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鲁科版必修2第1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作业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400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鲁科版必修2第1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作业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400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新鲁科版必修2第1章第3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作业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580400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鲁科版 (2019)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预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卤族元素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 )
A.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增强
B.易形成-1价离子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解析】选A。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A不符合第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最外层均是7个电子,均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易形成-1价离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酸性;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2.下列事实与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无关的是( )
A.向淀粉KI溶液中滴入溴水,溶液变蓝
B.NaOH、Mg(OH)2、Al(OH)3的碱性依次减弱
C.金属钠燃烧呈现黄色火焰,金属钾燃烧呈现紫色火焰
D.F2和H2暗处化合爆炸,而Cl2和H2化合需光照或点燃
【解析】选C。A项体现Br的非金属性大于I;B项钠、镁、铝的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D项通过比较反应的条件确定F的非金属性大于Cl。C项焰色试验为物理性质。
3.居里夫人因发现并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单质能和水反应,放出氢气
C.镭比钙的金属性弱
D.碳酸镭难溶于水
【解析】选C。镭是第7周期第ⅡA族元素,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知,镭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2价,A正确;Ca能与水反应放出H2,则比Ca活泼的镭也能与水反应放出H2,B正确;BaCO3难溶于水,则碳酸镭也难溶于水,D正确;镭的金属性比钙强,C错误。
4.下列有关第ⅣA族元素(也称碳族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碳族元素的非金属单质都存在同素异形体
B.碳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均易溶于水
C.碳族元素中硅和锗可作半导体材料
D.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第ⅤA族元素明显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碳族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碳族元素的碳有金刚石和石墨,硅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A项正确;SiO2不溶于水,B项错误;硅和锗在周期表的特殊位置,使其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碳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向金属性递变的趋势比氮族元素明显,则C、D两项正确。
5.(2020·青岛高一检测)ⅡA族元素从第二周期到第六周期的元素分别是Be(铍)、Mg(镁)、Ca(钙)、Sr(锶)、Ba(钡)。下列关于ⅡA族元素预言可能正确的是( )
①常温下,单质铍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H2
②常温下,单质钡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H2
③Be(OH)2易溶于水
④Ba(OH)2易溶于水
⑤SrCO3易溶于水
A.①②③ B.③⑤
C.②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选C。①第二周期到第六周期的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增强,与水反应越容易,常温下镁与冷水缓慢反应,所以单质铍很难与水反应,故错误;②常温下,单质钡能与水剧烈反应放出H2,故正确;③氢氧化镁难溶于水,所以Be(OH)2不溶于水,故错误;④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Ba(OH)2易溶于水,故正确;⑤第ⅡA族的碳酸盐都不易溶于水,所以SrCO3难溶于水,故错误。
6.下列顺序表达正确的是( )
A. 酸性强弱:H3PO4 > HNO3 > HClO4
B. 原子半径:Na > Mg > O
C. 热稳定性:H2O > HF > H2S
D.溶解性:NaCl > SiO2 > CO2
【解析】选B。非金属性比较:N强于P,Cl强于P,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所以酸性强弱:HClO4>H3PO4 , HNO3 >H3PO4 ,故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Na > Mg >S > O,所以Na > Mg > O,故B正确;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F>O>S,所以热稳定性:HF> H2O> H2S ,故C错误;NaCl易溶于水,SiO2 难溶于水,CO2可溶于水,所以SiO2 的溶解性不如 CO2,故D错误。
7.砷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砷及其化合物被运用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与多种合金中。砷为第4周期第ⅤA族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砷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砷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
B.可以有-3、+3、+5等多种化合价
C.As2O5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H3PO4弱
D.砷的还原性比磷弱
【解析】选D。由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砷与磷同主族,且在磷的下一周期。磷为固体,砷应为固体;磷有-3、+3、+5等多种化合价,砷为非金属元素,与磷的主要化合价相同;同一主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减弱,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8.已知原子序数为114号的元素,具有相当稳定的同位素,它的位置在第7周期第ⅣA族,关于它的性质,下列预测错误的是( )
A.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铅的强
B.它的金属性比铅的强
C.它具有+2、+4、+5价
D.它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
【解析】选C。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故A、B两项均正确;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D项也正确;第ⅣA族,最高正价为+4价,所以C项错误。
9.(2020·菏泽高一检测)下面关于铊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合物中呈+3价
B.单质与硝酸反应不能放出氢气
C.氢氧化物呈两性
D.单质具有金属的通性
【解析】选C。A.Tl位于第ⅢA族,所以其最高价为+3价,则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故A正确;B.金属性Tl>Al,但硝酸有强氧化性,生成氮的氧化物,而不是氢气,故B正确;C.同主族自上而下金属性增强,故金属性Tl>Al,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氢氧化铊碱性比氢氧化铝强,氢氧化铝是两性,则Tl(OH)3不一定是两性氢氧化物,故C错误;D.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所以单质具有金属的通性,故D正确。
10.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与Z同主族,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4。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Z>Y>X
B.X分别与Y、Z可以形成一种二元化合物
C.W、Y、Z的单质分别与X2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均不同
D.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非金属性:Cl>Z
【解析】选D。根据特征推断元素,W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W为C。X与Z同主族,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4,结合位置关系可知X、Z分别为O、S。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Y为Na;X、Y的简单离子核外均为10个电子,原子序数大的元素,其简单离子半径最小,所以顺序为O2->Na+,A 项错误;它们可以形成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氧化钠、过氧化钠等,B项错误;S与O2反应生成SO2,与反应条件无关,C项错误;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硫化氢可被氧化成硫单质,硫化氢溶液变浑浊,此实验可证明非金属性:Cl>S,D项正确。
