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作业:单元达标检测卷(四)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9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作业:单元达标检测卷(四)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9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19-2020学年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作业:单元达标检测卷(四)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039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解散。下图示意德州市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明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变化
解析:第1题,由于有京沪高铁、公路、海运等新的更为便捷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出现,德州附近的运河航运地位下降,靠河运起家的德州失去了昔日的繁华。第2题,高铁对沿线地区的带动作用非常明显,会对德州的空间形态分布造成一定的影响。
答案:1.C 2.D
读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图,完成3~4题。
3.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程度的分布特点( )
A.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B.由陆地向海洋递增
C.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D.由沿海向外海递增
4.导致江苏省沿海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 )
A.石油污染
B.沿海陆地污染物的排放
C.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
D.重金属污染
解析:第3题,读图,根据图例,江苏省沿海海域污染程度在沿海重、外海轻。分布特点是由沿海向外海递减。第4题,根据图中距陆地越近,污染越严重的趋势分析,污染源主要来自沿海陆地污染物的排放。污染物不一定是石油,可能是生产、生活的污水,也可能是有机质和营养盐、重金属等。
答案:3.C 4.B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面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产业转移和承接等重要任务。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吸引能力较高省区是渝、沪
B.产业吸引能力较高省区是沪、黔
C.川产业吸引能力低是因劳动力廉价
D.皖产业吸引能力低是因信息闭塞
6.长江经济带建设后,能够( )
①显著提高上、中游人口素质
②促进长江沿线文化技术交流
③有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
④促进长江沿线资源优化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5题,结合图例,可知渝、沪的产业吸引能力高达2.79~6.65。第6题,长江经济带建设,主要任务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转移和承接等,与人口素质关系不大,故①错误。但可以促进沿线资源优化配置和文化技术交流,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5.A 6.D
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如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D.有序性原则
8.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做法是( )
A.提高能源利用率 B.降低碳排放量
C.提高城市绿化率 D.减少污染物排放
解析:第7题,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第8题,图示体现了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没有体现出城市绿化率、能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的变化。
答案:7.C 8.D
9.下面的社会调查步骤,正确的是( )
①交流调查成果
②整理调查资料
③进行实地调查
④选定调查内容与课题
⑤制定调查计划
⑥撰写调查报告
A.⑤④②③①⑥ B.⑤④③②①⑥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③②①⑥
解析:根据区域调查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④⑤③②⑥①。
答案:C
下图为高速铁路客运站与城市区位关系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图示的四种模式中,出行最为便捷、交通效率最高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我国中小城市高铁站选址多为甲、丙两种模式,其主要原因是( )
A.避免带来城市空心化
B.利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发展
C.土地价格低,成本低
D.市中心拥堵,出行不便
解析:第10题,仅从乘客出行角度看,需要便捷、费时少。高铁站设置在市区内,接近市中心人口密集地带,便于乘客出行,省时省钱。第11题,我国中小城市高铁站选址一般都在城市外围,主要是因为与市区相比,外围郊区土地价格低,建设成本低。同时,也可避免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和带动外围区域的发展。从备选的四个选项看,最合理的应是C。
答案:10.D 11.C
读图,完成12~13题。
12.在地质上,钓鱼岛地处我国东海(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洋中脊 D.海槽
13.日本曾多次声称“钓鱼岛”是其领土,这说明( )
①我国海域与世界其他海区一样,存在海区划界及岛屿归属的争议
②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③我国必须强化军事力量,来保卫祖国
④世界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我们必须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与邻国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2题,由图可知,钓鱼岛位于我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上属大陆架。第13题,与世界其他海区一样,我国海域也存在着海域划界和岛屿归属争议。捍卫我国海疆,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我国政府一贯主张,与邻国通过友好协商,公平合理地解决海洋争端。
答案:12.A 13.D
香港作为“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支点与连接点,发挥着国际金融中心、世界航运物流中心、商贸中心的作用。图1为粤港澳大湾区,指的是珠江三角洲的广东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城市群。图2为连接香港、澳门、珠海的港珠澳大桥。据此完成14~16题。
14.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有利于( )
①边贸往来和经济的发展
②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
③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
④管道运输建设和资源开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优势互补,下列不属于香港优势条件的是( )
A.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B.发达的现代制造业
C.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
D.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管理经验
16.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
A.促进港珠澳三地人口数量以及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B.受到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工程量大,成本高
C.中段改为海底隧道是为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
D.加速大湾区的区域融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解析:第14题,边贸往来一般在陆地上与外国相连的地方,①错;加强与国外的联系,有利于人员的交流,所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②对;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地位,③对;海上运输与管道运输建设关系不大,④错。第15题,香港经济发达,利用港口优势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资金,完善的市场机制和管理经验,但是不以制造业为主,选择B。第16题,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加大区域之间的联系,加速大湾区的区域融合,有利于区域的合作,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D对;资源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交通对人口数量和人口合理容量影响小,A错;本地区位于板块内部,地震等地质灾害少,B错;中段改为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不影响珠江主航道的正常通航,C错。
答案:14.B 15.B 16.D
结合下面漫画,回答17~18题。
