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课时训练
展开课时作业5 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
一、选择题
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下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完成1~2题。
1.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地壳运动 B.断裂下陷
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
2.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 )
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
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
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
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
牛轭湖为河曲发展过程中天然裁弯取直而形成的河道遗迹湖。下图为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此完成3~4题。
3.江汉平原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4.形成牛轭湖的主要自然作用是( )
①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②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
③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④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如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5~6题。
5.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 )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下图是厦门市鼓浪屿海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据此回答10~11题。
10.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
A.海浪侵蚀 B.海浪堆积
C.海浪搬运 D.流水侵蚀
11.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
A.岩洞 B.岩礁
C.海滩 D.陡崖
12.台湾东北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在2011年4月勘察时,发现“豹头”被侵蚀掉,金钱豹已“一命呜呼”(见下图)。导致“豹头”被侵蚀掉的外营力作用主要是( )
A.海浪搬运 B.海浪侵蚀
C.海浪堆积 D.流水侵蚀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圈出冲积扇和三角洲出现的位置,并标注。
(2)海河的入海口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请推测原因。
(3)随着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的治理,黄河水泥沙含量减少,分析可能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14.里亚斯型海岸,以西班牙西北部的里亚斯发育最为典型,具有岛屿、半岛与海湾大致垂直于海岸线总方向的特征。下图为里亚斯型海岸景观图及形成示意图。
简述里亚斯型海岸的主要形成过程。
课时作业5 流水地貌和海岸地貌
1~2.解析:第1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第2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1.C 2.A
3~4.解析:第3题,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读图根据“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可知,牛轭湖自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的先后排序为①③②。故答案选B项。第4题,河水在流动过程中,由于水流惯性作用的影响,大量水流冲向凹岸,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强;凸岸流速缓,堆积作用强。最终导致河道天然裁弯取直,而弯曲的河道被废弃,积水成湖。由此判断②④正确,故答案选D项。
答案:3.B 4.D
5~6.解析: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第5题,河流中受侵蚀最强的是河流的凹岸,流水具有惯性,受其影响凹岸被侵蚀;图示为北半球河流,②为凹岸,故选B。第6题,凹岸被侵蚀,坡度较陡,凸岸沉积,坡度较缓,图中①为凸岸,②为凹岸,A正确。
答案:5.B 6.A
7~9.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沿海地区海岸线的变迁。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贝壳堤的变化标志着海岸线的变化。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故在某一条贝壳堤形成过程中,只有贝壳堤所在地区的海岸线稳定少动,处于静水环境,才会利于死亡贝类遗体的堆积,故C正确,A、B、D错误。第8题,本题考查沿海地区海水运动对海岸线产生的影响。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故泥沙堆积不会形成新的贝壳堤,A错误;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而成,而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会使河口三角洲的面积有所减小,C错误;当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后,使得河水入海更通畅,不可能使河流改道,D错误;在贝壳堤外堆积后,会加大贝壳堤外陆地的形成速度,使得海岸线向海洋前进,从而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故B正确。第9题,本题考查沿海地区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出现多条贝壳堤,且位置不同,说明河流入海口的位置曾经发生多次变动,A、B错误;由于河流沉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该地区存在多条贝壳堤,说明该地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沉积量大,C错误,D正确。
答案:7.C'8.B 9.D
10~11.解析:第10题,根据题干可知,“鼓浪石”是海浪拍打形成的,为海浪侵蚀作用。第11题,海水堆积作用会形成海滩地貌。
答案:10.A 11.C
12.解析:该“金钱豹”岩石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可见,说明平时受海浪侵蚀强烈,导致“豹头”被侵蚀掉。
答案:B
13.解析:第(1)题,河流在入海口处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在出山口处泥沙沉积会形成冲积扇地貌。第(2)题,河流在入海口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地貌,海河入海口处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可能是地壳经历了下沉过程。第(3)题,若入海泥沙含量减少,河流泥沙淤积减少;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停止增长);河床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中泥沙减少,水质变好。
答案:(1)图略(各画出一个或多个,位置较准确即可)。
(2)海河入海口地区地壳下沉。
(3)减少泥沙淤积;三角洲面积增长趋缓(停止增长);河床侵蚀加剧;水质变好。
14.答案:在沿海谷地、山脉与海岸接近垂直分布的海岸,由于地面沉降或海水上升,海水淹没与海岸呈直角的山谷而形成。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第1课时同步测试题,共10页。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节 海水的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测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