11.三种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3-与B2-、C+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元素可组成CAB2和CAB3型化合物
B. 离子半径:C+>B2->A3-
C. H2B在同主族元素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
D. B的某种单质可用于杀菌消毒
【解析】选B。三种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3-与B2-、C+电子层结构相同,A、B在第二周期,C为第三周期,则A为N,B为O,C为Na。三种元素可组成NaNO2和NaNO3,故A正确;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A3->B2->C+,故B错误;O为同主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对应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故C正确;O形成的单质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故D正确。
12.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若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Z>Y>X
B.Y元素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D.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Z>W>X>Y
【解析】选A。因为四种元素皆为短周期元素,且处于图示的相对位置,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推出W为Cl元素,X为N,Y为O,Z为S。结合选项,只有A不正确。
1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图中阴影部分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元素为第1周期元素
B.PH3的稳定性比H2S强
C.该纵行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均为H3RO4
D.H3AsO4的酸性比H3PO4弱
【解析】选D。 N元素为第2周期元素,A错误;P和S为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错误;该纵行为第ⅤA族,最高正价为+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一般符合H3RO4,但N对应的酸为HNO3,不符合通式,C错误;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可判断D正确。
14.(10分)利用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认识更多元素的性质。
(1)根据元素周期表来比较Mg和Cs的金属性,要通过另一种元素作中介或桥梁进行比较,这种元素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元素周期表位于对角线的两种元素其性质相似称之为对角线规则。根据元素周期表对角线规则,金属Be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铝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①已知2Al+2NaOH+6H2O2Na[Al(OH)4]+3H2↑,写出Be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鉴别Be(OH)2和Mg(OH)2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
(3)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元素具有如下性质:
①该元素单质常被用作半导体材料。
②其单质与稀盐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放出氢气。
③其最高价氧化物既可以溶于浓盐酸,也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④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可以和酸反应,也可以和碱反应。在与盐酸反应时,1 ml这种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多消耗4 ml·L-1的盐酸1 L。
请你写出这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
【解析】(1)比较元素的性质,可通过相邻元素进行,所以需要Na或Ba作中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铍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e+2OH-+2H2O[Be(OH)4]2-+H2↑。(3)由①可知,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由②知,该元素显示非金属性;由③、④知,该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且由④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价。因此,该元素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位于ⅣA族,该元素为Ge。
答案:(1)Na(或Ba)
(2)①Be+2OH-+2H2O[Be(OH)4]2-+H2↑
②NaOH溶液 (3)第四周期第ⅣA族
15.(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⑧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
(3)写出实验室制取⑧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
收集⑧的单质的方法___________ 。
(4)实验室保存⑤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是
。
(5)配制100 mL 0.2 mL·L-1②、④、⑤三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若没有冷却至室温便趁热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会__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应:
X溶液与Y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N→⑥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解析】(1)⑤⑥位于同一周期,且⑤排在⑥的前面,原子半径大,而④在上一周期,比⑤、⑥少一个电子层,故半径最小。(2)②⑦位于同一主族,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强,②③位于同一周期,且③在后,非金属性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3)实验室中常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MnO2+4HCl(浓)MnCl2+Cl2↑+2H2O,由于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能溶于水,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4)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时间长了会将玻璃塞与瓶口黏在一起,因此在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不能用玻璃塞。(5)配制碳酸钠溶液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若没有冷却至室温便趁热定容,所配溶液的浓度会偏高。(6)⑥为Al,可推断Z为Al(OH)3,受热分解可产生Al2O3,再电解即可得单质铝。
答案:(1)Na>Al>O (2)HNO3>H2CO3>H2SiO3
(3)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向上排空气法
(4)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时间长了会将玻璃塞与瓶口黏在一起,因此在保存氢氧化钠溶液时不能用玻璃塞
(5)玻璃棒、烧杯、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偏高
(6)Al3++3NH3·H2OAl(OH)3↓+3N
2Al2O3(熔融)4Al+3O2↑
16.(12分)A、B、C、D、E、F、G 7种元素,试按下列所给条件推断。
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
②D、E是非金属元素,它们跟氢气化合可生成气态氢
化物HD和HE;室温时,D的单质是液体,E的单质是固体;
③F单质在常温下是气体,性质稳定,是除氢气外最轻的气体;
④G是除氢外原子半径最小的主族元素。
(1)A 的名称是_______,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
(2)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A元素与D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3)F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
(4)在上述7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酸性最强的化学式是________;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将C的氧化物投入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1)由信息①A、B、C是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A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最大,且原子半径A>B>C即可推断出 A为Na,B为Mg,C为Al。Mg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 ⅡA族。