17.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18.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解析:第17题,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对其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会导致资源的短缺甚至枯竭,因而图中的先儒之言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18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判断,A项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满足不了当代人的需求,对不可再生资源应节约、合理地开采并综合利用;B项加大加快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可能超过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导致可再生资源的枯竭;C项违背了人口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答案:17.B 18.D
我国小区域调查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水源地附近水资源质量调查。据此完成19~20题。
19.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东线工程沿线建有多座船舶垃圾和废油废水回收站,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航运速度 B.防止水质下降
C.减轻大气污染 D.增加粮食产量
20.同学们认为改善“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的合理措施是( )
A.禁止航运
B.禁止捕鱼
C.实施废水达标排放
D.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解析:第19题,东线工程沿线建有多座船舶垃圾和废油废水回收站,其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污染,防止水质下降。第20题,实施废水达标排放,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源,从而达到改善“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的效果。
答案:19.B 20.C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新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处。北京市与河北省将共同投资超过2 000亿元建设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带来约十万个就业岗位。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区域)主要发展高端临空服务、跨境电子商务、国际性展览展示等产业;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区域)主要发展航空物流、航空器研发等产业。
(1)五纵两横交通网主要包含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交通运输方式。
(2)适宜在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区域)布局的产业有________(选择填空)。
A.跨境电子商务 B.服装批发
C.钢铁工业 D.国际会展
(3)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区域)发展航空器研发产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答出三项即可)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五纵两横交通网主要包含了公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第(2)题,临空经济区布局的产业一般对交通的要求较高,工业产品以轻、薄、短、小、价值高为特征,四个选项中跨境电子商务、国际会展适合布局在临空经济区,可满足其对交通的快速要求。服装批发价值低,空运回报低,经济效益差;钢铁工业产品笨重,体积大,不适合采用空运。第(3)题,航空器研发为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资金、劳动力、交通和市场要求高,其布局需要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新机场邻近北京,科技发达,技术力量雄厚;有机场、高速公路,交通便利;政策支持;资金充足;北京高校众多,劳动力素质高等。第(4)题,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题干明确了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增加就业,再者可以提高城镇化水平,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公路运输 铁路运输
(2)AD
(3)邻近北京,科技发达 有机场、高速公路,交通便利 政策支持(资金充足等)
(4)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城镇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等)。
22.阅读材料及京津冀布局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雄安新区(下图)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重点承接中央直属企业总部、金融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所等在内的非首都功能。
(1)雄安新区选址的优势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设立雄安新区的目的有_________(选择填空)。
①扩大北京环境承载力 ②调整京津冀城市布局
③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④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3)雄安新区的设立会带来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4)请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解析:第(1)题,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作答。第(2)题,设立雄安新区主要是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缓解北京的交通压力,调整优化该地区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缓解京津冀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问题。第(3)题,迁往新区的人口主要靠政策的吸引力。第(4)题,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阐述,合理即可。
答案:(1)距离北京、天津近;交通位置优越;地价低廉;生态环境优良;可利用土地空间大;水资源更丰富(任答3点)
(2)②③④
(3)政策
(4)保护白洋淀湿地;倡导绿色交通;发展循环经济等。
23.读“中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来源主要是________。
(2)为什么海口湾、珠江口油类污染标准指数很高?
(3)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水大量排入杭州湾、珠江口,会引起哪些后果?
(4)保护近海海洋环境,应采取的对策是(双选)( )
A.加强宣传、加强立法、严格管理
B.控制水产养殖,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
C.控制人口,改革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投入
D.禁止过度捕捞,实现“伏期休渔”管理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各地污染物中无机氮、无机磷、油类所占比重较大。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农田施用的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石油泄漏等进入海洋都会产生这些污染物。第(2)题,海口湾、珠江口有海上油田,石油生产和调出石油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排放的油污,以及船舶意外事故导致的石油泄漏都会造成石油污染。第(3)题,近海无机盐类增加,会造成海水富营养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增强,海水中缺氧,海洋生物死亡,并汇集在一起,形成赤潮现象。第(4)题,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就是要做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B、D选项主要是针对海洋生态系统采取的措施。
答案:(1)陆地上的生产过程,生活活动 (2)沿海工业生产发达,海运繁忙,工业生产与航线上的船舶排放的油污多 (3)形成赤潮、污染海水。 (4)AC
24.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的空间分布规律。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指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
(3)N地主要的生态问题有哪些?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空间分布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变化。第(2)题,M地区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不足。第(3)题,N地是新疆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变化。
(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
XJC·LJ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单元活动 人文地理社会调查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潮汐车道”一般不宜设置在,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是,目前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河流是城市发展的命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单元 乡村与城镇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单元 人口与环境本单元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三产业活动为主,故④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