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单元活动 学用图层叠加分析法学案
展开一、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
1.概念: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图层概念和技术,探索地理原理,研究地理问题的新手段、新方法。
2.优点:直观性、形象性和可操作性等。
3.地理图层制作的步骤
(1)用图层对复杂的地理信息进行分类。
(2)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按相同比例尺分别描绘在透明背景的图层上,制成一系列专题地图。
(3)将所绘图层对位叠加,显示出较完整的地理信息。
4.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研究较为复杂的地理问题,体验地理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判断
1.单一的地理图层也具有多种完整的地理信息。( × )
2.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有助于对复杂因素进行分类研究。( √ )
二、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的应用
例如,以城镇作为参照,将“水体图层”与“路网规划图层”相互叠加,可圈定建桥位置。
三、动手做:应用图层叠加分析法,模拟在城区租房
1.租房者要求条件
(1)租金价格合适。
(2)出行便利,环境不喧闹。
(3)方便购物。
(4)便于子女就近上学。
2.应用图层叠加分析法来探究租房问题
(1)材料:新版城区交通地图,透明纸,透明水彩颜料。
(2)操作步骤
①将透明纸蒙在地图上,以主干道作为参照坐标,根据租房者所要求的条件,用不同颜色的透明水彩颜料描绘“出行便利、环境不喧闹”、“方便购物”、“便于子女就近上学”的相应图层。将上述三个图层相互叠加,再蒙上一张透明纸,用浅绿色水彩颜料填绘重叠部分,完成图层四,这便是符合上述租房条件的区域。
②将图层四叠加在城区交通地图上,便是可选择租房的区域范围。
③查询“租房网”,进一步了解“满足条件区域”内出租房信息,形成初步的租房意向。
④实地考察,了解房屋面积、户型、朝向和租金价格等信息,作出决定。
判断
1.建筑桥梁需要选取的图层是“水体图层”和“地形图层”。( × )
2.将制作的图层叠加,选取公共部分,可获取需要的区域范围。( √ )
探究点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材料一 图1为一幅具有林木、河流和住房的景观图,图2是根据该图而建立的空间数据模型。
材料二 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图层、功能分区图层、地价图层。
1.材料一中两图对地物的表示有什么差异?与地图相比,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优点?
答案 差异:①储存信息的形式不同。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数据模型,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地理空间数据,而地图以图纸的形式保存地理信息。
②查询的方式不同。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进行查询和数据更新,而地图则通过肉眼进行判读,获得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的信息更有针对性,速度也更快。
③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比例尺、不同投影的地图数据进行综合,并进行空间分析,而地图有许多方面做不到。
优点:①信息量大,使用方便;②功能强大、完备;③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测。
2.材料二中,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为________;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________。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 西南风 丁地 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等方面都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可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说,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3)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
拓展延伸
1.遥感技术的应用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
依据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所具有的特征,其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1~2题。
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
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分布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1.A 2.D
解析 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图层涉及到土壤、水系、地形、土地利用及居民点分布,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知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和该图层相关性不明显,商业分布和规划、学校分布应该与交通运输、人口数量有更密切的联系,故B、C、D项与图层相关性不密切,只有耕地分类和评价与上述图层联系密切。第2题,垃圾深埋易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并且会对某些地表功能区的布局产生影响。深埋垃圾场选址应考虑水文地质和区域规划,而大气污染、造纸厂、印刷厂分布与深埋垃圾无关。
(2019·哈尔滨高三第一次调研)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对②功能区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地租水平 B.交通运输
C.人口数量 D.生态环境
2.该市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充分考虑了盛行风的影响。则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 )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②功能区为商业区,其占地面积小,主要分布在公路沿线及十字路口,交通便利,人流量大的地区,其支付地租能力强。因此对其影响最小的应该是生态环境。第2题,该地区工业区位于城区的西南方向,为避免工业所带来的大气污染,工业区应该位于城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因此该地主导风向应该是偏北风。
下图为“地理信息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图中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遥感
B.乙是遥感
C.丙是地理信息系统
D.甲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下列有关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用遥感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
B.运用遥感可以获取洪水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C.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获取森林火场影像信息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故判断甲为地理信息系统;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故判断乙为遥感;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故判断丙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第4题,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确定110巡逻车的位置,故A不符合题意。运用遥感可以获取洪水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故B符合题意。运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故C不符合题意。运用遥感可以获取森林火场影像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5.下图示意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的图层按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类,属自然地理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人文地理方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研究邮电通信点的布局问题,你认为还应该增加哪些图层?请简要说明原因。
答案 (1)水系、地形和土壤 土地利用、居民点
(2)交通线路图和居民分布密度图。邮电通信点的布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分布在居民点内或居民分布集中的地区;二是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解析 第(1)题,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包含不同的信息要素,一个GIS系统,往往包含多个图层,根据不同的工作需求,可将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形成不同的地图,从而方便进行相关的地理研究。图示的图层属于自然地理方面的有水系、地形和土壤,属于人文地理方面的有土地利用、居民点。第(2)题,邮电通信点的布局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分布在居民点内或居民分布集中的地区;二是要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即位于交通干线上。因此,要研究邮电通信点的布局问题,至少还需要该地区的交通线路图和居民分布密度图。课程标准
通过探究有关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地理图层与图层叠加分析法。2.学会地理图层叠加分析法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地物的位置、分布等基本问题
地点查询;最近的银行在哪里;巡警车的分布
趋势分析
人口增长趋势;城市发展趋势
模式问题
人口扩散模式;商业选址模式;路线分析模式
模拟问题
用GIS模拟灾害发生时的灾民撤退问题;
用GIS模拟某大型工程可能带来的影响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资源调查
矿产
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
资源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和灾害监测
环境
监测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灾害
监测
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工程建设及规划
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城市规划、路网
工程选址、合理规划商业网点等
农业方面的应用
农业生态环境调查及监测,农作物长势监测
发展精准农业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第二节 工业的区位选择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案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三单元 产业区位选择本单元综合与测试导学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