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基础过关]
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图中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相关性不明显,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布局等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更密切的联系,故B、C、D项与图层(自然地理要素)相关性不密切,只有耕地分类和评价与图中图层联系密切。第2题,垃圾深埋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某些地表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深埋垃圾场选址应考虑水文地质和区域规划,而大气污染、造纸厂、印刷厂分布与深埋垃圾场选址无关。
答案:1.A 2.D
3.下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过程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转动。导航仪能及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技术是( )
A.遥感 B.计算机
C.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
解析:遥感是利用地物电磁波反射率的差异获取地物实时分布状况的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数据查询和分析,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地物进行定位。及时显示汽车位置主要依靠的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答案:C
据英国《每日邮报》消息: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读图,完成4~5题。
4.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A.遥感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5.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 B.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解析:第4题,人们在航空器或者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从高空“看”冰川变化,利用的是遥感。第5题,预测冰川变化趋势,需要“想”,是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4.A 5.C
6.动物研究人员经常为野生动物戴上一种特制的项圈,然后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以持续追踪并了解动物的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这种做法主要依靠的科学技术是( )
①RS ②GIS ③BDS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能追踪说明运用了BDS以了解动物生活状况和活动范围,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则运用了GIS,选B。
答案:B
[能力提升]
精准农业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根据地理环境和实际需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一整套现代农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图为信息技术支持精准农业的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在精准农业中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用于信息获取和实时准确定位
②地理信息系统不能准确地表达和处理田间信息
③遥感系统为精准农业提供农田小区内作物生长环境与状况
④地理信息系统在发展精准农业中没有用武之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8.精准农业的实施,可以( )
①改良农产品品种 ②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改变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 ④充分挖掘农田的生产潜力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读图,完成9~10题。
9.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BDS—RS—GIS B.RS—BDS—GIS
C.GIS—RS—BDS D.RS—GIS—BDS
10.“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应用到RS,“经过系统分析”应用到GIS,“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应用到BDS。第10题,“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可以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但无法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答案:9.D 10.D
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环境的研究,服务于日常生产生活。读图,完成11~12题。
11.利用遥感可以( )
A.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
B.监测风沙和干旱灾害,进行灾情预测分析
C.确定时间和空间定位,进行路线筛选导航
D.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确定商业网点布局
12.有关图乙车载导航仪及其所示电子地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车载导航仪借助GIS实现精确定位
B.车载导航仪通过RS获得交通信息
C.电子地图可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D.电子地图不能显示自然地理信息
解析:第11题,遥感主要是人的视力的延伸,用它可以获得图像,了解地形和地貌特征,开展土地资源调查。B选项中的灾情预测分析、C选项中的路线筛选、D选项中的测算经济和人口数据只能由GIS来完成。第12题,车载导航仪借助BDS获得交通信息,实现精确定位,再通过电子地图呈现出来,实现人机交互的功能;电子地图也能显示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的信息。
答案:11.A 12.C
停车难是现代城市的一大问题,新的信息技术让停车更智慧。下图为某停车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系统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RS技术获取车主个人信息
B.利用GIS技术获取车辆速度信息
C.利用网络技术获取车辆位置信息
D.利用GIS技术获取车位分布信息
答案:D
14.该系统的利用有利于城市( )
A.缓解交通拥堵 B.减少水体污染
C.控制人口密度 D.降低地价房租
答案:A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6年7月11日,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启航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材料二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1)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__,该项地理信息技术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像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目前遥感技术在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列出卫星遥感技术的三个应用领域及相关的课题名称。
(3)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
解析:第(1)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并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第(2)题,可从防灾减灾、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工程建设及规划等方面设计研究课题。第(3)题,利用BDS或GPS实时对北极熊的行踪进行监测,可了解北极熊的生存状态。
答案:(1)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全球性 全天候 连续性 实时性(答出三个即可)
(2)(答案合理即可)
(3)给北极熊佩戴装有BDS或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BDS或GP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北极熊)的移动轨迹。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Ggle Earth是一款由Ggle公司开发的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
Ggle Earth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连接互联网后可以浏览世界各地的相关信息。
(1)Ggle Earth所需的数据是如何获得的?
(2)Ggle Earth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是什么?
(3)根据你的理解,Ggle Earth涉及哪些关键性技术?