(2)C为Al, 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根据D与E的气态氢化物为HD和HE,推断D和E为卤族元素,常温下,D的单质为液体,所以D为溴元素;E的单质为固体,所以E为碘元素,A与D形成的化合物为NaBr。
(3)F的单质是除氢气外最轻的气体,因此F为He。
(4)根据信息④可知G为F,在这7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Na,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因此,碱性最强的是NaOH,酸性最强的是HBrO4,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F。
(5)C的氧化物为Al2O3, A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因此该反应为Al2O3与NaOH的反应。
答案:(1)钠 3 ⅡA (2) NaBr
(3)He (4)NaOH HBrO4 HF
(5)Al2O3+2NaOH+3H2O2Na[Al(OH)4]
17.(4分)(2019·北京高考)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
【解析】选D。In为49号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布规律,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故A正确In的中子数为115-49=66,电子数为49,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66-49=17,故B正确;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Al为第三周期第ⅢA族元素,依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In>Al,故C正确;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Rb为第五周期第ⅠA族元素,金属性In
18.(4分)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
C.离子和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元素Q的强
【解析】选A。X、Y、Z、W、Q分别为N、O、Al、S、Cl。X(N)的最高正价为+5价,Z(Al)的最高正价为+3价,X(N)、Z(Al)的最高正价之和为8,A项正确;原子半径r(Z)>r(X),B项错误;Y2-为O2-,Z3+为Al3+,它们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C项错误;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4,其酸性比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ClO4)弱,D项错误。
19.(4分)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r的溶液是一种一元强酸,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W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解析】选C。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为氯气,所以Z为氯元素。结构转化关系分析,p为甲烷,s为甲烷的取代物,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说明m为水,q为次氯酸,根据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所以W为氢元素,X为碳元素,Y为氧元素,Z为氯元素。A.原子半径的关系为碳>氧>氢,故错误;B.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为氯>氧>碳,故错误;C.氧的氢化物为水,常温下为液态,故正确;D.碳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碳酸,是弱酸不是强酸,故错误。
20.(9分)元素X、Y、Z、M、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
(1)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
(2)Y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是酸性氧化物。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是 + _______OH-_______+_______。
(3)元素Z和元素W中,非金属性比较弱的是_______(填元素符号)。在Z和W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中,W的化合价是_______。
【解析】由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为K,Y为Si,Z为Cl,M为Se,W为Br。
(1)X的元素符号是K;
(2)YO2是SiO2,是玻璃的成分之一,是酸性氧化物。实验室盛装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的原因是SiO2+2OH-Si+H2O;
(3)同主族从上往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元素Z和元素W中,非金属性比较弱的是Br;在Z和W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BrCl中,W的化合价是+1。
答案:(1)K (2)SiO2 2 Si H2O (3)Br +1
21.(9分)短周期A、B、C、D、E 5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B2O5;C的阴离子和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E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
(1)A为_______,B为_______。
(2)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3)C、D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F,则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4)单质Cu怎能溶于元素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E的一种氧化物为酸雨的“罪魁祸首”。设计一实验证明某气体为E的氧化物:__________,写出该氧化物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解析】短周期A、B、C、D、E 5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E的L层电子数等于K、M两个电子层上电子数之和,则E原子M层电子数为8-2=6,故E为S元素;C的阴离子和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D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F,则F为过氧化钠,C为O元素、D为Na元素;B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B2O5,则B处于第ⅤA族,且原子序数小于O,则B为氮元素。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N元素。
(2)E为S元素,处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ⅥA族。
(3) C、D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的固体F,F为Na2O2。
(4)单质Cu溶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3Cu2++2NO↑+4H2O。
(5)E的一种氧化物为酸雨的“罪魁祸首”,该氧化物为二氧化硫,实验证明某气体为二氧化硫的方法为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品红恢复原来颜色。二氧化硫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H2O。
答案:(1)氢(或H) 氮(或N)
(2)第3周期第ⅥA族 (3)Na2O2
(4)3Cu+8H++2N3Cu2++2NO↑+4H2O
(5)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加热品红恢复原来颜色(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
SO2+2OH-S+H2O
22.今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元素。已知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且均能生成盐和水。D和E各有如下表的电子层结构。
按要求填空:
(1)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质子数比中子数少2的B元素的一种核素的符号是_______,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2)C单质与A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D和E两者的氢化物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解析】由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X,次外层电子数为X+4可知,X+4=8,X=4,那么D为Si元素,E为P元素。由A、C、F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且均能生成盐和水可知,必为Al(OH)3与酸碱反应,那么C必为Al元素,A为Na元素,由A、C、F三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可推得F为Cl元素。而B的原子序数在A、C之间,那么必为Mg元素。
答案:(1)NaMg
(2)2Al+2OH-+6H2O2[Al(OH)4]-+3H2↑
(3)PH3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次外层电子数
D
X
X+4
E
X+1
X+4
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课时训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对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课后练习题,共11页。
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2课时一课一练,共10页。