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中图版 (2019)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课时训练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八)
(建议用时:45分钟)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很多自然现象,以便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夏季常有这样一个现象: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云层的逆辐射强烈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烈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强烈
D.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强烈
2.霜冻常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原因是( )
A.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作用强
C.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1.D 2.D [第1题,多云的白天由于大气云层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故温度较低,D正确。第2题,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大气保温效应差,地面降温快,空气中的水汽迅速降温,发生凝华现象,形成霜冻,D正确。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即大气逆辐射强,没有霜冻,A错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气温下降慢,没有霜冻,B错误;大气的保温作用强,降温慢,没有霜冻,C错误。]
3.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据观测北京在炎热夏季,绿化状况好的绿地的气温比没有绿化的地区气温低3~5℃。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绿地的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部分太阳辐射
B.绿地的园林植物的保温作用弱
C.绿地的园林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损失部分地面辐射
D.绿地的园林植物吸收大气逆辐射弱
A [“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指白天园林植物的树冠可反射部分太阳辐射,气温不会过高,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高处不胜寒”说明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
5.“秋阴不散霜飞晚”,意思是: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
A.a辐射 B.b辐射
C.c辐射 D.d辐射
4.C 5.D [第4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故C对。第5题,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6~7题。
6.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7.近地面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其影响因素是箭头( )
A.① B.②
C.③ D.④
6.B 7.B [第6题,近地面大气增温的过程是大部分太阳辐射①穿过大气层到达地面,地面增温后又以②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后增温。第7题,近地面大气的直接、主要热源是②地面辐射。]
下图为在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据图完成8~9题。
8.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墙,提高棚内温度
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
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
9.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温度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
8.B 9.C [第8题,冬春季节,太阳光照条件差,正午阳光照射北墙,在北墙悬挂光亮镜面膜,可通过反射阳光增加棚内光照,促进光合作用。第9题,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并减少作物水分蒸腾。]
10.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G________,I________。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________。图中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晴天与阴天的气温日较差的大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可以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入侵,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
(5)如果夜晚多云,人们制造烟雾所起到的作用将变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各箭头的指向和粗细即可判断出A→J含义。第(2)题,A>D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比大气上界的要小;图中I是大气逆辐射,其作用是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第(3)题,就气温的日较差而言,晴天时大,阴天时小,这主要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气逆辐射的强弱有关。第(4)题,浓烟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和尘埃,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第(5)题,多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慢,温度不会太低。
答案:(1)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反射、散射的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大气的削弱作用 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3)晴天大,阴天小 晴天时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温差大;阴天时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强,温度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温度不低,故温差较小。
(4)D
(5)小 因为夜间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会太低。
读北京某月某日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易错题)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 )
A.气温、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气温、地面辐射
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气温
D.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
12.图示最有可能的月份是( )
A.一月 B.五月
C.七月 D.十月
11.D 12.C [第11题,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分析回答。太阳辐射在正午时刻最强,夜间无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最大值相对太阳辐射滞后;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故其最大值出现在14:00左右,相对地面辐射滞后。由此判断图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气温、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不能正确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2题,气温曲线显示,此月份北京气温白天高达30 ℃以上,夜间气温也在25 ℃左右,最可能是七月。]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据此回答13~14题。
13.(易错题)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易错题)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D 14.A [解本组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图中每个箭头的含义。①代表削弱作用,②代表太阳辐射,③代表地面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⑤代表大气辐射。第13题,四川盆地比青藏高原海拔低,空气中CO2和水汽能强烈地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把热量保存在大气中。第14题,长江中下游平原阴雨天气比华北平原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不能正确理解图中各箭头的含义及大气的受热过程是错答的主要原因。]
15.南京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情况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的情景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________图,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3)利用所学原理分析新疆的瓜果为什么特别甜。
解析:第(1)题,晴天时,白天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比阴天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低。第(2)题,晴天与阴天相比,阴天时昼夜温差小;陆地与海洋相比,海洋昼夜温差小。第(3)题,新疆多晴朗的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答案:(1)A 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气温比阴天时低
(2)C 晴朗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再加上海洋的热容量比陆地大,升温、降温慢,所以陆地晴天昼夜温差最大
(3)新疆多晴朗的天气,白天太阳辐射强,光合作用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呼吸作用弱,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高中地理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④序号正确的是,图中,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阴天比晴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复习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三节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巩固练习,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