解析:(1)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即数据分散存储在不同机构的数据库中。Ggle Earth使用了公共领域的图片、受许可的航空照相图片、KeyHle间谍卫星的图片和很多其他卫星所拍摄的城镇照片。这些最基本的空间数据来自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2)Ggle Earth空间数据的基础设施是空间数据管理体系、空间数据交换网、空间数据交换标准。(3)Ggle Earth涉及的关键性技术有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答案:(1)来自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2)空间数据管理体系、空间数据交换网、空间数据交换标准。
(3)信息高速公路与高速网络技术、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空间信息技术与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微专题7 地理信息技术图像的判读
1.遥感影像的判读。
2.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像判读较多的是通过叠加分析图的方式进行考查。
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图像判读。
(1)手持机界面图:主要是根据界面上的地理坐标和海拔。
(2)综合图:常见的如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事故次数示意图,应借助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制作。
下图为2017年第27号台风“天秤”12月24日起60小时移动路径概率预报图。据此,完成1~2题。
1.绘制该预报图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④虚拟现实技术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救灾部门对“天秤”带来的洪灾进行评估,除需使用此次降水量及其分布图外,还需( )
①人口分布图 ②土壤类型图 ③地质构造图 ④水系图 ⑤地形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②③④⑤
解析:第1题,获取台风移动路径信息需要借助遥感技术,而将上述信息绘制成预报图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第2题,洪灾的灾情大小和受灾区域人口分布、地质构造、河流水系特征、地形等因素有关,因此灾情评估需要上述地理事物分布图。
答案:1.A 2.B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最适合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的图层是( )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①②④
4.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
解析:第3题,遥感通过飞行器上的遥测仪器,对地球表面物体远距离感知,但无法获得地球内部事物的信息,结合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D。第4题,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有地形、土壤、水源等。因此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水系图层、土壤图层、地形图层、地下水图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答案:3.D 4.B
下图示意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某类自然灾害(X)的模型构建。读图,完成5~6题。
5.该类自然灾害(X)是( )
A.地震 B.内涝
C.滑坡 D.塌陷
6.近年来该类自然灾害在我国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大,其原因不可能包括( )
A.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
B.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
C.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
D.城区与郊区温差有所下降
解析:第5题,据图示可知,该模型是根据气象、水利、水文等专业知识来分析该类自然灾害(X)的,分析成果有降水、产汇流、排水,与气象和水文密切相关,而选项中与降水、径流有密切联系的只有内涝。故选B。第6题,据上题结论可知,该类自然灾害为内涝。其发生的原因应从气候和地形方面来分析。从气候看,短时间强降水;从地形看,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表积水,易发生内涝。开采地下水使地面沉降,排水不畅,A正确;不透水下垫面不断增加,不利于地表水下渗,易造成地表积水,C正确;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上升增加空气中凝结核,可能增加降水,B正确;城市与郊区温差有所下降,会减弱热岛效应,使城区降水减少,D错误,故选D。
答案:5.B 6.D
从南海、东海、黄海到渤海,我国18 000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上,每天都在上演“填海大戏”。读图,完成7~8题。
7.通过图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能得到我国( )
A.填海区人口迁入数量B.填海区植被类型
C.填海区土地利用类型D.填海区面积
8.图示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领域是( )
A.环境评估 B.国土管理
C.城市规划 D.灾害预测
解析:第7题,通过图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可知“填海大戏”结果是扩大陆地面积。故选D。第8题,填海影响的是陆地面积,属于国土管理。故选B。
答案:7.D 8.B
泥石流的发生一般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河道、陡坡、大量松散土石分布。某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后,处理分析得出下表。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 )
A.a B.b
C.c D.d
10.该市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 )
A.丙、戊 B.甲、庚
C.庚、辛 D.乙、丁
解析:第9题,根据坡度分布图,图示地区东北高,西南低,图中河流最可能自东北流向西南,符合该市河流流向的选项是d图。第10题,泥石流的发生一般需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河道、陡坡、大量松散土石分布。根据各图层信息知,该市乙、丁处没有河流分布,D错。辛处没有陡坡分布,甲处缺少松散土石;庚既无土石又无陡坡分布,B、C错。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是丙、戊,A对。
答案:9.D 10.A
读某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持机界面图,完成11~12题。
11.该现代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技术
C.地理信息系统 D.传输技术
12.此时,该手持机持有者所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天山山脉 D.江淮平原
解析:第11题,图中手持机界面显示的是经纬度、海拔、时间等信息,故该现代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选择A。第12题,此时,该手持机显示经纬度为(32°03′N,118°45′E),海拔高度为17米,所以可以判断该手持机持有者所在地形区是江淮平原,选择D。
答案:11.A 12.D
13.读谷歌地球中的截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像的获取,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
(2)图中的颜色以绿色为主体,该影像的类型是__________影像,说出这种渲染色彩方式的优点。
(3)图中乙地颜色灰白,有一些规则的块状物聚集在一起,推测该地是__________。
(4)图中丙点所在线性地物最可能是__________,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答案:(1)遥感
(2)真彩色 色彩与自然色彩保持一致,利于人们对地物的识别。
(3)村落
(4)道路 该地物经过村落,并且宽度稳定规则,与人造地物特征相吻合。
序号
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
防灾减灾
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1
2
3
序号
应用领域
课题名称
例
防灾减灾
长江流域洪水动态分析
1
资源普查
野生藏羚羊种群数量及分布
2
农作物估产
江淮地区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分析
3
工程建设及规划
青藏铁路选线分析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也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很规则;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同步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单元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本单元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