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2页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探知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第1~2题。


    1.下列有关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B.地震波向下传播的过程中,波速一直在增加


    C.地震波中的横波不能通过软流层,软流层之下只有纵波


    D.在任一深度都是横波的传播速度大于纵波


    2.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壳和地核的分界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面下,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解析第1题,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根据地震波波速突然变化,可以推测该处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在古登堡面,纵波速度急降,横波完全消失;横波能在软流层中传播;在任一深度,横波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纵波。第2题,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在古登堡面,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古登堡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大。


    答案1.A 2.D


    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 )


    A.①为岩石圈


    B.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C.③为地壳


    D.古登堡面以上为地幔


    4.图中①②③所属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中的( )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第3题,①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③为软流层以上的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古登堡面以上,莫霍面以下。第4题,据图可知,①和②没有交集;②和③有交集,③包含①。


    答案3.B 4.D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有关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C、D为地球的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的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F为地幔,G为地核,D、E一起组成岩石圈。第5题,C为水圈且D不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内部圈层由D、E、F、G四部分组成;地震波在F、G交界面时,纵波速度下降但不为0,横波完全消失。第6题,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大陆、大洋部分厚度不一,但不会缺失。


    答案5.C 6.B


    下图为某学生外出时拍到的照片。据此完成第7~8题。





    7.在上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 )


    A.瀑布B.岩石


    C.树木花草D.大气


    8.图中瀑布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


    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


    解析第7题,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树木花草可代表生物圈。第8题,该瀑布的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


    答案7.C 8.B


    9.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A、B各代表的地震波:A ,B 。判断依据是





    (2)A和B两种地震波大约在地下 千米处(大陆部分)速度明显加快,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C 。


    (3)在2 900千米深处,A波和B波发生了变化:A波 ,B波 ,从而发现了不连续面D 。


    (4)C面以上为 ,C面和D面之间为 ,D面以下为 。


    (5)说出E和F的主要不同点。


    解析题中左图反映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情况,右图是地球内部结构,C、D为分界面。左图地震波波速在39~41千米处(大陆部分)和2 900千米处发生较大的变化,说明这两处是上下层不同介质的分界面,C为莫霍面,D为古登堡面。与D对应的2 900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速度下降。E处横波不能通过,说明E处物质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处纵波速度加快,物质为固态。


    答案(1)横波 纵波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


    (2)39~41 莫霍面


    (3)突然消失(或不能通过) 速度突然下降 古登堡面


    (4)地壳 地幔 地核


    (5)E为液态或熔融状态,F为固态。


    素养提升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表层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热能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热能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第1~2题。


    1.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


    A.地壳B.地幔


    C.地核D.软流层


    2.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地球内部


    解析第1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平均厚度范围内。第2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少量来自地球内部。


    答案1.A 2.A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处,温度在150 ℃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将其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 ℃ 的高温干热岩。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岩石圈( )





    A.就是指地壳B.由岩石组成


    C.全球厚度均一D.包括软流层


    4.干热岩位于( )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解析第3题,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厚度不一,陆地较厚,海洋较薄,位于软流层之上。第4题,由材料可知,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处,应位于地壳,A项正确。


    答案3.B 4.A





    2019年3月28日,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再次喷发,浓烟滚滚,景象壮观。这座火山又被称为“烈焰山”,是墨西哥境内最活跃的火山。据此完成第5~6题。


    5.受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核


    6.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解析第5题,火山喷发时主要涉及的是外部圈层以及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和地幔部分,对地核影响较小。第6题,喷发蔓延的火山灰物质首先冲入大气圈,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地表,接触到地表的生物或直接落入水面,经过外力作用,最终沉积为岩石圈的一部分。


    答案5.D 6.A


    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 )


    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8.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连续而不规则B.主要由岩石组成


    C.无固定空间位置D.主要由气体组成


    解析第7题,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为生物圈,经过蒸腾作用,水汽进入大气圈,因此甲为大气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为水圈;水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为岩石圈。第8题,乙圈层为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答案7.B 8.A





    9.(拓展探究)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 。


    (2)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


    (3)当A地发生地震时,B、C两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对B、C两点所测到的纵波平均波速进行比较,平均波速较快的是 观测点,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


    (4)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解析按照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内部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分界面,共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由于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C观测点测到的平均波速较快。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见答案图所示。


    答案(1)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2)莫霍面 古登堡面


    (3)C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C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所以由A到C的平均波速要大于由A到B的平均波速


    (4)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及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相关试卷

    高中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综合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本册综合课时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节 地球的演化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发生的时代是,这个地质时代下列哪种生物繁盛?,发生在该地质时代的事件有,图示中的植物是,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时期是,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