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3.2大气受热过程能力提升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85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3.2大气受热过程能力提升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85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19-2020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练习:3.2大气受热过程能力提升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85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湘教版 (2019)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
[学考合格练]
读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回答1~2题。
1.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②③④ D.③④②
2.藏族人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这一现象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藏袍反映当地( )
A.①弱、③强 B.①弱、④强
C.②强、③弱 D.②强、④弱
解析:第1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近地面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③,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太阳辐射②来自大气层以外的太阳辐射①,选择A。第2题,青藏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早晨大气逆辐射弱,气温比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天气晴朗,中午太阳辐射强,气温比较高。藏族人中午常脱掉藏袍的一只袖子是因为中午温度高,脱掉一只袖子有利于散发热量,同时也便于劳动,藏袍反映当地②强、④弱,选择D。
答案:1.A 2.D
(2019·江苏阜宁中学月考)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 )
A.都是空气 B.都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空气 D.空气和二氧化碳
4.实验效果( )
A.阴天比晴天好
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
C.早晚比中午好
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
解析:第3题,读图,阳光照射后,甲管气体吸热快,体积膨胀快,品红溶液向乙管方向移动。两管内气体一定不同,A、B错。甲、乙两端管内的气体可能分别为二氧化碳和空气,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比空气吸热快,体积膨胀快,C对,D错。第4题,实验效果阴天比晴天差,晴天时太阳光照充足,A错。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砂石吸热快,管内升温快,B对。早晚光照较弱,不如中午光照好,C错。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差,浓度越高,吸热、保温效果越强,D错。
答案:3.C 4.B
我国北方地区农民为了避免所种庄稼遭受霜冻灾害,在深秋的夜晚往往于田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5~6题。
5.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 )
A.a代表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B.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课后测评,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削弱作用,大气受热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课堂检测,文件包含新教材32大气受热过程练习原卷版湘教版docx、新教材32大气受热过程练习解析版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优秀第1课时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平流层和高层大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