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二章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5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二章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5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二章 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5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后复习题
展开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该地区地貌景观一般会历经下图所示的四个演变阶段,目前该地区地貌所处的演变阶段是( )
A.渗穴期B.洼盆期
C.锥丘期D.残丘期
2.图示地区( )
A.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没有流水堆积作用
C.河流左岸堆积,右岸侵蚀
D.河流左岸侵蚀,右岸堆积
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地表峰林林立,呈锥形,符合图中锥丘期地貌特征。第2题,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导致的。
答案1.C 2.A
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2007年6月27日在第三十一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全票通过,成功跻身世界自然遗产之列。据此完成第3~4题。
3.图中石林的形成原因是( )
A.风力侵蚀作用B.岩浆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D.变质作用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的透水性越好,喀斯特地貌发育越典型 ②气候越湿润,喀斯特地貌的发育程度就越好 ③气温越高,越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④喀斯特地貌与生物活动关系不紧密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第3题,图中石林属于喀斯特溶蚀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第4题,影响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因素主要是可溶性岩石,岩石透水性,水中CO2、有机酸、无机酸含量及高温多雨的气候等。
答案3.C 4.D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有一块著名的鸡形礁石,如今鸡形礁石已坍塌。读图,完成第5~6题。
5.导致鸡形礁石坍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波浪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
6.下列景观与鸡形礁石成因相同的是( )
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鸡形礁石位于海中,应是受波浪侵蚀作用而成,属于海蚀地貌中的海蚀柱,其同样由于波浪的长期侵蚀而坍塌。第6题,青岛海滨石老人是在长期的波浪侵蚀作用下形成的。
答案5.A 6.C
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的地貌组合图。读图,完成第7~8题。
山岳冰川地貌组合图
7.我国现代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大兴安岭
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山地及西部高山地区
8.图中Ⅰ、Ⅱ、Ⅲ、Ⅳ符号,代表角峰地貌的是( )
A.ⅠB.ⅡC.ⅢD.Ⅳ
解析第7题,我国大部分地区地处温带、亚热带,只有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山地及西部高山地区才有冰川分布。第8题,角峰是冰川侵蚀而成的,是金字塔形的尖峰。
答案7.D 8.A
9.读我国某年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海岸侵蚀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续 表
(1)我国海岸类型主要包括 、 、 和生物海岸。
(2)材料中该年海岸侵蚀长度最大的省区是 ,该省区的海岸类型主要是 。青岛金沙滩是我国著名的海滨浴场,其形成原因是 。
(3)简述海岸遭受侵蚀的人为原因。
(4)目前,人类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案(1)基岩海岸 砂质海岸 淤泥质海岸
(2)山东省 基岸海岸 波浪沉积作用
(3)不合理的海岸工程、河流水利工程、水电工程建设等;沿海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水和采伐红树林等。
(4)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港建设、海洋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厂、海岸旅游等。
素养提升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第1~2题。
1.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2.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D.波浪沉积
解析第1题,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是石灰岩,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沉积岩。C项对。第2题,石灰岩在常温下与水汽、二氧化碳反应,形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到另一地点,又可能分解成碳酸钙沉淀,形成钙华梯田景观,所以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沉积。B项对。
答案1.C 2.B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 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第3~5题。
3.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堆积、退潮时波浪堆积
B.流水堆积、退潮时波浪堆积
C.风力堆积、涨潮时波浪堆积
D.流水堆积、涨潮时波浪堆积
4.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呈上升趋势B.基本稳定
C.呈下降趋势D.反复升降
5.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B.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D.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解析第3题,a三角洲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b三角洲是波浪堆积作用而成的。第4题,下层为沼泽沉积,向上为潟湖沉积、沙坝沉积,说明海平面相对于陆地是上升的。第5题,若海平面显著下降,将使潟湖不再受外海涨潮时的海水入侵,导致其盐度逐渐降低。
答案3.D 4.A 5.B
蛇形丘是一种冰碛地貌,隆起如堤,弯曲如蛇,两坡陡峭。其延伸方向大致与冰川的流向一致,主要分布在大陆冰川区。读蛇形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第6~7题。
6.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 )
A.湖泊B.冰面河
C.塌陷沉积D.冰下河道
7.蛇形丘接受堆积的季节主要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解析第6题,在冰川消融期间,高山冰雪融水很多,沿着裂隙渗入冰下,在冰川底部流动,形成冰下隧道。在隧道中的高山冰雪融水会挟带着许多冰碛物不断搬运、堆积;当冰体全部融化后,这种隧道堆积出露地表,成为蛇形丘,因而形成蛇形丘的堆积物主要来自冰下河道。第7题,受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因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大,带入湖泊的物质以沙为主,堆积量较大;冬季冰川停止消融,高山冰雪融水断流,湖泊沉积物主要为黏土和有机物,堆积量较小。
答案6.D 7.B
8.(拓展探究)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
设想一 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
为论证这一设想,该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CaCO3)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
(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
设想二 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
(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
(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理由。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为何地表易缺水?
解析第(1)题,从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2)(3)题,植被覆盖率高,下渗量增加,地下水增加。坡度小,有利于地表水下渗,地下水溶蚀力强;坡度大,下渗量少,地下水溶蚀力弱。第(4)题,从气候、生物、水文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年降水量大、分布均匀促使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年溶蚀率大;年平均气温高,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加快石灰岩的溶蚀,年溶蚀率大。
(2)画图如下。
(3)植被覆盖率高,减少了地表径流,增加水的下渗量,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此点可以不答)。
(4)南方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漏斗、落水洞和溶蚀裂隙发育,促使地表水下渗、下漏,造成地表缺水。
省(自治区、直辖市)
海岸侵蚀长度/千米
辽宁省
142
河北省
280
天津市
34
山东省
1 211
省(自治区、直辖市)
海岸侵蚀长度/千米
江苏省
225
上海市
75
浙江省
54
福建省
90
广东省
602
广西壮族自治区
168
海南省
827
合 计
3 708
地区
降水时
间分布
年降水量/毫米
年平均
气温/℃
广西
中部
相对均匀
1 500~2 000
20~22
0.12~0.3
湖北
三峡
中等
1 000~1 200
12~15
0.06
河北
西北部
集中
400~600
6~8
0.2~0.3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新教材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练习原卷版湘教版docx、新教材23喀斯特海岸和冰川地貌练习解析版湘教版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