6题,高家河村距离济南、北京、天津等大城市较近,交通便利,而大城市苦菊市场需求量大,因此高家河村有利于形成苦菊种植专业化村,苦菊商品率高。故本题选A项。
答案:5.B 6.A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郊区出现了大规模草莓种植园地,租地种植的农户大多来自江浙。下图为大棚草莓景观图。据此回答7~9题。
7.各地草莓种植户多来自江浙,主要是因为江浙( )
A.销售平台多样 B.种植技术先进
C.物流网络发达 D.区域政策扶持
8.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 )
A.减少水分蒸发 B.减轻病虫危害
C.增加土壤肥力 D.抑制杂草生长
9.草莓种植园里,越来越多的立体大棚正逐渐取代平面大棚,主要是为了( )
A.充分利用光热 B.节约土地资源
C.增加观赏价值 D.利于空气流通
解析:第7题,江浙草莓种植户选择在大城市郊区种植草莓,主要是直接面向大城市销售,而江浙主要提供的是先进的种植技术。第8题,白色地膜透光率较高,而草莓地垄多用黑色地膜覆盖,其优势在于减少光照,从而抑制杂草生长。与白色地膜相比,用黑色地膜覆盖对减少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危害、增加土壤肥力作用不大。 第9题,立体大棚与平面大棚相比,同样土地面积产量增大,故主要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
答案:7.B 8.D 9.B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宁夏中卫市(甲地)为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植模式,即在土地上铺上一层砂砾,盖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2)甲地地表砂砾对当地西瓜生长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3)试分析甲地农民采用的薄膜覆盖技术对硒砂瓜生长过程的影响。
(4)分析乙地种植西瓜的劣势气候条件。
(5)借鉴甲地的发展经验,简述乙地为改造西瓜种植的气候条件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1)结合图示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和材料二,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即可。(2)砂砾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当地昼夜温差,同时增加地表水的下渗,改善当地的水分条件。(3)薄膜覆盖技术的运用改善了当地的水热条件。(4)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旱涝灾害频发。(5)从水资源利用、农田生态保护等方面分析。
答案:(1)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等等。
(2)砂砾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增加地表水下渗,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
(3)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克服当地干旱气候条件对西瓜生长的不利影响;覆盖薄膜也可以减少土壤热量损失,提高地温,有利于西瓜快速生长。
(4)乙地位于季风区,春季时降水少,风沙灾害多;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旱涝灾害频发。
(5)针对风沙灾害多的问题,可以建设平原农田防护林;针对春季降水少的问题,可以推广抗旱节水农业技术,如薄膜覆盖、地方名优特产品培育;针对夏季旱涝灾害频发的问题,可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等。
[学考等级练]
普罗旺斯是世界闻名的薰衣草故乡、旅游胜地,同时它还是法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地。浓浓地中海风格的葡萄酒庄园与紫色花海翻腾的薰衣草共同构成了一道传统而精彩的普罗旺斯风景线。下图示意普罗旺斯薰衣草和葡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薰衣草与葡萄分布区位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河流
2.据图中信息推测薰衣草的生长习性( )
A.无法忍受高温,忌潮湿多雨
B.最适宜酸性土壤环境
C.耐旱、耐寒、抗盐碱,喜高温
D.需水肥量大,喜阳光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判断葡萄主要分布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而薰衣草主要分布在500~1 000米的山区,其主导因素应该是地形。第2题,从薰衣草分布的纬度,即中纬度内陆地区可以得出其耐旱、抗盐碱,忌潮湿多雨;从地形,即海拔500~1 000米山区可以判断其耐寒,无法忍受高温。
答案:1.A 2.A
下图为我国某地一种典型农作物生育期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农作物最可能是( )
A.水稻 B.柑橘
C.小麦 D.甘蔗
4.该农作物最需要灌溉的生育期是( )
A.播种发芽成苗期 B.越冬休眠期
C.返青拔节抽穗期 D.成熟收割期
解析:第3题,该作物秋季播种,冬季能越冬,春季返青拔节,夏初收割,与小麦的生长期吻合。第4题,小麦返青拔节抽穗期,生长速度快,对水分需求量大,此时正值春季,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春旱明显,最需要灌溉。
答案:3.C 4.C
读我国新疆和澳大利亚棉花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新疆与澳大利亚棉花生长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地广人稀
C.水热组合好 D.光照充足
6.与澳大利亚相比,新疆发展棉花生产的不利条件是( )
A.科技水平低 B.政策扶持力度小
C.劳动力价格低 D.商品率低
解析:第5题,新疆与澳大利亚共同的气候特点是降水少,光照充足,故选D。第6题,任何有关国家和地区都会支持本地经济发展,故排除B;新疆劳动力价格低是优势而非劣势,故排除C;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新疆,棉花生产都是作为商品销售,排除D;澳大利亚经济技术水平高于新疆,故选A。
答案:5.D 6.A
近年来,“农产品溯源系统”悄然兴起。消费者利用该系统可以查看农产品的生长、加工、销售等过程的信息。下图为农产品溯源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农产品溯源系统的建立体现了( )
A.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弱
B.交通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性增强
C.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
D.资金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弱
8.推广使用农产品溯源系统有利于( )
A.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B.降低生产成本
C.减少农业生产环节
D.延长农产品的生长周期
解析:第7题,农产品溯源系统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相联系,体现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增强。第8题,消费者利用农产品溯源系统可查看农产品的生长、加工、销售等过程的信息,所以农产品溯源系统不能降低生产成本,更不能延长产品的生长周期,没有减少农业生产的环节,但消费者通过查看生产信息,可监督农产品的质量,从而利于农户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答案:7.C 8.A
9.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到南纬35°~40°的地区,均有大量栽培。下表为美国和我国玉米带的比较表。
(1)分析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由材料二表中数据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解析:(1)要求分析两地区的有利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美国小麦种植区位于中央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雨热同期,有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我国东北地区小麦种植区位于东北平原,同样具有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的特点,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也具有雨热同期的特点,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2)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纬度低于我国玉米带,热量条件好,利于玉米的生长;美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更加肥沃;美国是发达国家,农业技术水平高于我国,农作物单产高。
答案:(1)地势平坦;均为黑土分布区,土壤肥沃;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
(2)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玉米带;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项目
美国玉米带
中国玉米带
纬度
37°N~45°N
42°N~46°N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壤有机质
3%~6%
2%
降水量(毫米)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种植面积比重
50%
50%~60%
玉米单产(千克/公顷)
7 500
6 750
(新教材)2019-2020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检测能力提升:模块综合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本册综合课时练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经济,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同步测试题,共8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服务业区位因素课时作业,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