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训练题
展开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球小,月球绕着地球跑。”重温童谣,完成第1~2题。
1.童谣中出现的天体都属于( )
①太阳系 ②地月系 ③银河系 ④河外星系 ⑤可观测宇宙
A.①④⑤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⑤
2.童谣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共有( )
A.一级B.二级
C.三级D.四级
解析第1题,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是太阳、地球和月球,它们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可观测宇宙。而太阳不属于地月系,太阳、地球和月球都不属于河外星系。故D项正确。第2题,因为童谣中出现的天体是太阳、地球和月球,所涉及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和太阳系,共二级。故B项正确。
答案1.D 2.B
读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名称分别是( )
A.河外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
B.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C.太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地月系
D.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
4.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
A.甲与乙B.丙与丁
C.乙与丙D.乙与丁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第4题,图中甲代表银河系,乙代表河外星系,它们属于同一级别。
答案3.B 4.A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2016年9月8日,美国太空总署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贝努小行星位于( )
A.b、c轨道之间B.c、d轨道之间
C.d、e轨道之间D.e、f轨道之间
6.几年后,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解析第5题,贝努小行星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图中d为火星,e为木星,因此贝努小行星位于d和e之间。第6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离开了地球,因此脱离了地月系。
答案5.C 6.A
读图,完成第7~8题。
7.图中涉及的天体系统层次有(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8.地球因“特殊的位置”而成为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体现在其( )
A.是八颗行星中体积最小的行星
B.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D.是八颗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解析第7题,图中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应该为太阳系;图中还有地球和围绕地球公转的月球,一起组成地月系。第8题,地球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答案7.B 8.B
9.下图为太阳系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 、 (填天体名称)两颗行星的运行轨道之间。
(2)太阳系八颗行星公转各行其道,公转方向相同,轨道近似 形且几乎在同一平面上,为生命的活动营造了一个 的宇宙环境。此外,太阳的 也在生命的诞生和演化过程中必不可少。
(3)图中 (字母)天体是地球,从图中可以看出其具有生命的外部条件是 。
(4)说出彗星在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彗尾的变化。
解析第(1)题,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第(2)题,太阳系八颗行星公转各行其道,公转方向相同,轨道近似于圆形,且几乎在同一平面,为生命的活动营造了一个安全的宇宙环境。此外,太阳的光照稳定也在生命的诞生和演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第(3)题,根据太阳系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可以判断出B是地球。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和共面性,因此所处的宇宙环境非常安全。第(4)题,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离太阳越远,彗尾越短;彗尾的方向总是背向太阳。
答案(1)火星 木星
(2)圆 安全 光照稳定
(3)B 安全的宇宙环境
(4)离太阳越近,彗尾越长;离太阳越远,彗尾越短;彗尾的方向总是背向太阳。
能力提升
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读图,完成第1~2题。
1.“天宫二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
2.“天宫二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 )
A.c、地月系
B.d、太阳
C.b、河外星系
D.c、银河系
解析第1题,“天宫二号”所绕转的天体是地球,地球本身不发光,且绕着太阳运行,属于行星。第2题,从a到h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天宫二号”绕着地球飞行,地球与月球组成了地月系。
答案1.B 2.A
3.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目前,天文学家发现了早期宇宙的“残骸”——一颗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二代恒星,它位于距离地球29万光年之遥的矮星系玉夫星座。下列对于该二代恒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发光发热
B.自身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明亮
C.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外表呈云雾状
D.该恒星所在天体系统内有生命存在
解析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本身能发光发热,但其所在天体系统内不一定有生命存在。
答案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他们发现了距离地球约1 400光年,与地球的相似指数为0.98的另一个宜居天体——“开普勒-452b”。“开普勒-452b”围绕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运行,公转一年大约385天。据此完成第4~5题。
4.“开普勒-452b”所在的天体系统最可能是( )
A.河外星系
B.太阳系
C.地月系
D.银河系
5.“开普勒-452b”是与地球非常相似的宜居天体,其宜居的条件最可能为( )
A.表面温度适宜
B.能发可见光
C.既公转又自转
D.绕恒星运动
解析第4题,“开普勒-452b”围绕恒星转,中心天体是恒星,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1 400光年的距离在银河系范围内。第5题,能发可见光不是行星的特征;既公转又自转、绕恒星运动不是地球宜居的条件;“开普勒-452b”公转周期与地球大致相当,因此可能形成适宜的温度。
答案4.D 5.A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在火星表面上拍摄到了季节性斜坡纹线,在夏季气温较高时,有些山坡上的条纹线变宽变长,而随着气温的降低,这些条纹线又会逐渐收缩。对于这种奇特的现象,NASA的科学家认为季节性斜坡纹线是由小规模咸水流造成的。据此完成第6~7题。
6.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最可能来自( )
A.高山冰川融水
B.大气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地下水
7.火星表面液态水的发现说明了( )
A.人类已经具备了移居火星的条件
B.火星大气中一定有氧气存在
C.火星有可能存在生命体
D.火星表面水循环活跃
解析第6题,火星表面的液态水是咸水,只有地下水才有可能是咸水。第7题,水是生命存在的主要条件之一,液态水的存在,说明火星表面可能有生命体存在。
答案6.D 7.C
8.(研究性学习)某年9月28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一项有关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在火星表面发现了有液态水活动的“强有力”证据。阅读地球和火星的有关资料(如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火星在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按由近及远的顺序是第 颗行星;一般而言,行星距离太阳越远,其公转周期就越 (填“长”或“短”)。
(2)在表格中火星与地球的数据比较接近的是 、 ;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的 (填“高”或“低”)。
(3)火星上发现液态水活动的证据为什么被称为“重大科学发现”?
(4)你认为火星上会有高级智慧生命“火星人”吗?根据上表数据分析说明。
解析本题以统计资料为背景考查太阳系中火星及地球的基本特征。由于太阳引力作用,距太阳越近行星公转周期越短,火星轨道与地球相邻,在结构特征和运动特征方面和地球有许多接近之处。分析火星上没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的原因时,应首先从生命存在所需的条件入手。
答案(1)4 长
(2)自转周期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低
(3)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火星上有液态水说明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很大。
(4)不会有“火星人”。火星是太阳系中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它离太阳的距离远于地球,因此温度条件比地球要差;此外,火星的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可吸引住的大气也比地球少,大气密度小于地球,不具备发育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
行
星
与太阳
的平均
千米
赤道
公转
自转
质量
(地球
为1)
体积
(地球
为1)
赤道面
与公转
轨道面
的夹角
地球
149.60
6 378.14
1.0
1.00
1.00
1.00
23°26'
火星
227.90
3 396.20
1.88
1.03
0.11
0.15
23°59'
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同步测试题,共8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天体系统包括,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本章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